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希望

第440章 希望

交河这边,革庾收到沈兵的邀请后,一众部下都劝革庾寻个借口不要应约。

理由很简单,部下都认为沈兵是居心不良想将革庾骗到姑师去软禁或杀了使匈奴降兵群龙无首。

但革庾却回道:

“沈兵若是想这么做,早在姑师我等投降时就可以做到了,何必多此一举?”

说着没有迟疑,孤身一人坐上沈兵派来的马车。

其实这也是沈兵想试试革庾的胆识。

之前沈兵就知道交河一仗打得秦军措手不及的就是革庾,也知道为熏狁献策在姑师设计引秦军来攻的也是革庾。

虽然这计策被沈兵识破,但匈奴中像这样有勇有谋的人倒是难得,如今既然是投降了,沈兵自然要好好利用。

其实想要利用革庾并不困难,沈兵只需要坐等时机。

因为沈兵知道冒顿单于那边肯定要因革庾等一万匈奴的投降有所“表示”……否则,往后匈奴将领岂不是可以放心的投降秦军?那匈奴还如何稳定军心!

果然,这“表示”很快就来了。

当革庾进帐后,沈兵就示意革庾坐下,接着对革庾说道:

“有件事,沈兵望万夫长莫要过度伤心……”

革庾一怔,然后就咬了咬,面色苍白的说道:

“可是我的家人?”

沈兵点了点头。

革庾叹了口气,说道:

“革庾在投降那一刻便已想到了。”

“但愿单于不致为难其它部下的家人。”

革庾这反应让沈兵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觉得这也在意料之中,革庾身为一名万夫长会想到这个也不奇怪。

沈兵回答:

“其它的倒是未曾听说……”

革庾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如此甚好,若大将军没有其它吩咐,属下就此告辞!”

剺一看革庾这态度不由火冒三丈,骂道:

“你这蛮子好生不识好歹,大将军好言相劝你却如此无礼。”

“我大秦还欠了你等不成?”

革庾只惨然一笑,回道:

“大将军对我等有一命之恩,该是我等欠了大秦的才对。”

“但这些恩恩怨怨,无非只是利益二字罢了。”

“大将军以为如何?”

革庾说的直接,也可以说是看得明白。

比如沈兵又哪里会真的关心革庾家人的死活,不过是希望革庾能彻底的归降秦军与匈奴为敌而已。

沈兵见革庾如此说,自己也就不再惺惺作态了,回道:

“万夫长所言非虚,此不过‘利益’二字而已。”

“然万夫长可曾想过,你等往后的‘利益’又在何处?”

革庾回答:

“大将军若是想让革庾为秦作战或许并非难事。”

“但要那干部下甘心为秦而战……却是不可能。”

“若大将军做如是想,属下只怕大将军要失望了。”

沈兵明白革庾这话的意思。

若说革庾与匈奴之间已因为家人被杀而无法回头,但其部下却并非如此。

且那些降兵大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此时只是因为无法逃走为了保命才不得不驻守交河,若派他们去与匈奴作战……其实不说去作战,仅仅只是给他们一匹马,他们就会逃往草原了。

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忠于冒顿。

事实上匈奴中就有许多是被匈奴征服而投降归顺的部落,其中就包括不久前才并入匈奴的东胡,且有十数万之多。

其原因在于匈奴降兵生活习惯与中原人甚至与西域都大为不同,他们在这里很难有认同感。

这就与中原内部可以斗来斗去并且朝秦暮楚的降来降去,但一旦说要投降匈奴那就更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样的道理。

沈兵却不以为然的回答道:

“万夫长只怕言之过早了!”

革庾只是淡淡的回道:

“革庾自问无法做到。”

“大将军莫要抱太大希望,除非能让单于将其家人一并杀光。”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投降的匈奴有一万将士,家人就有四、五万。

冒顿再笨也不会一口气将四、五万牧民尽数杀光。

所以冒顿单于只会把罪责全都推到革庾身上,就说其它部下都是受革庾之命而投降,是以罪不至死,甚至还欢迎其部下回投匈奴。

沈兵当然不会寄希望于此。

不过想让匈奴降兵死心却并非只有这一个办法,沈兵说道:

“若秦军击垮匈奴将其驱逐出草原呢?”

“到时万夫长及一干部下便是想回也无处可回……万夫长又会有如何想法?”

