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选择

第64章 选择

这要是别人,只怕当场就一口应下来了。

这可是王翦哪!

秦国第一战神啊!

能成为他的门客妥妥的是种荣耀。

而且还可以远离战场。

然而沈兵却犹豫了。

王翦皱了皱眉头,略带怒意沉下脸问:

“难不成是我王翦的门槛太低了,不入工师法眼?”

沈兵赶忙作揖回答道:

“不,大将军。”

“若属下成为大将军门客……”

“那么第一件事,只怕便是让大将军不收属下为门客。”

这话有点拗口,不过王翦还是听懂了。

他“哼”了一声:

“是何道理,说来听听。”

沈兵不答反问:

“大将军当知李牧已死吧!”

王翦点头回答:

“自是知道。”

接着又反问了声:

“难不成你知道李牧为何而死?”

李牧一事的内情只有沈兵、杨婷几个知道。

至于其它人,包括赵王、赵葱在内其实都蒙在鼓里。

不过当然,沈兵要说的不是真相。

沈兵说:

“属下虽是不知内情,却知道原由。”

“那李牧长年于漠北抵抗匈奴,制下练就了大批战力强悍的北地兵。”

“且三番五次保赵国不亡,全国上下都知道李牧乃赵国支柱。”

“于是……李牧距身死便不远矣。”

王翦是何许人也,他马上就懂了沈兵这话的意思。

不过沈兵能知道这些并由李牧引申至王翦倒让他有些意外。

他望了沈兵一眼,然后微微点头道:

“此言有理。”

“若今日我收你为门下客,或许改日便会如那李牧一般……”

接着就不再往下说了。

沈兵也没说什么,只是举杯遥敬王翦。

功高震主的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点是沈兵说的都是实话,才让王翦不得不服。

那李牧是死于沈兵的离间计?

或者死于许昌的谎言?

又或者是赵葱的短视和奸诈?

其实都不是。

归根结底还是功高震主,根源始终是赵王想杀李牧。

其它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诱因。

或者说是赵王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此时的王翦就相当于李牧,秦国的李牧。

所以王翦现在要做的应该是低调,而不是和杨端和抢人才、抢功劳。

此时的王翦抢人才、抢功劳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已经身居高位而且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功劳再往上加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而沈兵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不愿攀王翦这个高枝。

他心里很清楚王翦并不是什么高枝……

灭六国时王翦或许还能威风,但一统中原后王翦就被雪藏了。

有人说是告老还乡,也有人说是被暗中处死。

哪种说法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此后史书就没有记载王翦。

反倒是杨端和还出现在征讨匈奴的战场上。

所以,是跟杨端和还是跟王翦,从长远来说几乎不用考虑。

若是跟了王翦,几年后虽说情况没有王柏、雷桧那么惨,但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不,应该不用几年那么久。

因为他是沈兵,一个来自现代的沈兵。

沈兵与王翦的组合很可能会把“功高震主”提前几年。

到时不被连坐就算好了,还想着加官晋爵?

王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为自己倒满一杯一饮而尽,然后朝沈兵点头说:

“工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王翦知道该如何做了。”

说着就朝帐外叫道:

“来啊,送工师回营!”

另一边,沈兵被带走的消息传到杨端和耳中。

杨端和当下就慌了手脚,马上下令停止攻城。

这并不是说沈兵比攻城还重要。

虽然在杨端和看来似乎的确如此。

因为攻下邯郸只是一时之功,而拥有沈兵这个人才却可以让他长期获利。

但此时的杨端和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王翦要是直入军营带走沈兵,也就是说王翦知道他杨端和有意隐瞒人才。

更严重的是还能猜出他有与王翦争功之心。

这……要是王翦迁怒下来可就大事不好了。

正犹豫是否要主动找王翦请罪时,就听李岩来报:

“将军,沈兵回来了!”

杨端和一惊:

“沈兵回来了?”

“就他一人?”

李岩回答:

“是,就他一人。”

杨端和不知王翦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迟疑了下就下令道:

“马上带他来见我。”

于是沈兵又出现在杨端和的帅帐内。

沈兵早就知道会有这一着,所以在路上就想好了托词。

“将军,属下也不知发生何事。”

“只是大将军欲招属下为门下客。”

“然将军对属下有知遇之恩,师傅又对属下有再造之情,属下又怎敢背离?”

