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样式

第86章 样式

沈兵这边马上就着手传授水车的制作方法。

此时王翦之前的安排倒是起了作用。

比如那郡守、郡尉、里典之流,一个个纷拥上来学习取经。

当然还有记录的主薄。

只不过对像由许应变成了沈兵。

“工师,这水车可有制作样式?”

“工师,改日我带几名工匠来,你可否传授水车制法?”

“工师,我安排几名工匠拜你为师可好?”

还有几个更狠的:

“工师,据闻你尚未娶妻。我家正有一女待嫁,不知工师意下如何?”

“我家也有一女……”

……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我沈兵是那样的人吗?

会假公济私攀龙附凤吗?

不过如果是美女的话,那就可以考虑一下。

制作样式当然是要有的,所谓的样式也就是图纸。

秦国在样式统一上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什么都要求格式化生产。

甚至就连农业耕地都有诸多要求,比如行距多少、种田方法等。

沈兵认为这有一定道理。

这一方面是对农具、生产等进行标准化方便管理和运输。

别一方面则是古时底层百姓技术水平确切的说是平均技术水平太低。

如果不统一制式和行为很容易出现混乱和浪费。

比如一些不懂种田的百姓耕地总是行距太密。

再比如农具尤其是犁与行距不配等等。

秦国便用法律将这些格式化、制度化由上到下整合技术……

先让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擅钻研的人比如许应及其弟子,在实验田里种田找到他们认为最适合的行距、株距、种植方法等。

确定下来后就将这些定为法律下传。

百姓可以不知道种田的技术,但却不能不懂法,否则就受罚。

虽然这其中同样会出现一些浪费。

比如肥沃的良田原本可以种得更密或无需休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地制宜。

但在百姓平均素质低下的秦时百姓无法因地制宜,干脆用一种模式搞一刀切。

这反而会使粮食产量达到最大化,国家税收因此也增多。

这也是郡尉、郡守等第一时间就向沈兵要水车“样式”的原因。

秦国这样式要细致到长多少宽多少,甚至部件都需要格式。

这就让沈兵为难了。

因为水车这东西不因地制宜不行……

有些地方水流急,有些地方水流缓,有些河水深有些河水浅。

这如果统一样式往水流缓的地一摆,它可能转不动啊!

想了想,沈兵就说道:

“水车大小应由实地决定。”

“简而言之,就是各地制作工匠应先测水面与沟渠的距离。”

“水车只需比这距离稍大即可。”

“否则竹筒便是舀了水也无法上升到沟渠高度。”

沈兵这么一说众人就“哦”了一声。

这道理并不难懂。

竹筒下行舀水,上行倒水,水车高度当然要比水位高度差高上几分。

沈兵用这方法巧妙的绕过了统一样式的问题实现了因地制宜。

然而这还没完,沈兵想了想又补充了一点:

“若水流过缓或是水深不足,可在河道内以开小沟或筑小坝协调。”

这也很好理解。

水流过缓可以在附近堆一些石头将更多水引来人为使其变急。

水深不足就往水车下方挖条沟。

于是大方向上基本就没问题了,剩下的沈兵把早已画好的图纸往面前一摊,众人纷纷挤上来照着样子抄。

看看差不多了,沈兵就“嗯哼”了一声:

“最后,我的确尚未娶妻。”

“刚才是谁说家有女儿待嫁的?”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有吗?”

“是你吗?”

“我没有,谁说的?”

“一定是工师听错了!”

……

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作鸟兽散,沈兵想拦都拦不住。

不带这样的啊?

你们都是朝延命官,可不能这样说话不算数。

沈兵那是后悔莫及。

下回要是再发明什么东西,一定要先把“女儿”搞到手。

另一边的王翦还在小心应付着许应。

这是一点都怠慢不得。

虽说灌溉的问题已经有沈兵解决了……

想到这王翦不由狠狠鄙视了自己一下。

那沈兵能改良投石机制出各种火弹甚至计杀李牧,发明一个水车又能算什么?

当初怎么就把他给忘了!

不过现在也没什么损失,水车有了,桔槔……就暂且放在一旁吧。

接下来还有屯田、播种等诸多问题,依旧要靠许应。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还是这许应乃农家大贤。

农家是什么?

