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城墙

第420章 城墙

在一阵阵火炮的轰鸣声中,炮弹一发发的打在楼兰城墙上,城墙的土块就像面粉般的一层层往下掉。

额斯维及一众匈奴兵士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匈奴兵士此刻已经被吓傻了。

他们虽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战场上胜负生死还是懂的。

眼前这情况,明摆着就是秦军火炮能打到匈奴,而匈奴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毫无对策。

尤其许多匈奴兵士还在想:

那些火炮既然能将坚固的城墙都一块块敲下来,若是打在人身上又会是什么光景?

这么一想匈奴兵士就乱了起来,有些人都已经抱着头跑下城头骑马要逃走了……

这对匈奴来说很正常,甚至还可以说是匈奴的习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

因此匈奴其实更能打顺风仗。

也就是当战局有利时,匈奴就会像狼群一样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抢一点利益,生怕来迟了值钱的东西都被别人抢光了。

若战局不利,就“呼啦”一声四散逃走。

当然,自从冒顿单于继位之后这种情况会好许多。

从这一点来看,匈奴骑兵与蒙古骑兵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蒙古骑兵同样也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散”。

这里用“散”而不是“逃”,是因为蒙古骑兵已经将这“逃”发展成为一种战术,是有指挥、有秩序的“逃”。

蒙古军队鄙视没有勇气的懦夫,且军令十分严格,是打是撤都在指挥官的号令之下,于是用“逃”就不合适,更应该是“散”。

匈奴骑军就还没到那程度,其指挥更多的还是靠自觉、靠心有灵犀、靠动物本能的敏感。

这种指挥模式的缺点就是对兵士的节制及约束不是很强。

比如现在,被秦军火炮一轰,其本能的反应就是骑马逃走。

兵士不知道状况,额斯维却清楚。

他站在城头高喊:

“楼兰已四面被围,我等只有坚守一途。”

“众将士听令,后退半步者杀无赦!”

被额斯维这么一喊,兵士的骚乱才逐渐平静下来……他们知道万夫长说的没错,四个城门都被秦军封锁,他们已无处可逃。

千夫长匆匆赶上城头,一路躲着炮弹砸在城墙上掀起的碎土跑到额斯维面前,叫道:

“万夫长,这般下去只怕楼兰城就要被秦军攻破了。”

“联系城外骑军突围吧,迟了只怕我等都要命丧于此!”

千夫长这话有几分道理。

因为匈奴在城外布置了四千骑兵。

虽然这些骑兵分左右两翼,但只要额斯维以狼烟发号将其拉至近处再以牛角号传令,就可以指挥他们集中兵力配合城内强攻一处策应城内兵士突围。

但额斯维看了看城外秦军的阵形,就摇头说道:

“秦军早料到我军要突围了!”

“此时城外已到处是拒马枪和陷马坑,便是里应外合……我军又如何能顺利突围?”

城外的情况的确如额斯维所说,已到处是秦军为骑兵设下的障碍。

正如之前所述,骑兵相对于步兵而言,其优势就在于战场未定且骑兵因其速度的优势而具有战场及是否开战的选择权,于是天时、地利就总在骑兵一方。

然而,当匈奴骑兵用于守城就不一样了。

守城就意味着战场已定,于是步兵的优势反而更明显。

因为步兵有许多方法可以让骑兵骑不动马……

陷马坑成本最低但耗费时间较长。

拒马枪成本最高但耗费时间极短。

绊马索成本及耗时在两者之间。

三者联合布设,只需一个时辰,小小的楼兰城外就到处都是针对骑兵的陷阱。

再加上楼兰城的城门偏小一次只能同时出两骑……

于是就别说城内的匈奴突围了,便是城外的四千骑也很难发挥作用。

千夫长望了还在发出阵阵轰响的火炮方向一眼,担忧的说道:

“可是万夫长,如此下去……”

额斯维想了想,就回答道:

“无妨。”

“秦军以铁砲炸塌城墙后,必要派人来攻城。”

“我等只需守住缺口便可!”

