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方略

第416章 方略

火炮的出现给了秦军确切的说是给秦军几个将领足够的信心……此时火炮还是秘密武器没有对外公布,只有王贲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于是在接下来制定进攻方略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更难进攻的姑师而不是楼兰。

王贲说:

“我等有了火炮,那城墙便不在话下。”

“于是我军便可轻松攻进城内与敌巷战!”

“而我军有四万匈奴在姑师不过三万,且我军擅长近战……匈奴又如何是我军敌手?”

李岩也赞同道:

“校尉此言甚是。”

“且此去姑师路途更近,道路更熟悉……”

说着李岩就瞄了剺一眼,接着说道:

“有熟悉地形的蒲类军相助,我军实乃如虎添翼。”

“属下也建议进攻姑师。”

也难怪李岩会这么说,关于这方面沈兵问过剺,他的部落也就是蒲类是西域最东边的国家,原本与匈奴接壤,西边就是姑师。

因此蒲类就成为第一个为匈奴所灭乃至四处逃亡的西域国家。

沈兵将目光转向剺,问:

“剺校尉的何见解?”

此时的剺已被沈兵晋升为校尉统领蒲类军……蒲类军其实已不能算是蒲类军了,其新加入的月氏骑军其实更多。

不过当然,这些骑军需要像剺这样既懂中原规矩又通西域风情的人来训练。

剺沉默了一会儿,就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大将军若愿先攻姑师,属下自是求之不得。”

“只是……”

沈兵明白剺这话的意思。

秦军若能成功的攻下姑师,也就离蒲类复国不远了。

但如果攻打的是楼兰……又是几百里的距离。

沈兵问:

“只是什么?”

剺回答:

“只是此去姑师路途虽近且更易行走,但中途却只有一处可以补充水源。”

“且匈奴很可能已在此处设下陷阱……”

剺这么一说沈兵就明白了,沙漠地区永远是水源最重要。

匈奴六万大军就在北面与姑师遥相呼应,他们又怎会不知道中途还有一处可补充的水源?

如果这六万大军事先在水源周围埋伏,到时是去取水呢还是不取水?

沈兵又问:

“那么楼兰呢?”

剺回答:

“楼兰则有两处可处可补充水。”

“且其中一处还十分隐密,便是西域人知道的也不多,料想匈奴不会有准备。”

沈兵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我认为我等应进攻楼兰而非姑师。”

李岩反对道:

“可是大将军,我等若是进攻姑师,便可将楼兰的一万匈奴与其主力分割。”

“到时楼兰并不战而胜!”

“我等以火炮之利,属下以为可以一试!”

沈兵摇了摇头,说道:

“若进攻姑师虽是可能将匈奴一分为二,然西有姑师南有楼兰,侧后还有六万匈奴主力虎视眈眈!”

“我军实际是处于匈奴的包围之中。”

“我虽有火炮之利未必会败,但便是胜也是惨胜。”

“且一旦我军补给被断……火炮也就成了一堆废铁!”

“我等又何必急于一时?”

这其实是王贲和李岩等人看到火炮之后被刺激得有些过于自信了。

但沈兵却知道火炮依旧有它的弱点并非无坚不摧。

另一方面,沈兵知道制定作战计划最忌讳的就是战略目标不明确。

此战是要在西域打下一个地方站稳脚跟?

还是包围匈奴位于楼兰的兵力?

又或者是与匈奴决战歼灭其有生力量?

很明显,秦军的战略目标是第一个。

只不过因为沈兵的一顿操作让王贲等人头脑发热忘了这个主要战略目标了。

秦军走南线更远没错,但匈奴主力走南线也同样远。

且匈奴习惯了骑着马来去如风的,让他们骑骆驼深入沙漠数百里……这只怕有些难为他们。

若是骑马进入沙漠吧,仅仅只是马吃的草就会是个大问题。

因此两线的利弊其实很明显:

北线更近,但补给线就在匈奴主力眼皮底下,而且是往匈奴的包围圈里钻。

南线更远,但补给线远离匈奴主力更安全,且攻击的是匈奴增援线的最远端楼兰,其驻军也只有一万。

王贲冷静思考一番后,就点头说道:

“大将军所言甚是。”

“我等应先取楼兰而非姑师。”

“甚至取楼兰之后不取姑师也未尝不可。”

“匈奴之所以驻楼兰及姑师两地守之,是为阻我大军进入西域。”

“而一旦我军已取楼兰,匈奴驻守姑师并失去意义。”

“于是匈奴亦只能弃城而走。”

王贲这话说的对。

尤其楼兰一战后,匈奴知道秦军有火炮能硬生生将那土城轰塌……那只擅机动作战而不擅守城的匈奴还守在姑师做什么呢?等死吗?

