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使节

第99章 使节

直到这时沈兵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这三郡是乱不起来了,再加上大秦是以法家治国,用不了多久三郡就会步入正轨。

此时沈兵忍不住再次感叹:

特么的在这时空要活着还真不容易。

打仗时危机四伏,没打仗也是暗潮汹涌。

这么玩下去就算没死在战场上也要被吓死!

沈兵闲着无事就在城门与仞几个人一起查验。

守城门当然没那么简单。

仞及几名带甲亲卫领着两伍工匠在城门查验,剺则带着五十名砲师工匠守城头,一看形势不对便会居高临下以弓弩射杀可疑目标。

这还是第一层城门。

第二层城门便由张眩制下的两百甲士看守。

由于人手奇缺,便是这些甲士也同砲师工匠一般,一边守城一边修补城墙。

这查验也有趣,它不只是检查随身验传,还要跨过城门口的火盆,有时还要点燃艾草熏上一番。

至于马车,则要用火把小心烘烧一遍。

沈兵有些好奇的问:“这又是为何?”

仞回答:

“工师有所不知,太原郡发生疫情,此举是防疫情入城。”

沈兵“哦”了一声,等反应过来就紧张的瞪着仞:

“你说什么?疫情?”

仞回答:

“工师不必紧张。”

“只是太原城外的几个村落出现疫情。”

“太原兵士已将其封隔,照想不会传到邯郸。”

沈兵又“哦”了一声,心下有些意外,这秦人都知道防范疫情了。

其实这是沈兵少见多怪。

古时因生产力低下且又长年征战,饿死、病死、战死,尸体胡乱堆放是常有的事,于是瘟疫也时有发生。

正所谓“久病成良医”,多来几次百姓也就知道了一些防范方法。

比如封隔、再比如烟熏火烤……

当然,他们不知道什么病毒,更不知道什么传染方式。

他们就是简单的将其归结为邪气,以为封隔及烟熏火烤可以去邪。

这习俗一直传到了现在,现代有些地方还保持着比如坐牢或是遇上不好的怪事,进家门前还要跨过火盆什么的。

这时远远过来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一眼就看出不同寻常,因为他们全是壮男且骑术高超。

沈兵这段时间每天都在练马术所以能看懂一些,他们骑在马上显得十分自然一点都不紧张,由此可见骑手对马匹已操控自如。

尤其这队人虽是身着便装却个个腰配青铜剑。

虽然这时代稍有些家底的人都会配上青铜剑防身,但这么整齐的却不多见。

待这行人越行越近,沈兵才发现这队人正中护着一辆马车。

仞一见这阵仗便有些紧张,赶忙拿着小旗朝城楼上挥了挥。

剺等人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接二连三拿起弓弩在城头做好准备。

仞带着两名兵士挡在城门前,待车队停好后便大声问: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为首的一名大汉只在马上朝仞一抱拳,道:

“我等是燕国的使者,正赶往咸阳。”

“路过此地进城留宿一晚顺便补充些粮草,这是度牒。”

说着自有下人将几个竹简送了上去。

所谓的度牒便是外国使节的通关文件,当然与秦人所持的验、传不同。

度牒上会标明使者的身份,以及要去哪见谁,具体有什么事可以不注明,但必须要有一路上通过各关戍的印章以及证明。

使者甚至还有特权,就是可以带兵器进城。

这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乱世到处都是流匪,使者要是没点防身的人和装备就别说出使咸阳了,连本国只怕都走不出去。

仞不敢怠慢,赶忙派人去请了监御史下来验章。

验过无误后仞当即挥旗让城楼解除戒备,监御史归还度牒在旁行礼放行。

沈兵只觉得这程序颇为有趣,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然而,等这行人进城之后,却听仞“哧”了一声:

“别看他们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

“还不是怕了我们去大王那求和?”

沈兵一听,这怎么就那么熟呢?

燕国使者去咸阳求和?

接着心下一惊,赶忙问仞:

“你可知道这使者姓甚名谁?”

仞摇了摇头:

“属下没有细看,监御史应是知晓。”

接着仞就喊住了正要离开的监御史。

监御史回答:

“使者有两人,一人姓荆名轲,另一人叫聂盖。”

“工师可是与这二人相识?”

沈兵的脑袋“哄”的一下就乱了。

这什么情况?

荆轲刺秦?

不是还有几年时间吗?

