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

“抚台大人,不好!岳州急报!张逆麾下李定国部,近日突从天门山一带杀出,山口永定卫守军猝不及防,千余士卒兵无战心,半日而降!”

“李定国部奔袭一日一夜,攻打慈利县,知县黄仁友怯战而降,九溪卫守军被断退路,亦投降。如今李定国已进逼石门、澧县。再经安乡就要进入洞庭湖了!这是两天前从岳州送回的消息!还不知这两日内,情形有没有进一步恶化、石门、澧县有没有死守拖延。”

“张献忠旗号,于两天前出现在常德府桃源县以东,桃源知县在城池被围之前,紧急送出信使至府治武陵县报急。”

第一批报急文书,于六月初八,送到江陵方孔炤处。急报的内容,最晚也只是截止到六月初六,也就是两天之前。

所以最近两天流贼有没有取得新的进展、取得了多大进展,方孔炤依然是不知道的。

方孔炤得到这些噩耗时,差点就眼前一黑。

他也是没办法,之前把治所留在江陵、主要兵力堵在夷陵,也是因为他的部队规模太小,兵力不足,这两年杨嗣昌也不重视他,他能直接调动的人马还不到两万。

这么点人,当然要据险而守,长期相持,所以集中力量盯住长江三峡的出口,也就是最稳妥的选择了,谁会想到张献忠能不顾粮道、翻山越岭突出重围?

说到底,是传统读兵书的文官,对于军事的认知,过于停留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上了。

可粮草先行这句话,是针对需要自己运粮的军队的。

对于杀到哪儿吃到哪儿、只要有人就有吃的的张献忠部而言,这种古训在极端情况下,显然会失效。

这还真不能怪方孔炤迂腐,因为同样的错误,历史上长江三峡另一边的邵捷春也犯过——

邵捷春也是让张令死守白帝城、瞿塘卫,而秦良玉劝他要“主动进据山险,不可独守孤城”,邵捷春也不听(也不是他不想听,而是承担不起分散长期驻军的粮草消耗),最后导致被张献忠不顾粮道绕路突入四川。

方孔炤只是犯了一个大明读书人出身巡抚们都会犯的错误。

但事情已经出了,眼下需要的只能是尽快解决,堵漏。

方孔炤第一时间召集了幕僚、下属,询问各方意见,群策群力想个办法。

“为今之计,如之奈何?本官想带江陵兵马南下巴陵、华容,防止张逆抢占洞庭湖口,再观察形势随机应变,诸位以为如何?谁敢领兵?”

方孔炤一问出口,江陵城内仅有的一个参将、一个游击,还有若干都司守备,纷纷面面相觑。

方孔炤一共不到两万的人马,还半数以上在夷陵,剩下这点人,怎么南下救援?

参将刘舜臣苦着脸求饶:“抚台大人!使不得呐,我江陵城内,连临时募集的守城乡勇在内,加起来不到八千人!而且要确保江陵不失,至少还得留人守卫吧?能派出五千人就极限了。

张献忠既然敢翻越天门山而来,必然是孤注一掷,我们这点兵马奔袭增援,哪怕坐船顺长江而下,到巴陵水路就有四百余里,劳师远征,前途恐怕难料!

还请抚台大人尽快向武昌沉抚台求援吧!让他的兵马越境进入我湖广境内助战平叛!武昌距巴陵也才五百余里,沉抚台兵强马壮,到了之后一定能保巴陵不失!”

方孔炤听了,简直要在内心痛骂刘舜臣的无耻。刚才说到江陵距离巴陵,说“顺流而下‘都’要四百里”,说到武昌援军时,却说“逆流而上也‘只’要五百里”。

沉树人的兵要来增援,不但多走一百里路,还要承担逆流而上,你怎么好意思“只”的?

然而,方孔炤也知道,找沉树人帮忙是没办法的,谁让他穷,养不起太多兵呢。手下的卫所编制都是空饷一堆,所以才这么点兵。不找外援,就只有死路一条。

wωω¸ TTκan¸ C O

不像对面的沉树人,生财有道,朝廷给的编制都足额塞满,甚至还法外招兵、各种黑户掩藏实力。

至于朝廷发下来的军饷不够用,沉树人就直接自己补贴,甚至他控制的厘金钞关能收到的养兵钱,都比方孔炤多得多——

谁让方孔炤控制的厘金钞关,主要是跟四川的贸易呢?张献忠盘踞在湖广和四川之间的长江三峡盘踞了一年半,商旅早就锐减了至少九成,也没什么商税可收了。

不过,求援之前,姿态还是要演一演的,这不是为了军事账,而是为了政治账。

方孔炤很清楚,找沉树人求援,是违反大明法度的。法理上来说,他湖广告急,方孔炤也只有权先向杨嗣昌汇报、求援,然后让杨嗣昌分配,找谁来扮演援军。

两个巡抚之间,是互相平级的,直接求援,成何体统?岂不是成了拿大明朝廷的权柄、私相授受?

被御史言官弹劾了,直接罢官都有可能。

方孔炤也只好说:“也罢,那本官就先加急行文南阳,向杨阁老请示,再由杨阁老行文武昌,让沉抚台出兵助战。

不过,刘参将,你还是得先领兵五千,立刻赶往巴陵,在沉抚台的兵马赶到之前,你得尽量抢在李定国之前,守住巴陵!你们几个,也跟着刘参将一起去吧!”

