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蒙武

第199章 蒙武

昌平君希望沈兵能为其作证。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

因为此时昌平君的处境十分尴尬,沈兵与昌平君定下的这策略对嬴政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对嬴政直说了吧,比如昌平君打算逃回楚国成为楚王之后再怎么怎么滴……

生性多疑的嬴政能信吗?

嬴政一听这计策肯定就会想:

你小子这是把寡人当三岁小儿吧?

你逃回楚国成了楚王到时还能来降?

到时岂不是放虎归山?

于是不仅不会同意反而还会将昌平君软禁甚至关押起来。

这要是不说吧……

有一天昌平君劝说了项燕等人来降,说这是早就计划好云云。

到时嬴政又怎会轻易相信?

嬴政只道昌平君这是墙头草,被秦军所攻见复国无望这才带人来降的。

所以只有沈兵作证才可以证明这一切,到时才能更好取信嬴政也可以有更多资本讨价还价。

沈兵很干脆的应了下来。

毕竟这是好事,这可是劝降了昌平君并带着楚国残部来降给秦国少了许多麻烦,自然又是大功一件。

当沈兵回军营时,就见蒙良已在门外焦急的等着他了。

一见沈兵回来,蒙良赶忙迎了上来行礼道:

“沈副将救我。”

沈兵不由奇道:

“何事如此惊慌?”

也难怪沈兵疑惑,要知道这蒙良可是庞臣蒙嘉之子,在这军营里又有什么能害得了他!

那蒙良却回答:

“副将有所不知,那从邯郸赶来的十万秦军就要到了。”

沈兵笑了下,一边走进副将府一边反问:

“那十万秦军到了又与你何干?难道他们是来捉你的不成?”

蒙良回答:

“这倒不是,只不过……那领兵的却是蒙武将军。”

沈兵“哦”了一声,心下更是奇怪。

蒙武是蒙骜的儿子,蒙嘉又是蒙骜的弟弟,那这蒙良岂不就是蒙武的堂弟?

这有个当将军的堂兄领兵前来蒙良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会是一副大祸临头的样子。

蒙良显然知道沈兵在想什么,于是叹了口气道:

“副将有所不知,家父与堂兄一家素来不和。”

“今趟若是让堂兄寻个由头把我派上战场……”

听到这沈兵就明白了,原来蒙良还是担心蒙武借此机会公报私仇。

这似乎不奇怪,蒙骜是秦国名将,而蒙嘉却是庞臣。

自古名将和庞臣就是对立的,所以他两人关系自是好不到哪去,于是蒙武自然也不耻蒙嘉一系的作事风格。

也难怪这蒙良有个当将军的堂兄却要到砲师去承功。

蒙良拱手对沈兵说道:

“副将,若是那蒙武要将我等调到他置下,还请副将……”

沈兵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

“这个……我不过是一名副将,而蒙武却是将军。”

“若是将军有令,我这个副将哪还有不从之理?”

蒙良脸色唰的就白了:

“副将,这万万不可,若我到了他置下,可是九死一生啊……”

沈兵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蒙武身为一军之将,考虑的多是攻城杀敌,又如何会想成心为难你?”

“只怕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心上。”

“你便放宽心吧!”

蒙良这才稍松了口气:

“他要是没把我放在心上才好。”

“总之,副将到时千万要护着属下!”

“蒙良感激不尽!”

沈兵无奈只能答应了。

沈兵猜的没错,蒙武的确没把蒙良放在心上。

秦军这十万大军是三天后才赶到的。

邯郸距大梁只五百多里,本应十余天就能赶到。

但因为两城之间道路被淹,这十万大军只能绕了远路,足足二十余天才到大梁。

这也是沈兵打算明年开春再攻楚的原因之一。

河水未退菏泽一片,军队补给都很难运送。

除非将黑甲军摆在河道上巡逻护航,否是都无法用船运。

但这样一来黑甲军又会被绊住手脚无法脱身。

杨端和免不了又要为沈兵引荐一番。

这蒙武已是四十几岁的老将,他只看了沈兵一眼微微点头然后就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蒙武才对杨端和拱手说道:

“上将军,据闻暂定攻楚方略是沿汴水下陈城再攻淮水。”

“属下以为不妥。”

杨端和问:

“有何不妥?”

