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大宛

第491章 大宛

沙洲对月氏而言那是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原因是沙洲位于河西走廊的入口处。

若中原强,则必然自河西走廊西进进攻沙洲。

若草原强,则要先攻沙洲才能自河西走廊进入中原。

于是月氏若在沙洲那就是夹在草原与中原之间,不管哪头强都要被打。

这也是史上月氏最终要迁往中亚的原因之一。

此时月氏举国迁往龙城……至少目前而言是对的,至少龙城还是水肥草美。

而沙洲到大秦手里,那可就是拥有了一块战略要地:在这里守住阳关和玉门关,再在崇山峻岭上将长城一修,基本就不用担心西面草原敌人来犯了。

所以这对月氏和秦而言都是好事。

只不过月氏不管迁到哪,都逃不脱沈兵的控制是真……因为就像之前而言,此时的月氏王丘就却,便连其身边的亲卫都是秦军。

沈兵取得了沙洲可不只是当作战略要地那么简单。

一方面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节点,所有商队往返都要在沙洲补给。

另一方面则是沙洲有铁矿有高炉,且它距离草原更近,于是由它为草原军队提供铁制装备便再好不过了。

另一个可以炼铁的地方,就是之前被沈兵所灭的婼羌。

沈兵让欠将炼铁技术带到了婼羌,婼羌便可负责西域的装备供应。

于是重装骑兵需要的铁制盔甲、长枪、大刀,还有马匹前部的护甲等,就一批批的运到龙城装备了蒲类军。

王贲见此也有些心动,他上前问了声:

“大将军,可否为神武军也打造一支重甲骑军?”

沈兵回答:

“当然可以,只是……”

“神武军尽皆装备藤甲,若是装备了重甲便要弃用藤甲,你却舍得?”

这么一说王贲就不再说话了。

藤甲可以说是这时代的神器,它对箭矢的防御一点都不逊色于重甲,却要比重甲轻得多。

因此,用其打造出的神武军可以说轻骑中的王者……敌人箭矢伤不到神武军,而神武军却能伤到敌人。

所以只有傻瓜才会用重甲去换藤甲。

王贲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只不过看着重甲骑军一身装备威风凛凛的而眼红而已。

随着婚期越来越近,龙城也越来越忙碌了。

忙碌一方面是扶苏忙着准备新房、宴席以及招待宾客的事。

这方面沈兵有时还觉得有些尴尬……要知道扶苏的身份可是一名公子,另一个身份就是大舅子,哪有结婚还需要大舅子张罗的?

不过扶苏却不以为意,他说道:

“大将军忙于军务,扶苏能为大将军分担高兴还来不及呢!”

“更何况,扶苏此举也是为了舍妹,应该的!”

这么说沈兵也就随他去了。

另一个忙碌的原因,就是来了许多宾客……这些宾客都是西域及右贤王那边派来的,个个都带着礼物。

之所以会提前到,是因为古时不像现代坐个飞机、动车什么的当天就能赶到。

古时动不动就要在路上几天,万一要是因为什么事耽搁了就会错过时间,为了确保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所以通常都会提前几天到。

于是那食宿安排等又是一个问题。

好在草原生活比较简单,有人来了就发一堆帐篷去让他们自己搭,食物便每天牵几头牛羊去让他们自己杀自己烤就行了。

这些事自然不需要沈兵操心,沈兵只是感觉有点不现实。

居然就这么脱单了,而且还是公主……一个看起来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公主。

沈兵也不知道往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就在这时,扶苏匆匆进得帐篷,手里拿着一道情报,说道:

“大将军,事情有变。”

说着扶苏就将情报递给了沈兵。

沈兵接过情报一看,居然是嬴政命他出兵大宛的。

却原来嬴政在五原听沈兵说起大宛有汗血宝马之后,爱马心切的他当天夜里便派出使者带上厚礼前往大宛买马。

嬴政心比较大,他不只是要一匹,而是要两对,一公一母的两对。

嬴政的想法很好:一对用于骑和观赏,另一对用于繁殖。

由于河西走廊及西域此时已归属大秦,且一路都设有驿站走的又是草原丝路,再加上使者求功心切一路紧赶,竟月余时间便赶到了大宛。

使者原以为买几匹马必没什么问题,因为这可是大秦皇上来求马,谁敢不从?

但大宛地处中亚,他们就连中原都未听说过更别说嬴政了。

更何况汗血宝马还是其宝马,又岂是随便售卖的?

