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服务业

第374章 服务业

王贲不由奇道:

“若不以农业为主,难道还以放牧为主?”

帐篷内的一众将领也觉得有些意外,这其中尤其是许应。

正如之前所言,秦国是农耕国家,农耕国家就是以土地以农耕为主,否则中原七国这么多年打来打去为的是什么?

沈兵摇头回答:

“自然也非放牧。”

扶苏问了声:

“莫非大将军欲在西套发展工业?”

沈兵依旧摇了摇头。

这更是让一众将士摸不着头脑。

既不是农业也不是工业,还能发展什么?

沈兵看了一眼杨端和,然后解释道:

“之前杨将军所言有理。”

“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粮食,那么百姓无法裹腹兵士无法作战。”

“于是西套就便不可守。”

“因此若要守西套便要发展农业!”

杨端和奇道:

“那大将军为何又说……”

沈兵只反问了一声:

“问题在于,我军为何要守西套?”

杨端和不由哑口无言。

然后他盯着地图看了看,发现沈兵说的的确是。

西套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北面匈奴,另一个是西面的西域。

北面匈奴只要有五原在就没有危险。

而西域……

不说此时西域是匈奴的敌人,就算西域有威胁,首当其冲的也是西面的河西走廊。

于是杨端和就心服口服的朝沈兵拱手道:

“大将军一语惊醒梦中人。”

“若我等在西套大力发展农业而我大军却远在河西,到时又会有远送粮草之困!”

“是以大力发展农业之处应是河西走廊,且在河西走廊西段与西域接壤之处!”

杨端和说的也就是沈兵想表达的。

历史上蒙恬之所以经营西套并在西套筑长城,那是因为当时的秦朝还不知西套之外是什么地方,以为外面就是匈奴的地界,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长城围了起来。

同时如果用长城围起来就要有驻兵,驻兵就要吃饭,吃饭就要发展农业,于是西套水利灌溉就发展起来了。

这不是说不好,而是因为对外界地形和形势的无知而发展得太慢了。

现在沈兵等人已经知道外界的地形,同时河西走廊也都在秦军的控制下……李岩带着五万河内兵跟着剺的商队一同前进,然后一路占领一路堪察,能占多少地就是多少地,直到碰到敌国为止。

当然,这五万河内兵带着大批的粮草,另外还有丝绸、布匹等,这些东西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在西域又价比黄金,可以用它们来换粮食充作军粮。

这就是垄断了丝绸制造的好处……要知道此时这玩意可是全球都只有中原会生产,以至它都成了“硬通货”,全球范围内都可以当作货币用而且极受追捧。

这也是中原一度被称作“丝国”的原因。

沈兵之所以要派出五万人进入河西走廊,一方面是为了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边境屯田。

如果大军都不在西套驻守,敌人可预见的会被挡在河西走廊之外,那么还有必要在西套建长城并大规模屯田吗?

沈兵又接着说道:

“当然,屯田还是有必要的。”

“就像沈兵之前所说,以牧养耕在西套屯田。”

“不过屯田是为西套自身的发展需求而非侧重。”

扶苏问:

“如此,大将军以为西套该以何为重?”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以商为重!”

“以服务为重!”

众人又是一脸懵。

以商为重他们明白是什么,以服务为重……这就超出他们的认知范畴了。

不等他们问,沈兵就解释道:

“可以预见,西套将会是各路商人前往西域经商的起点。”

“那么商人到此之后便会需要住宿、饮食、补充食物……”

“还有马匹不足、马车损坏、水袋衣物不足等问题。”

“甚至还需要护商镖局等。”

“我等为何不以此为重点?”

扶苏“哦”了一声:

“为商队服务,是为以服务为重。”

“大将军所言有理,如此一来,西套很快便会有大批客栈涌现。”

“到时粮草甚至都勿需我等操心。”

沈兵当然听得明白,但杨端和等人却是稀里糊涂的。

王贲问:

“公子,西套缺粮且粮源遥远,为何我等却不需担心?”

扶苏笑着解释道:

“这却是大将军教与我的‘市场之道’。”

“我等若是在西套侧重屯田,自然就要全面考虑水利、劳力、粮草等问题。”

“然而,我等若是侧重商业及服务……”

“比若有人要在西套开家设客栈,那么酒肉食物便要由掌柜解决。”

“或买或种或运都由掌柜打理完全不需我等操心。”

杨端和问:

“若是客栈少而商人多,食物不够商人所需呢?”

