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奇军

第390章 奇军

沈兵也有考虑过魏呴及杨端和的建议。

客观的说这两个老将的建议还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这么一来秦军的损失就太大了……不仅丝绸之路不通无法换来足够的粮食,反而还要运去大批的粮食供李岩的三万军队食用,且至少要持续到明年收成。

三万军队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之前从拓跋氏那“剥削”来五万多头羊听起来很多,但真要送去给这三万军队当军粮……平均每人还不到两头,又能吃上几天?

若是要运送粮食就更让人头疼了:

此时的河套不产粮,粮食必须从雁门郡甚至更远的地方远,然后绕着河套一大圈经云中、九原、五原,再到西套过河西,然后才到肃州。路线总长少说也有五、六千里。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河套地区都不发展所有人都投入到运输中去。

此外还有这三万人作战所需要的箭矢、装备、马匹等物资。

所以,如果采用杨端和与魏呴的方略,势必就要减少肃州的驻军。

但这驻军要减多少才合适呢?

减到一万甚至更少?

在月氏大军与匈奴大军虎视耽耽的时候,秦军在一线不只不增兵反而要撤回部队?

这么做就是“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几乎跟放弃肃州没什么区别。

而此时一旦放弃肃州,将来还想再要回来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守其实不现实,其难度和风险其实不亚于进攻。

想到这沈兵就没有多想:

“此战我等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进攻要么撤军,没有守住肃州以待明年再攻之说。”

众将默认了沈兵这说法。

若是考虑补给难度的确如此。

接着沈兵就说道:

“而进攻与撤军两者,我以为我军更应进攻。”

杨端和赶忙说道:

“可是大将军,我等只有三万兵力,而敌人却有十余万之多。”

“尤其敌军无补给之忧,而我军却只许胜不许败。”

“一旦战败未能夺取月氏而粮草又跟不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望大将军三思!”

沈兵问杨端和:

“肃州粮草尚可支撑多久?”

杨端和回答:

“因之前的买卖屯粮,是以粮草可支撑两个月!”

如果只能支撑两个月的确十分危险,因为大军从肃州返回西套都要一个月的时间。

若选择作战……

杨端和又补充了句:

“且我军若攻月氏,只能从东、北两面进攻。”

“由东面进攻会被三危山所阻,其易守难攻非是一月时间能下。”

“北则是无水、无草的戈壁,且我军进入戈壁便无险可守并处于月氏及匈奴两面夹击之中……”

沈兵打断了杨端和的话:

“我等从正面攻三危山。”

杨端和还想说什么,却被沈兵阻止了。

“就这么定了。”

“河套便交由杨将军打理,沈兵亲自带兵前往肃州指挥。”

这一来所有人都急了,王贲起身道:

“大将军不可,此去肃州路途遥远且吉凶难料,王贲带兵前往即可!”

杨端和也说道:

“肃州所部是属下的河内兵,若一定要攻,自应属下亲自前往!”

就连扶苏也紧张的站了起来:

“河套还需大将军主持大局,扶苏以为大将军不可轻率!”

……

沈兵又哪里是想逞这个英雄或是轻率而行。

而是他想好的对付月氏的方略是兵行险着绝不可泄漏。

为了保密以确保战役的突然性,沈兵必须亲临指挥且只有他一人知道……一旦秘密泄漏,不只这一仗会输,李岩那三万人也很有可能就此回不来了。

因此沈兵不得不小心行事。

于是沈兵朝扶苏拱了拱手道:

“请公子放心,沈兵自有分寸。”

“且到时即便战败……沈兵要全身而退也不是难事。”

扶苏见沈兵态度坚决,只能叹了口气点头道:

“大将军此去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勉为其难!”

