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勇气

第357章 勇气

那一刻冒顿被“震天雷”给吓住了。

冒顿跟随其父头曼单于在草原东征西讨数十年,从未在敌人面前露过怯,但在对阵沈兵时却一次又一次胆寒。

那是一种无法战胜的无力,是一种无以言喻的无奈,更是一种绝望和恐惧,仿佛沈兵的智谋及军队不应出现在这世上,那是一支举世无双无法战胜的部队。

若是其它时候,冒顿只怕早已放弃战斗命令撤退……撤退倒不是说懦弱,匈奴的战术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死磕向来不是其风格。

但转念一想,冒顿又觉得此事关系重大。

此次一撤,要丢掉的就不只是五原一座城池,更是整个河西。

于是冒顿冷冷的下令道:

“派更多的奴隶。”

“两翼各召回三千骑兵增援!”

传令兵应了声,就将冒顿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冒顿的做法是正确的,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利用奴隶消耗秦军的“震天雷”。

将两翼骑军召回则是让骑军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

于是战场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匈奴骑军一队队从秦军侧翼飞驰而过然后将箭矢不断的射入秦军阵中。

沈兵立时就感到压力骤增。

匈奴这种进攻可以说是立体且多方向的。

地面与骑兵相结合,正面与侧翼同时进攻,而且东、南、西、北各面都有,匈奴骑军甚至还利用机动性见缝插针绕到秦军的后方也就是五原城的方向掩护城内的友军出城。

更糟的还是此时匈奴已不再逞强抢先破阵,而是在后头用弯刀弓箭驱赶奴隶往秦军阵营冲。

此时沈兵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这“霹雳火球”是用还是不用?

并不是说沈兵担心误伤奴隶。

事实上这些奴隶并不全是中原人,其中还有许多东胡及西域人。

如果用的话,那“霹雳火球”炸的始终是奴隶。

“霹雳火球”终归有限,炸完了奴隶还能留下多少面对凶奴的冲锋?

但如果不用,那奴隶大军就有如潮水般的朝秦军涌来,又如何阻挡?

沈兵只能大喊:

“近阵者,格杀勿论!”

但似乎已经迟了,只这么迟疑一会儿战阵已现小乱。

原来有些秦军不忍斩杀百姓,或者也可以说过于密集杀不过来,于是有不少百姓挤进了秦军阵中。

百姓一挤进阵营,秦军内部就过于拥挤,战线缺损的人员也就无法补充,于是马上就出现了缺口。

而五原城方向同样也是一队队匈奴士兵高押着奴隶冲杀上来。

此时便算是用“霹雳火球”也已太迟。

一是敌我已经混在一起,“霹雳火球”胡乱抛出无法避免误伤己方。

二则秦军阵中拥挤混乱,许多兵士已失去了投掷“霹雳火球”的空间。

不仅“霹雳火球”失去作用,连弓弩也是如此。

但即便如此,秦军还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半步也没退,他们收起弓弩抽出青铜剑上前与匈奴展开肉搏。

神武军则在阵中在王贲的指挥下不断游走补上缺口。

大梁军不愧是沈兵千挑万选的精兵,他们面对数倍之多又有如恶狼般猛扑上来的匈奴兵士毫无惧色。

一把弯刀削断了秦军的持剑的右手,秦军兵士一声惨叫后不退反进,他一边用盾牌死死挡住匈奴手中的弯刀使其无法收回,另一边乘其被推挤的反向压力冲上前去狠狠的咬住对手的脖子……

又一把弯刀刺穿了一名秦军兵士的腹部。

剧烈的疼痛使秦军兵士几乎要昏死过去,但他还是咬着牙拼命让自己保持清醒,用尽最后的力气死死缠住匈奴的手脚。

一枝箭矢射中了秦军兵士的脖子,鲜血倒灌进呼吸道使其喘不过气来。

他挣扎了几下想将箭矢拔出,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徒劳。

接着他就放弃了,他看着源源不断冲上来的匈奴,用仅剩的一点时间和意识将身上的“霹雳火球”全部点燃……

这战斗力让沈兵都感到意外和震撼。

沈兵有想过自己的部队有更强的战斗力和士气。

但他以为那些战斗力和士气都是建立在更好、更科学的训练,以及比其它部队更好的待遇上。

然而,今天看到北地军这些表现,他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这样的牺牲,又岂是区区几套衣服就能换得到的?

这样的无畏,又哪是好的伙食就能买得到的?

