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降军

第439章 降军

然而,尽管熏狁心下十分为难,还是不得不将情况如实向冒顿单于汇报,这其中包括革庾投降秦军一事。

熏狁不得不报,因为这是上万大军的事,就算他不报也瞒不了冒顿单于,单于最终还是会知道真相。

冒顿单于听闻此事后果然大怒,他气得就将案桌上的食物打翻在地,骂道: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竟敢瞒着我自作主张!”

“若这般做法都能放任,匈奴哪还有规矩!”

说着大叫一声“来人!”。

部下赶忙上前跪地。

然而冒顿单于想了想,最终还是将这口气忍了下去,咬着牙说道:

“下去吧!”

左贤王稽粥疑惑的问道:

“单于,右贤王犯下此等大错,为何还要饶他?”

冒顿单于叹了口气,回答道:

“右贤王虽是犯下大错,但手握重兵镇守西面。”

“将他逼上绝路在此时造反……便大事不妙。”

稽粥这才明白冒顿的顾虑,同时也知道虽然身为单于但许多事并不能为所欲为上令下行。

比如现在,若是降罪右贤王该降什么罪好呢?

不轻不重的罪名对右贤王根本就没影响,太重的罪名又会逼他作反。

若是平时两军在一起还好,冒顿单于的大军能镇得住右贤王的军队,右贤王只得服从。

但是现在,右贤王远在西域而冒顿大军却在阴山被秦军主力牵制,稍一不注意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其实更让冒顿震撼或者也可以说是顾忌的,倒不是熏狁的战败,甚至也不是熏狁违抗命令自作主张。

战败应该说在冒顿的意料之中,毕竟熏狁对阵的可是沈兵,这沈兵就连冒顿单于自己都在其手下吃过几次亏,熏狁又如何会是他的对手?

熏狁违抗命令自作主张虽说是冒顿没想到的,但从熏狁的角度出发考虑也是情有可原……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很少有人会受得了这个诱惑。

冒顿的顾虑更多的是来自于革庾那一万匈奴投降了秦军。

这在之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事。

匈奴与中原两军一直以来都是势同水火彼此恨之入骨,互相抓到俘虏不是贬为奴隶折磨至死就是不留活口。

在这“潜规则”下,中原与匈奴彼此都不需担心“投降”这个问题。

因为都知道投降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是现在,匈奴却开了投降的先河,而且一投就是一万,这带头投降的还是被看重、提拔的勇士……革庾是冒顿钦点成为万夫长的。

如果秦军将这些降兵尽数砍了那还好,但据说并未斩首反而给予优待。

这一来那影响就大了……

往后匈奴与秦军作战都会作如是想:

打不赢也没关系,大不了便降了,在秦军那还能讨一条活路。

于是每到作战匈奴将士便没有了必胜之心,更不用说必死的信念了。

这也是冒顿单于不敢降罪熏狁的原因之一……万一把熏狁逼急了,他直接带兵降了秦军又该如何是好?

因此冒顿单于决定弱化处理此事,也就是将罪责尽数推在革庾身上为熏狁开脱。

所以不仅没怪罪熏狁,却反过来安抚了熏狁一番甚至还送了些礼物。

如果说有什么惩罚的话,就是令熏狁把革庾的亲人抓起来问罪。

但熏狁却不是傻瓜,他知道冒顿单于这么一反常态没有怪罪自己,其实就是心里有所忌惮了,这也就意味着不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于是在收到礼物时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按冒顿单于的命令抄了革庾的家。

沈兵这边不知道匈奴那发生什么。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匈奴降兵安顿好。

沈兵知道,这些匈奴降兵过得越好,对匈奴的打击就越大。

这不是说会让匈奴死多少多少人,而是在士气上会造成无与伦比的影响。

因此沈兵恪守诺言,当革庾带兵赶到交河之后,沈兵就将兵器尽数交还给降军。

除此之外交到降军手里的还有秦军建好的城寨以及留在交河的数万头牛羊。

有了这些城寨和牛羊,又有交河的水草,且手中还有兵器,那么匈奴降军几乎就可以说自成一系形成割据势力了。

当然,沈兵和革庾都知道匈奴降军距“割据势力”还早。

首先就是没有战马。

其次就是无法冶铁打制装备。

再次就是箭矢无法补充。

在这三点之下,匈奴降军其实十分脆弱,挡不住秦军的任何进攻。

换句话说,兵器在匈奴降军手中其实就是增加一些安全感而已。

但匈奴降军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所以革庾知道,能拥有这些已经足够了,至少他们没有生存方面的担心……秦军若是想要杀他们,没必要多此一举把兵器还他们还送城寨给牛羊。