额斯维说着马上就指挥部下布阵。

额斯维认为秦军这么攻城有个弱点:其集中火砲攻一处城墙,就意味着城墙崩塌后必定会从缺口进攻。

因此匈奴就事先知道秦军的进攻方位于是可以提前布置。

由此也可知这额斯维还是学到一些攻防的要领。

他首先是将数千兵力分为三个部份集中在缺口的三面,前方刀盾手后方弓箭手。

接着再将投石机布设在后方。

一旦秦军从缺口攻入,匈奴便以弓箭、投石机予以打击。

因为地域不够开阔,额斯维甚至还紧急拆毁了一片帐篷和木屋。

千夫长有些担心的说道:

“万夫长,可秦军那铁砲……”

额斯维知道千夫长这话的意思。

就算匈奴这么布置,但如果那铁球一颗颗砸了过来,铜墙铁壁也会被它砸烂。

额斯维宽慰道:

“无妨。”

“秦军远道而来所带的铁球必定不多,摧毁城墙料想便所剩无几。”

“更何况……”

“那铁球攻城或许是利器,作战却未必比得上投石机。”

这话说得对。

火炮的优点是威力大射程远,但铁球就碗口大的个,击中人的概率要比体积更大的石块小得多。

且人体十分脆弱,被铁球砸中是死,被石块砸中也是死,于是铁球在与人作战时其作用反而没有优势。

不过这只是额斯维的误解。

事实上铁球在对付步兵方阵也有优势:

石块从天而降能砸到几个是几个,但铁球着地之后却会打成水漂不断往前窜,于是有可能砸倒更多步卒造成更大伤亡。

火炮真正的不足在于……其要操作的人太多,一门火炮需要五十人。

如果用这同样的人数就可以操作五台投石机。

所以真正要对比的,是一门火炮与五台投石机,且发射速度还更慢,打出一枚炮弹的时间投石机已经打出十个石弹了……这么一比火炮就落了下风。

额斯维这算是误打误撞想错了却做对了。

然而,即便是做对了也毫无意义。

(本章完)

第495章 嫁衣第532章 西域第196章 昌平君第89章 以农治国第72章 面粉第289章 北地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01章 鸳鸯阵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400章 算盘第257章 奇人第124章 水攻第72章 面粉第8章 公士第483章 汗血马第341章 云畋第35章 马头山第372章 西套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209章 权力第395章 羊群第82章 许应第2章 笑话第188章 军魂第189章 上将军第141章 陷阱第65章 厚礼第385章 保命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144章 人质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50章 使节第188章 军魂第4章 工丞第453章 拒亲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09章 火炮第77章 脂膏第381章 交易第266章 喜讯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63章 马镫第108章 求放过第483章 汗血马第148章 办法第274章 失衡第400章 算盘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35章 沙袋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237章 围城第58章 锦囊妙计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549章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43章 资本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44章 通敌第266章 喜讯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183章 水战第546章 水源第405章 市场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76章 藤甲第266章 喜讯第239章 奸细第507章 出逃第82章 许应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79章 挖坑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539章 咛泉第46章 不世功勋第63章 王翦第476章 劝降第299章 圈地第17章 攻大于守第191章 点兵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03章 陈城第31章 火攻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112章 浮桥第451章 交易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65章 厚礼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61章 劳力第457章 信任第342章 市场化第202章 弃城第291章 二选一第127章 魏獒第31章 火攻第419章 试射
第495章 嫁衣第532章 西域第196章 昌平君第89章 以农治国第72章 面粉第289章 北地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01章 鸳鸯阵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400章 算盘第257章 奇人第124章 水攻第72章 面粉第8章 公士第483章 汗血马第341章 云畋第35章 马头山第372章 西套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209章 权力第395章 羊群第82章 许应第2章 笑话第188章 军魂第189章 上将军第141章 陷阱第65章 厚礼第385章 保命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144章 人质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50章 使节第188章 军魂第4章 工丞第453章 拒亲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09章 火炮第77章 脂膏第381章 交易第266章 喜讯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63章 马镫第108章 求放过第483章 汗血马第148章 办法第274章 失衡第400章 算盘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35章 沙袋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237章 围城第58章 锦囊妙计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549章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43章 资本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44章 通敌第266章 喜讯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183章 水战第546章 水源第405章 市场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76章 藤甲第266章 喜讯第239章 奸细第507章 出逃第82章 许应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79章 挖坑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539章 咛泉第46章 不世功勋第63章 王翦第476章 劝降第299章 圈地第17章 攻大于守第191章 点兵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03章 陈城第31章 火攻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112章 浮桥第451章 交易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65章 厚礼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61章 劳力第457章 信任第342章 市场化第202章 弃城第291章 二选一第127章 魏獒第31章 火攻第419章 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