“是以属下婉拒大将军之邀……”

这并非沈兵有意说谎,而是与王翦交谈的内容说不得。

开玩笑,那是“功高震主”的问题,能随便跟别人说吗?

就算王翦没要求不外传,沈兵也知道把严口风啊!

结果杨端和一听这话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那可是王翦啊,愿意招其为门客,而沈兵居然拒绝了?

杨端和甚至还有些不信。

“你……你当真婉拒大将军?”

沈兵作揖回答:“当真!”

杨端和又问:“大将军可曾恼怒于你?”

沈兵回答:“不曾恼怒。”

其它的沈兵也不便多说了,毕竟那王翦可不是沈兵惹得起的。

杨端和也不好问太多,只朝沈兵连连点头:

“好,好!”

“我果然没看错人!”

“工师有情有义,我杨端和自然不会亏待你。”

“工师这便下去歇息吧!”

等沈兵走了之后,杨端和还是有些不放心。

虽然沈兵是回来了,但他和王翦之间的问题还没解决。

这时杨端和又收到王翦的一封书信。

信中先是大赞沈兵一番,然后又说了些与杨端和应加强联系共同抗敌的话……

实际上就是安抚杨端和,王翦身为大将军很懂这一套。

直到这时杨端和才彻底放下心来,知道王翦并未怪罪他。

心下庆幸之后,杨端和就恭谨的给王翦回了一封书信。

完了后又给杨婷写了一封:

“沈兵婉拒王翦之邀,往后我等无此顾忌。”

“女儿可不必再施美人计!”

杨婷看着第一句心里还暗自高兴,看到后半句脸色立时就变了。

“沈兵你这个笨蛋!”

“你这个混蛋!傻瓜……”

沈兵表示无语:怪我咯?

(本章完)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10章 拉拢第16章 变局第207章 王贲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431章 利益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419章 试射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232章 补给第437章 人心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84章 桔槔第479章 挑明第408章 难题第184章 包围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99章 圈地第112章 浮桥第126章 水网第405章 市场第60章 贿赂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261章 劳力第500章 接敌第372章 西套第301章 头曼单于第504章 援军第124章 水攻第190章 降兵第440章 希望第468章 目标第183章 水战第364章 偷师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292章 涅石第451章 交易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94章 蓝氏第548章 书信第287章 分别第491章 大宛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04章 教育权第66章 凳子第130章 郑国第451章 交易第127章 魏獒第22章 一雪前耻第304章 狼群第485章 迁移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397章 丘就却第371章 控制第210章 拉拢第80章 薄礼第67章 术数第425章 交河第90章 窘况第344章 齐国亡第347章 驰道第78章 七国第167章 良商第14章 水路第534章 马店第464章 练兵第297章 床弩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02章 绊马索第145章 楚军第107章 合纵第394章 智慧第75章 乐趣第224章 叛秦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292章 涅石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221章 回师第361章 封禅第457章 信任第386章 属国第317章 工人第320章 高人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78章 七国第70章 番木鳖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346章 骑军第232章 补给第145章 楚军第305章 反包围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514章 训练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176章 藤甲第198章 求降第366章 矿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10章 拉拢第16章 变局第207章 王贲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431章 利益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419章 试射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232章 补给第437章 人心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84章 桔槔第479章 挑明第408章 难题第184章 包围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99章 圈地第112章 浮桥第126章 水网第405章 市场第60章 贿赂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261章 劳力第500章 接敌第372章 西套第301章 头曼单于第504章 援军第124章 水攻第190章 降兵第440章 希望第468章 目标第183章 水战第364章 偷师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292章 涅石第451章 交易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94章 蓝氏第548章 书信第287章 分别第491章 大宛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404章 教育权第66章 凳子第130章 郑国第451章 交易第127章 魏獒第22章 一雪前耻第304章 狼群第485章 迁移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397章 丘就却第371章 控制第210章 拉拢第80章 薄礼第67章 术数第425章 交河第90章 窘况第344章 齐国亡第347章 驰道第78章 七国第167章 良商第14章 水路第534章 马店第464章 练兵第297章 床弩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02章 绊马索第145章 楚军第107章 合纵第394章 智慧第75章 乐趣第224章 叛秦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292章 涅石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221章 回师第361章 封禅第457章 信任第386章 属国第317章 工人第320章 高人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78章 七国第70章 番木鳖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346章 骑军第232章 补给第145章 楚军第305章 反包围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514章 训练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176章 藤甲第198章 求降第366章 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