说着,方孔炤又点了几个名字,而被点到的无不大惊,唯恐流贼进展太快、他们来不及赶到巴陵,被围在半路上。

刘舜臣连忙服软:“抚台大人使不得啊!军情如火,这等时候还怎顾得上避嫌?恳求抚台大人直接向沉抚台求援!要是去南阳找杨阁老,一来一回岂不至少又多耽误五六天时间?

末将等知道抚台大人您的顾虑,要不咱联名血书、就说是咱顶不住李定国,私自向沉抚台求援的吧!大人您也是被众意裹挟,御史言官到时候也是法不责众,请大人当此重担!”

方孔炤见大家都做了见证人,这事儿将来法理上也好有个交代,就顺水推舟,只是又去邀请了江陵城内大小文官,一起商议。

包括荆州知府、江陵知县,还有一众巡抚衙门的属官、各道专业官员,把利害关系都摊牌了。

众人看武将群情汹汹,也不想真因为迂腐而导致流贼多破几个府县,便壮胆本着法不责众,联名血书,一边给杨嗣昌报备,一边直接越权请沉树人出兵。

……

刘舜臣最终还是被方孔炤逼着,带着数千人顺流而下,尽量挑选狭长的艨艟快船,两天内就赶到了岳州府巴陵郡。

与此同时,一部分信使、斥候坐着几条哨船,继续顺流而下,去武昌报信,直接请沉树人出兵。

也算刘舜臣幸运,他抵达的时候,距离方孔炤收到急报时,其实已经过了四五天了。也就是说四五天前,李定国就已经攻破慈利县、迫降了被断了归路的九溪卫,并且逼近了石门县。

这四天多的时间里,李定国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破了石门县。随后又用了两天的时间,连行军带攻战,拿下澧县。

最后两天时间,李定国继续高歌勐进,拿下了安乡、顺利进入洞庭湖,并逼近了巴陵。

刘舜臣紧赶慢赶,他抵达的时候,巴陵还没有被围攻,但李定国部队的先锋斥候,已经在巴陵附近登陆巡逻、阻断消息、截杀来往军民。

刘舜臣原本是有机会直接行军冲进巴陵城的,但他唯恐入城半路上被李定国的主力忽然杀出截断,胆怂让他选择了在巴陵县城以北二十多里的城陵矶驻扎。

城陵矶是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所在,一贯也有历朝修筑江防要塞。明朝的时候这里也有一个卫所的坞堡,所以在此扎营不用自建防御工事,可以直接用现成的。

又因为背靠长江,这儿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李定国打过来,他也可以坐船逃回长江上,就不怕只有小船和木筏的李定国追杀了。

刘舜臣原本还有最后一丝良知,觉得来都来了,一声不吭有点过分,于是就选了麾下一个千总,允许他带十条快速哨船、百名骑兵,去增援巴陵城,宣扬援军主力已到,好鼓舞城内守军士气,不至于李定国一围城就不战而降。

然而,什么样的怂将就会带出什么样的部曲,那千总也是一脸苦逼样,有根有据地诉苦:

“将军不可啊!您忘了张献忠素来擅长让流贼骑兵假扮信使、援军诈城!咱就算到了巴陵城下叫门、甚至出示印信。城上守将多半也会把我们当成张献忠的兵乱箭射回!

《控卫在此》

到时候城头不肯开门,李定国的大军又围上来,不是让弟兄们白白送死么?”

刘舜臣一想也对,随后又想到了一个完美的为个人摆脱罪责的好办法:要是将来巴陵城守住了,那就皆大欢喜,大家没事儿,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别提。

要是巴陵没守住,那守将肯定是投敌了,到时候自己就说“我已经派人去了巴陵城下增援,还想入城助守,是张献忠太狡诈、之前诈城次数太多,把守将吓成了惊弓之鸟,不肯开门放我进城,所以我只好回来了”。那样,他本人绝对不会被朝廷问罪。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还是坚持让那个心腹千总出发,只是偷偷交代:“你不想去巴陵城下也罢,好歹装模作样离开城陵矶绕一圈再回来,哨探一下敌情。以后别人问起来,我也好说我派你去过了,是城将不开门。要是没人问起这事儿,就永远烂在肚子里!”

心腹怂千总立刻心领神会,对这种明哲保身的怂招执行得无比利索。

在城陵矶驻扎下之后,刘舜臣盘算着日子,估计信使此去武昌至少还要一天半,大军再回来估计更是要三四天以上。因为大规模的军队沿着长江水路逆流行军,能日行百里就算快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仅仅在城陵矶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麾下那个心腹千总就进来汇报:

“将军!信使回报!沉树人的援军已经来了!今日白天就能到!信使送到之后,就赶紧快马先回来报信了!”

刘舜臣吓了一跳:“怎么可能来这么快?”

那怂千总吹得唾沫横飞:

“信使昨晚走到后半夜,刚到临湘县,就遇到沉抚台的大军了!沉抚台已经提前组织大军,先赶来岳州府和武昌府交界的临湘县候着了!沉抚台的骑兵上午就能到!后续水路主力下午也能赶到!”

刘舜臣愕然:“我大明的文官武将,何曾有救援友军如此神速的?便是戏文里的司马懿擒孟达,也没来这么快吧!”

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14章 绝知此坑要躬踩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98章 虚实相济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82章 新年计划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82章 新年计划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198章 领旨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25章 得国本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14章 绝知此坑要躬踩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98章 虚实相济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82章 新年计划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82章 新年计划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198章 领旨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25章 得国本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