然而沈兵回头一想:

如果自己把灭赵的时间提前了。

又制作出水车、翻车什么的,将秦国在赵准备四年的时间大幅缩短。

那凭什么其它国家还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按历史时间发展呢?

等过几年到了时间才刺秦,只怕燕国都被灭了好几遍了吧!

这么一想沈兵就明白了。

不过刺秦就刺秦吧,随他去了,反正也不会成功。

但沈兵很快又觉得不对,荆轲带的助手不是秦舞阳吗?

沈兵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个段子:

荆轲成行之前一直在等一个人,但太子丹心急等不住,派了秦舞阳做助手。

但恰恰是秦舞阳在关键时候露了怯意使嬴政起了疑心,于是才逃过一劫。

现如今……

秦舞阳没来,那是不是说荆轲等到他的助手了?

这特么的!

这要是让荆轲成功刺杀了嬴政还行?

沈兵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历史没这么演过。

但沈兵却肯定一点,嬴政如果倒下了那么秦国的政局肯定会乱上一段时间。

此时公子扶苏现在应该才十几岁,而且完全没有治国经验,四国定会乘此时机为难秦国。

虽说大势不会变,但眼前……王翦这十余万大军可是在最前线哪。

三郡之地北有匈奴东有燕齐,南有魏国。

虽说西面连着秦地,但只要魏国挥师北上打下区区数十里就能将王翦大军死死包围在这里。

再加上赵国新灭余孽尚存且民心未稳……

我去,沈兵越想越怕。

不行,不能让这荆轲去咸阳。

既然你这鬼使神差的进了邯郸城,那就别想走了。

(本章完)

第240章 渗透战第388章 月氏王第292章 涅石第395章 羊群第81章 高田第244章 心计第172章 制法第54章 休整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494章 蓝氏第244章 心计第377章 误会第439章 降军第285章 议和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285章 议和第107章 合纵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22章 楼兰王第297章 床弩第84章 桔槔第69章 一己私欲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4章 水路第311章 工业区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14章 水路第464章 练兵第360章 西域第501章 炮战第322章 招工第130章 郑国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534章 马店第541章 姑师第210章 拉拢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26章 命令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503章 选择第21章 火力封锁第66章 凳子第238章 狼烟第343章 资本第142章 大水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441章 问题第368章 制高点第276章 传单第47章 变数第342章 市场化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82章 拍竿第238章 狼烟第303章 猎鹰第503章 选择第137章 围城第480章 请辞第331章 补给第39章 连环计中计第199章 蒙武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0章 禁民二业第502章 骑战第229章 闪电战第221章 回师第186章 仙人第191章 点兵第323章 利润第359章 通道第298章 战法第433章 复国第454章 大将军第416章 方略第443章 改革第135章 沙袋第443章 改革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510章 联盟第316章 工业化第14章 水路第479章 挑明第72章 面粉第243章 寿春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495章 嫁衣第381章 交易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72章 西套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76章 传单第65章 厚礼第16章 变局第457章 信任
第240章 渗透战第388章 月氏王第292章 涅石第395章 羊群第81章 高田第244章 心计第172章 制法第54章 休整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494章 蓝氏第244章 心计第377章 误会第439章 降军第285章 议和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285章 议和第107章 合纵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22章 楼兰王第297章 床弩第84章 桔槔第69章 一己私欲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4章 水路第311章 工业区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14章 水路第464章 练兵第360章 西域第501章 炮战第322章 招工第130章 郑国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534章 马店第541章 姑师第210章 拉拢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26章 命令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503章 选择第21章 火力封锁第66章 凳子第238章 狼烟第343章 资本第142章 大水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441章 问题第368章 制高点第276章 传单第47章 变数第342章 市场化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82章 拍竿第238章 狼烟第303章 猎鹰第503章 选择第137章 围城第480章 请辞第331章 补给第39章 连环计中计第199章 蒙武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0章 禁民二业第502章 骑战第229章 闪电战第221章 回师第186章 仙人第191章 点兵第323章 利润第359章 通道第298章 战法第433章 复国第454章 大将军第416章 方略第443章 改革第135章 沙袋第443章 改革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510章 联盟第316章 工业化第14章 水路第479章 挑明第72章 面粉第243章 寿春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495章 嫁衣第381章 交易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72章 西套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76章 传单第65章 厚礼第16章 变局第457章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