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

验收完军工生产和新式兵器的操练后,二月底和整个三月份期间,黄州的军事方面,也没什么需要沈树人操心的了。

继续按计划批量生产、把现有的火枪兵全部配齐刺刀和长柄战斧,按部就班操练战术,四月初就能让部队彻底面貌一新。

至于原本的长枪兵和其他辅助兵种的操练,也不会含糊,一切都按计划行事。

阎应元、张名振来了之后,沈树人也分派了一些练兵任务给他们,并且调整了部队编制。

沈树人手上有两个府的卫所编制、七千人的兵力。黄州卫都司一直是左子雄,而随州卫原先暂时由张煌言接着。

但张煌言毕竟是文官,就算能打仗,也不该直接领武将编制。

这次的张名振却是正牌武将,直接可以放到随州卫都司的位置上。

沈树人对这些人的忠诚度还是挺放心的,毕竟历史上就都是鲁王系手下的水军将领,后世张煌言和张名振一文一武合作了十年之久。相信这一世这俩人也能很合得来,不用沈树人去操心人际关系的事儿。

除此之外,沈树人挖来的这些官员,无论多多少少都会带点嫡系家丁和亲兵一起上任,多则百余人,少的也有数十人。最多的是郑成功那边,一下子直接带来六七百人。

最后统共算了一下,这次大约给黄州军补充了一千人的兵力,让总兵力数从七千人增长到了八千。

而且增长的还都是精兵——明末最精锐的士兵就是将领们的亲兵和家丁。

有了八千人之后,沈树人索性把每个卫所扩充到四千人,并且每卫所暂时分两个营,每营各两千人,私设守备一名,这也是为了将来进一步扩军提前搭建骨干框架。

毕竟沈树人这次诓来的基层文官武将人才有点多,除了张名振之外,还有一个杨晋爵也是都司待遇,但他手头还没第三个卫所来供杨晋爵任都司呢,只能先实际上掌握守备级别的兵权,等着打胜仗扩军。

其他辖区暂时没光复、没法正式上任的文官,也能先客串一点任务。

好在沈树人给的待遇绝对丰厚,级别也有保障,下面的人对此也都能忍。

……

暂时把军队建设的活儿放在一边,整个三月份沈树人就可以抽出工夫,再梳理一下他走后这段时间,黄州的民政种田进展。

这一块倒是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需要的周期都很长。几个月下来也看不到什么质变。

无非是让闲下来的百姓尽量恢复生产、整修梯田、全力加速新作物的种植推广。

沈树人回来之前,春耕就已经完成了,今年的玉米也都已经种下去了。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这方面急也急不来。

沈树人劝农视察了十几天,也没什么可以做的。唯独只是在深入民间、听取了下辖种玉米农民反馈的疾苦之后,沈树人意识到黄州农民普遍没有给玉米脱粒的经验,甚至连同期福建的农民也不太会脱粒,非常费时费力。

玉米传入中原,也就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明朝的农民没那么擅长总结,之前也都是随便种种。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沈树人也算力所能及稍微点拨了几下,提供了点思路,再画个草图,让铁匠们帮忙做一个简易的铁箍螺旋脱粒机,手摇式就可以操作的那种。

他前世虽没种过田,可好歹也看过抖音上各种干农活的视频,也看过华农兄弟日常,这种结构简单的单人操作机器,他还是可以回忆起形状的。

搞定了这事儿后,沈树人一不做二不休,又顺便鼓捣了几样可以给农民省力、机械结构也非常简单的小农具,

比如后世20世纪农民用的那种“长柄带网兜的镰刀”,让农民收割的时候不用再弯腰一手扶着秸秆、一手挥镰刀收割。而是可以直接站着横扫就割掉一大片,避免腰肌劳损。

收割下来的作物秸秆捆也可以直接落在网兜上,攒上十几斤再一次性倒到一边,避免了农民只能靠手抓秸秆、割不了三五刀就得回头扔一次作物。

当然这种新式长柄网兜镰刀也有局限性,那就是没法收割容易倒伏的作物,遇到倒伏的还得弯腰下去手扶住才能收割。尤其是收割韭菜,谁让韭菜喜欢躺平呢,非得农民弯腰把韭菜扶起来再割。

