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河南(七)

ps:感谢eagle周兄和sunny-son的打赏,当然还有兄弟们的月票鼓励。

葛从周还是想等待梁王的音讯,这让杨崇本很是无奈。一个多月过去了,快两个月了,如果梁王能够回来,早就回来了,可是军情紧急,如今可耽误不起啊。其实杨崇本是很希望梁王就此回不来的,干脆死在荒郊野外才好,也算是老天爷替自己报了夺妻之仇。

自从降顺梁王后,杨崇本一直过着极度抑郁的生活,他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每当听到旁人说笑,都下意识认为人家是在背后笑话自己。可他知道梁王对自己防范很重,所以不敢稍露不满,只能这么苟且下去,不管如何,先保住性命要紧。

梁王失去音讯后,杨崇本觉得天也开了,日子也轻松了,他本来想找个机会回趟汴州,把自己的妻子偷偷接出来,要么投到别的藩镇去,要么干脆就此隐姓埋名。受辱不是她的错,一切错处都在自己,对于妻子,杨崇本充满了愧疚。

可是计划还没有实施,汴州就被燕军占了,从消息传来的那天起,杨崇本就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妻子的安危。从内心而言,他希望葛从周立刻投降燕军,对于这支能够战胜梁王的军队,他抱有深深的好感。但说实话,葛从周待他不错,让他这么一个降将手握重权,这是殊为不易的。如果葛从周坚持要和燕军对峙的话,杨崇本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自处。

葛从周在病榻上简单交代了一下军务,就昏昏沉沉睡过去了。张延寿床前领命,前往任城,葛从周让他再坚持一个月。多留出一些时间等待梁王的音讯。而在兖州,中军的一应大小事务则交给杨崇本负责,主要还是给予张延寿最大的支持,同时继续四下打探梁王的行踪。

这就意味着,泰宁军要独自和燕军作战一个月。才能最终决定出路。

目送着张延寿带领的两万泰宁军出征后,杨崇本落落寡欢的回到了城外的泰宁军大营,一回来,就见大群军士正拥挤在辕门外,吵吵嚷嚷间,议论飞扬。辕门校尉正在安抚士卒。一见杨崇本,立刻赶了过来,禀告说梁王回来了!

杨崇本大惊,忙问究竟,于是辕门校尉飞快将事情经过说了一番。

就在杨崇本去送张延寿出征之际,中军大营外径直闯入了十多个人。个个蓬头垢面,便如乞丐一般,却又大大咧咧,呼来唤去。此事惊动了值星的辕门校尉,他赶过来一看,乖乖隆地冬,打头几个正是梁王、敬翔、康怀英和氏叔琮等人。

校尉忙矮着身子。恭恭敬敬将四人请入帅帐,四人如今正在大帐之内。

“瞧清楚了,果然是殿下?”

“卑职绝不会认错的,梁王殿下怎么会认错?还有敬相,卑职是得敬相当面指教过军务的。康大帅卑职也见过,虽然以前只是远远见到,但看模样也有几分真切。再者,跟在殿下和敬相身边,不是他还有谁?”

“那……大帅知道殿下回来了么?”

“还不曾知晓,卑职说去禀告大帅。敬相不让,只让卑职将虎符令箭取来,卑职说令符在兖州城内,不在营中,敬相又说让卑职将各营都管招来。叫大伙儿参见殿下……”

杨崇本一琢磨,立刻就明白了,这是要效汉高祖夺兵之旧事啊!他立刻紧张的问:“你去召集了么?”

辕门校尉道:“还没来得及,殿下让弄点吃食,卑职先张罗了酒菜,刚摆布完,正要去召集各营都管……”

杨崇本暗道“天助我也”,忙将校尉拉住:“此事莫急,还是先禀报大帅为好。”

校尉犹豫道:“可是殿下和敬相催得很急……”

杨崇本脸色一黑,作声道:“泰宁军是谁的兵?大帅染病在床,你便不听大帅军令了么?”

“可是……”校尉脑子有些迷糊了。

“大帅命某暂掌中军,你又不是不知道,莫非某的话便算不得军令?殿下和敬相要召集众将,此事必得先禀大帅不可!你这就去城中一趟,向大帅请令,待回来后再做计较。殿下和敬相要怪罪下来,都由某家顶着!”

“这……好吧,卑职先去禀告大帅。”

“快去吧!”

