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插曲(五)

卢元义指挥着横班护卫们冲入树林,本来满拟着顷刻间就将对方屠戮殆尽,却忽然看到对方巧妙的以车为阵,而手中持着的竟然是手弩!他大吃一惊,汗毛都竖了起来,却来不及作什么变动,横班护卫已经冲到了车阵面前。当先的几骑顿时被迎面而来的一排弩箭射落马下。

有车阵阻隔,一时间战马冲不进去,在车阵外来回打转。树林中不比旷野,横班护卫骑在马上十分不便,被树干和灌木阻挡,拥挤在一处,场面显得混乱已极。

这时候对方车阵内弩箭又上好了,眼睁睁瞧着又是一排弩箭飞出,这次离得更近,且横班护卫们都散成一团,中弩的更多,有四个护卫被射落马下,让卢元义大为心痛。他不禁悔恨无比,暗道自己真是昏了头,实在不应该耍什么小聪明,老老实实等对方自己进入埋伏圈该多好,结果自己带着骑兵往树林里冲,迎面撞上了对方的车阵的弩箭,眨眼间损伤了三分之一,这么大的损失,找谁说理去!

但横班护卫毕竟是衙内刘守光的亲军,很快便在卢元义的指挥下从马上跳了下来,悍不畏死的冲向车阵。一个交手,横班护卫们就发现这次啃上硬骨头了。对方配合极为熟练,分工明确,几个人用木枪防护车阵,几个人专门上弩射箭,好不容易冒死冲了进去,又被几个武艺娴熟的家伙死死缠住,手中的破刀拼不过对方精良的刀盾,几个回合下来就被砍死在车阵当中。

最令横班护卫们头痛的是那几具弩机,死在弩箭之下的护卫已经超过十人!卢元义是最痛苦的,他的痛苦在于,自己这边不仅没有弓弩,连甲胄都没有穿,甚至盾牌都没有一面,实在是太过简陋了一些,让精锐的横班护卫在对方的弩箭、木枪和刀盾配合下伤亡惨重。

片刻之后,卢元义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剩下的十多名横班护卫拉着战马,以马身为遮护,逃离了这片树林,临走又被弩箭射倒了两个,却无人敢上去搀扶。

这个时候,张十一才带着手下十多个泼皮气喘吁吁的赶到。张十一没什么经验,生怕被看出破绽,因此集合的地点稍微有些远,等跑过来的时候,树林中的战斗已经告一段落,他也迎面挨了卢元义好一顿怒火。

发泄完心头怒火,卢元义看着一个个狼狈不堪的横班护卫,心里百念急转。

就这么灰溜溜回去肯定是不行的,精锐的横班护卫已经折损了一半,却连对方毛都没伤到一分半毫,不用衙内动手,毕元福就不会放过自己。

想了一会儿,卢元义灵机一动。对方完全依靠着树林的防护才搭起了一个简陋的车阵,如果能将对方从树林中赶出来,到了平地旷野之中,那还不任凭自己宰杀?卢元义对自己手下的横班护卫还是很有信心的,虽说折损了一半,兵刃又比不上对方,但只要能够正面交战,拼着被对方弩箭再杀伤几个,一旦冲到对方面前近身厮杀,便能扭转局面!

他问了问手下护卫们有没有带火折,护卫们新换的行头,都说没带,又问张十一,张十一手下的泼皮也都面露难色,气得卢元义上去狠狠踹了张十一几脚。他忽然想起对方在树林边生过炊火,忙命张十一去看看还有没有火种。张十一让手下两个泼皮冒着腰偷偷钻到生火的地方,却被李诚中等人发现,几支弩箭飞来,射死了一个。好在另一个用树枝从火堆中勾出来一根还没燃尽的木柴,令卢元义大喜。

见敌骑虽然退出了树林,却并不撤走,隐约间看到刚才从官道上过去的那帮泼皮又赶了过来,李诚中就知道事情比较麻烦了。

有心趁机杀出去,可对方仍然数量占优。泼皮们倒也罢了,那十几个退出去的敌骑却十分精锐,在装备如此低劣的条件下还发动了几次拼死攻击,实在是勇悍之极!最关键的是自己这边还有女眷要保护,一个不慎,就容易被对方伤到,实在让李诚中头痛不已。

左思右想都没有好办法,正在两难之时,就见两个泼皮偷偷婆婆去刚才生火的地方,用树枝去拨弄木柴。早有亲兵上前两步发射弩箭,却只射倒一个,让另一个泼皮将一段还在燃着火苗的木柴勾了出去。

这下子事情就不妙了。李诚中连忙让女眷们上车,将大车相互解开,又让众人上马,重新填装了弩机,随时准备冲出去。

过不多时,就见树林外围起了一阵烟雾,隐约有火苗闪现。

等了一会儿,判断清楚敌人点火的方位和风向之后,李诚中嘱咐大伙儿道:“冲出去后就发射弩箭,照准有马的射!射完后不要停顿,直接上官道,在官道上车驾才能快行。”他又吩咐王思礼、李承晚和刘巴三人护卫车驾,要求他们不许回头,又命其他人随他殿后,一定要缠住那些骑马的敌人。

