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姑师

第541章 姑师

留守的姑师的是个叫阮渭的校尉。

阮渭倒是觉得其驻守姑师可以高枕无忧。

原因一方面是姑师军民十分配合……自从秦军进入姑师后,姑师乡善王(原为乡善君)带领全城军民又是送补给又是送宝物的,俨然一副大秦顺民的样子,甚至乡善君还主动要求帮助秦军守城。

对此,阮渭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

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姑师原本就是归顺秦国的,可以算是大秦的属国。

说是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姑师是沈兵收服的,阮渭以为他们至少还有点向往沈兵之心,多少有些抵触心理才对。

不过想想,阮渭又觉得这也是正常的。

一个全国不过数万百姓两千余兵力的小国,说是一个国还不如他这一个校尉威风,大秦军队一到,哪还有不俯首称臣的道理?

所以,在阮渭的想法里,驻守姑师的不只是五千秦军,另外还要加上两千姑师军,必要时还能将姑师百姓用上。

再加上还有姑师城防……就算那沈兵领着骑兵前来攻城又能如何?

不过当然,阮渭对姑师还是有所提防的。

他并没有将城门交由姑师军防守,万一他们有投靠沈兵之心,让他们守城门岂非自寻死路?

因此,阮渭只打算战时让姑师军守边墙,亦或是修补城墙之类的。

阮渭不知道的是,乡善君早就在暗中派人与沈兵联系上了。

在此之前就有部下劝说过乡善君:

“我等不过是数千兵力的小国。”

“沈兵与大秦之争非是我等能参与得了的,一不小心便灰飞烟灭。”

“是以,我等以为大王应识时务,还是顺从大秦为妙!”

但乡善君却力排众议,他大手一挥回答道:

“大将军对我等不薄,当初若非大将军鼎力相助,我等已命丧匈奴之手了。”

“如今大将军有难,我等又岂能袖手旁观?”

“更何况,你等以为此战秦军必胜?”

“大将军何许人也,当初不过带数万兵将便平了月氏赶走了匈奴!”

“如今秦军不过二十万而已,此地又远离秦国,哪有必胜的道理。”

“今日我等若是降秦,改日大将军退了秦军,我等还有何面目见大将军!”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尤其沈兵之前的战绩太过耀眼,以至于相当一部份人都认为沈兵依旧能赢。

既然预计沈兵能赢,而姑师这小国又必须靠向胜利一方才能生存,那么当然就是靠向沈兵而非秦国。

否则,此时靠向秦国虽是暂时保住性命,有朝一日沈兵又卷土重来,他们哪还有活命的道理?

于是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决定明着归顺了秦国暗中却与沈兵互通消息以为策应。

阮渭及杨端和对此甚至一无所知。

其实杨端和根本就不需要关心这一点,因为姑师不过才两千余人,杨端和数万大军往姑师一摆,这两千人便是想乱都乱不起来。

但现如今,杨端和主力已出城只余阮渭五千秦军,那姑师这两千余人就极为可观了。

是夜,姑师城外突然马嘶蹄响,原本还一片空旷的姑师城外不一会儿就被数万骑军给包围在中心。

沈兵策马上前大喊一声:“阮校尉可在?我乃北地大将军沈兵,大秦公子扶苏命你等速速开了城门,可免你等一死!”

阮渭定了定神,然后哈哈大笑道:“反贼沈兵,还敢自称北地大将军。有本事便上来攻城,看我不砍下你的人头!”

阮渭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见沈兵一行尽是骑军,放眼望去既没有投石机也没有攻城梯。

虽说这姑师城墙不高,但也不是徒手就能爬上来的。

而附近的树木又被杨端和砍光了。

阮渭心想,沈兵这便是要攻城只怕也要几天之后,到时杨端和早就派人来援了。

然而,阮渭没想到的是,沈兵还当真下令攻城。

战鼓一起,城外的骑兵就纷纷下马排起队形逼近城墙。

阮渭赶忙下令部下准备应战。

正当阮渭心下疑惑时,突然后方大乱,只见姑师大军自后方杀了过来,措手不及的秦军哪里想到还有这着,立时就被杀得阵脚大乱,城门很快便告失守。

接着,那一群群如狼似虎手持弯刀的匈奴人便有如潮水般涌进姑师城。

阮渭大惊失色,这才明白他一直以为固若金汤的姑师城其实早就是沈兵的囊中之物了。

这却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大战。

原因是阮渭一军是杨端和所属的精锐,跟随杨端和东征西讨十余年,不会轻言投降。

但这同时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沈兵与姑师军内外夹攻,且军力还是秦军的数倍,尤其蒲类军手里还装备有火绳枪。