杨崇本微笑着目送辕门校尉飞骑出了营门,立刻转身召集牙军的几个都头。几个军官都是杨崇本一年多来提拔和安置的心腹,虽然能够掌握的兵马不多,也就千余人,但也算是杨崇本赖以在泰宁军中立足的资本。

杨崇本在营帐之内和几个心腹一番密议后,立刻决定动手,一个都头挑选了百余名军士,跟随在杨崇本身边,其他几个各自回去召集人手,以便事机不谐之时以为奥援。

葛从周不在大营之内,现在中军便以杨崇本权力最大,他带领百余军士来到辕门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数十名听到风声前来打探消息的中低级军官。军官们一见杨崇本,都纷纷施礼,眼中却尽是询问之色。

杨崇本沉着脸,斥责道:“你们都围在这里成何体统?此乃中军,非是市集!如今兖州形势危急,哪里还有闲暇在此议论?尔等快些散去,各回本军,约束兵马,严防有变!”

在杨崇本的呵斥下,中军官作星鸟兽散,立时离去,中军前立刻清空了一片。有不少军官边走边小声嘀咕:“凶个劳什子劲,女人被抢了不见发狠,却冲咱们吆五喝六的……王八……”

杨崇本紧咬牙关,强自忍下没有发作,望向帅帐的眼神却更加坚定了。

辕门距帅帐只有五十步,杨崇本却仿佛走了两年,来到帅帐前,吩咐军士将其团团围住,自己深吸一口气。带着十多名甲士挑帘而入。

帅帐之内,十多个衣裳破烂、满脸泥污之人正围坐在几张案几上胡吃海塞,所有人都如饿死鬼投胎一般,拼命向着手中的肉块和面饼发狠,弄得帅帐内一片杯盘狼藉。

杨崇本稍作打量。立刻认出了让自己这两年来时常夜不能寐的仇人。

梁王朱全忠披散着满是灰土的头发,身上穿着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破袄,双脚上的皮靴破了好几个洞,几根黑乎乎的脚趾露了出来,满是黄泥。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天下头等强藩,如今却落魄得如同乞丐一般。令杨崇本瞬间一阵恍惚。

梁王左手抓着一根羊骨,右手正在往嘴里塞着一块面饼,髭须上沾满了油水。一见杨崇本进来,整个身子立时僵了一僵。

“杨崇本……”梁王眼神直勾勾盯了过来,低沉的嗓音如同野兽。

杨崇本额头上青筋暴起,脸色瞬间涨红。整个人都激动得不停战栗:“原来……原来殿下也有今日……嘿嘿……”

梁王慢慢放下手中的肉食,抹了抹嘴,拾起脚边的刀鞘,抚摸着上面精美的镂空雕纹,淡淡道:“张延寿呢?”

杨崇本忽然咧嘴笑了:“张都虞带兵去任城了,葛帅让张都虞去任城坚持一个月,说是要继续等待殿下的消息。燕军势大。这一仗很不好打,张都虞把丁会将军、霍存将军也带去了……哈,殿下没想到吧,葛帅命末将暂掌中军,此刻中军之中,末将官职最高。”

梁王点了点头,怅然道:“原来你竟然已至如此高位……通美误我……”

一旁穿戴同样破烂的“乞丐”长身而起,手指杨崇本怒道:“你就不怕葛帅治你的罪!”

杨崇本哈哈笑道:“葛帅……哈哈,葛帅…….”便如听到世上最好笑的笑话,“葛帅重病卧床。恐怕来不及赶到此处了。敬相,闯军夺兵之策是你想出来的吧?只不过计策太繁复了一些,若是简单一点,直接去兖州面见葛帅,杨某还真不能拿你们怎么样。敬相。你低估了葛帅对殿下的忠心,如今已然自投罗网,还有何颜面在此聒噪?哈哈……”

正在狂笑之际,梁王忽然暴起,刀刃出鞘,一步跃来,猛劈杨崇本。

杨崇本大骇,忙不迭就地后仰,身子一扭,向旁滚去。梁王是白兵起家,一路从小卒杀到今天这般高位,本身就是个极为悍勇之辈。若是放到平日,就凭杨崇本失了先机,无论如何是逃不过去的,最多再有两招,就会立毙于梁王刀下。

只可惜梁王经历了两个月的辗转跋涉,身子实在虚弱不堪,砍出来的第一刀已经耗尽了适才蕴积起来的体力。杨崇本躲过这一刀后,梁王本想顺势斜撩,将他一条胳膊先卸下来,却忽然感到一阵晕眩,脚步不稳,好悬没跌倒在地。

就这么缓一缓的工夫,两柄横刀已经斩向梁王胸前。梁王努力向后避让,身子却不听指挥,眼睁睁看着两道刀光分别自左右肋下斩了上来。剧痛之下,梁王下意识里闪过一个念头:“刚才还是吃少了……”