这样的英勇,又怎会是训练场能练得出来的?

细想之下,沈兵认为这或许与敌人是匈奴有关。

如果说在此之前,这些出自魏国降兵的大梁军、神武军对自己的作战意义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就很确定了……与匈奴作战妥妥的是保家卫国。

于是这自豪感、荣誉感及责任心较之以前就更上一层楼。

即便如此,匈奴和奴隶大军还是像潮水般的朝秦军涌来,且已发展成四面都是密不透风,秦军就像是一座孤岛般在中间摇摇欲坠,随时都会被人潮淹没。

冒顿单于直到这时才暗松了一口气。

对他而言,这虽然只是两万秦军中的一支,但若能成功将其围歼也几乎意味着整场战役的胜利。

因为他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攻下另一面,然后又是另一面,直到将所有秦军都从五原地域赶出去。

看现在的形势,冒顿不相信秦军还能反败为胜。

王贲也是同样的想法。

所以他一边张弓搭箭连续射倒几名混在奴隶中的匈奴,一边朝沈兵大喊:

“大将军快撤,此地便交给属下!”

沈兵若是要走还是会走得掉的。

毕竟匈奴的队列是奴隶加匈奴兵,其只是有利于冲锋让秦军兵士无所适从,但平均面积的战斗力却不强。

沈兵手下有一千亲卫,且都装备有“霹雳火球”,他们只需强行撕开一个口子然后逃往侧翼,差不多也就安全了。

但沈兵却不愿就此离去。

这并不说他打算在这里与战友同生共死……沈兵很清楚自己身为大将军不能与小部队“同生共死”,这是对战役对整支部队不负责。

而是沈兵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

(本章完)

第241章 援军第77章 脂膏第222章 追敌第94章 荆轲刺秦第93章 姬丹第504章 援军第400章 算盘第72章 面粉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97章 丘就却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329章 训练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280章 变法第499章 出兵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85章 迁移第320章 高人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83章 仁君第286章 难题第103章 逆鳞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11章 信第521章 投石机第188章 军魂第249章 神武军第479章 挑明第159章 希望第289章 北地第209章 权力第174章 亲卫第368章 制高点第367章 偷袭第146章 配给制第448章 联军第27章 以逸待劳第73章 榨酱面第211章 百越第112章 浮桥第431章 利益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51章 陷阱第386章 属国第360章 西域第70章 番木鳖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46章 骑军第289章 北地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185章 牵城第384章 乌氏倮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449章 改革第396章 陷马坑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20章 精锐之师第313章 纺织第511章 火绳枪第130章 郑国第202章 弃城第64章 选择第182章 拍竿第453章 拒亲第343章 资本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336章 配方第59章 工师第343章 资本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238章 狼烟第501章 炮战第139章 出战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240章 渗透战第207章 王贲第147章 战略第162章 锯子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71章 落幕第201章 鸳鸯阵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59章 工师第426章 绿洲第501章 炮战第211章 百越第21章 火力封锁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137章 围城第504章 援军第196章 昌平君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393章 肃州第522章 奴隶第405章 市场
第241章 援军第77章 脂膏第222章 追敌第94章 荆轲刺秦第93章 姬丹第504章 援军第400章 算盘第72章 面粉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97章 丘就却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329章 训练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280章 变法第499章 出兵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85章 迁移第320章 高人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83章 仁君第286章 难题第103章 逆鳞第98章 枭首示众第411章 信第521章 投石机第188章 军魂第249章 神武军第479章 挑明第159章 希望第289章 北地第209章 权力第174章 亲卫第368章 制高点第367章 偷袭第146章 配给制第448章 联军第27章 以逸待劳第73章 榨酱面第211章 百越第112章 浮桥第431章 利益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51章 陷阱第386章 属国第360章 西域第70章 番木鳖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46章 骑军第289章 北地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185章 牵城第384章 乌氏倮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449章 改革第396章 陷马坑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20章 精锐之师第313章 纺织第511章 火绳枪第130章 郑国第202章 弃城第64章 选择第182章 拍竿第453章 拒亲第343章 资本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336章 配方第59章 工师第343章 资本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238章 狼烟第501章 炮战第139章 出战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17章 攻大于守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240章 渗透战第207章 王贲第147章 战略第162章 锯子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71章 落幕第201章 鸳鸯阵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59章 工师第426章 绿洲第501章 炮战第211章 百越第21章 火力封锁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137章 围城第504章 援军第196章 昌平君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393章 肃州第522章 奴隶第405章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