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农业部长”

第339章 “农业部长”

接着事态的发展有些在意料之中有些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嬴政没有食言,灭了燕、代之后马上就往北地发了十二万百姓和五万劳役。

百姓大多都是原属北地被赵王嘉迁走的,五万劳役则是被俘的赵兵。

正如之前所言,赵国与秦国是怨恨最深,赵兵大多是都不敢用,通常都作为劳役消耗掉。

其实将赵兵贬为劳役是一举数得,因为劳役是又累又饿的,随便做上几个月就失去了战斗力再不用担心他们叛乱了。

这些人分成几批先后送到北地。

嬴政甚至还考虑到了这些人的生存问题同时送来了大批粮食……这的确是北地急需的。

此时的北地虽然已可以依靠纺织售布购进粮食,但粮食还没多到能供给两郡二十余万百姓和劳役食用的地步。

百姓很容易处理,他们本来就想回北地安居乐业,此时的北地又在沈兵的发展下又安全又有发展前途,他们都是抱着感恩、庆幸的心态在北地住下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比如眼前这些被赵王嘉忽悠去代国的百姓,他们原以为自己有性命之忧,哪想到还能回到故乡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这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在做梦。

劳役的处理就比较困难些。

因为毕竟是赵兵,一方面被赵国贵族洗脑另一方面又与秦军打打杀杀,仇恨自然不少。

初时沈兵看到一排排戴着镣铐的劳役时都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恨意。

沈兵依旧像之前一样让王柏和雷桧去安抚他们,又用匈奴这些外族的矛盾来淡化,再给他们足够的人身安全及食物甚至权力……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很快就会被同化了。

意料之外的事,则是秦军灭齐国根本就没等半年。

蒙武甚至都没有回师,而是灭了燕代之后直接就将部队拉到齐国城下将其包围。

沈兵以为这或许是因为秦军出兵时间恰好赶得上在冬天之前攻齐……史上的秦国应是灭完燕、代两国之后就要入冬了。

正如之前所言,冬季不适合用兵尤其是攻城,出于谨慎考虑嬴政就等到第二年。

但现在用兵极其顺利,前后不过月余便灭了燕、代,距离冬季还有数月之久,干脆就一鼓作气将兵锋指向齐国了。

对此扶苏也有些激动。

事实上不只是扶苏,全军上下都在讨论灭齐之战。

因为所有人都在憧憬着一个未来,灭齐之后天下一统,那是不是战争就此结束了?他们的苦难也就到头了?往后是不是就要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了?

于是全军、全城百姓,甚至沈兵相信全中原的人都在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只有沈兵不置可否。

因为他知道齐国被灭虽然可以说是揭开了新篇章,但并不代表百姓的苦难就到头也不代表战争就结束了。

事实恰恰相反,齐国被灭天下一统之后,百姓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南面剿灭百越暂且不说……此时的百越因昌平君投降借项氏之力坐镇,所以不需像历史一样继续南征百越之战。

但北面还有匈奴。

北面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除非像沈兵一样用计才能寻着主力予以重创,否则想将其剿灭极为困难。

于是各国长城的连接工程就此开始。

更为严重的还是……

沈兵认为这齐国一降,嬴政心中的“潘朵拉魔盒”也就此打开。

齐国位于东海之滨,许多渔人出海后都有见过海市蜃楼,于是仙境之说极为普遍,由此就派生出许多以仙为生的方士。

而此时的嬴政,却正因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鸿愿而失去目标,便总想着能长生不死千秋万代守着自己的江山。

于是,各地方士便投其所好乘虚而入……

这对沈兵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他更需要一个清醒的嬴政而不是昏庸的嬴政。

清醒的嬴政会像现在一样帮助北地发展,甚至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昏庸的嬴政,则会做出许多糊涂事且为了长生、成仙无所不用其极。

换句话说。

如果统一进程加快的话,也就意味着沈兵在北地准备的时间少了。

就在沈兵头疼的时候,仞就进来报告道:

“将军,许应求见!”

沈兵不由大喜,赶忙说道:

“快请!”