杨崇本怒喊:“杀!杀死他们!”军士们抢上前去,对着梁王、康怀英、氏叔琮、敬相等十余人狂砍起来。虽说跟随梁王逃出来的都是百战勇士,但人是铁饭是钢,就算是吕布复生,在极度虚弱和饥饿之下,也敌不过吃饱喝足的普通军士,转眼一个个都被砍翻在地。

杨崇本已经爬了起来,挤进人群之中,挥刀向着浑身是血的梁王拼命砍去,一边砍一边喊:“杀死你!杀死你!杀死你!……”如同魔怔一般,将梁王的尸身砍成了肉泥,一块块分辨不出形状,整个大帐之内全是四处横飞的血污。

砍了半晌,杨崇本砍累了,“哐当”一声丢下横刀,缓缓软倒在地,就坐在血水之中,抱头痛哭。

第11章 西京变(十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7章 诸侯之定(六)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17章 北回归线(七)第34章 诸侯之定(十三)第6章 西京变(六)第75章 转折(七)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0章 西京变(二十)第41章 白狼山水间(八)第62章 饶乐山巅(十六)第58章 饶乐山巅(十二)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29章 双极(一)第12节 幽州留后(十二)第9章 辽西双城(九)第39章 白狼山水间(六)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70章 转折(二)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15章 辽西双城(十五)第2章 辽西双城(二)第9章 幽州留后(九)第81章 钉子(十四)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41章 春夏(七)第12章 北回归线(二)第21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第73章 转折(五)第131章 中枢之要第27章 插曲(四)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14章 蒋袁合流(四)第38章 白狼山水间(五)第56章 饶乐山巅(十)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7章 大河之东(二)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36章 白狼山水间(三)第5章 贝州(下)第8章 中官之死(二)第5章 辽西双城(五)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80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第127章 河南(五)第55章 两河轮战(一)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12章 辽西双城(十二)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65章 非常规战争(二)第84章 东都会盟(四)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57章 饶乐山巅(十一)第23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第21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第36章 春夏(二)第3章 西京变(三)第78章 钉子(十一)第20章 幽州留后(二十)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127章 河南(五)第78章 转折(十)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78章 转折(十)第19章 幽州留后(十九)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16章 幽州留后(十六)第58章 燕郡问题(三)第78章 怀远新思维(十)第7章 幽州留后(七)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27章 榆关风云(六)第43章 卢龙节度(十二)第16章 大河之东(一)第128章 河南(六)第41章 蓟州(三)第5章 贝州(下)第68章 钉子(一)第96章 决战上党(十一)第10章 辽西双城(十)第62章 两河轮战(八)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75章 转折(七)第72章 转折(四)第48章 饶乐山巅(二)第72章 转折(四)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6章 幽州留后(六)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16章 幽州留后(十六)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31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11章 西京变(十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7章 诸侯之定(六)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17章 北回归线(七)第34章 诸侯之定(十三)第6章 西京变(六)第75章 转折(七)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0章 西京变(二十)第41章 白狼山水间(八)第62章 饶乐山巅(十六)第58章 饶乐山巅(十二)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29章 双极(一)第12节 幽州留后(十二)第9章 辽西双城(九)第39章 白狼山水间(六)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70章 转折(二)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15章 辽西双城(十五)第2章 辽西双城(二)第9章 幽州留后(九)第81章 钉子(十四)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41章 春夏(七)第12章 北回归线(二)第21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第73章 转折(五)第131章 中枢之要第27章 插曲(四)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14章 蒋袁合流(四)第38章 白狼山水间(五)第56章 饶乐山巅(十)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7章 大河之东(二)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36章 白狼山水间(三)第5章 贝州(下)第8章 中官之死(二)第5章 辽西双城(五)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80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第127章 河南(五)第55章 两河轮战(一)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12章 辽西双城(十二)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65章 非常规战争(二)第84章 东都会盟(四)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57章 饶乐山巅(十一)第23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第21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第36章 春夏(二)第3章 西京变(三)第78章 钉子(十一)第20章 幽州留后(二十)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127章 河南(五)第78章 转折(十)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78章 转折(十)第19章 幽州留后(十九)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16章 幽州留后(十六)第58章 燕郡问题(三)第78章 怀远新思维(十)第7章 幽州留后(七)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27章 榆关风云(六)第43章 卢龙节度(十二)第16章 大河之东(一)第128章 河南(六)第41章 蓟州(三)第5章 贝州(下)第68章 钉子(一)第96章 决战上党(十一)第10章 辽西双城(十)第62章 两河轮战(八)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75章 转折(七)第72章 转折(四)第48章 饶乐山巅(二)第72章 转折(四)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6章 幽州留后(六)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16章 幽州留后(十六)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31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