古代农作物品种没有改良过,抗倒伏效果不如现代品种。这种新镰刀也就只有富裕些的农民会买,穷得只能有一把镰刀的贫农,还是继续用老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给农民播种时、确定下种间距用的小工具,类似于拳王上八神庵的两条腿之间系根绳子的木柄圆规,上面还能带个漏种子的小袋子,把挖孔下种两步操作合并到一起完成,节约一半工作量还不用弯腰。

诸如此类一共鼓捣了三五种小工具,具体细节无须赘述,反正都是后世抖音上随便一刷就能看到的简单货。

这些东西,还是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在沈树人亲自去各县劝农的过程中,想到啥就弄啥,效率堪称神速,把跟随他视察的文官、小吏都惊呆了,各乡的乡老士绅也都瞠目结舌,从没见过一个两榜进士文官能对农业生产提出那么多切实有用的工具改良。

户房的小吏算了一下,府台大人这一系列操作,起码能让农民们在收割环节节省两三成的工作量,下种环节也能省很多力。虽然没法提高产量,却能让单位数量劳动力多种一两成面积的土地。

这不说是神农之功,至少也是个德政了。

……

一个月的巡视劝农整顿,时间很快来到三月底。

春天种下的玉米长势正喜人,去年冬天沈树人离开之前种下的土豆,却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土豆的种植一年可以有两季,三月过半后开始抢收,到四月初夏就要种下第二季。

土豆的繁殖速率和种收比都高于玉米,所以随着这一季土豆的收获,新得到的产量已经足够覆盖黄州全境适合种土豆的土地都种上了,甚至还能多出一半多。

新农作物的种子繁殖都是几何级数的,每一季就翻至少十几倍,去年冬天时土豆只够种两个县,现在可不得扩充到两三个府了。

种子足够之后,沈树人终于开了禁令。

一改此前“玉米和土豆的收成都必须全部留种,只能测试性地吃极少部分”的政策。改为“允许拿出两成左右的土豆收成,直接供百姓食用”。

禁令一开,黄州贫民们总算有机会尝到这种他们已经种了一年多的农产品,不至于干瞪眼只给看不给吃。

与此同时,沈树人又核查了一下他组织的那些动物产品的繁衍效果,发现印度大胸鸡(白羽鸡的父系)、罗非鱼、巴沙鱼产业也都繁育得很不错了,到了可以批量出栏供大家吃的程度。

这些繁殖周期快、三四个月就能繁殖一代的新物种,这次也都进了解禁名单。

与此同时,说句题外话,其实早在三月初时,沈树人的“牲畜新产品育种”计划,又增添了一大支柱——

当时郑成功刚来黄州不久,郑家对于沈树人肯照顾他们大公子,也是非常感恩的。沈树人将近两年前就跟郑成功交过底,要弄很多海外优良物种。如今经过两年的寻找,郑家又弄回来一款重磅产品:与后世英国与东南亚猪种杂交产生的大约克白猪差不多的肉猪。

郑家这次倒不是从英国弄来的,但也算是费尽周折,估计是重金跟西洋商人们下单,西洋商人们这次来华贸易时想尽办法搜罗到的,可能是在中东或者东地中海沿岸偶然杂交原产出来的吧。

总而言之,在沈树人的指导思路下,一种勉强比黑猪长得快、产肉多的大白猪,算是从此引入华夏了。具体后续繁育,肯定还得慢慢做实验、杂交进行基因选择,说不定能得到更好的改良品种。

