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迁移

第485章 迁移

沈兵和扶苏的准备的确是差了些。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沈兵真正能控制的军队其实就只有剺带领的两万余蒲类军。

其它军队都是未知之数。

西域联盟若是知道大秦与沈兵反目或许便会崩溃,右贤王则可能乘机与月氏大战想夺回龙城,月氏到时也只有应付右贤王没有余力了。

于是,两万余骑军又怎能与大秦对抗?

因此,沈兵当然不能让嬴政在此时就出问题。

但结果就是嬴政暴怒。

他当场便要回咸阳治那一干术士之罪。

后来沈兵知道嬴政回咸阳后并不是直接将那些术士一口气斩了那么简单,那却是将那丹砂加热之后一日三餐强行灌给术士再观察其反应。

果然就像沈兵说的那样出现各种症状,之后更是一个个暴毙而死。

至此嬴政才真的信了沈兵之言,更是相信沈兵知道“仙药之方”。

接着嬴政又一口气杀了数百名术士,甚至连太医也没能幸免。

用嬴政的话说,便是“为人医者却不知中毒之状,留你何用?”。

这太医死的是有些冤,因为那仙药是嬴政自己要服用的,太医既不知成份也不敢说三道四,如何又能知道是汞中毒?就算是知道也不敢怀疑到仙药上去,只怕一说就要被嬴政给砍了。

沈兵其实能猜到这些后果,嬴政自小在死亡恐怖中长大,他是绝不会饶了要害他性命之人,哪怕是错杀也不会错放。

但沈兵也很无奈,他只能这么做,否则死的就很有可能是他自己。

嬴政在离开前还希望沈兵能随他一同回咸阳。

沈兵赶忙回答:

“皇上,西域、草原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属下处理。”

“何况……”

嬴政“哦”了一声:

“爱卿要为朕寻仙药之方,朕却是将这事忘了!”

沈兵只能连声称是。

嬴政又称赞了沈兵一番,接着便封沈兵为征西大将军,接着又赏金百两,这才匆匆带人赶回咸阳。

直到这时沈兵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

为免夜长梦多,沈兵也不敢在五原久留,又停留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带着亲卫赶回龙城。

此时龙城至少有两人正提心吊胆的等着沈兵。

一个是扶苏,另一个则是右贤王熏狁。

扶苏是因为知道内情所以心下紧张。

右贤王上回专程向沈兵道谢之后其实已返回燕然山大营了,但一听沈兵被秦皇召回又再次紧张起来。

然后左想右想,便再次赶到龙城等消息。

右贤王的一干部下都觉得这不是明智之举,但其实右贤王才是聪明人。

他知道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沈兵。

既然如此,那么干脆就不躲也不避,死心塌地的将这条命交给沈兵便了。

此时两人见沈兵安然回来,不由都松了一口气。

沈兵先是与扶苏密谈,毕竟扶苏是公子,还是将来的秦皇,沈兵当然不敢怠慢。

听了沈兵述说经过后,扶苏才彻底放下心来,道:

“不想父皇如此糊涂,竟轻信术士服用丹药。”

“父皇身体可安好?”

言语间尽是关切之色。

沈兵暗暗点头,在这时还不忘亲情,只怕也只有扶苏了。

沈兵宽慰了扶苏一阵,接着就去见了右贤王:

“右贤王放心,皇上已收回成命,由沈兵全权处理草原及西域一切事务了!”

西域其实与右贤王无关,沈兵之所以要加上“西域”,便是要让右贤王明白谁才是西域和草原能说得上话的人。

右贤王当然知道这一点,当下大喜道:

“恭喜大将军深得皇上信任。”

“大将军救命之恩,本王必铭记于心,从此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本王置下数万骑军必鞍前马后听候调谴!”

