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

如果有制作精良的弓弩和箭失,并配以训练有素的士兵,弓弩的射程自然是不虚于黑火药滑膛枪的。

火药淘汰弓弩,最初只是因为火枪对士兵的训练度要求大大降低了。

当然,前述的“弓箭精良、士兵有素”大前提绝不能少,否则下场就是晚清八里桥战役那般,被单方面屠杀——

八里桥之战不仅是骑射的惨败,也是武备松弛的惨败。到了英法联军的时候,满清无论旗人还是蒙古人,大多都成了提笼架鸟的废物,说白了晚清清军一点都不比晚明明军好到哪里去。

清军历史上的堕落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以至于入关二十年基本上就养废了,那些出生时就生在北京城里的旗人,几乎就是战五渣。后来吴三桂造反,要不是他本人死得早,靠吴三桂那些还算经历过血战的部队反扑,胜负还真未可知。

相比之下,如今多铎麾下的清军,在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方面,绝对还是全球有数的天下强军,所以哪怕只靠弓弩,与明军也绝对有得一战!

面对巨量火枪的攒射,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畏敌如虎的崩溃趋势,还依然能扛着对射坚持好一阵子,身边袍泽的倒毙惨叫,也并不能立刻就摧垮清军的意志。

清军短板的只是军备,武器装甲的严重消耗,让硬件水平无法支持发挥全盛战力。

在战场的南线,对射是最密集也最惨烈的,因为横塘河对战场的阻隔,双方本就没法近战,一开始也就选择了直接顶到河边隔河对射,丝毫不担心火枪兵或弓箭手被近身肉搏。

新降汉奸军和汉军旗弓手,在将领的驱使下麻木地反复拉弓放箭,失如雨注。但多为回收利用的受损箭失精度很低,歪歪斜斜劲力也颇为打折,进一步降低了杀伤力。

清军中仅有的完好一手箭失,大多被满八旗的骑兵配备了。物资不足时,汉军旗和新降军本来就只能用垃圾武器,这也是没办法的。

这一路的清军主将是新降总兵李成栋,也就是当初在淮扬高杰手下作乱的那家伙,算是“45年投日”的典型。

李成栋对明军也算了解,也知道高杰、李辅明等部友军的作战风格,所以一开始也想“拒敌于滩头”,仗着他的部队普遍准备了尺寸尚可的木盾,觉得隔着三五十步,还有大盾遮护,应该能扛住火枪。

而弓箭可以抛射,火枪不能抛射,大家前排都有重盾的情况下,抵近抛射的一方就能越顶攻击、给对方造成严重伤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成栋一度觉得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这想法一开始并不算错,可惜错就错在他面对的江守德、蔺养成部明军步兵,跟他原本熟知的高杰、李辅明、白广恩并不是一样的成色。

蓟辽明军哪有湖广明军的犀利火器?蓟辽明军的火器容易格挡,不代表湖广明军的火器也能格挡。

双方对射之初,江守德的火枪队在蔺养成的长枪方阵掩护下,小心翼翼按操典依次换列上前开火、退后装弹。

数轮之后,随着对面清军箭失抛射渐渐密集,虽然也有清军步卒惨叫倒地,但大部分弹丸还是被格挡了,清军弓箭频率并没有明显稀疏下来,双方的伤亡也在不断上升。

江守德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火力似乎并没能快速削弱对方的输出,他飞速评估了一下局势,发现双方隔河对射的距离很近,清军也没有改变现状保持距离的意思,他便立刻下令,让前线火枪队改用霰弹。

自从跟清军主力交手,朱树人吩咐属下的常规操典,是远距离时主要用双发独头弹、前后安装,遇到双重重甲的精锐死士,那就更是只能上单发大号独头弹,确保穿甲动能。

而霰弹并不是明军的第一选择,因为他们要打的再也不是农民军那种轻甲甚至无甲单位。拿霰弹打铁札棉甲的清军,二三十步外就没有破甲能力了。

今天的情况却很特殊,因为横塘河的存在,双方在战场南段偏偏就是稍微隔了几十步就站定了对射,也不过河,也不试图肉搏,简直就跟一百年后西方的排队枪毙战争似的。

如果是别的战场环境,如果没有这条河,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长期对射的局面,早就冲过这最后几十步搏杀在一起了。

既然有这个特殊环境,不利用就太对不起老天了,在江守德的指挥下,明军南线火枪手很快重新用上了他们习惯的霰弹,一时之间,火力密度弹丸数量顿时就提升了七八倍之多!

虽然被厚木盾挡住的弹丸、铁渣依然无法穿甲,但笨拙的木盾终究无法全向格挡,霰弹数量众多,很容易从防守缝隙中刁钻地透过去,顿时便是激起一阵阵血花和惨叫。

李成栋部根本就没几个人有重甲,南京江阴两战大量损耗的重甲,导致新降军的铁甲都被满人主子剥了,这才特地给他们配厚实的坚木盾防守,此时此刻瞬间苦不堪言,死伤惨重。

仅仅扛了一小会儿,李成栋就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然后败退了百十步,后退过程中还免不了有些稍稍的混乱甚至自相践踏。

要不是横塘河难以直接有序徒涉,怕是江守德立刻就要请求蔺养成以近战的长枪方阵渡河追击了。

即使是现在这样,他也不是没尝试,只不过他一提出,蔺养成就表示了反对:

“江副将,不可冒进啊!虽然横塘河寒冬水浅,似乎只能齐腰,但泥泞非常,我军徒涉必然乱了阵势,会被李成栋返身半渡而击的!

