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年计划

沈树人稍微花了几天整顿了一下黄州的军械制造,随着一切进入正轨,他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就踏上了回苏州过年的旅程。

刺刀和凹背战斧的样品打造并不困难,这玩意儿比火枪要方便得多。

走之前,沈树人也拿到了几十把样品,最初的型号有点瑕疵,那就快速迭代修改,确认没问题后,就最终定个样,按定样大批量生产。

整个过程中,一些穿越者老生常谈的标准化问题、尺寸重量度量衡统一问题,沈树人也少不了点拨几句,强调一番。

还拨出银子给工坊的匠人们、统一配备了整齐划一的新测量工具。确保加工出来的枪管和套箍刺刀能配合,枪管偏心问题能最大程度缓解。

至于第一批试产的几十把斧子和刺刀,沈树人也没打算浪费,就直接给了自己的心腹卫队装备。

腊月十六,五艘大沙船载着沈树人一行,和三百多名护卫士兵,从黄州踏上了顺流而下的归途。

张煌言亲自到码头为他们送行,还关照了几句,让年后沈家船队回来时,多贩带一些铜材、铁料。

未来一个半月里,张煌言会按部就班组织刺刀和长柄战斧的生产。但黄州本地没有铁矿,官府里现有的铁料最多只能维持两三个月的全力军工生产。

原先沈树人装备都靠外购,所以买原材料的问题还不凸出,现在全靠自己造,矛盾一下子就暴露了。

沈树人记下这事儿之后,也不用全部自己操持。船只启航后,他就转手吩咐了帮他管钱的沈寿,回程时按日常生意流程,进货铜铁即可。

如果运输需要护航,就让沈寿的弟弟沈福操持。

不过,沈树人也顺口多问了一句:“咱家原本需要进货铜铁,一般是去哪里采购的?”

沈寿为沈家操持生意进货多年,想都没想应声答道:

“回少爷,如果是黄州这边要用,铁料最便捷就是在武昌府进货。如果是苏州那边要货,用闽铁运输还便捷省钱些。

武昌府大冶县有铁山,自唐朝便有开采了,大冶县就在我黄州蕲水县对岸运到这儿不用几个钱。

至于铜,南方无论是黄州,还是苏州老家,进铜料都去安庆府铜陵,那是汉末一直开采至今的老铜矿了。”

沈树人听着,也算稍微恶补一点明末的地理知识,温故知新,了解一下哪些铜铁矿如今已经开采了,哪些还没发现。

按沈寿的说法,后世南方比较有名的马鞍山铁矿,如今就还没有。

湖北大冶的铁矿倒是早就有了,但后世张之洞搞‘汉冶萍’时,与铁矿配套的萍乡安源煤矿,肯定是还没发现。

南方地区要用冶金煤,估计还是去浙江找湖州长兴那些宋明就已经开始开采的小煤矿,虽然烟煤比例高,质量稍差,但胜在太湖平原周边交通极为便利,能比较容易把煤运出来。

如果非要搞萍乡煤矿的煤,开采难度倒是好解决,但运输会很麻烦——历史上张之洞可是为了安源煤矿,修了一条从安源山里到萍乡县城的小铁路的。

把煤运到萍乡县城后,才能顺着湘江走水路运煤。上船后后续的里程成本就能忽略不计了。湘江水通洞庭湖、长江,去哪儿都走得通。

沈树人通盘算计了一下,也不避着心腹,直接推心置腹地感慨道:“今年我们要采买的铁料铜料数量还不算巨大,不会惹来朝廷猜忌。

不过我在黄州,肯定是要继续扩军备战,追击流贼的,还要为将来被陛下调去对付鞑子做准备,明年后年军械建造速度肯定会加快好多倍。

这两年,还是得留心自己私自屯地、圈占开私矿,自给自足低调一点。免得把江南的铜铁都买涨价了太惹眼。”

过完年就是崇祯十四年了。历史上一直到崇祯十五年,皇帝都还有惩处地方实权派的号召力,所以稍微低调一点,打点掩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直要到崇祯十五年底左右,皇帝对地方上尾大不掉的势力,才算是彻底没辙。沈树人要演戏低调发展,低调到那时候也就够了。

再往后,没人会因为你大炼钢铁打造火铳,就能找你麻烦的。

沈寿见少爷连这种“欺瞒朝廷”的话题都敢跟自己聊,也是颇感受到了信任,一时抖擞精神,卖力思索,帮着出谋划策:

