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西域

第532章 西域

见沈兵和兹阳公主二人沉默不语,扶苏就说道:

“大将军,我等在稳、防之后便已是稳操胜券,此时为何不反攻?”

沈兵回答:

“塞外军队大多为骑兵,他们擅长在野外作战而不擅攻城。”

“反攻秦军驻守的城池,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扶苏反问:

“难道我等便坐视父皇为奸人所害而无动于衷不成?”

“若是如此,我等又与赵高之流有何区别?”

扶苏着急的在案前走来走去。

沈兵回答道:

“这就要看,公子是胸怀天下还是胸怀皇上了。”

扶苏愤怒的反问道:

“胸怀天下又如何?胸怀父皇又能如何?”

“扶苏若是见死不救便枉为人子,谈何胸怀天下?”

沈兵接着说道:

“若公子胸怀天下,便该明白,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卒亦有父亲,亦或同是父亲。”

“公子岂可为一己之私,为自身的孝道而陷千万人于不孝?”

沈兵这么一说扶苏就愣住了,但依旧是愁眉不展。

沈兵接着说道:

“更何况,即便我等打到咸阳城下,公子以为便可救出皇上?”

“赵高又岂有不知自己罪不可恕之理?”

“他若是自知必死,又如何能放过皇上?”

“是以,公子此举实不是为救皇上,而只是用千万士卒的死伤掩世人耳目,使公子免受‘不孝’之骂名而已。”

“公子若是当真要这般行事,恕沈兵不奉陪。”

“公子亦称不上当世明君无法治理天下!”

扶苏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好半天才说道:

“如此说来,父皇他……”

兹阳公主安慰道:

“大将军此言有理,若我等镇守塞外按兵不动,父皇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却是攻入咸阳,反倒逼着赵高与父皇同归于尽。”

“公子勿要再做如此打算了。”

扶苏点了点头,说道:

“确是扶苏不智,便以将军之法行事。”

大的战略方向是定了下来,但难处却在第一步,稳。

或许是为了转移话题,兹阳公主直接问沈兵:

“大将军可有把握稳住塞外局势?”

沈兵摇了摇头,道:

“正如公子所言,赵高一党为瓦解塞外军力,必会放出谣言说我沈兵意图谋反。”

“如此一来,秦军便不可信,甚至神武军都不例外。”

“这并非他们不信沈兵,而是他们家人都在秦国而秦法极为残酷。”

兹阳公主和扶苏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就像扶苏因为其父皇有了危险就差点乱了分寸一样,秦军士卒在秦国又何尝没有父母兄弟?

而且他们若是跟着沈兵一起背上“谋反”的罪名,那就不仅是满门抄斩的问题,更是有连坐诛连的问题。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住?

“我们是否可以封锁消息?”扶苏问。

沈兵摇了摇头,道:

“却是迟了,此时谣言只怕已传遍西域及龙城一带。”

这是很正常的,谣言传播的速度要比想像的快得多。

而若是西域、匈奴、月氏等部都知道谣言,又如何能瞒得了身在其中的秦军?

兹阳公主说:

“秦军若不可信,匈奴只怕也无法依靠。”

这很现实,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利益,当年沈兵能打没错,但起家的兵却是秦军。

现在秦军没了,沈兵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的局面,那些曾经被沈兵收服的国家和部落又哪里会不顾自身利益跟沈兵讲情义?

沈兵回答:

“依沈兵之见,可靠的部队就只有两支。”

“一是革庾所部的一万匈奴骑军。”

“二是剺所部蒲类军,有两万余骑。”

“此外,月氏妫录或也可用。”

“总兵力应有三万余骑。”

这还是沈兵早做准备的结果,而且这次出征还将大多信得过的骑军带出来,否则只怕连这些骑兵都没有。

只是沈兵怎么也没想到嬴政会提前几年死,于是有些措手不及。

扶苏说:

“若是以这些兵力,大将军可否稳住西域?”

扶苏这话问的是。

若能稳住西域,那么匈奴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沈兵回答:

“若只是西域,那还好说。”

“但若是秦军在我等立足未稳之时就派兵出征……”

然后扶苏就明白这其间的凶险在哪了。

扶苏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为沈兵所说的稳、防、等是一个接一个的来。

但事实却是当沈兵在西域着手“稳”时,赵高一行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等沈兵稳住局势时才出手。

于是,在西域就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你争我抢的局面。

沉默了一会儿,扶苏又问:

“大将军以为赵高等人会派何人出战?”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杨端和。”

扶苏似乎也早就想到这一点,当即就反问了声:

“赵高就不担心你说服杨端和将其拉入我方帐下?”

