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陷阱

第251章 陷阱

沈兵对北营做了些安排:

李岩的两万秦军布署到城寨的北面,也就是对外防御。

大梁军则安排到南面对寿春防御。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沈兵猜此次突围若是没有便罢,有就一定是项燕策划的。

这并不难猜。

此时的楚国已处在“树倒猢狲散”的状态,各贵族人人自危只顾保存实力以应对将来秦军有可能的进攻,哪还会去想救楚王出来。

有心救楚王的也就只有项燕了。

话说这项燕也是一个木鱼脑袋,他项氏在江东呆得好好的却偏要趟这浑水?

从楚国整体形势来分析,楚国各贵族最不应出力的就是项氏。

因为项氏绝大多数的封地都在长江以东密林水网之处,如果说有还有别的什么封地,那就是在寿春旁给项氏建寨经营的一小块封地了。

但这一小块封地便是不要又能如何?

这封地设在寿春旁其实是有勤王之意,此时楚王都已被困,自然不需要勤王。

秦军的攻势,应该是先夺淮北楚王的富庶之地再取淮南各贵族封地,然后才会将兵锋直指江东进入百越。

甚至到时嬴政打不打百越都不要紧。

原因是百越穷山恶水食之无味,此时甚至都不能算是中原……嬴政就是在尚未打下百越时以为完成统一大业称秦始皇的。

因此,项燕完全可以退回江东坐等秦楚大战,而项氏则保存实力或是考虑经营百越,到时秦军攻百越时就不只是“损失惨重”了。

可这项燕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力保穷途末路的楚国,最后落下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此时的沈兵就在想:如果是项燕策划的这场突围战,那么定是有备而来。

而他这“有备而来”的“备”,自然就是侦察清楚了秦军的情况,知道守在北营的是两万大梁军。

另一方面,项燕又与大梁军打过仗……这是发生在沈兵守汝阴时的事。

项燕先是从项梁那了解到了大梁军的战法,接着就尝试着用长戟兵克狼筅。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当然是以失败告终。

因此,这一回项燕来战,其针对的也应该是大梁军的狼筅。

既是如此,沈兵当然不会还傻到继续用大梁军拿着狼筅上,以李岩的正统秦军对项燕才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沈兵没有对李岩多说什么,只是交待了声:

“若有战事,将军莫要过早参战,待楚军攻破城寨再反攻不迟。”

李岩虽是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干脆的应了声。

沈兵这是担心项燕发现情况有异及时改变对敌策略。

但如果等到楚军都突破城寨并发起进攻才发现对手是正统秦军……这时再想改变就太迟了。

李岩那边安排完了,沈兵就将注意力转到了寿春城。

寿春城其实很好解决,如果是不知道楚军会突围及两面夹攻的话,那寿春城可能会是个麻烦……到时寿春就是背后的一刀。

但现在沈兵已有防备,那寿春就是投石机和弓弩手封锁城门的问题。

难就难在沈兵要的不只是封锁城门,他要的是……楚王负刍。

这要是把城门直接封锁了,楚王负刍不也出不来了?

楚王负刍要是不出来,那沈兵也就没必要搞这么神神秘秘的偷着调兵了,他所有的安排也就是白费心机了。

于是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想要楚王负刍出城,必须假作让楚军突围成功。

之后还要保证能将楚王这头大鱼抓住,否则这场战就算是败了。

假作让楚军突围成功还可以做到,因为大梁军有狼筅在手,且战且退也不会有多少损失。并且随时想停就停,必要时还可以反攻。

问题是在这黑夜中如何才能抓住楚王……

北、西、东三门,沈兵认为楚王会自东门出城。

原因很简单:

西门是秦军的补给线,往西逃一路都会有秦军把守。

北面是大片平原,虽是逃跑的好方向,但若是项燕带兵来攻的话必然是自北而来。

到时北面就是秦楚两军厮杀的战线,楚王想从这方向逃走并不容易,甚至就算能穿过秦军防线也有可能被楚军误伤。

于是只有东门。

楚王一旦出城,其右翼就是淮河,可以不用提防一个方向的进攻。

另一方面,往东就是直奔洞庭及项氏的江东,到时秦军便是想追只怕也追不上。

于是沈兵就有了主意。

他当下就找到了李岩,说道:

“城寨东门一角交由大梁军。”

李岩有些不解:

“副将,这两军混杂只怕……”

同一防线上的确比较忌讳两支军队尤其是编制战术不同的两支军队混杂。

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对秦军来说适合进攻而对大梁军适合原地防守,到时是该进还是该退?