沈兵拜谢之后就带上王贲往西套赶。

赶到西套后沈兵也不多说什么。

一方面命令剺率领的骑兵在肃州待命……剺率领着西域来投的五千骑兵及万余牧民此时已在返回的路上。

这支队伍的补给倒不需沈兵担心。

正如之前所言,他们是游牧民族,不管去哪里都随身带着牛羊,只要有水有草就饿不死。

西域骑兵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征兵比率很高。

秦军由于长年征战女多男少,所以平均五人里能有一人服兵役就不错了。

不过这也与秦军轮流服更役的制度有关……一人服兵役后家里还需要有劳力种田。

西域牧民就不一样了。

其五人里能有两人服兵役……家里不需劳力,女人也要舂米也不要织布,更不要耕田,只需会挤奶会杀放羊就差不多了。

所以五千骑兵所对应的百姓不过万余,于是负担就少得多。

沈兵令剺将五千骑兵赶着随行的羊群前往肃州,百姓则带少数羊群继续往回西套。

另一方面沈兵就在西套组织起了一支援军。

这支援军由三千神武军与一千往利氏的山地军组成。

其实没有三千神武军,因为其中有一千是沈兵的亲卫。

沈兵不敢带更多兵力。

因为补给不足的问题,兵力与时间是正反比的:带的兵力越多肃州拥有的时间也就越短。

接着沈兵点了两万头羊带上些粮食后就出发了。

一路上兵士先行羊群在后。

但行军速度却不快,每日前进一百里后就停了下来,接着就扎营训练。

训练的却不是骑战,而是让王贲所领的两千神武军与往利清的山地军混编在山地行军。

王贲初时还有些奇怪,因为每次训练都没什么目的,就是进入山区前进半个时辰之后再原路返回。

但随后一想,很快就明白了:

“大将军此去与月氏作战,只怕是要以这两千神武军及一千往利军为奇军了。”

但王贲随后又皱起了眉头:

“月氏有七万大军,匈奴又有十万。”

“秦军即便以三千奇军走山路绕到月氏侧后又能起多大作用?”

(本章完)

第285章 议和第311章 工业区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94章 荆轲刺秦第500章 接敌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218章 骑射第419章 试射第207章 王贲第403章 月氏王第290章 门客第525章第416章 方略第96章 宵禁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215章 久战速战?第179章 牵城第79章 挖坑第317章 工人第134章 困难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203章 陈城第53章 军心第63章 王翦第480章 请辞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34章 劝降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31章 淳于越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237章 围城第503章 选择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55章 围城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6章 不世功勋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464章 练兵第466章 出兵第309章 炫耀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177章 黑甲军第391章 炒面第286章 难题第156章 官大夫第87章 翻车第157章 选兵第21章 火力封锁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396章 陷马坑第163章 藤甲第31章 火攻第454章 大将军第358章 潜力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326章 命令第122章 浮力第34章 劝降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495章 嫁衣第475章 龙城第129章 变数第412章 试炮第472章 交锋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29章 训练第342章 市场化第351章 五原第46章 不世功勋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03章 月氏王第62章 举荐第405章 市场第84章 桔槔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437章 人心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176章 藤甲第170章 收购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67章 术数第408章 难题第541章 姑师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8章 公士第17章 攻大于守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336章 配方第343章 资本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89章 上将军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23章 准备
第285章 议和第311章 工业区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94章 荆轲刺秦第500章 接敌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218章 骑射第419章 试射第207章 王贲第403章 月氏王第290章 门客第525章第416章 方略第96章 宵禁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215章 久战速战?第179章 牵城第79章 挖坑第317章 工人第134章 困难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203章 陈城第53章 军心第63章 王翦第480章 请辞第115章 火锅水饺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34章 劝降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31章 淳于越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237章 围城第503章 选择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55章 围城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6章 不世功勋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464章 练兵第466章 出兵第309章 炫耀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177章 黑甲军第391章 炒面第286章 难题第156章 官大夫第87章 翻车第157章 选兵第21章 火力封锁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396章 陷马坑第163章 藤甲第31章 火攻第454章 大将军第358章 潜力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326章 命令第122章 浮力第34章 劝降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495章 嫁衣第475章 龙城第129章 变数第412章 试炮第472章 交锋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29章 训练第342章 市场化第351章 五原第46章 不世功勋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03章 月氏王第62章 举荐第405章 市场第84章 桔槔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437章 人心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176章 藤甲第170章 收购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67章 术数第408章 难题第541章 姑师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8章 公士第17章 攻大于守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336章 配方第343章 资本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89章 上将军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223章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