此战火绳枪也发挥了作用。

秦军战至最后便守着城墙及楼台顽抗,城墙上更是以盾牌结阵堵住通道防守。

沈兵所领的骑兵虽是强悍,但却更擅骑战而不擅近战,弓箭又都被盾牌遮挡,于是攻了几回都没能攻上去。

这段时间蒲类军一直在训练如何使用火绳枪,沈兵觉得正好可以试试,于是就调来了一只火枪兵。

他们只排成一排按部就班的安装火药和弹药,然后举枪对准盾牌,“轰轰”的一片响,秦军就惨叫着倒下了一大片。

那盾牌又哪里能挡得住火绳的弹丸,而且还是近距离射击。

秦军勿自不甘心,或者说不敢相信还有东西能击穿盾牌,于是又组成了一队。

结果还是与上回一般,只一片轰响之后秦军刀盾手就躺倒了一地。

这一来秦军便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了,因为谁都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另一边的乡善君则在暗自庆幸,好在选择了站在沈兵一边。否则,这火枪阵往前一堆,那还不是谁挡谁死?

Wωω☢ ttκá n☢ c ○

姑师将士见此也是纷纷色变,从而也更坚定的站在了沈兵一边……他们可不想试试是否能用盾牌挡住这从未见过的火器。

(本章完)

第238章 狼烟第60章 贿赂第146章 配给制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157章 选兵第193章 密信第457章 信任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36章 配方第472章 交锋第473章 分裂第394章 智慧第188章 军魂第195章 力量第519章 火器第33章 王柏第220章 撤军第254章 突围第177章 黑甲军第378章 交集第219章 战法第342章 市场化第537章 杨端和第281章 税率第78章 七国第164章 设计第285章 议和第49章 许昌第380章 火神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51章 错有错着第109章 修桥第285章 议和第276章 传单第292章 涅石第230章 汝阴第399章 三危山第380章 火神第191章 点兵第488章 为难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68章 督阵第46章 不世功勋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127章 魏獒第41章 福祸相倚第164章 设计第485章 迁移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481章 试探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4章 通敌第257章 奇人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04章 教育权第107章 合纵第340章 忽悠第47章 变数第320章 高人第184章 包围第500章 接敌第359章 通道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514章 训练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46章 巧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9章 直道第23章 劓刑第152章 破冰第46章 不世功勋第73章 榨酱面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55章 水军第107章 合纵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82章 拍竿第157章 选兵第416章 方略第95章 宣传攻势第355章 围城第287章 分别第86章 样式第399章 三危山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83章 汗血马第318章 售卖第83章 农家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479章 挑明第290章 门客第155章 水军第113章 军粮第418章 援兵第189章 上将军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58章 锦囊妙计第414章 炮弹第538章 君臣不和
第238章 狼烟第60章 贿赂第146章 配给制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157章 选兵第193章 密信第457章 信任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36章 配方第472章 交锋第473章 分裂第394章 智慧第188章 军魂第195章 力量第519章 火器第33章 王柏第220章 撤军第254章 突围第177章 黑甲军第378章 交集第219章 战法第342章 市场化第537章 杨端和第281章 税率第78章 七国第164章 设计第285章 议和第49章 许昌第380章 火神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51章 错有错着第109章 修桥第285章 议和第276章 传单第292章 涅石第230章 汝阴第399章 三危山第380章 火神第191章 点兵第488章 为难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68章 督阵第46章 不世功勋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127章 魏獒第41章 福祸相倚第164章 设计第485章 迁移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481章 试探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4章 通敌第257章 奇人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04章 教育权第107章 合纵第340章 忽悠第47章 变数第320章 高人第184章 包围第500章 接敌第359章 通道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514章 训练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46章 巧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9章 直道第23章 劓刑第152章 破冰第46章 不世功勋第73章 榨酱面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55章 水军第107章 合纵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82章 拍竿第157章 选兵第416章 方略第95章 宣传攻势第355章 围城第287章 分别第86章 样式第399章 三危山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83章 汗血马第318章 售卖第83章 农家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479章 挑明第290章 门客第155章 水军第113章 军粮第418章 援兵第189章 上将军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58章 锦囊妙计第414章 炮弹第538章 君臣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