扶苏回答:

“若客栈少商人多,供不应求,则食物价格必然上涨。”

“于是客栈获利极多。”

“客栈获利一多,便会引来无数百姓在此开设客栈,于是食物也跟着增多!”

“用不了多久,便会供需相若。”

“如此同样不需我等操心。”

杨端和与众人还是有些不明白,但这么思来想去……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在现代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供需关系的问题。

但现代人很容易理解,在重农抑商的秦时却很难理解这种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尤其是这些战场上作战的武将。

沈兵都有些后悔没让云畋来参与这次讨论了,他在这方面应该有些见解。

不过回去再慢慢商量也不迟。

此时的云畋正在北地和雁门郡开设钱庄。

开设钱庄也不是小事,甚至还可以说是西套能发展起来的必要条件……

寻常百姓连开设客栈的本钱都没有,所以即便知道在西套开设客栈能赚钱却也无能为力。

但有了钱庄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凭爵位获封的土地和宅地贷款,然后用这资金在西套开设客栈发展服务业。

沈兵要做的只是开一个头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资和条件:

比如兴建一些水利设施。

再比如进驻一支军队保护安全。

还有制定开设客栈的规则及收税制度对其规范化管理并合理引导……

沈兵发现自己总算是站在战略高度上看问题了。

(本章完)

第54章 休整第145章 楚军第395章 羊群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36章 龟兹王第88章 论农第443章 改革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84章 乌氏倮第174章 亲卫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321章 私斗第176章 藤甲第85章 水车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88章 军魂第2章 笑话第544章 真相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83章 农家第272章 动摇第328章 战车第307章 索箭第72章 面粉第397章 丘就却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503章 选择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416章 方略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538章 君臣不和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91章 代田法第91章 代田法第21章 火力封锁第237章 围城第4章 工丞第125章 心理第467章 龙城第41章 福祸相倚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326章 命令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176章 藤甲第542章 补给第101章 荆轲第159章 希望第85章 水车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309章 炫耀第46章 不世功勋第541章 姑师第398章 肃州第444章 沙尘暴第388章 月氏王第359章 通道第531章 推测第86章 样式第402章 劝降第447章 恨铁不成钢第535章 先机第17章 攻大于守第96章 宵禁第502章 骑战第86章 样式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03章 月氏王第274章 失衡第92章 家书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331章 补给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78章 交集第30章 禁民二业第550章 大结局第217章 项络第453章 拒亲第426章 绿洲第135章 沙袋第421章 巫术第317章 工人第148章 办法第148章 办法第321章 私斗第156章 官大夫第227章 反攻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95章 宣传攻势第425章 交河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4章 矛盾第190章 降兵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315章 定价第320章 高人
第54章 休整第145章 楚军第395章 羊群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36章 龟兹王第88章 论农第443章 改革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84章 乌氏倮第174章 亲卫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321章 私斗第176章 藤甲第85章 水车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88章 军魂第2章 笑话第544章 真相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83章 农家第272章 动摇第328章 战车第307章 索箭第72章 面粉第397章 丘就却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503章 选择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416章 方略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538章 君臣不和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91章 代田法第91章 代田法第21章 火力封锁第237章 围城第4章 工丞第125章 心理第467章 龙城第41章 福祸相倚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326章 命令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176章 藤甲第542章 补给第101章 荆轲第159章 希望第85章 水车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309章 炫耀第46章 不世功勋第541章 姑师第398章 肃州第444章 沙尘暴第388章 月氏王第359章 通道第531章 推测第86章 样式第402章 劝降第447章 恨铁不成钢第535章 先机第17章 攻大于守第96章 宵禁第502章 骑战第86章 样式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403章 月氏王第274章 失衡第92章 家书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331章 补给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378章 交集第30章 禁民二业第550章 大结局第217章 项络第453章 拒亲第426章 绿洲第135章 沙袋第421章 巫术第317章 工人第148章 办法第148章 办法第321章 私斗第156章 官大夫第227章 反攻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95章 宣传攻势第425章 交河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4章 矛盾第190章 降兵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315章 定价第320章 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