“少爷,既然想自己私开铁矿,少不了重金付给当地官府,再上下打点遮掩。该给朝中分润的利益,也不能少了,免得授人以柄。

不过,眼下黄州周边,最适合的铁矿便是大冶铁山,那武昌府却在左良玉镇守之下。听说老爷家书里还提到,那左良玉跟咱家……”

说到这儿,他怕措辞不当,便止住暂时不说。

沈树人也明白,一抬手,示意这不是他该操心的:“左良玉的事儿,我自有分寸,你们要想的只是经营和账目上的细务。不管这些铁山能不能拿到手,你们先按假设能拿到手,把该筹备的活儿想细了。”

……

在船上这几天,沈树人闲着也是闲着,就跟属下多聊了些将来的军工供应链问题。

人静下来总是容易想明白很多问题,也就是在这几天里,沈树人对于未来如何处理左良玉,也有了新的看法。

实话实说,原本按沈树人既定的节奏,他是打算先稳住左良玉。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革左五营彻底干掉,再对付张献忠,等张献忠都残了之后,慢慢收拾左良玉也不迟。

按照崇祯十四年对付革左五营、崇祯十五年对付张献忠的初步时间表,对付左良玉至少就是崇祯十六年的事儿了。这样才能避免同时“两线作战”。

收拾是肯定要收拾的,大方向上没有疑问。

历史上左良玉在南明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实际上就是谋反,还直接导致了南明四镇中至少有两镇的兵力被牵制住,没法用于对付多铎的南下。

所以左良玉肯定要为史可法在扬州的溃败、最后南京的沦陷,负相当的责任。

当然,或许有人会觉得,左良玉的情况应该比郑芝龙好一些,至少左良玉本人最后是起兵途中病死了,他本人没来得及降清当汉奸。

可他儿子左梦庚继承了他的军事遗产后,可是毫不犹豫直接带着部队降清了,这笔账算到左良玉头上,也不算太冤枉他。

对一个历史上将来会成为汉奸家族的存在,沈树人要对付他,当然不会有道德压力,这就是在替天行道。

但是现在,一来是沈树人意识到,左良玉近在武昌,双方关系已经撕破脸后,自己在黄州如果再有什么大拆大建的举动,很容易被左良玉盯上。自己想要拿下大冶的铁矿就近搞建设,也会被左良玉掣肘。

父亲的家书里,对左良玉之前采取的敌意措施,也说得很明显了。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一下,争取压缩到崇祯十四年就开始对付张献忠,到崇祯十五年,就做个局,让左良玉在对付张献忠时出于私仇、掣肘自己。

历史上,崇祯在十五年时,都还能让孙传庭斩杀跋扈悍将贺人龙,而左良玉历史上彻底嚣张跋扈,是要崇祯十六年、朝廷彻底无力之后。

如果自己能提前激怒左良玉,让左良玉发飘,不冷静,提前掣肘友军、破坏剿贼大局,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左良玉享受到历史上贺人龙的下场呢?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明军内耗——按照沈树人原先的计划,未来他要对付和兼并左良玉时,肯定免不了一战,双方都是大明的官军,死谁都是对汉人武力的消耗,太不划算了。

要是能利用崇祯最后的朝廷大义名分,只对付首恶、收编左良玉的军队,那就再好不过,皆大欢喜了。

可是,这个计划的缺陷和风险也很明显——沈树人不得不铤而走险,承担一定的“两线树敌”风险。

避免两线作战,本身也是兵家常识。在将来没有对张献忠完成最后一击前,就跟左良玉撕破脸,那就等于是会有那么几个月,要同时面对张献忠和左良玉的疯狂!

自己到时候的实力,扛得住么?

思前想后,沈树人觉得,为了额外的收益,这点风险还是值得承担的。

关键是就算他不去招惹左良玉,左良玉的仇恨值也不好控制。与其留个仇恨值未知的遥控炸弹,还不如变成一个导火索长度自己剪短的定时炸弹。

“等过完年,去南京办手续的时候,得打探打探左良玉在南京那些亲朋故旧,抓一点黑料握在手上了。”沈树人心中暗忖,默默定下了计划。

十天的长江行船很快就结束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沈树人的船队顺利抵达苏州的太仓刘家港。

从年初元宵节过完、自己北上京城赶考,到今天腊月底回乡,他觉得自己颇有几分北漂打工人的意味。

只不过他这个北漂成绩比较好。漂了十一个月零十天,从八品官升到七品六品五品,一次科举两次立功,堪称坐火箭。

。wap.

第325章 得国本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82章 新年计划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94章 一波又起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71章 坚壁清野,东攻西守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84章 惹火烧身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
第325章 得国本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82章 新年计划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94章 一波又起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71章 坚壁清野,东攻西守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84章 惹火烧身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