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虚张声势

第50章 虚张声势

不得不说,秦军在守城和运输中安排“壮女”上阵是有道理的。

因为守城要比在战场上直接面对敌要轻松得多。

就像此时沈兵等人做的,他们只是花力气将落石、滚木等推下城头。

甚至都不需要探出头,哪里有攻城梯就往哪里推,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赵军,一丢一个准。

曾经或是将来看电影时沈兵就一直奇怪:

冷兵器作战若都像电影里拍的那样搬个寻常梯子呐喊着就往城墙攻……

守城兵士为什么不把梯子砍断?

再不行用个锤子来几下?

又或是两根晾衣叉一左一右合力将梯子推翻?

那攻城还攻个毛啊?

包准上来多少就摔多少!

现实亲历守城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攻城梯当然不会是普通木梯。

它更宽、更厚、更结实。

其目的一是为了方便攻城兵士站立搏斗。

二则是能挨得住滚石和擂木,否则几个石头下来就断成两截,攻城便成了笑话。

更重要的还是攻城梯靠近城墙一端经过特殊处理。

用剑斧将其砍断?

包着几层牛皮,砍上半天不过就是几道痕。

用锤砸?

顶部用的是大腿粗的一整根圆木加固,累死也砸不断。

用晾衣叉推?

前端伸出几个金属倒勾死死的扣在女墙上,哪里是晾衣叉能推得开的!

所以更靠谱的还是对付攻上来的人。

箭弩像雨点般的往下射,弓弩手装弩箭间隙就用滚石往下砸。

若有赵军攻上城墙自有着甲兵士上前近战。

后勤、弓弩手、甲士,乃至戟手、剑盾手等进退有度、收放自如。

彼此间的配合一点都不比现代多兵种协同弱。

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被敌人打开缺口继而扩大战果。

好不容易将赵军的一波攻势打退,沈兵几个人累得靠在城墙壁上直喘粗气。

剺曾是甲士,对攻城、守城战略有所得。

他庆幸的说道:

“多亏工丞所制的滑轮组。”

“它为我等带上充足的补给。”

“否则,滚石、擂木早就该用完了。”

众人虽是认同,但此时却连回答和庆幸的力气都没有了。

便是沈兵也不例外。

能守上一时又能如何?

不过是多续上一段命而已。

最终还是要死在赵军剑下……

果然,不久就听有人惊慌的叫道:

“魏县失守!”

“北地精骑已越过长城。”

众兵士一阵哗然。

这几乎就宣判了秦军死刑。

因为正面有赵军主力进攻,侧后薄弱部位又有北地精骑穿插。

秦军运输线只怕也很快不保。

这样不出几日,秦军就要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时柳絮匆匆跑了过来,一找到沈兵就着急的说道:

“坏了,坏了,一众二五百主又要反了!”

原来乘着大战间隙,一众二五百主又开始向杨婷“谏言”了。

相比起普通军民,秦军中的五百主及二五百主往往更重生死。

原因是普通军民根本没有“重生死”、“看利益”的本钱。

他们受秦律尤其是连坐制的约束,不管是什么命令都要服从。

逃生?

利益?

讨价还价?

不存在的!

他们能做的就是什么也别想,服从命令就完了。

但五百主及二五百主却是中级军官。

他们中许多来自富二代、官二代,在国内有盘枝错节的势力和关系。

或者也可以称他们为贵族子弟。

在商鞅变法之前,这些贵族子弟甚至是不需要参军的,在家就可以坐享荣华富贵。

然而商鞅变法后,便规定贵族子弟没立军功就无爵位,不能享受特权。

这使贵族子弟不得不与百姓一样加入军队作战。

虽然他们依旧高高在上,但比起之前而言已是大快人心了。

这也是商鞅最后惨遭车裂之刑的根本原因:

得罪了权贵,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得罪了整个权贵阶层。

于是支持商鞅的秦孝公一死,商鞅就毫不意外被秦国权贵给逼死了。

既然这些二五百主参军是为了利益,那么他们当然不甘心在长城等死。

“校尉,北地骑兵已攻克魏县,长城已不可守。”

“此时若不撤军,待北地骑兵绕至我军侧后,则为时晚矣!”

“校尉之前所言已有克敌之策,且不需三、五日便见分晓……”

张眩插嘴道:

“此时不过三日,等两日再说这话也不迟!”