农家便是“为神农之言”的学派。

这天下有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不管什么时候各国农民却是一家。

不管是赵也好、秦也罢,农民都得种田吃饭都希望耕地高产,于是都信奉农家以农家为尊。

也就是说,嬴政封许应为治粟内史来三郡治旱其实有另一层深意:稳定民心。

王翦又哪会不懂这道理,是以从始至终对许应一行人都是礼数周全。

王翦遥遥向许应举杯劝道:

“内史莫急。”

“如今工师已制出水车,便让工师用水车灌溉便是。”

“若那水车可行,应是误不了农期。”

许应回答:

“我等已亲眼所见,那水车自是可行。”

“非但可行,还比桔槔不知高明多少倍。”

“有水车用于灌溉,老朽自是不担心误了农期。”

王翦心下暗笑脸上却十分严肃,他装模作样的“哦”了一声:

“那不知……内史为何还愁眉苦脸坐立不安?”

许应摇头叹道:

“沈兵此人木艺出众且别有新意、独具一格。”

“他若能适才适用入我农家,对我农家便是莫大的帮助。”

“我农家壮大后便可教导百姓,那受益者又何止千万?”

“可惜那沈兵似无意……”

王翦回道:

“内史不必过份担忧。”

“待农期过后,我替内史问问那沈兵如何?”

许应不由大喜:

“如此,许应便先谢过大将军了!”

说着举杯一饮而尽。

许应又哪里知道王翦这不过就是句套话。

若王翦想让沈兵入农家,何需等农期过后?更不需要“问问”!

一个命令下去沈兵就不得不从了。

(本章完)

第458章 夜袭第47章 变数第451章 交易第45章 恩威并施第300章 床弩兵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83章 使者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0章 窘况第286章 难题第421章 巫术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86章 难题第358章 潜力第409章 火炮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5章 底牌第391章 炒面第337章 发展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04章 教育权第366章 矿第403章 月氏王第385章 保命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409章 火炮第494章 蓝氏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49章 许昌第370章 收购第464章 练兵第141章 陷阱第247章 浮桥第485章 迁移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220章 撤军第130章 郑国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320章 高人第114章 首级第507章 出逃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246章 围城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2章 笑话第33章 王柏第246章 围城第380章 火神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326章 命令第338章 人才第173章 天意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75章 乐趣第206章 溃逃第207章 王贲第419章 试射第134章 困难第357章 勇气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73章 分裂第400章 算盘第130章 郑国第6章 眼见为实第383章 使者第441章 问题第70章 番木鳖第246章 围城第14章 水路第98章 枭首示众第232章 补给第314章 织布机第73章 榨酱面第5章 底牌第86章 样式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99章 蒙武第200章 狼筅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166章 钱第443章 改革第232章 补给第201章 鸳鸯阵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08章 难题第34章 劝降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章 休整第474章 西北第277章 结果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6章 变局第155章 水军第114章 首级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2章 身卑力微
第458章 夜袭第47章 变数第451章 交易第45章 恩威并施第300章 床弩兵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83章 使者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0章 窘况第286章 难题第421章 巫术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86章 难题第358章 潜力第409章 火炮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5章 底牌第391章 炒面第337章 发展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04章 教育权第366章 矿第403章 月氏王第385章 保命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409章 火炮第494章 蓝氏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49章 许昌第370章 收购第464章 练兵第141章 陷阱第247章 浮桥第485章 迁移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220章 撤军第130章 郑国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320章 高人第114章 首级第507章 出逃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246章 围城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2章 笑话第33章 王柏第246章 围城第380章 火神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326章 命令第338章 人才第173章 天意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75章 乐趣第206章 溃逃第207章 王贲第419章 试射第134章 困难第357章 勇气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73章 分裂第400章 算盘第130章 郑国第6章 眼见为实第383章 使者第441章 问题第70章 番木鳖第246章 围城第14章 水路第98章 枭首示众第232章 补给第314章 织布机第73章 榨酱面第5章 底牌第86章 样式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99章 蒙武第200章 狼筅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166章 钱第443章 改革第232章 补给第201章 鸳鸯阵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08章 难题第34章 劝降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章 休整第474章 西北第277章 结果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6章 变局第155章 水军第114章 首级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2章 身卑力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