秦军当仁不让的就驻扎在姑师城。

这一方面是因为道民君一系的姑师军民已所剩无几……之前还能集中数千人,但被道民君这抢着复国返回姑师的过程一折腾,幸存的就只剩下可怜的五百余人,且大多数人身上都带着伤,早已失去战斗力。

秦军要是再不驻姑师,这姑师就成一座空城而且怎么也无法回复生气了。

另一方面则是乡善君对沈兵无比信任,甚至不只是乡善君,跟随他的军民也同样如此。

这是什么原因就不用说了,就是因为沈兵成功的将他们从匈奴手中抢了回来。

甚至乡善君连道民君也疏远了。

因为乡善君认为姑师会被匈奴残害至此都是因为道民君……这想法其实没错,害他们的的确是道民君。

沈兵也乐得乡善君这样想,于是便改为扶植乡善君让他去召集姑师旧部为秦军效力。

当然,沈兵说的不是“为秦军效力”,而是“共同抵御匈奴”。

有时有匈奴这个敌人还是好事:有这个敌人有这个压力,沈兵才好将西域各国联合起来聚在自己帐下。

就在这时,革庾被满门抄斩的消息就传到了沈兵耳中。

沈兵心下暗道一声来的正是时候,接着就派人去请革庾来一趟。

(本章完)

第337章 发展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507章 出逃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91章 点兵第96章 宵禁第342章 市场化第522章 奴隶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29章 变数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70章 收购第107章 合纵第84章 桔槔第400章 算盘第185章 牵城第392章 独轮车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52章 李牧亡第426章 绿洲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316章 工业化第121章 蒙良第432章 道民君第96章 宵禁第373章 农业第28章 能人第341章 云畋第56章 北地骑兵第421章 巫术第193章 密信第7章 除非……第378章 交集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199章 蒙武第550章 大结局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182章 拍竿第214章 较劲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42章 大水第150章 使节第432章 道民君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34章 困难第344章 齐国亡第400章 算盘第355章 围城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91章 代田法第274章 失衡第243章 寿春第340章 忽悠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2章 笑话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262章 水排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7章 变数第500章 接敌第210章 拉拢第547章 暴乱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198章 求降第360章 西域第126章 水网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64章 练兵第5章 底牌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9章 为师老了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22章 奴隶第499章 出兵第246章 围城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30章 汝阴第521章 投石机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324章 补贴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99章 使节第152章 破冰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26章 命令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534章 马店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162章 锯子第83章 农家第288章 请降
第337章 发展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507章 出逃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91章 点兵第96章 宵禁第342章 市场化第522章 奴隶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29章 变数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70章 收购第107章 合纵第84章 桔槔第400章 算盘第185章 牵城第392章 独轮车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52章 李牧亡第426章 绿洲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316章 工业化第121章 蒙良第432章 道民君第96章 宵禁第373章 农业第28章 能人第341章 云畋第56章 北地骑兵第421章 巫术第193章 密信第7章 除非……第378章 交集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199章 蒙武第550章 大结局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182章 拍竿第214章 较劲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42章 大水第150章 使节第432章 道民君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34章 困难第344章 齐国亡第400章 算盘第355章 围城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91章 代田法第274章 失衡第243章 寿春第340章 忽悠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2章 笑话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262章 水排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7章 变数第500章 接敌第210章 拉拢第547章 暴乱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198章 求降第360章 西域第126章 水网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64章 练兵第5章 底牌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9章 为师老了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22章 奴隶第499章 出兵第246章 围城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30章 汝阴第521章 投石机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324章 补贴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99章 使节第152章 破冰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26章 命令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534章 马店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162章 锯子第83章 农家第288章 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