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信

第411章 信

火炮的铸造进行得很顺利,这归功于铭会知道统筹分配。

在新铁还没冶炼出来的时候,铭就先用青铜制火炮的外层。

不过在这其间来自中原的商队就赶到沙州了。

商队带来的不仅有大量的丝绸、布匹,还有欠的冶铁团队及火药原料。

沈兵没有多想,马上就让欠的团队接手制作。

市场贸易却进行得不太顺利。

这并不是说月氏人不喜欢丝绸。

事实上丝绸这东西不管到哪都会受到追捧。

问题就是丝绸太贵了,一匹丝绸运到沙州就可以换两到三匹马……寻常百姓哪里能拿出三匹马来享受丝绸。

所以只有月氏的贵族换得起,这其中甚至包括丘就却,他就一口气换了五十匹丝绸用于制作衣物。

然而能换得起丝绸的贵族毕竟是少数。

中原商队带来的数万匹丝绸却不是月氏贵族能消化得了的。

百姓交换更多的却是布匹。

虽然它在沙州也能卖个好价钱,一匹布可以换得一只羊,但跟丝绸相比却差了许多。

沈兵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状况:

沙州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匈奴切断,于是沙州的月氏商队即便想做丝绸生意也不敢购买……

做买卖这东西,就必须低价买高价卖出才有钱赚。

如果丝绸无法运至西域而只能在月氏售卖,那其实没钱赚。

商人都不傻,都等着看形势。

由此沈兵也可以看出,其实月氏百姓对秦军能突破匈奴的包围不是很有信心。

若月氏估计秦军能击败匈奴打通前往西域的商路的话,那么就会乘着这丝绸价格还不算高时大量买入。

一旦秦军打了胜仗确定商路通畅了,那时丝绸的价格必定会蹭蹭往上涨。

沈兵从丘就却那知道自己猜的没错。

这次却是丘就却来找沈兵的,他劝着沈兵:

“本王已听说匈奴占领姑师及楼兰之事。”

“据闻匈奴在楼兰驻兵一万,在姑师驻兵三万。”

“且以楼兰、姑师两城百姓为奴隶日夜不停的修筑城防……”

“以本王之见,大将军应完善月氏的城防为上,西进来日方长,日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沈兵知道丘就却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现在秦军与月氏其实是在一条船上。

原因是月氏经与秦军一战后元气大伤……

这元气大伤不是说月氏死伤了多少兵士。

事实上月氏损失的部队并不多,原有七万到现在还有五万,还有一部份逃往西部。

问题在于秦军一来且将教官渗透进的月氏队伍中已撼动了月氏的奴隶制度……许多月氏军民都表现出愿意加入秦军的想法。

这很正常,能做自由人能以军功晋爵谁不愿意?

若不是沈兵为了照顾月氏贵族的利益严令不得随意入秦籍,只怕月氏大军早就再“投降”一回了。

然而月氏军民虽是没有这么做,但思想却已大多倒向了秦军。

所以,即便沈兵放手将指挥权交还给丘就却,他依旧很难控制。

丘就却明白这一点。

于是,秦军若是因为急于进攻败于匈奴,那么匈奴接下来就会反攻入沙州了。

丘就却还希望自己继续当这个月氏王,同时也是为沙州的利益考虑,所以当然应该先构筑好沙州的防御再考虑其它。

沈兵回答道:

“请大王宽心。”

“我等便是要进攻匈奴,也会留一万兵士在沙州驻守。”

“只要能守住阳关、玉门关两处,沙州并无陷落之忧!”

沈兵这么一说丘就却就放心了。

贸易那虽不是很顺利,但对秦国商队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暂时还没卖掉的丝绸可以存储在沙州,只需留几个人一边看护一边卖就可以了。

商队则带着大批皮毛、种子、牲畜等返回秦国,然后到西套换了丝绸布匹后再将其运来……

如此这般往返,用不了几次那财富就成级数上升。

而这一批富起来的人很快又会吸引各地的百姓和商人云集至西套跟进……沈兵已经打开了一条商路做好铺垫了,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沈兵处理各方事宜时,一名信使进帐送来了扶苏给沈兵的一封信。

信中先是大概说了下河套及西套的发展状况,然后笔锋一转就提到了咸阳:

“不知大将军可有听闻父皇又请了候生。”

“先有卢生后有候生……据闻都是赵高引荐,说是这二人能为父皇寻得长生不老药。”

“扶苏希望他们确能寻获此药!”

