第305章 反包围

第305章 反包围

沈兵会猜到匈奴会实施穿插包围其实并不奇怪。

在此之前他已从王柏和雷桧那了解了许多匈奴的战术。

他发现匈奴的战术其实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花样,比如什么什么阵,什么什么三十六计……

匈奴在认为实力弱于敌人时就会利用骑兵的机动与敌动态游击,就像黑甲军之前对阵楚国骑军一样。

在认为实力大于敌人有必胜把握时,就会对敌人实施穿插分割并围而歼之。

于是,沈兵在确定匈奴轻敌的那一刻,就知道匈奴或许会以奇兵穿插至城寨防线的内部打包围战。

此时秦军的城寨也适合匈奴打分割包围。

原因是城寨还没建设完成。

若城寨建成,就应该是箭塔、箭楼乃至投石机、床弩等置于高处。

且城寨之间还到处都是陷马坑、绊马索或是陷阱。

此时敌骑若想从两城寨穿过,非得剥了一层皮不可。

但此时这一切都不完备,尤其甲寨还仅仅只是在外围立起一道木栅。

此时匈奴骑兵几乎可以说是来去自如。

既是如此,匈奴骑兵又为什么不穿插进防线夹击秦军呢?

若只在城寨外策马转圈射箭,这要射多少箭、打到什么时候才能将五千秦军打败?

但如果穿插进城寨防线就不一样了。

城寨朝外也就是面向敌人一侧更完备,朝内一侧因为没有太多威胁许多地方还没建好,甚至连木栅都没立起。

于是匈奴骑兵就可以乘虚而入攻破城寨。

这其中匈奴骑兵还有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操作:

他们竟然会带着套马索飞驰而过,然后往城寨栅栏上一抛……接着合十数匹马的力量将栅栏拉倒,于是其中的秦军便暴露在了他们的箭雨之下。

这在中原骑军看来是难以想像:能在飞驰马匹上保持平衡就相当不错了,匈奴骑军还能挥舞套马索,然后还能准确套中目标……

其实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

匈奴人自小就在马背上生活,从懂事起就骑马放牧摆弄套马索,玩个几十年要做到这程度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带领这支奇兵突入秦军城寨防线的正是左贤王冒顿。

他一直保持着谨慎的心理所以没有太过深入防线,而是过了防线之后就进攻最靠北的甲寨。

然后冒顿马上就发觉事情不对了。

城寨的栅栏一被拉垮,冒顿看到的不是慌成一团四处逃散的敌人,而是布好阵势严阵以待的军队。

这些军队前排撑起一根根长竿,长竿上挂着一根根破布,这使冒顿甚至很难看清他们的样子,箭矢射上去甚至都会被这些布条阻挡或是改变方向。

冒顿不知道的是这些长竿正是大梁军特有的“狼筅”。

不过北方草原少有竹子,于是在这里“狼筅”已得不到补充……竹叶掉完了就只能用破布麻绳取代。

然后,秦军甚至主动推倒木栅,接着一排排力道十足的弩箭就从城寨里射了出来。

如果只是弩箭也就罢了,这其中还有数尺长就像一条蟒蛇似的铁弩箭带着啸声飞射而出,当场就将整匹战马钉在地上……

冒顿立时就傻眼了。

随后冒顿马上就知道这铁弩箭的厉害之处……若只是杀敌的话,这铁弩箭与寻常弩箭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因为铁弩箭这么大的家伙杀一到两名敌人,有时还会射空,小弩箭也同样可以杀一名敌人。

那何必要用铁弩箭浪费这么多铁呢?

原因在于这铁弩箭钉在地上就变成一处障碍,战马很难跨越的障碍,若将一匹战马射倒就更是如此。

于是一排铁弩箭射出来,立时匈奴骑队在外奔跑就不顺畅了。

想了想,冒顿就对亲卫下令道:

“放鸣镝,请援兵!”

亲卫应了声,就朝空中连射三枝鸣镝……

鸣镝是匈奴常用的通讯用箭,就是在箭头的后半部加一个空心的哨子,射往空中时会发出特有的啸声。

说是“通讯用箭”,是因为匈奴人平时用箭并非都是鸣镝。

加个哨子后轻重失衡制作困难,匈奴人吃饱没事干了才会在每枝箭上都加哨子。

然而等到的回应却是两声鸣镝……两声鸣镝就代表增援有困难。

冒顿有些奇怪,外围是右贤王带领着一万骑军进攻,增援怎么会有困难?

