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基塘农业

第363章 基塘农业

项燕与沈兵一直未曾谋面。

但项燕的一世英名都是毁在沈兵手里……从大梁水淹楚军起,沈兵就在与楚军的对阵中一次又一次打得项燕狼狈不堪。

虽说其间沈兵都不是将军,但项燕却知道打败他的便是沈兵。

因此项燕来见沈兵时脸上才有不悦之色。

但沈兵的表现却让项燕大感意外,同时沈兵又主动对他表示敬意,他哪里还有放不下的仇?

其实项燕这并非对沈兵有仇。

项燕已是一名老将,当然知道各为其主的道理,且沈兵也给他们君臣留了一条后路,也算是仁至义尽甚至是有恩了,他项燕又怎能恩将仇报?

项燕只是有点不服气……尤其看到沈兵还这么年轻,自己一把年纪了居然会败在这后生手里,怎么想都不是滋味。

三人又寒喧了一阵,沈兵就问:

“昌平君这些日子可还好?”

昌平君带着些无奈的笑容回答:

“本君甚好,有劳大将军挂心。”

沈兵知道昌平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昌平君可是在秦国长大的,此时最富庶、最繁荣的就是黄河沿岸。

如今却不得已迁到百越那蛮荒之地,自然会有诸多不惯。

但这还是其次,百越的经济很难发展才是真正让昌平君头疼的,尤其是知道沈兵在北地风声水起,而百越却依旧是蚊虫猛兽……昌平君又如何能“过得好”。

沈兵也不多说什么,他只取过一张纸来,在纸上画起了格子,一边画一边问:

“百越子民可会养蚕?”

昌平君想也不想就回答:

“当然,多有百姓以养蚕织绵为生。”

南方气温高、水气足,适合桑树生产,所以养蚕多在南方。

沈兵又问:

“百越可会养鱼、种稻?”

水稻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不过一般在南方种植。

昌平君又回答:

“当然,户户种稻,养鱼却不多。”

沈兵将画好的图推到昌平君面前,说道:

“昌平君不若让百越试试此法种植。”

昌平君看了一会儿图,然后就疑惑的问:

“大将军这是……”

沈兵承认这画得有点糟,但意思到就行,重点不是画得好不好。

不过那幼稚难看的线条还是让沈兵有点脸红,他略带尴尬的对着图解释道:

“这是池塘,周边是塘基。”

“在低洼处挖筑池塘养鱼,塘内养鱼。”

“塘基可筑得宽些,中间种稻,两侧种桑树。”

“如此一来,塘内挖出的塘泥可作为稻田的肥料。”

“桑叶可养蚕,农作物以及蚕粪、蚕蛹可养鱼。”

……

昌平君和项燕听着是面面相觑相互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其中尤其是项燕,他可是自小在百越长大,数十年来都是各种各的,哪里会想到只需要将这种植和养鱼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循环。

过了好一会儿,昌平君才兴奋的说道:

“大将军此法甚好,如此一来,却不知要为百越省下多少劳力。”

“大将军真乃当世奇才,不仅深谙兵法还精通农耕,本君佩服。”

沈兵只是笑了笑没回话。

这在古代或许是个创举,但现代却是小事一桩,这被称为“基塘农业”的东西,不仅能省时省力增产,更重要的还能防水患……其一格一格的池塘就像是一层层堤坝,这对此时的百越显然是十分适用的。

项燕却问了声:

“大将军。”

“我等若是户户养蚕,这蚕丝……”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尽可送往北地。”

“有多少蚕茧、蚕丝我都照单全收,且价格公道!”

当然,这其中肯定要将蚕茧加工成蚕丝。

从百越运往北地虽可以走一段水路,但却几乎横跨了整个中原由南至北。

这运输成本之高,是肯定不会在蚕茧状态下运输的。

沈兵话还没说完,昌平君脸上就乐开了花。

因为若能像沈兵说的这样又养蚕、又种稻、又养鱼,而且蚕丝还有稳定的收购方……那百越收入岂不是瞬间就翻了几番?

沈兵这何只是救命恩人,同时还是衣食父母啊!

于是昌平君自然又对沈兵千恩万谢。

但其实这也只是共赢罢了,沈兵这么做是为了解决蚕丝的问题。

昌平君这前脚刚走,沈兵才刚躺回床上想休息一会儿……这段时间虽然在马车上可以睡,但在路上颠簸着睡实在无法在眠,只有实在困了才能小睡一会儿。

所以此时沈兵依旧觉得困。

这时仞就在门外报道:

“大将军,王翦大将军来了!”