只把李成栋逼退河岸百余步,这点距离根本不够我军渡河,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指望中军和北军破敌就是了。

你非要渡河,除非能把李成栋逼退一里地以上,而且要先重创李成栋部的军心士气让他没有勇气组织起返身冲杀,这才有些可能!”

江守德知道蔺养成所言不虚,自己确实求攻心切了,看起来,明清双方在南线战场,都只能隔河保守了。

不过,蔺养成的话也算提醒了他,让他心中一动:要进一步打崩李成栋的士气,或者逼退敌人一两里远以上,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今日这样的野战战场,双方一开始都是不动用炮兵的,因为是运动战嘛,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部署太困难了,老式火炮必须要有固定炮台。

能随军拖着跑的,最多是轻型佛郎机,或者老式虎蹲炮,而虎蹲炮又太老了,还不如直接换斑鸠铳或者抬枪呢。

然而,这种情况,在湖广明军当中,却已经是过去时了,朱树人是让宋应星和方以智改良发明出了初代的“架退式红夷大炮”的,差不多也能达到西方七年战争时、拿破仑战争前的水平,

那双轮炮架加上一些缓冲卸力的机构,已经能确保火炮在轮架上开火,不会把车轮震塌。

只是这种新改良火炮装备后,还没逮到过野战决战的机会,所以没法施展。在守城战中,还是继续用炮台炮更好卸力,移动的“骑兵跑”没有用武之地。

想到这儿,江守德立刻请求中军火炮队增援,请求拉一些马车拖曳的骑兵炮来,这些火炮普遍比守城红夷炮小一半以上,也就一千多斤自重,大约相当于西方百年后、腓特烈大帝的6磅骑兵炮。

申请炮兵增援和部署,自然需要时间,所以南线战场在后续小半个时辰之内,还会维持这种李成栋暂退、双方都保守对射,以守势为主的交战态势。

……

李成栋那边不断添油战术、消耗填线的同时,战场的中央,随着横塘河在这一带拐弯,不再横亘于清军和明军之间,双方在这处主战场上的厮杀,自然也会更加惨烈。

在这儿,朱树人也集中了全部五千杆新式“武昌造”步枪,他很清楚,这一段战线会面对清军的主力重甲部队,所以必须上破甲能力最强的新式步枪。

那些曾经在打流贼轻甲单位时大放异彩的老一代改良火器,在这儿未必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而多铎在开战之初,也果然在全军压上之前,就试探性派出了骑兵骚扰冲阵。

他派出的先锋,都是甲胃齐全、连马铠都不曾缺漏的正白旗精锐骑兵,个个武艺精良,马刀骑枪搏战与弓马骑射样样娴熟。

具体的前线指挥,多铎也不会干涉,直接交给了一线领兵的贝子尚善处置,该是直接瞅准明军薄弱空档冲杀,还是横掠过阵骑射骚扰,都由尚善随机应变。

尚善仗着自己的部队甲胃精良,以往常与明军交战的经验掠阵骚扰,很快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左子雄的中军步枪兵方阵,直接隔着一百三五十步,就开始轮番开火。武昌造步枪远远精良于前代火器的精度和射程,在百步开外依然轻松用前后双发独头弹撕开正白旗铁骑的铁札棉甲,或在厚重的马铠上打出一个个血洞。

轰鸣轮爆的枪声威慑,如滚滚迅雷让每一个正白旗铁骑将士心有余季,看着旁边战友被明军射杀,眼看没有空档,在丢下百来具尸体后,就只能暂时退却拉开距离。

远处的清军众将看得也是微微倒抽凉气,知道不能再以骑兵直接正面冲阵了,明军的火器实在犀利,而且原先从未见过百步外破铁甲的火器、射速还能如此之快。

“南蛮子怎会有如此犀利的火枪?南京和江阴守城战的时候怎么没见过?”多铎看到这一幕,就有一种更加坠入陷阱的骨髓阴冷感。

他哪里知道,南京和江阴守军是真没有,金山寺的守军,则是因为交战距离太近,守城,也确实用不到。朱树人一直憋着,只等这场野战决战拿出来。

好在多铎也是有决断的,知道自己又被摆了一道,也很快恢复了冷静:

“让中军的汉军旗步兵先压上去!骑兵迂回,等步军缠住敌军再上!叶臣,你亲自带领全部镶蓝旗骑兵,增援正白旗,前线骑兵冲杀由你统一指挥,目标只有一个,不惜代价从侧翼直插朱树人的新式火枪大阵!”

完颜叶臣也知道全军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对于王爷的授权并没有推辞,直接沉声领命而去。

随后,多铎也把中军汉军旗的压上死战任务,直接交给了他最信任的汉人部下张存仁,让张存仁直接全权统领中军步兵。

完颜叶臣、尚善、张存仁,多铎手下最信任也地位最高的几个将领,全部被压了任务。这就等于所有本钱都已经压上牌桌,直接推筹码了。

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4章 一石三鸟第56章 风水宝地第34章 儿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5章 双线操作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61章 初战告捷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0章 屡败屡战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
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4章 一石三鸟第56章 风水宝地第34章 儿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5章 双线操作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61章 初战告捷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0章 屡败屡战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