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人口流失

第279章 人口流失

扶苏似乎有些不想听,随意回了句:

“无非便是狼、鹿、花之流罢了。”

其实扶苏不是不想听,而是不乐见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次被击得粉碎。

沈兵点头道:

“虽是不同却也相去不远。”

“曾有渔民捕来鱼养于木桶,因桶内水为死水是以鱼不久便会相继死去。”

“然一日渔民将一要以鱼为食的鲶鱼一同置于木桶,却发现鱼四处躲避,结果反而能活数日而不亡。”

“狼、鹿间也有此现像,若林中无狼,鹿便无需因躲避狼的追捕而奔跑,反而失去了活力甚至寿命缩短。”

扶苏不由笑了起来:

“副将之意,是说若无战争,百姓寿命会因此缩短?”

“百姓只需有温饱即可活,岂会需要战争?”

“扶苏未曾听过如此荒涎的说法。”

沈兵摇头道:

“属下并非此意。”

“属下以鲶鱼和狼作喻,指的是若没有战争,社会便会因缺乏动力而进步缓慢。”

“甚至会停滞不前。”

扶苏抬头震惊的望向沈兵,问:

“副将何出此言?”

“世人皆视战争为洪水猛兽,唯独副将以为它可使社会进步!”

沈兵解释道:

“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公子试想,若天下太平百姓富余,又何需思考如何让田地产出更多作物?”

“又何需制出手锯等工具伐木并制出各种攻城器械?”

“又何需在你争我夺之间筑起城墙并著出兵法及治国之道?”

“更不需制作兵刃、盔甲、箭矢等物。”

“公子以为然否?”

扶苏不由愣住了。

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扶苏当然是懂的,因为这是孟子的名句。

只是扶苏却没想到这话还可以这么理解。

不过想想,觉得沈兵说的也是,如果当真没有战争,百姓要做的其实就是种田吃饭织布穿衣。

甚至如果没有战争,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也就不会有治国之道。

那这什么儒家、法家等思想也都是无用的,只需“无为而治”就行了。

这便像极了那被鲶鱼追赶的鱼群以及被狼追赶的鹿群……因为有鲶鱼有狼在追杀着它们,于是它们才会进步。

人也是如此。

因为有战争威胁着他们……一旦失败就很可能被奴役甚至死亡,于是才不得不进步、不得不改革、不得不前进,于是社会才会发展。

思考良久,扶苏才若有所思的叹了口气,点头道:

“好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世间之事莫过于此。”

“副将所言有理,扶苏受教了!”

顿了下,扶苏又问:

“副将之理扶苏从未听闻,不知却是何家所言?”

沈兵一愣。

这是用辩证的、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哪有什么家?

如果硬要说什么家的话……那就是科学家。

想了想,沈兵只能回答:

“这只是属下胡思乱想,并无出处。”

哪知这么一来扶苏就更是佩服了:

“副将过谦了,副将所言通俗易懂且于理甚合,又怎会是胡思乱想?”

“以往扶苏虽遍读圣贤书,却有许多难解之惑。”

“如今听副将一言,突有茅塞顿开之感,扶苏谢过副将!”

沈兵自是客气一番。

此时的扶苏心下已然接受沈兵的那套的理论了。

这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的确就像扶苏所说的那样,此时虽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但各家实际上都处于不成熟在摸索的阶段,必然会有许多解释不清的问题。

沈兵这个现代人却拥有现代社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需要把这些往这时代一套……无法解释的事马上就能说个明白。

沈兵这还没把工业化、三权分立等这些东西拿出来说呢。

所以现代社会的经验还是很有用的,这说的不仅是发明创造的实物,更有这种超前的理念可以借用。

尤其像扶苏这种更关心治国或是天下苍生的人,要收服他就得用这些理念。

沈兵这边按部就班的接收来降的楚民,楚王启那边就乱套了。

因为传单不只是发到了楚国贵族的封地,甚至都到了洞庭并影响到楚王启的百姓。

确切的说不是“发到”洞庭。

沈兵还没那闲情将传单渗透到洞庭去影响楚王启的人。

传单之所以会“发”到这里,是因为这玩意很容易藏着并带走……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对折对折再对折,折成一小团往衣角里一塞,要想搜出来还真得费点心思。