此战歼灭的匈奴或许不多,但却能轻松挫败匈奴的阴谋便能以极小的代价解救西域两个大国……姑师及楼兰在西域已经算大国了,尤其姑师,西域三十六国里比它大的就只有月氏和龟兹。

不过月氏其实并不算在西域三十六国内,因为在汉朝时月氏已西迁至蓝氏城在西域之外了。

那么这一仗下来,对西域三十六国造成的影响又会是什么?

对匈奴的影响又是如何?

再加火炮的威摄……西域各国就该知道这地头谁才是老大了吧!

分析到这,李岩也就没话说了,当下就一致同意从南线进攻。

准备的时间整整用了十余天。

而且兵力还是一减再减……

这主要由于沈兵等人对沙漠行军没经验所以才估算错误。

若是要往楼兰派出三万大军,那需要携带多少粮食和饮水?

另外还有箭矢、火炮、弹药……这些需要多少骆驼才行?

带着马匹上路,那需要带多少草料和饮水?

这些不算不知道,详细跟剺算了下才发现进攻姑师根本就不现实……只怕将月氏所有的骆驼都征集了也不够三万人行军使用。

幸运的是定下的方略就是进攻楼兰。

于是秦军就将兵力锐减至一万一千,多出来的一千是熟悉地形的蒲类骑军。

再从月氏征集了两千匹骆驼才算准备妥当。

(本章完)

第78章 七国第184章 包围第372章 西套第120章 承功第446章 巧合第419章 试射第145章 楚军第98章 枭首示众第532章 西域第283章 仁君第101章 荆轲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66章 凳子第84章 桔槔第525章第323章 利润第110章 任务第135章 沙袋第207章 王贲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56章 进退两难第294章 矿石第176章 藤甲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320章 高人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501章 炮战第10章 摩擦力?第65章 厚礼第303章 猎鹰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3章 军心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42章 市场化第468章 目标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51章 交易第62章 举荐第31章 火攻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74章 亲卫第542章 补给第364章 偷师第16章 变局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403章 月氏王第420章 城墙第392章 独轮车第400章 算盘第222章 追敌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31章 淳于越第276章 传单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183章 水战第291章 二选一第371章 控制第534章 马店第153章 水德第437章 人心第6章 眼见为实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3章 劓刑第411章 信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510章 联盟第79章 挖坑第27章 以逸待劳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37章 人心第70章 番木鳖第477章 分割第201章 鸳鸯阵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20章 承功第246章 围城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19章 为师老了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67章 良商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294章 矿石第288章 请降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67章 偷袭第488章 为难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15章 引信第286章 难题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127章 魏獒第501章 炮战第240章 渗透战第344章 齐国亡第544章 真相
第78章 七国第184章 包围第372章 西套第120章 承功第446章 巧合第419章 试射第145章 楚军第98章 枭首示众第532章 西域第283章 仁君第101章 荆轲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66章 凳子第84章 桔槔第525章第323章 利润第110章 任务第135章 沙袋第207章 王贲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56章 进退两难第294章 矿石第176章 藤甲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320章 高人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501章 炮战第10章 摩擦力?第65章 厚礼第303章 猎鹰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3章 军心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42章 市场化第468章 目标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51章 交易第62章 举荐第31章 火攻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74章 亲卫第542章 补给第364章 偷师第16章 变局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403章 月氏王第420章 城墙第392章 独轮车第400章 算盘第222章 追敌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31章 淳于越第276章 传单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183章 水战第291章 二选一第371章 控制第534章 马店第153章 水德第437章 人心第6章 眼见为实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3章 劓刑第411章 信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510章 联盟第79章 挖坑第27章 以逸待劳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37章 人心第70章 番木鳖第477章 分割第201章 鸳鸯阵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20章 承功第246章 围城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19章 为师老了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67章 良商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294章 矿石第288章 请降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67章 偷袭第488章 为难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15章 引信第286章 难题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127章 魏獒第501章 炮战第240章 渗透战第344章 齐国亡第544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