于是没有迟疑当场就拒绝了。

如果就是这样也就罢了,使者因此恼羞成怒,当庭将带去的财物打翻在地甚至破口大骂……使者这么做其实是带有看不起大宛这些蛮夷之心,中亚一带土地盐碱化严重同是以畜牧业为主,在中原使者看来便是妥妥的蛮夷。

被蛮夷看不起当然是种莫大的耻辱,于是就发了脾气扬长而去。

大宛王又哪里会咽得下这口气,随后便派人半路截杀了这批使者。

若是尽数杀光了也就罢了,偏偏漏了几个逃回西域驿站。

驿站再放出信鸽将消息报予咸阳。

嬴政闻言不由大怒:

“不卖我汗血马也就罢了,如何还能截杀我使节?”

“这大宛视我大秦无人耶?”

当下没有犹豫,连快马下旨都等不了,直接用飞鸽传书命令沈兵出征大宛抢来汗血马。

沈兵不由为自己之前随口说的一句汗血马而懊悔。

这原本应该是发生在汉武帝身上的桥段,现在却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这下可好,原本还可以在草原过些清静日子的,现在又要往西边打了。

不过想想,觉得也不是坏事。

因为如果要打仗的话,是不是意味着……

沈兵装作苦恼的问扶苏:

“那这婚事……”

扶苏回答:

“战事要紧,婚事便只有征讨大宛之后再说了!”

沈兵点了点头。

他心下虽是暗松一口气,但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不过想想,迟一些早一些又有什么区别呢?

(本章完)

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246章 围城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96章 陷马坑第346章 骑军第329章 训练第280章 变法第466章 出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453章 拒亲第419章 试射第158章 骑兵第346章 骑军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167章 良商第197章 活路第280章 变法第413章 射程第481章 试探第366章 矿第388章 月氏王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9章 矛盾第418章 援兵第295章 高炉第374章 服务业第170章 收购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49章 许昌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51章 错有错着第51章 错有错着第94章 荆轲刺秦第78章 七国第356章 奴隶第141章 陷阱第73章 榨酱面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91章 代田法第402章 劝降第154章 谣言第83章 农家第414章 炮弹第409章 火炮第187章 先楚后齐第240章 渗透战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47章 战略第221章 回师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96章 昌平君第432章 道民君第227章 反攻第90章 窘况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458章 夜袭第172章 制法第473章 分裂第97章 狼来了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205章 冲阵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09章 修桥第69章 一己私欲第370章 收购第404章 教育权第197章 活路第7章 除非……第214章 较劲第227章 反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365章 原料第433章 复国第446章 巧合第50章 虚张声势第9章 矛盾第29章 儿女私情第386章 属国第425章 交河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09章 权力第525章第474章 西北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70章 收购第403章 月氏王第328章 战车第449章 改革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44章 沙尘暴第457章 信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96章 弩第403章 月氏王第309章 炫耀
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246章 围城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96章 陷马坑第346章 骑军第329章 训练第280章 变法第466章 出兵第18章 主动防御第453章 拒亲第419章 试射第158章 骑兵第346章 骑军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167章 良商第197章 活路第280章 变法第413章 射程第481章 试探第366章 矿第388章 月氏王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9章 矛盾第418章 援兵第295章 高炉第374章 服务业第170章 收购第245章 瓮中之鳖第49章 许昌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51章 错有错着第51章 错有错着第94章 荆轲刺秦第78章 七国第356章 奴隶第141章 陷阱第73章 榨酱面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91章 代田法第402章 劝降第154章 谣言第83章 农家第414章 炮弹第409章 火炮第187章 先楚后齐第240章 渗透战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47章 战略第221章 回师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96章 昌平君第432章 道民君第227章 反攻第90章 窘况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458章 夜袭第172章 制法第473章 分裂第97章 狼来了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205章 冲阵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471章 火球骑军第109章 修桥第69章 一己私欲第370章 收购第404章 教育权第197章 活路第7章 除非……第214章 较劲第227章 反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365章 原料第433章 复国第446章 巧合第50章 虚张声势第9章 矛盾第29章 儿女私情第386章 属国第425章 交河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09章 权力第525章第474章 西北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70章 收购第403章 月氏王第328章 战车第449章 改革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44章 沙尘暴第457章 信任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96章 弩第403章 月氏王第309章 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