革庾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沈兵这话说的却是有理。

其实匈奴降兵之所以“身在曹营心在汉”,除了生活习俗问题之外就是想当然的以为草原就是匈奴的。

那么想回草原自然就要重回匈奴怀抱。

但如果连草原都不属于匈奴……他们还能有什么想法呢?

革庾愣了一会儿后就笑了起来:

“大将军以为秦军能深入草原击败匈奴?”

也难怪革庾不信,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的征战中,农耕民族从未大规模深入草原,或者说没有那能力深入草原驱逐游牧民族。直到汉武帝时才出现反转。

沈兵不想说什么空话,但他却知道要收服像革庾这些匈奴降兵,就必须掐灭他们心里的希望。

就算不能掐灭,也要让他们意识到还有另一种可能存在,而不是一味的、坚定的想要回草原。

沈兵回答:

“不是以为,而是一定可以。”

“匈奴在西域为恶多年,各国皆敢怒而不敢言。”

“我若借此机会联合西域诸国与秦军一同征讨匈奴,万夫长以为如何?”

革庾闻言不由面色一变。

他知道沈兵说的这些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尤其是在秦军以一万军队将匈奴十万大军驱逐出西域之后……

秦军若是一万就能打败十万匈奴,那现在有两万,那岂非能打败二十万匈奴?

于是西域各国哪里还敢忤逆秦军。

秦军若是以这威势召集西域联军组织起一只骑军,同时秦军主力又从河套地区进军……

这两面夹击一骑一步的配合之下,哪里还有匈奴的容身之处?!

想到这,革庾就明白秦军此来并非只是他们所说的“经商”。

(本章完)

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104章 好奇心第406章 骑军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139章 出战第287章 分别第463章 马镫第220章 撤军第280章 变法第550章 大结局第491章 大宛第62章 举荐第480章 请辞第499章 出兵第472章 交锋第64章 选择第320章 高人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550章 大结局第406章 骑军第493章 补给第454章 大将军第294章 矿石第408章 难题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43章 降兵第431章 利益第244章 心计第550章 大结局第368章 制高点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78章 七国第199章 蒙武第144章 人质第157章 选兵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25章 骑军第390章 奇军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96章 陷马坑第24章 矛盾第508章 霍木桑第179章 牵城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71章 控制第272章 动摇第202章 弃城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380章 火神第87章 翻车第349章 直道第499章 出兵第64章 选择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8章 能人第491章 大宛第477章 分割第52章 李牧亡第136章 红烧第325章 骑军第36章 暗箭难防第249章 神武军第382章 猎人第366章 矿第232章 补给第400章 算盘第340章 忽悠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229章 闪电战第413章 射程第543章 杨婷第182章 拍竿第150章 使节第277章 结果第28章 能人第55章 伐木第349章 直道第361章 封禅第261章 劳力第338章 人才第535章 先机第70章 番木鳖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06章 骑军第143章 降兵第311章 工业区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150章 使节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93章 姬丹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82章 许应第223章 准备第212章 急功好战
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104章 好奇心第406章 骑军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139章 出战第287章 分别第463章 马镫第220章 撤军第280章 变法第550章 大结局第491章 大宛第62章 举荐第480章 请辞第499章 出兵第472章 交锋第64章 选择第320章 高人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550章 大结局第406章 骑军第493章 补给第454章 大将军第294章 矿石第408章 难题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43章 降兵第431章 利益第244章 心计第550章 大结局第368章 制高点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78章 七国第199章 蒙武第144章 人质第157章 选兵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25章 骑军第390章 奇军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96章 陷马坑第24章 矛盾第508章 霍木桑第179章 牵城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71章 控制第272章 动摇第202章 弃城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380章 火神第87章 翻车第349章 直道第499章 出兵第64章 选择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8章 能人第491章 大宛第477章 分割第52章 李牧亡第136章 红烧第325章 骑军第36章 暗箭难防第249章 神武军第382章 猎人第366章 矿第232章 补给第400章 算盘第340章 忽悠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229章 闪电战第413章 射程第543章 杨婷第182章 拍竿第150章 使节第277章 结果第28章 能人第55章 伐木第349章 直道第361章 封禅第261章 劳力第338章 人才第535章 先机第70章 番木鳖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06章 骑军第143章 降兵第311章 工业区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150章 使节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93章 姬丹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82章 许应第223章 准备第212章 急功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