蒙武回答:

“我军若是攻淮河便是孤军深入楚地。”

“此方略虽可将淮北楚军退路切断,然我军亦是四面受敌。”

“若后方陈城有变,则我军便深陷楚军包围,到时只怕攻楚不成反而损兵折将。”

杨端和问:

“那么,以将军之见我军该如何攻楚?”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答:

“先取曹州,再取陈城。”

“如此便可保陈城不失。”

杨端和与沈兵交换了下眼神。

蒙武的方略的确更稳妥,但却太稳妥了……这就相当于一城一池的攻占稳扎稳打。

然后打着打着,就会发现敌人一个都没少,只不过就是把战线后移而已。

而沈兵和杨端和定下的战术虽然危险,却是在楚军中间沿淮河插上一刀,然后再分割包围。

要知道此战是秦军战斗力强而兵力少,而楚军战斗力弱而兵力多,所以应该充挥发挥秦军的优点大胆穿插而不是稳扎稳打。

由此也可看出蒙武是个偏传统的人。

杨端和没有当场拒绝,只是客气的回了声:

“蒙将军所言在理,我等稍后再做讨论。”

不想蒙武却依旧坚持:

“上将军。”

“我军灭赵之战用时十数年。”

“如今这楚国不输于赵,其国力甚至强于赵。”

“是以蒙武以为,我等切不可心急,应做长久作战的打算。”

这话听起似乎有理但实际上赵国与楚国的情况不一样。

且灭赵时的秦国与灭楚时的秦国也不一样,所以当然不能用灭赵来推灭楚。

沈兵皱了皱眉。

暗道也难怪蒙氏一族爷爷辈的蒙骜是名将,孙子辈的蒙恬、蒙毅也是名将,偏偏就是中间这蒙武名不见经传。

如果说他有参加过什么战斗的话,那就是分别跟着李信和王翦灭楚。

却没有像蒙骜、蒙恬一样独领一军。

(本章完)

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271章 敌人第549章第371章 控制第356章 奴隶第444章 沙尘暴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56章 奴隶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93章 补给第38章 调虎离山第173章 天意第340章 忽悠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186章 仙人第70章 番木鳖第448章 联军第337章 发展第262章 水排第5章 底牌第6章 眼见为实第185章 牵城第412章 试炮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20章 城墙第6章 眼见为实第494章 蓝氏第320章 高人第4章 工丞第47章 变数第446章 巧合第220章 撤军第87章 翻车第276章 传单第514章 训练第36章 暗箭难防第244章 心计第167章 良商第307章 索箭第458章 夜袭第336章 配方第517章 文明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34章 劝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21章 投石机第79章 挖坑第454章 大将军第125章 心理第223章 准备第414章 炮弹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292章 涅石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76章 传单第77章 脂膏第502章 骑战第129章 变数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67章 偷袭第75章 乐趣第188章 军魂第421章 巫术第238章 狼烟第37章 借刀杀人第352章 心态第518章 局势第44章 通敌第408章 难题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36章 配方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08章 求放过第437章 人心第485章 迁移第349章 直道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74章 亲卫第90章 窘况第543章 杨婷第183章 水战第271章 敌人第7章 除非……第38章 调虎离山第63章 王翦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242章 撤军第422章 楼兰王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416章 方略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60章 西域第152章 破冰第372章 西套
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271章 敌人第549章第371章 控制第356章 奴隶第444章 沙尘暴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56章 奴隶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93章 补给第38章 调虎离山第173章 天意第340章 忽悠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186章 仙人第70章 番木鳖第448章 联军第337章 发展第262章 水排第5章 底牌第6章 眼见为实第185章 牵城第412章 试炮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20章 城墙第6章 眼见为实第494章 蓝氏第320章 高人第4章 工丞第47章 变数第446章 巧合第220章 撤军第87章 翻车第276章 传单第514章 训练第36章 暗箭难防第244章 心计第167章 良商第307章 索箭第458章 夜袭第336章 配方第517章 文明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34章 劝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21章 投石机第79章 挖坑第454章 大将军第125章 心理第223章 准备第414章 炮弹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292章 涅石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76章 传单第77章 脂膏第502章 骑战第129章 变数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67章 偷袭第75章 乐趣第188章 军魂第421章 巫术第238章 狼烟第37章 借刀杀人第352章 心态第518章 局势第44章 通敌第408章 难题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36章 配方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108章 求放过第437章 人心第485章 迁移第349章 直道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74章 亲卫第90章 窘况第543章 杨婷第183章 水战第271章 敌人第7章 除非……第38章 调虎离山第63章 王翦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242章 撤军第422章 楼兰王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416章 方略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60章 西域第152章 破冰第372章 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