分派完毕之后,李诚中发令,车队便从挑选好的那个方向冲了出去。

刚冲到树林边,就见外面一阵大乱,十多骑军将正在和刚才围攻自己的敌人交战。李诚中略略一看,就见到了正在厮杀的李承约,当即大喜,也带人加入了战场。弩箭一放,又是几名敌骑落马,李诚中再带着张兴重等人一冲,敌人便再也支撑不住。

这些敌骑果然勇悍,在巨大的劣势面前兀自死战不逃,被李承约和李诚中围到一处,尽数杀光,领头的那个首领苦笑一声,也不多话,当即横刀自刎。余下的泼皮们四散而逃,但哪里逃得过四条腿的战马?都被圈拢回来,跪在地上求饶。

李诚中笑着问:“德俭怎么过来了?你来得还真是合适,否则老李我这次丢人就要丢大发了。”

李承约笑道:“某就是想再送送自成兄,没想到追到这边,竟然看到这帮人在这里放火。某手下有个弟兄认出了那个家伙……”手中长枪点了点刚才自刎的敌骑首领,又道:“嘿嘿,卢元义,衙内手下的横班都头,某就知道肯定没好事……”说着,又冲着远处的车驾点头笑了笑,却是兰儿掀起车厢的帘子在看着他。

李诚中一乐:“以后别拿我当借口!”两人相视大笑。

王大郎、王思礼、李承晚等人都上来和李承约见礼,只张兴重板着脸没有过来,在车驾边问候着自己的父母。

不劳李诚中他们操心,刘巴已经主动上前询问起那帮泼皮来,自然少不了拳打脚踢。泼皮们都吓坏了,如倒豆子般将所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说完后不停求饶。

泼皮们虽然知晓得有限,但前后印证,衙内刘守光派人截杀的事实已经清晰无误,众人都是大怒,李承约眼睛都红了,就要赶回幽州找刘守光算账。

李诚中忙拉住他,问:“你真要回去找他算账?先跟我说说,你准备怎么个算法?”

李承约喘着粗气道:“回去杀了他!敢明目张胆的抢某的女人……”

张兴重虽然离得远,却一直竖着耳朵听这边的谈话,立刻怒道:“谁是你的女人?”

李承约略一尴尬,顿时无语。

李诚中忍不住好笑,又问:“杀了以后呢?”

李承约愤愤道:“某……某去向大帅请罪!大不了,大不了某抵他性命就是了!”

李诚中摇头:“有那么简单么?你要是真死了,你家大人怎么办?刘守光是大帅的儿子,咱们这么闹回幽州去,必定讨不到便宜的。”

李承约恨恨道:“就算不杀他,也要揍他个半死,出出这口恶气!难道自成兄能咽得下这口气?”

李诚中咬牙道:“当然咽不下,将来有一天,定要把这仇报回来!”

两人便商议了一番,各自让一个亲兵将今天的事情报给周知裕和李君操。李承约如何禀报自家父亲,李诚中不清楚,李诚中传给周知裕的口讯是这样的:来袭的兵马已经全部斩杀,若是周知裕认为应该捅出来,那就上告大帅,若是周知裕认为时机不妥,他也会暂时忍下这口气,以待将来,至于如何处理,全听周知裕吩咐。

将剩下的泼皮拉到山坡后全部杀掉,一行又重新上路了。到了三河县,官道分作两条,一条往北,一条往东,李承约本该在这里作别的,但他又赖着脸皮继续跟到了玉田,才向众人辞别。李诚中等人则继续东进,向平州出发。

到了平州之后,李诚中拜见了张在吉,将这次幽州之行的经过一一道来。张在吉已经得到了幽州方面的邸报和任命,但仍然仔细听了李诚中禀告。听完后,张在吉就柳城和燕郡有关民事官员的任免听取了李诚中的意见。李诚中又拜托张在吉安顿张兴重一家,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在平州停留了一天,李诚中由榆关而出,返回柳城。

……

幽州节度府书房。

刘仁恭抄起桌上的一方墨砚,劈头盖脸砸向跪在地上的刘守光。

刘守光胆战心惊的偏了偏头,却没有躲过,被墨砚砸在头上,溅了满头的墨汁。

刘仁恭怒道:“谁给你那么大胆子,竟敢半路截杀一方军中大将?说!谁给你那么大的胆子!”

刘守光趴伏在地上,大哭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儿子不是想截杀他,儿子只是替赵三郎去讨马,李诚中无故扣留赵三郎的战马,儿子气愤不过,就派人去吓唬吓唬他,谁知道就真个动了兵刃,儿子也没想到啊……”

刘仁恭抓起桌上的笔架,又扔了过去,这次却正砸在刘守光的额头上,刘守光顿时血流如注。

“还敢狡辩!赵家的战马赵霸不去取,偏要你为他出头?那你就是个十足的蠢货!”

