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将计就计

第225章 将计就计

关于陈城粮草,只有沈兵一人知晓真实情况。

谁让驻陈城的兵都是大梁军呢?

至于是不是谎报军情……沈兵相信到时稍加解释,杨端和也能理解。

其实站在杨端和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能攻破汝阴防线,其它的都只是小节。

此时的杨端和以为粮草是真被烧了,只得下令全线撤军。

另一面的项燕见秦军撤退还摸不着头脑。

这秦军明明已经解决补给线问题并在城外构筑城寨,甚至连投石机都造好了,却突然撤军……

项燕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秦军的陷阱,目的是诱使楚军出战。

因此项燕一直按兵不动看着秦军撤退。

其实项燕不敢出战还有另一个原因。

大凡追击敌人要用战车和骑兵,因为只有这两兵种速度快能赶上敌军衔尾追杀。

其中战车对道路要求较高,稍崎岖便不适合行驶。

骑兵则可以在各种地形上纵横驰骋。

问题是……有黑甲军在,骑兵战车又如何敢去追敌?

一个不好,追敌不成自己反成了猎物,岂不闹出个笑话?

再加上情况不明,于是谨慎的项燕便宁愿在城内守着。

直到三个时辰后天色已入黑,才有人来飞报:

“上将军,昭氏使人来报,昌平君于陈城举事烧毁秦军大批粮草。”

“秦军因此退兵。”

项燕腾的一下就从地上跳了起来,问:

“此话当真?”

信使回答:

“千真万确,属下见过昌平君。”

“随行的还有三千余一同举事的楚民,他们沿途抢了数十艘运粮船,顺流而下进了楚境!”

项燕原本皱着的眉头霎时就舒展开了:

“好个昌平君,举事正是时候。”

“真乃天助我大楚,秦军命中该有此败。”

“来人,传令下去,马上整兵追击!”

楚军牛角号一吹便连夜展开追击。

不过说是追击,却是小心翼翼的尾随着秦军一路收复城寨。

尤其是白天,楚骑通常是确认主力已赶到时才敢上前……他们这是被黑甲军给打怕了。

其实黑甲军只有三千余人,这条自汝阴到城父的防线却有两百余里,任黑甲军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兼顾。

沈兵就在陶城等着。

陶城是秦军补给上岸的地方,秦军要保证自己的补给自然也要像来时一样在沙河两侧退回。

否则若是河道被切断那就不是撤退而是溃退了。

等了三天沈兵才等到杨端和。

这就是杨端和的稳重之处,撤退可不是像想像的那样一溜烟掉头跑。

若是这样,就很容易被敌军一路追杀毫无还手之力。

撤退应是组织成几队,然后互相掩护有条不紊的后撤,于是速度更慢时间自然也更久。

杨端和一见到沈兵便摇头叹道:

“人算不如天算,谁又想到昌平君会在此时作乱叛秦!”

“这厮可恨,老夫却是看走眼了。”

沈兵上前安慰道:

“上将军说的是,或许是楚国命不该亡。”

“不过属下有一事禀报,上将军……”

杨端和会意,便驱退了亲卫,苦笑道:

“难道你还有退敌之策?”

“如今这局面,只怕是神仙都难挽回败局了。”

沈兵拱手道:

“属下以为并非如此。”

“如今形势正对我军有利,楚军覆灭在即!”

杨端和不由奇道:

“我军粮草被烧,楚军已全军反攻,如何还对我军有利?”

沈兵将一卷纸递到杨端和面前,说道:

“这是陈城守将王徨的密件。”

“他已按属下之命,在粮仓被烧前就将粮草转移至它处。”

杨端和的眼睛霎时就亮了起来:

“这么说来……粮草没有被烧?”

沈兵回答:

“没有被烧。”

杨端和又问:

“那为何又……”

下一秒杨端和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冲着沈兵频频点头道:

“妙,妙计!”

“假做粮草被烧引楚军来追,此乃引蛇出洞也!”

顿了下,杨端和又震惊的望向沈兵:

“你却是早已猜到那昌平君会反了?”

沈兵回道:

“正是,是以属下才将计就计借此引楚兵来攻。”

沈兵没有说他和昌平君之间的秘谋。

这可非同小可,万一要是传了出去或是昌平君到时反悔不降,沈兵就惹一身骚了。

杨端和感叹道:

“副将深谋远虑让老夫佩服。”

“老夫还道要在汝水攻上数月耗兵过半才能取胜。”

“不想副将早已设下连环妙计。”

“有副将在,楚军哪还有不亡的道理!”