派出几个人一探才知道,原来外围骑军也遭到攻击。

攻击外围匈奴骑军的不是别人,正是王贲所率领的一千步卒和两千骑军。

沈兵的想法很简单,他的目标就是那突破城寨防线的匈奴骑军。

这些骑军进来容易要出去就难了。

但若要困住这些突进来的匈奴骑军,就必须打乱外围进攻的一万骑军。

于是沈兵进行分工:

五座城寨的五千余兵士利用城寨和地形困住突入防线的敌人,而王贲所领的军队负责击退外围敌人。

前者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两者兵力差不多,敌我都是五千余人。

而秦军有城寨及床弩之利,另一面又是无路可退的黄河,困住敌人并不困难。

后者就难了,以三千兵力击退一万余骑兵。

但其实也不难。

因为沈兵要求的是击退而非击败。

击退的意思就是让它远离城寨一带使城寨不至于遭到匈奴两面夹击。

而秦军手里又有射程远得多射速又快的弩,尤其还有床弩……

就像冒顿所想,床弩的重点并非伤敌,而是成为骑军的障碍。

而外围万余匈奴骑兵又是策马转圈这才能进攻城寨,除此之外任何一方向都不好使。

王贲这三千人马只需用弩、床弩卡住匈奴骑兵转圈的源头,就能硬生生将匈奴逼退。

所以其主力反倒是一千步卒,两千骑军只是一左一右掩护其两翼的。

这一千步卒一进射程就将弓弩指向敌人。

随着王贲一声令下,弩箭就“嗖嗖”的射往正在转圈的匈奴骑军。

匈奴人那简陋的皮甲哪里会挡得住锋利的铁制箭头,成片成片的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更厉害的还是那床弩……数量不多,一千步卒只有十具。

但十具床弩一次射出十枚铁弩箭钉在地上,那就像立起一道栅栏,立时就打乱了匈奴骑兵的队形。

(本章完)

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461章 改革第135章 沙袋第384章 乌氏倮第41章 福祸相倚第305章 反包围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66章 出兵第71章 落幕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360章 西域第153章 水德第188章 军魂第252章 消息第352章 心态第361章 封禅第347章 驰道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66章 喜讯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33章 复国第338章 人才第477章 分割第151章 破冰第217章 项络第63章 王翦第519章 火器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4章 通敌第504章 援军第449章 改革第124章 水攻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141章 陷阱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17章 项络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547章 暴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45章 恩威并施第157章 选兵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544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权第91章 代田法第5章 底牌第170章 收购第179章 牵城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346章 骑军第506章 霍木桑第184章 包围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64章 选择第341章 云畋第468章 目标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518章 局势第33章 王柏第33章 王柏第360章 西域第100章 由头第101章 荆轲第252章 消息第372章 西套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386章 属国第330章 重点第156章 官大夫第311章 工业区第502章 骑战第342章 市场化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222章 追敌第182章 拍竿第512章 训练第449章 改革第421章 巫术第223章 准备第61章 火弹第129章 变数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272章 动摇第107章 合纵第130章 郑国第112章 浮桥第247章 浮桥第199章 蒙武第527章 调虎离山
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461章 改革第135章 沙袋第384章 乌氏倮第41章 福祸相倚第305章 反包围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66章 出兵第71章 落幕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360章 西域第153章 水德第188章 军魂第252章 消息第352章 心态第361章 封禅第347章 驰道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66章 喜讯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33章 复国第338章 人才第477章 分割第151章 破冰第217章 项络第63章 王翦第519章 火器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4章 通敌第504章 援军第449章 改革第124章 水攻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141章 陷阱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17章 项络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547章 暴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45章 恩威并施第157章 选兵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544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权第91章 代田法第5章 底牌第170章 收购第179章 牵城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346章 骑军第506章 霍木桑第184章 包围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64章 选择第341章 云畋第468章 目标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518章 局势第33章 王柏第33章 王柏第360章 西域第100章 由头第101章 荆轲第252章 消息第372章 西套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386章 属国第330章 重点第156章 官大夫第311章 工业区第502章 骑战第342章 市场化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222章 追敌第182章 拍竿第512章 训练第449章 改革第421章 巫术第223章 准备第61章 火弹第129章 变数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272章 动摇第107章 合纵第130章 郑国第112章 浮桥第247章 浮桥第199章 蒙武第527章 调虎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