沈兵叹了口气,回答:

“正如之前所言,杨端和若是敢反,全家老小难免受诛连。”

“便是杨端和敢反,其部下也会因为担心家人而不反。”

“到时只怕连杨端和都自身难保。”

扶苏不由皱起了眉头:

“此人对大将军极为了解,且拥有大秦的兵力和补给,大将军又打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再加上西域诸国态度不明,鹿死谁死尚不可知。”

扶苏这一点倒是分析得很对。

往常,无论是月氏还是匈奴,其重要性都在西域之上。

因为西域诸国太弱也太分散了,一个地区就有三十六国。

哪国要是敢反,沈兵随便带上几千上万人就能将其灭国。

但如果这其中再加上一支秦军,一支由杨端和率领的秦军……这问题就大了。

因为西域地形特殊,其极度缺水,于是利守不利攻。

只要西域偏向杨端和向其敞开大门或是为其提供淡水,那沈兵就算比杨端和厉害几倍也是无计可施。

当然,也有西域国会偏向沈兵的。

但这样一来,沈兵在塞外的“稳”就无从谈起。

就在沈兵和扶苏都为此感到头疼时,兹阳公主却说了一句话:

“兹阳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本章完)

第388章 月氏王第73章 榨酱面第101章 荆轲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71章 落幕第543章 杨婷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6章 不世功勋第153章 水德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503章 选择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331章 补给第256章 新王第198章 求降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322章 招工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318章 售卖第287章 分别第415章 引信第67章 术数第392章 独轮车第286章 难题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77章 误会第281章 税率第206章 溃逃第377章 误会第221章 回师第11章 上坡下坡第463章 马镫第131章 淳于越第269章 狼 鹿 花第8章 公士第14章 水路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55章 伐木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97章 狼来了第34章 劝降第49章 许昌第272章 动摇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37章 借刀杀人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353章 学习第531章 推测第283章 仁君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16章 工业化第210章 拉拢第296章 弩第75章 乐趣第449章 改革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05章 冲阵第91章 代田法第124章 水攻第186章 仙人第72章 面粉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3章 王柏第374章 服务业第530章 兹阳第198章 求降第97章 狼来了第135章 沙袋第20章 精锐之师第82章 许应第443章 改革第483章 汗血马第143章 降兵第511章 火绳枪第356章 奴隶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343章 资本第176章 藤甲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379章 党项第67章 术数第419章 试射第46章 不世功勋第420章 城墙第18章 主动防御第188章 军魂第199章 蒙武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537章 杨端和第351章 五原第25章 心在滴血第9章 矛盾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336章 配方第191章 点兵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84章 包围
第388章 月氏王第73章 榨酱面第101章 荆轲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71章 落幕第543章 杨婷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6章 不世功勋第153章 水德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503章 选择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331章 补给第256章 新王第198章 求降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322章 招工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318章 售卖第287章 分别第415章 引信第67章 术数第392章 独轮车第286章 难题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77章 误会第281章 税率第206章 溃逃第377章 误会第221章 回师第11章 上坡下坡第463章 马镫第131章 淳于越第269章 狼 鹿 花第8章 公士第14章 水路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55章 伐木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97章 狼来了第34章 劝降第49章 许昌第272章 动摇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37章 借刀杀人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353章 学习第531章 推测第283章 仁君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16章 工业化第210章 拉拢第296章 弩第75章 乐趣第449章 改革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3章 睚眦必报第205章 冲阵第91章 代田法第124章 水攻第186章 仙人第72章 面粉第19章 为师老了第33章 王柏第374章 服务业第530章 兹阳第198章 求降第97章 狼来了第135章 沙袋第20章 精锐之师第82章 许应第443章 改革第483章 汗血马第143章 降兵第511章 火绳枪第356章 奴隶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343章 资本第176章 藤甲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379章 党项第67章 术数第419章 试射第46章 不世功勋第420章 城墙第18章 主动防御第188章 军魂第199章 蒙武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537章 杨端和第351章 五原第25章 心在滴血第9章 矛盾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336章 配方第191章 点兵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84章 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