来的果然是许应和他的几名弟子,他此时原在咸阳。

每年丰收季节时许应都要回咸阳,因为这时农家设在咸阳的试验田也到了收成的时候,许应需要向嬴政汇报各田情况并由此决定明年种田的策略。

然而就在他奔走各地试验田统计数据并做对比时,突然听说北地出了水力纺织机。

这却是许应的弟子张格告诉他的。

张格在许应面前一拜,说道:

“先生,弟子听闻一些关于沈兵的消息……”

许应原本还在专注的一边看一边记录,听到沈兵二字就抬起头来问:

“哦,沈兵又制出新物事了吗?”

张格艰难的吞了下口水,回答道:

“是。”

“不过却与农事关系不大,是以弟子以为……”

没想到许应直接问:

“是何物事?”

张格回答:

“据闻是水力织布机。”

许应一愣,重复了两遍这名字,接着不由一惊:

“这水力织布机,是否如水力舂米一般,可借水力而无需人力织布?”

张格回答:

“正是如此,是以北地布匹已到处售卖,甚至已卖到了咸阳……”

许应确定之后不由大喜:

“竟有这等好事,不仅以水力舂米还能以水力织布?”

“若是解决了织布和舂米,那百姓便再也无衣食之忧了!”

“这如何能说与农事无关!”

“马上备马,我等即刻赶往北地!”

张格赶忙阻止道:

“先生,可北地路途遥远且我等此间事务还未了……”

许应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这些事与水力织布相比又能算什么?”

“速去准备!”

张格只得应了声带着几个人去准备。

沈兵正愁缺一个“农业部长”,许应一行赶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这回是来了就别想走了,

(本章完)

第62章 举荐第351章 五原第431章 利益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40章 希望第87章 翻车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135章 沙袋第324章 补贴第374章 服务业第50章 虚张声势第287章 分别第203章 陈城第68章 督阵第433章 复国第333章 围三厥一第78章 七国第521章 投石机第500章 接敌第494章 蓝氏第211章 百越第380章 火神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17章 项络第223章 准备第55章 伐木第167章 良商第220章 撤军第60章 贿赂第463章 马镫第182章 拍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81章 试探第112章 浮桥第427章 矛盾第381章 交易第5章 底牌第247章 浮桥第130章 郑国第457章 信任第21章 火力封锁第55章 伐木第89章 以农治国第412章 试炮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18章 售卖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411章 信第433章 复国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209章 权力第72章 面粉第280章 变法第541章 姑师第386章 属国第283章 仁君第230章 汝阴第246章 围城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1章 火攻第201章 鸳鸯阵第251章 陷阱第44章 通敌第156章 官大夫第338章 人才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42章 撤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229章 闪电战第511章 火绳枪第143章 降兵第64章 选择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66章 凳子第305章 反包围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299章 圈地第534章 马店第404章 教育权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398章 肃州第500章 接敌第367章 偷袭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50章 虚张声势第110章 任务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328章 战车第96章 宵禁第150章 使节第481章 试探第448章 联军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32章 变故第251章 陷阱第51章 错有错着第114章 首级
第62章 举荐第351章 五原第431章 利益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40章 希望第87章 翻车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135章 沙袋第324章 补贴第374章 服务业第50章 虚张声势第287章 分别第203章 陈城第68章 督阵第433章 复国第333章 围三厥一第78章 七国第521章 投石机第500章 接敌第494章 蓝氏第211章 百越第380章 火神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17章 项络第223章 准备第55章 伐木第167章 良商第220章 撤军第60章 贿赂第463章 马镫第182章 拍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81章 试探第112章 浮桥第427章 矛盾第381章 交易第5章 底牌第247章 浮桥第130章 郑国第457章 信任第21章 火力封锁第55章 伐木第89章 以农治国第412章 试炮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18章 售卖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411章 信第433章 复国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209章 权力第72章 面粉第280章 变法第541章 姑师第386章 属国第283章 仁君第230章 汝阴第246章 围城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1章 火攻第201章 鸳鸯阵第251章 陷阱第44章 通敌第156章 官大夫第338章 人才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42章 撤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229章 闪电战第511章 火绳枪第143章 降兵第64章 选择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66章 凳子第305章 反包围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299章 圈地第534章 马店第404章 教育权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398章 肃州第500章 接敌第367章 偷袭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50章 虚张声势第110章 任务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328章 战车第96章 宵禁第150章 使节第481章 试探第448章 联军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32章 变故第251章 陷阱第51章 错有错着第114章 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