然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沈兵却知道扶苏这话中的意思。

扶苏其实是在怀疑“长生不老药”的真实性。

其实不只是扶苏怀疑,只要脑袋还清醒的人都知道这不大可能。

但嬴政是何许人也,他认定的事谁敢反驳?

就连扶苏这个公子也不例外。

其实尤其是扶苏不能议论,因为他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居心不良”的帽子:

扶苏身为公子是不是不希望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

因为一旦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就意味着扶苏没有机会成为皇帝。

于是扶苏就可能有意从中作梗甚至对皇上不利……

所以扶苏在信里只能隐晦的告诉沈兵这事。

想到这,沈兵随手就取出火折子将信烧了。

对于这事沈兵无法发表什么评论,因为此时沈兵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是扶苏的半个老师,与扶苏有利益关系。

如果沈兵劝说嬴政,比如没有“长生不老药”之类的,那是不是就有与扶苏串通的嫌疑?

到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有可能会连累扶苏。

不过沈兵也不怎么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卢生、候生,之后还有个徐福都掀不起什么大浪。

卢生、候生不过骗了些钱财,因为没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躲了起来引发了“坑儒”事件。

徐福那边代价比较大一些,还骗走了三千童男童女。

沈兵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于是也只有随它去了。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话,那就是这些所谓的方士都是赵高引荐。

难道赵高和李斯有什么启图?

(本章完)

第90章 窘况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92章 独轮车第291章 二选一第314章 织布机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88章 请降第317章 工人第439章 降军第403章 月氏王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15章 引信第297章 床弩第364章 偷师第332章 骚扰第220章 撤军第338章 人才第56章 北地骑兵第272章 动摇第466章 出兵第41章 福祸相倚第238章 狼烟第346章 骑军第81章 高田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109章 修桥第494章 蓝氏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18章 售卖第200章 狼筅第542章 补给第416章 方略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507章 出逃第79章 挖坑第123章 探子第514章 训练第73章 榨酱面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420章 城墙第173章 天意第373章 农业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99章 出兵第165章 骑射第368章 制高点第310章 迁民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66章 喜讯第288章 请降第65章 厚礼第219章 战法第383章 使者第52章 李牧亡第202章 弃城第179章 牵城第56章 北地骑兵第500章 接敌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03章 月氏王第251章 陷阱第440章 希望第480章 请辞第177章 黑甲军第272章 动摇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44章 沙尘暴第281章 税率第70章 番木鳖第197章 活路第336章 配方第32章 变故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103章 逆鳞第249章 神武军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99章 使节第99章 使节第56章 北地骑兵第411章 信第84章 桔槔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201章 鸳鸯阵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03章 逆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94章 荆轲刺秦第87章 翻车第390章 奇军第52章 李牧亡第458章 夜袭第35章 马头山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85章 议和
第90章 窘况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92章 独轮车第291章 二选一第314章 织布机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88章 请降第317章 工人第439章 降军第403章 月氏王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15章 引信第297章 床弩第364章 偷师第332章 骚扰第220章 撤军第338章 人才第56章 北地骑兵第272章 动摇第466章 出兵第41章 福祸相倚第238章 狼烟第346章 骑军第81章 高田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109章 修桥第494章 蓝氏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18章 售卖第200章 狼筅第542章 补给第416章 方略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507章 出逃第79章 挖坑第123章 探子第514章 训练第73章 榨酱面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420章 城墙第173章 天意第373章 农业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99章 出兵第165章 骑射第368章 制高点第310章 迁民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66章 喜讯第288章 请降第65章 厚礼第219章 战法第383章 使者第52章 李牧亡第202章 弃城第179章 牵城第56章 北地骑兵第500章 接敌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03章 月氏王第251章 陷阱第440章 希望第480章 请辞第177章 黑甲军第272章 动摇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44章 沙尘暴第281章 税率第70章 番木鳖第197章 活路第336章 配方第32章 变故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103章 逆鳞第249章 神武军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99章 使节第99章 使节第56章 北地骑兵第411章 信第84章 桔槔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201章 鸳鸯阵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03章 逆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94章 荆轲刺秦第87章 翻车第390章 奇军第52章 李牧亡第458章 夜袭第35章 马头山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85章 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