……

一个多月的繁忙劝农后,四月初,整个黄州都进入了一片丰收后的喜悦、以及耕种第二季土豆的忙碌之中。

百姓们难得在这持续了十几年的大灾之年后,过上了人人勉强能吃上饱饭,自耕农们还能偶尔吃上几尾罗非鱼的程度。

虽然这样的世外乐土景象,只在黄州这一府范围内实现了,只在这片大别山深处的根据地中才能看到。

丰收的同时,沈树人也等到了两条好消息:三月下旬时,朝廷终于来了使者,宣布了一些消息。

首先,是告诉湖广当地官员,朝廷正式通过了户部承运司郎中沈廷扬上奏的“请开南方贼情三省厘金试点”的折子,即日起,在湖广、南直隶、福建开征厘金,收到的银子由地方自行支配。

朝廷不会拿这个银子,但厘金开征后,朝廷给这三个省的剿贼军队的军饷下发也会减少,朝廷好把省下来的银子用到别处堵窟窿。

等于是湖广地区剿贼军队的军饷,有相当一部分要靠湖广的厘金来自筹,南直隶那边也是一样。

沈树人运作苦等数月的厘金,总算是最后一只靴子落了地。

与此同时,朝廷给沈树人的敕命里,还叙了他的前功,并且表彰他对厘金政策的完善,也颇有建言之功,数功并商,正式给他湖北兵备佥事的头衔。

听到这句旨意时,沈树人内心也是觉得有点讽刺,他原本以为自己还能更早一个多月就拿到升兵备佥事的任命。

闹了半天,原来崇祯是担心后续做了更多事儿赏无可赏,所以压了一下节奏,等这次厘金试点正式宣布后,才一次性给他升到位。

“恭喜府台大人!哦不,该称道台大人了!”使者走后,黄州本地文武都对沈树人交口称赞,颂扬不已。

沈树人倒是很谦虚:“诶,兵备道算什么道台,又不是所有道的道员都配称道台的,诸位不要过誉。”

所有下属却坚持异口同声:“道台大人文武双全,又懂理财,还能劝农恤民,让治下贫民都吃饱饭,这等德政,有什么当不得的!”

沈树人拗不过众人,只好勉强允许大家这么称呼,随后,他就在知府衙门里设宴三天,正式庆祝升官,顺便感谢一下皇恩。

丰收所得的罗非鱼和鸡肉,也都是进一步拿来赏赐设宴,不再仅仅局限于官员们食用。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随着沈树人允许敞开吃土豆、吃罗非鱼,这些新物种肯定会出现扩散。

大约到四月中旬时,也就是沈树人升官后才十几天,民间就有上述物种自然扩散到隔壁随州府那几个还被流贼贺锦控制的县城去了——

百姓们完全没有恶意,只是那些在各县之间流窜的贫苦流民,听说孝感县这边有卖土豆,不但能吃还很高产。所以肯定有流民或乡绅过来设法搞一点,拿回去后自己偷偷种种看。

当距离孝感县最近的安陆县等地都知道土豆的广泛存在后,消息很快也就传到了“左金王”贺锦的耳朵里。

贺锦加紧派出斥候渗透打探,很快就听说黄州沈树人这儿,有一种薯类、还有几种高产的鱼、一种高产的鸡,全都已经可以敞开了让百姓吃,说明种子规模已经足够繁衍播种一整个府了。

再一打探,听说黄州全境和随州孝感县的普通百姓,如今都能勉强吃饱饭了,这就更让至今还处在半饥饿状态的流贼动心了。

好在贺锦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去年刘希尧是怎么死的,他的实力也不比刘希尧强多少。

所以,贺锦没有直接轻举妄动,而是立刻把情报透露给了“革里眼”贺一龙,以及蔺养成,试图集三营之力,一起商量怎么吃这块肥肉。

“什么?沈树人治理地方那么厉害?这都已经帮咱把整个黄州的田都种得那么好了?咱直接去吃就行了?”贺一龙与蔺养成听说时,都忍不住闪过惊喜。

——

PS:种田过渡章节,有点流水账,也是为了快速换地图引入新的敌人。

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50章 整军备战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6章 无能狂怒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章 初到黄州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20章 鲜廉寡耻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48章 实事求是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80章 塔山血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
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50章 整军备战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6章 无能狂怒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章 初到黄州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20章 鲜廉寡耻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48章 实事求是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80章 塔山血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