沈兵不确定右贤王这话有几句是真几句是假。

因为这时代任何人任何时候许下的诺言都不敢轻信。

更确切的说,此时右贤王许下诺言或许是真的,但有一天若沈兵失势了,这诺言就不一定是真的了。

何况匈奴从来都不是信守诺言的民族,如野人一般的他们更讲究利益……谁对他们更有利他们就跟谁。

不只是匈奴,西域其实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往利氏、拓跋氏……

这是一种丛林法则,同时也是未开化民族不懂仁义更不知守信所决定的。

但还是有例外。

比如剺便讲信义,另外还有革庾。

革庾的事是在十余日之后。

沈兵与右贤王交谈之后,便按步就班的进行之前的迁移计划。

按计划,秦军会将战马还给革庾便给他们粮食、水,甚至还有些骆驼,然后让这一万匈奴骑军到草原东部与右贤王汇合。

但革庾却没有这么做。

革庾退回了大部战马命大军原地待命,只留下数十匹带着几名亲卫从交河赶到龙城来见沈兵。

一见到沈兵革庾便跪倒在地,说道:

“革庾愿为大将军效劳,望大将军成全!”

革庾会这么做沈兵其实也不意外,因为右贤王杀了革庾全家。

虽然右贤王也是奉冒顿之命的无奈之举,但毕竟是右贤王下的令。

后来沈兵才知道革庾并非这个原因……

匈奴人对亲情看得很淡,他们没有什么“发肤受之父母”及“养育之恩”的那种强烈的家的概念……

家的概念在农耕民族会更强,因为农耕民族往往是以家为单位从事生产的,比如老人做什么,青壮做什么,女人做什么等等。

而游牧民族更多的是以群体以部落为单位。

比如孩子堆在一起大家一起带,食物大家坐成一堆围着火一起吃。

这么一来是不是父母就没那么重要感情也就不深了。

革庾之所以要跟着沈兵,是因为他在交河时心里就在想着,这沈兵定是要以此来感化他让他投降,甚至还带着那一万兵士一起投降。

因此革庾在交河享受得心安理得且始终保持立场。

然后,最后听到的却是沈兵放他们一行前往草原东面投奔右贤王……那一刻革庾就愣住了。

这时革庾才发现从始至终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就知道自己该跟着谁了。

(本章完)

第361章 封禅第127章 魏獒第468章 目标第424章 将在外第452章 英明第422章 楼兰王第256章 新王第90章 窘况第297章 床弩第487章 赐婚第532章 西域第16章 变局第504章 援军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477章 分割第52章 李牧亡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535章 先机第474章 西北第298章 战法第67章 术数第422章 楼兰王第389章 沙州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56章 奴隶第329章 训练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25章 心理第495章 嫁衣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38章 调虎离山第148章 办法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53章 学习第346章 骑军第289章 北地第28章 能人第199章 蒙武第390章 奇军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521章 投石机第61章 火弹第7章 除非……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247章 浮桥第193章 密信第203章 陈城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23章 准备第232章 补给第361章 封禅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86章 样式第511章 火绳枪第499章 出兵第542章 补给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441章 问题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99章 出兵第317章 工人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305章 反包围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205章 冲阵第280章 变法第164章 设计第23章 劓刑第127章 魏獒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88章 论农第474章 西北第431章 利益第29章 儿女私情第399章 三危山第494章 蓝氏第126章 水网第427章 矛盾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79章 牵城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87章 赐婚第305章 反包围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34章 劝降第129章 变数第298章 战法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41章 云畋第151章 破冰第39章 连环计中计
第361章 封禅第127章 魏獒第468章 目标第424章 将在外第452章 英明第422章 楼兰王第256章 新王第90章 窘况第297章 床弩第487章 赐婚第532章 西域第16章 变局第504章 援军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477章 分割第52章 李牧亡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535章 先机第474章 西北第298章 战法第67章 术数第422章 楼兰王第389章 沙州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356章 奴隶第329章 训练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125章 心理第495章 嫁衣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38章 调虎离山第148章 办法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53章 学习第346章 骑军第289章 北地第28章 能人第199章 蒙武第390章 奇军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521章 投石机第61章 火弹第7章 除非……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247章 浮桥第193章 密信第203章 陈城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23章 准备第232章 补给第361章 封禅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86章 样式第511章 火绳枪第499章 出兵第542章 补给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441章 问题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499章 出兵第317章 工人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305章 反包围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205章 冲阵第280章 变法第164章 设计第23章 劓刑第127章 魏獒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88章 论农第474章 西北第431章 利益第29章 儿女私情第399章 三危山第494章 蓝氏第126章 水网第427章 矛盾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79章 牵城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87章 赐婚第305章 反包围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34章 劝降第129章 变数第298章 战法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41章 云畋第151章 破冰第39章 连环计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