然后楚国各城之间免不了会有亲戚、朋友之类的,再加上这纸还能值个八钱、十钱的,商人也会低价收购了将其往南面价更高处贩卖……于是就自然就流通到腹地洞庭。

这就是传单的厉害之处。

在此之前百姓传递消息往往是口耳相传,这其中就有“口说无凭”传着传着就被稀释,结果就没人信也就没有了“杀伤力”。

但传单不一样,传单就是“凭证”,拿出来一读就都信了:只要到淮河降秦,就会得田得地还有免费的新工具。

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干了一辈子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楚国那是有太多没田没地只能为贵族干活然后得到一点可怜的粮食了……

这与秦国的封建制不同。

秦国有个税率,比如十二抽一,于是多劳多得缴完税后还有富余。

楚国则是农奴制纯粹购买劳动力,田里产多少与农奴无关,给这么多粮让你饿不死然后成天在地里干活就对了。

那还有什么好想的?

当然是选择逃往淮河投秦啊,何况那里还有许多自己的老乡,据说还有人去过已成功得到田地……

于是便连洞庭都开始人口流失。

这可把那楚王启给愁的。

他和项燕两人想来想去要控制流失问题却发现这十分棘手。

因为不可能把城门一关将所有百姓都关在城里头不让走……百姓得出城到城外的田地里干活,把城门关死了这些百姓实际也失去作用了。

而百姓一旦出城干活,那想约束住他们就很困难了。

城外可没城墙,而且那干农活一铺就是一大片,尤其洞庭一带到处是水网密林,随便一藏就没了影,怎么看都看不住。

(本章完)

第140章 楚军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460章 联军第391章 炒面第546章 水源第28章 能人第536章 龟兹王第109章 修桥第310章 迁民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55章 伐木第69章 一己私欲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92章 家书第504章 援军第14章 水路第539章 咛泉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525章第9章 矛盾第349章 直道第80章 薄礼第53章 军心第10章 摩擦力?第167章 良商第467章 龙城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2章 一雪前耻第360章 西域第143章 降兵第351章 五原第54章 休整第406章 骑军第535章 先机第357章 勇气第292章 涅石第177章 黑甲军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252章 消息第112章 浮桥第512章 训练第310章 迁民第195章 力量第531章 推测第474章 西北第292章 涅石第510章 联盟第2章 笑话第260章 水力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310章 迁民第480章 请辞第397章 丘就却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09章 修桥第320章 高人第59章 工师第326章 命令第294章 矿石第97章 狼来了第421章 巫术第495章 嫁衣第487章 赐婚第377章 误会第271章 敌人第20章 精锐之师第239章 奸细第242章 撤军第544章 真相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82章 猎人第126章 水网第61章 火弹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504章 援军第405章 市场第393章 肃州第172章 制法第238章 狼烟第525章第139章 出战第305章 反包围第46章 不世功勋第344章 齐国亡第163章 藤甲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41章 姑师第392章 独轮车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385章 保命第477章 分割第380章 火神第417章 补水点第136章 红烧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24章 将在外第311章 工业区
第140章 楚军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460章 联军第391章 炒面第546章 水源第28章 能人第536章 龟兹王第109章 修桥第310章 迁民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55章 伐木第69章 一己私欲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92章 家书第504章 援军第14章 水路第539章 咛泉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525章第9章 矛盾第349章 直道第80章 薄礼第53章 军心第10章 摩擦力?第167章 良商第467章 龙城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2章 一雪前耻第360章 西域第143章 降兵第351章 五原第54章 休整第406章 骑军第535章 先机第357章 勇气第292章 涅石第177章 黑甲军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252章 消息第112章 浮桥第512章 训练第310章 迁民第195章 力量第531章 推测第474章 西北第292章 涅石第510章 联盟第2章 笑话第260章 水力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310章 迁民第480章 请辞第397章 丘就却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09章 修桥第320章 高人第59章 工师第326章 命令第294章 矿石第97章 狼来了第421章 巫术第495章 嫁衣第487章 赐婚第377章 误会第271章 敌人第20章 精锐之师第239章 奸细第242章 撤军第544章 真相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82章 猎人第126章 水网第61章 火弹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504章 援军第405章 市场第393章 肃州第172章 制法第238章 狼烟第525章第139章 出战第305章 反包围第46章 不世功勋第344章 齐国亡第163章 藤甲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41章 姑师第392章 独轮车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385章 保命第477章 分割第380章 火神第417章 补水点第136章 红烧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24章 将在外第311章 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