张眩还算义气,即便知道离间计已失败也坚定的站在杨婷一边。

从某方面来说,此时那一众二五百主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长城已经没救了,杨端和也没救了,留下来就是跟他们一起送死。

战场从来就是一个现实的地方。

再驻守下去没有多大意义。

一名二五百主“哼”了一声,怒目瞪向张眩,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李牧已攻破长城,若再等两日,哪还有撤退的机会?”

另一名二五百主赞成道:

“此言有理。”

“若校尉有克敌之法,为何李牧又能攻破长城?”

“不知校尉的克敌之法是何办法?”

“不妨说出来,我等也好参酌参酌!”

不等张眩反对,一众二五百主朝杨婷作揖异口同声的叫道:

“请校尉三思!”

这嘴里说的虽是客气,名曰“三思”实则是逼宫。

杨婷又哪里会不知道这道理,但她又无话可说。

离间计?

那几乎已确定失败。

为了杨端和及秦军主力?

这更说不过去。

就在这时沈兵大踏步的走了进来,说道:

“便让我来解释吧!”

“各位二五百主勿需担忧,我等已设下离间计离间赵王和李牧。”

“不需两日赵王便会对李牧发难。”

“所以,我等此时万万不可撤军!”

……

杨婷和张眩闻言不由一愣。

这什么情况?

已经破产的离间计还拿出来说?

不过转念一想:

着啊!

离间计破产只有杨婷几个人知道。

为何又不能说?

当然不能说破产,只说如何设计等等。

两日后,就算这些二五百主明白过来只怕也太迟了。

张眩不由带着恐怖的眼神望了沈兵一眼。

尼玛,这厮发起狠来连自己人都骗。

而且还骗得这么顺溜!

(本章完)

第297章 床弩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12章 训练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69章 一己私欲第311章 工业区第66章 凳子第425章 交河第176章 藤甲第145章 楚军第271章 敌人第397章 丘就却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114章 首级第473章 分裂第75章 乐趣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93章 补给第444章 沙尘暴第352章 心态第126章 水网第54章 休整第256章 新王第311章 工业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504章 援军第466章 出兵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83章 汗血马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541章 姑师第147章 战略第295章 高炉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189章 上将军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59章 工师第207章 王贲第75章 乐趣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01章 炮战第289章 北地第220章 撤军第121章 蒙良第518章 局势第49章 许昌第343章 资本第409章 火炮第493章 补给第254章 突围第61章 火弹第519章 火器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64章 偷师第389章 沙州第81章 高田第476章 劝降第101章 荆轲第305章 反包围第316章 工业化第107章 合纵第82章 许应第535章 先机第139章 出战第375章 野人第70章 番木鳖第271章 敌人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96章 宵禁第89章 以农治国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183章 水战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72章 制法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550章 大结局第386章 属国第189章 上将军第35章 马头山第183章 水战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440章 希望第336章 配方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06章 溃逃第235章 伏击第429章 榜样第121章 蒙良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185章 牵城第34章 劝降第451章 交易第165章 骑射第510章 联盟
第297章 床弩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12章 训练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69章 一己私欲第311章 工业区第66章 凳子第425章 交河第176章 藤甲第145章 楚军第271章 敌人第397章 丘就却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114章 首级第473章 分裂第75章 乐趣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493章 补给第444章 沙尘暴第352章 心态第126章 水网第54章 休整第256章 新王第311章 工业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504章 援军第466章 出兵第267章 公子扶苏第483章 汗血马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541章 姑师第147章 战略第295章 高炉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189章 上将军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59章 工师第207章 王贲第75章 乐趣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01章 炮战第289章 北地第220章 撤军第121章 蒙良第518章 局势第49章 许昌第343章 资本第409章 火炮第493章 补给第254章 突围第61章 火弹第519章 火器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364章 偷师第389章 沙州第81章 高田第476章 劝降第101章 荆轲第305章 反包围第316章 工业化第107章 合纵第82章 许应第535章 先机第139章 出战第375章 野人第70章 番木鳖第271章 敌人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410章 铁芯铜炮第96章 宵禁第89章 以农治国第470章 孤注一掷第183章 水战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72章 制法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550章 大结局第386章 属国第189章 上将军第35章 马头山第183章 水战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440章 希望第336章 配方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06章 溃逃第235章 伏击第429章 榜样第121章 蒙良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185章 牵城第34章 劝降第451章 交易第165章 骑射第510章 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