沈兵一咕碌就起身,回道:

“快请进!”

王翦人还没到笑声就先至了。

他推开门朝沈兵拱手道:

“沈大将军别来可好?”

“王翦一直在关注北地战情,得知沈大将军屡挫匈奴,真是与有荣焉!”

沈兵回道:

“大将军客气了。”

“沈兵今日之功,哪及得上大将军之勇!”

王翦只是笑了笑,重重的拍了下沈兵的肩膀,说道:

“你我之间就勿需如此客气了,有几斤几两,我们心里还不清楚吗?”

说着王翦和沈兵就相视百笑。

的确,他们都知道对方的本领。

但这其中其实是有误解:

王翦以为沈兵更厉害。

开玩笑,能成功灭楚并稳定百越,此时又将北地经营得有声有色并把匈奴打着玩……这在王翦眼里已经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奇才了。

但沈兵却知道王翦更厉害。

之所以会有这种认识偏差,是因为王翦不知道沈兵其实是占了知识上的便宜。

否则,就算有十个沈兵也比不上一个王翦。

仞端上了酒水,沈兵与王翦跪坐在案前喝了几杯。

然后王翦才说道:

“老夫此来是向大将军告别的。”

沈兵一愣:

“怎么……”

才说两个字沈兵就明白了,王翦告老还乡的时间到了。

王翦微微点了点头,霎时就增了几分老态。

显然,真到这一刻还是有些失落。

顿了一会儿,沈兵又问了声:

“那王贲……”

史上的王翦可是带着王贲一起告老还乡的。

沈兵以为又要失去一名猛将了。

不想王翦却说道:

“贲儿跟着大将军,老夫很放心!”

“往后就有劳大将军代为管教了!”

(本章完)

第104章 好奇心第86章 样式第378章 交集第66章 凳子第63章 王翦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491章 大宛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466章 出兵第481章 试探第379章 党项第206章 溃逃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71章 控制第120章 承功第51章 错有错着第24章 矛盾第4章 工丞第108章 求放过第197章 活路第456章 进退两难第295章 高炉第92章 家书第311章 工业区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113章 军粮第120章 承功第506章 霍木桑第534章 马店第325章 骑军第492章 远征军第466章 出兵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549章第506章 霍木桑第59章 工师第332章 骚扰第546章 水源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47章 浮桥第13章 睚眦必报第542章 补给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68章 督阵第240章 渗透战第43章 知己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443章 改革第48章 定滑轮第252章 消息第220章 撤军第99章 使节第29章 儿女私情第93章 姬丹第353章 学习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72章 动摇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154章 谣言第549章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247章 浮桥第431章 利益第373章 农业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14章 水路第247章 浮桥第453章 拒亲第304章 狼群第493章 补给第155章 水军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96章 弩第2章 笑话第134章 困难第35章 马头山第316章 工业化第405章 市场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44章 心计第392章 独轮车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35章 伏击第191章 点兵第216章 截杀第147章 战略第66章 凳子第249章 神武军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209章 权力第78章 七国第518章 局势第404章 教育权第325章 骑军第531章 推测第206章 溃逃
第104章 好奇心第86章 样式第378章 交集第66章 凳子第63章 王翦第133章 灭国战法第491章 大宛第498章 各个击破第466章 出兵第481章 试探第379章 党项第206章 溃逃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71章 控制第120章 承功第51章 错有错着第24章 矛盾第4章 工丞第108章 求放过第197章 活路第456章 进退两难第295章 高炉第92章 家书第311章 工业区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113章 军粮第120章 承功第506章 霍木桑第534章 马店第325章 骑军第492章 远征军第466章 出兵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549章第506章 霍木桑第59章 工师第332章 骚扰第546章 水源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247章 浮桥第13章 睚眦必报第542章 补给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68章 督阵第240章 渗透战第43章 知己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443章 改革第48章 定滑轮第252章 消息第220章 撤军第99章 使节第29章 儿女私情第93章 姬丹第353章 学习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72章 动摇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154章 谣言第549章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247章 浮桥第431章 利益第373章 农业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14章 水路第247章 浮桥第453章 拒亲第304章 狼群第493章 补给第155章 水军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96章 弩第2章 笑话第134章 困难第35章 马头山第316章 工业化第405章 市场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44章 心计第392章 独轮车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35章 伏击第191章 点兵第216章 截杀第147章 战略第66章 凳子第249章 神武军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209章 权力第78章 七国第518章 局势第404章 教育权第325章 骑军第531章 推测第206章 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