甚至在夜色中还会出现敌我识别困难以及指挥混乱等种种问题。

沈兵也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他回答道:

“不要紧,我等可在东门一角划清界限并演练上几回。”

既然沈兵坚持,李岩也就没话说了。

于是东门一角大概百步距离就由大梁军防守。

当天夜里,沈兵就命大梁军在城寨内侧构筑陷阱。

这陷阱便是两步余高的深坑五宽,自淮河边往北延伸百步,也就是整道大梁军的防区。

上面盖着木板覆着土,下方并与机括相连。

平时行走作战等都没有异样,但只要将机括一拉,那一块块木板掉下,接着道路就形成一个难以逾越的断层。

魏呴对此表示不解:

“副将,自古陷阱多设在城寨之外,哪有设在城寨内的?”

沈兵却呵呵一笑,道:

“城寨外陷阱是捉小鱼,城寨内的陷阱却是用来捉大鱼的!”

这话只听得魏呴一脸懵,虽然他知道沈兵说的“大鱼”另有所指,却不明白会有什么“大鱼”能到寨内还要用这个陷阱来捉……

布置完这些后,沈兵就忍不住想着另一个问题:

若项燕要助楚王突围的话,昌平君不可能不知道。

那为何昌平君没有示警?

这是不是说……

(本章完)

第67章 术数第517章 文明第460章 联军第227章 反攻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242章 撤军第544章 真相第105章 真相第307章 索箭第479章 挑明第140章 楚军第68章 督阵第129章 变数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174章 亲卫第242章 撤军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485章 迁移第211章 百越第150章 使节第195章 力量第382章 猎人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40章 希望第6章 眼见为实第418章 援兵第162章 锯子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92章 独轮车第317章 工人第130章 郑国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289章 北地第239章 奸细第256章 新王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89章 以农治国第504章 援军第242章 撤军第397章 丘就却第473章 分裂第46章 不世功勋第70章 番木鳖第451章 交易第393章 肃州第219章 战法第223章 准备第419章 试射第203章 陈城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64章 选择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24章 矛盾第44章 通敌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439章 降军第480章 请辞第390章 奇军第483章 汗血马第83章 农家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80章 火神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41章 福祸相倚第48章 定滑轮第331章 补给第294章 矿石第332章 骚扰第440章 希望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525章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381章 交易第31章 火攻第333章 围三厥一第413章 射程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74章 西北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76章 藤甲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504章 援军第438章 巴豆第35章 马头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98章 肃州第197章 活路第476章 劝降第337章 发展第244章 心计第24章 矛盾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106章 一举数得
第67章 术数第517章 文明第460章 联军第227章 反攻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242章 撤军第544章 真相第105章 真相第307章 索箭第479章 挑明第140章 楚军第68章 督阵第129章 变数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174章 亲卫第242章 撤军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485章 迁移第211章 百越第150章 使节第195章 力量第382章 猎人第37章 借刀杀人第440章 希望第6章 眼见为实第418章 援兵第162章 锯子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92章 独轮车第317章 工人第130章 郑国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289章 北地第239章 奸细第256章 新王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89章 以农治国第504章 援军第242章 撤军第397章 丘就却第473章 分裂第46章 不世功勋第70章 番木鳖第451章 交易第393章 肃州第219章 战法第223章 准备第419章 试射第203章 陈城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64章 选择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24章 矛盾第44章 通敌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439章 降军第480章 请辞第390章 奇军第483章 汗血马第83章 农家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80章 火神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41章 福祸相倚第48章 定滑轮第331章 补给第294章 矿石第332章 骚扰第440章 希望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525章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381章 交易第31章 火攻第333章 围三厥一第413章 射程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74章 西北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76章 藤甲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504章 援军第438章 巴豆第35章 马头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98章 肃州第197章 活路第476章 劝降第337章 发展第244章 心计第24章 矛盾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106章 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