接着再一想,杨端和又皱起眉头说道:

“不过项燕那厮极为谨慎。”

“此次楚军追击只是远远跟着,我军若是停下,只怕……”

沈兵知道杨端和担心什么。

像这种诱敌出城之计,其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但要想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首先得敌人冒进,只有冒进才有可能将其主力反包围并大量杀伤。

然而项燕不仅没有“冒进”反而十分谨慎,秦军退一步他跟一步,再退一步再跟一步,而且还是摆好了防御态势……

可想而知,只要秦军一反攻,项燕就会带兵狂退,甚至还会再次退到汝水防线,到时这引蛇出洞还不是白费?

不过沈兵当然也想到这一点,便指着地图压低声音如此这般的跟杨端和说了一番。

杨端和是越听越心惊,暗道原来此战全在沈兵计划之中,他这个上将军虽是指挥着二十余万大军统筹全局,但其实只是沈兵手中的一个棋子。

另一边的项燕对此丝毫没有察觉,他带着部队亦步亦趋的跟着秦军收复楚地。

到了陶城,又兵分两路沿河而上。

因为楚军也需要沙河运送补给,是以这时就不再封河。

项燕心下暗自庆幸,今趟若不是那昌平君的神来一笔,此战楚军便是能守住汝水防线只怕也要陷入一番苦战。

如今却能这样轻松取胜。

另一方面楚国贵族也因此更团结……至少目前是这样,贵族已有十余万兵在项燕手里,想再要回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真可以说是楚国的国运使然了。

项燕没想到的是,他这才刚刚踏入沈兵的陷阱。

(本章完)

第514章 训练第53章 军心第368章 制高点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64章 选择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406章 骑军第16章 变局第170章 收购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43章 降兵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174章 亲卫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507章 出逃第177章 黑甲军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64章 练兵第229章 闪电战第517章 文明第361章 封禅第44章 通敌第170章 收购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49章 神武军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16章 工业化第294章 矿石第547章 暴乱第151章 破冰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52章 李牧亡第463章 马镫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6章 眼见为实第531章 推测第405章 市场第356章 奴隶第392章 独轮车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71章 落幕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115章 火锅水饺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307章 索箭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5章 马头山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427章 矛盾第107章 合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429章 榜样第87章 翻车第50章 虚张声势第274章 失衡第277章 结果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126章 水网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40章 渗透战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71章 控制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63章 马镫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58章 锦囊妙计第73章 榨酱面第425章 交河第63章 王翦第76章 简在帝心第395章 羊群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276章 传单第349章 直道第353章 学习第400章 算盘第163章 藤甲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256章 新王第183章 水战第537章 杨端和第151章 破冰第221章 回师第481章 试探第511章 火绳枪第202章 弃城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14章 较劲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43章 降兵第136章 红烧第306章 攻守兼备第375章 野人第112章 浮桥第391章 炒面第373章 农业
第514章 训练第53章 军心第368章 制高点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64章 选择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406章 骑军第16章 变局第170章 收购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43章 降兵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174章 亲卫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507章 出逃第177章 黑甲军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64章 练兵第229章 闪电战第517章 文明第361章 封禅第44章 通敌第170章 收购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49章 神武军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16章 工业化第294章 矿石第547章 暴乱第151章 破冰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52章 李牧亡第463章 马镫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6章 眼见为实第531章 推测第405章 市场第356章 奴隶第392章 独轮车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71章 落幕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115章 火锅水饺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307章 索箭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5章 马头山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427章 矛盾第107章 合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429章 榜样第87章 翻车第50章 虚张声势第274章 失衡第277章 结果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126章 水网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240章 渗透战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71章 控制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63章 马镫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58章 锦囊妙计第73章 榨酱面第425章 交河第63章 王翦第76章 简在帝心第395章 羊群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276章 传单第349章 直道第353章 学习第400章 算盘第163章 藤甲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256章 新王第183章 水战第537章 杨端和第151章 破冰第221章 回师第481章 试探第511章 火绳枪第202章 弃城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14章 较劲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43章 降兵第136章 红烧第306章 攻守兼备第375章 野人第112章 浮桥第391章 炒面第373章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