刘守光不敢再说,只是不停磕头。

刘仁恭气急,不停口的打骂“孽畜!”、“混账!”然后又从桌案后起身,几步抢出来,照着刘守光就是几脚狠狠的踹了上去。他是打仗打出来的节度使,脚上力度极大,将刘守光踹的好悬没闭过气去。

躲在门外的戚氏再也忍不住了,哭喊着闯进来,抱住地上的刘守光道:“别打了!再打就打死了!吾儿啊,亲生的啊,你也下得去那么重的手!要打就连我们娘儿俩一块儿打死吧!”

刘仁恭气道:“都是你,骄纵了这么一个纨绔浮浪子出来。如今幽州大敌当前,正需众将士效死的时候,这个孽畜却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来,让某如何向周好问交代?如何向全军将士交代!”

戚氏大哭,只是不停哀求,刘守光倒在母亲怀里,吓得不住口道:“儿知错了!儿再也不敢了!”

哭闹了一番,刘仁恭毕竟不可能真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叹了口气,让侍婢将戚氏拉出去后,又向刘守光道:“如今大战在即,暂且寄下你这颗狗头!回去后写一封悔罪书信,连同赔礼一并送过来!记住,信要亲笔写,赔礼一定要厚重!要是有半分差池,就将你交给李诚中,让李诚中处置你!还不快滚!”

刘守光喏喏答允着,爬起身来,用衣袖擦干糊在眼上的墨汁和血迹,转身灰溜溜的就往外走,刚到门口,忽然又听刘仁恭道:“以后不许你再擅自出入后宅!”

这一句话直吓得刘守光肝胆俱裂、腿脚酸软,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只觉天旋地转,好悬没有栽倒在当场。

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90章 决战上党(五)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20章 大河之东(五)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29章 营州经略(一)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25章 榆关风云(四)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45章 卢龙节度(十四)第82章 钉子(十五)第22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33章 榆关风云(十二)第6章 魏州血夜(六)第8章 西京变(八)第25章 大河之东(十)第75章 仁恕之道(八)第14章 北回归线(四)第22章 榆关风云(一)第59章 两河轮战(五)第60章 饶乐山巅(十四)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79章 钉子(十二)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117章 南北战策(十一)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25章 诸侯之定(四)第73章 钉子(六)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64章 燕郡问题(九)第50章 卢龙节度(十九)第140章 国器(二)第8章 魏州(三)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116章 南北战策(十)第30章 营州经略(二)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42章 春夏(八)第121章 南北战策(十五)第39章 蓟州(一)第10章 魏州(五)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52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25章 榆关风云(四)第55章 两河轮战(一)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42章 蓟州(四)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111章 南北战策(五)第2章 幽州留后(二)第117章 南北战策(十一)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44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第64章 燕郡问题(九)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23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第34章 卢龙节度(三)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16章 西京变(十六)第111章 南北战策(五)第38章 营州经略(十)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11章 北回归线(一)第46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78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第88章 决战上党(三)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23章 榆关风云(二)第58章 燕郡问题(三)第30章 幽州留后(三十)第47章 范阳之春(一)第13节 幽州留后(十三)第139章 国器(一)第133章 中枢之要(三)第35章 营州经略(七)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1章 西京变(一)第16章 大河之东(一)第31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第129章 河南(七)第99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90章 决战上党(五)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20章 大河之东(五)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29章 营州经略(一)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25章 榆关风云(四)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45章 卢龙节度(十四)第82章 钉子(十五)第22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33章 榆关风云(十二)第6章 魏州血夜(六)第8章 西京变(八)第25章 大河之东(十)第75章 仁恕之道(八)第14章 北回归线(四)第22章 榆关风云(一)第59章 两河轮战(五)第60章 饶乐山巅(十四)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79章 钉子(十二)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117章 南北战策(十一)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25章 诸侯之定(四)第73章 钉子(六)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64章 燕郡问题(九)第50章 卢龙节度(十九)第140章 国器(二)第8章 魏州(三)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116章 南北战策(十)第30章 营州经略(二)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42章 春夏(八)第121章 南北战策(十五)第39章 蓟州(一)第10章 魏州(五)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52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25章 榆关风云(四)第55章 两河轮战(一)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42章 蓟州(四)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111章 南北战策(五)第2章 幽州留后(二)第117章 南北战策(十一)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44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第64章 燕郡问题(九)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23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第34章 卢龙节度(三)第76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16章 西京变(十六)第111章 南北战策(五)第38章 营州经略(十)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11章 北回归线(一)第46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78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第88章 决战上党(三)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23章 榆关风云(二)第58章 燕郡问题(三)第30章 幽州留后(三十)第47章 范阳之春(一)第13节 幽州留后(十三)第139章 国器(一)第133章 中枢之要(三)第35章 营州经略(七)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1章 西京变(一)第16章 大河之东(一)第31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第129章 河南(七)第99章 决战上党(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