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

剃发令这种鞑子方出台的暴行,按说对大明方的抵抗意志和内部团结,显然应该是巨大的利好。

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最后居然还会导致大明朝廷这边陷入统治麻烦,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朱树人第一次听到属下的控诉时,也是颇为意外。

……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剃发令下达后的大约十天,也是官军光复句容县后的第五天,时间已经翻篇到了崇祯十七年的腊月。

官军在金山寺战场上,忽然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正面压力,有无数新增的汉人士兵帮着鞑子疯狂进攻、填塞金山洲与长江南岸之间仅剩的航道。

经过清军一方这么多天的努力,金山洲与江南陆地之间的天然水道,也终于被堰塞堤坝彻底阻断,清军得以直接走陆路长驱直入,跟郑成功打阵地战。郑成功不得不彻底退守金山寺,放弃了金山洲上的全部平原沙洲地形地带,纯粹依托山势进行最后的防守。

郑成功这边,也能大致想明白:清军之所以能一下子额外裹挟到那么多编外的汉人士兵,来充当炮灰加强攻势,显然也是剃发令的结果。

毕竟多铎当初下达剃发令,目的就是这个。要是完全无效,不能帮清军裹挟到更多人从贼,那剃发令不就白下达了么?不就成了一个有弊无利的笑柄了么?

逼得大批常镇百姓反清,这只是剃发令的弊。能裹挟到更多汉奸,这是剃发令的利。

逼人选边站队,固然会让很多人逃、反抗,但也会让很多相对没骨气、原本摇摆的人,半推半就从了贼。任何政策的利弊都要从正反两面看。

但让郑成功不解的是,他原本以为,多铎就算靠剃发令裹挟到了更多炮灰,这些炮灰肯定也是战意不坚定、不会真心给鞑子卖命的。毕竟他们从贼就是因为胆小怕事,不想惹怒当权者,这种人能有什么战意?

然而事实的进展却让郑成功颇为意外,因为他在金山寺的实战攻防中,亲眼目睹了很多刚被剃头裹挟的汉奸新兵,前仆后继帮着清军冲锋、填航道、冒着箭失枪弹给战兵运军备运伤员。

这种表现,实在不像是胆小怕事、被逼着上战场的,倒像是发自内心想当汉奸。

被这种不解驱使,郑成功在指挥防守战的时候也留了个心眼,每次击退清军时,他不再要求麾下将士打扫战场时先补刀杀光敌军伤兵,

而是要求将士们甄别,找几个被敌军遗落的、一看就是刚剃头的汉奸新兵伤员,拉回来好好医治,然后拷问内情。只对一看就是剃头多年的真鞑老鞑依然全面补刀杀光。

郑成功这番操作,还真就没白费,救了几十个上个月还是常镇普通青壮百姓的汉奸伤员回来、隔离审讯后,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情报。

负责拷问的幕僚把口供整理出来,向郑成功汇报:“少将军,已经问清楚了,这些人原本都是常镇的普通百姓,也确实不忠君爱国,对于被大明还是被伪清统治,很无所谓,

鞑子让他们剃头免死他们就乖乖剃了,一开始,他们也确实没打算真心给鞑子卖命,只是想保命。

但就是前几天,鞑子将官忽然对他们宣扬了一些威吓的话,还拿出了一些人证物证,告戒他们只有跟着鞑子军队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已经剃了头,不可能再重归大明了。

还说我们大明这边已经下达了新的政令,对于多铎带来江南的军队,要坚决彻底歼灭,从贼者也要歼灭。

鞑子将官还恐吓他们说,在南京城下,李辅明李军门在击退攻城后,打扫战场时补刀把所有剃发留辫子的伤员都杀了,一个活口都没留!

曹变蛟曹军门在夺回句容县后,也在句容县内肃清残敌,看到剃头的二话不说就当鞑子兵杀了。所以他们这些已经被剃了头的,没有活路!回到大明这边也会被当真鞑杀了,南京朝廷根本不会甄别!他们听了之后,出于恐惧,这才狗急跳墙,帮着鞑子死战。”

郑成功听完后大为震惊,他不理解南京朝廷为什么会有这种政策,于是立刻让每天负责通传军情的哨船,把这个消息和疑惑带回给朱树人。

朱树人听后同样震惊,也就火速在南京城里召集了内阁会议。

……

“谁下达了‘凡是剃头就要当真鞑斩尽杀绝’的政令的?我怎么不知道?”朱树人如今也不跟那帮腐儒客气,一到内阁议事的文渊阁,立刻就丢出了自己的质疑。

当然,他绝不是针对自己老爹和史可法,而是针对除了老爹和史可法以外的其他人。经过南京守城战那一波和一堆的文官投敌、被牵连后,剩下的阁老和部堂已经权力渐渐式微。

而史可法听说了这事儿时,也是有点愤怒的,知兵的他完全理解,这种乱命会对抗鞑形势造成多大的恶劣影响。

一番仓促追查之后,大伙儿确认南京朝廷确实没下过这样的乱命,史可法这才用推演的语气跟朱树人分析:

“贤弟也莫焦躁,我估计这是多铎麾下文官幕僚的离间计!多半是鞑子内部造谣,添油加醋,想以此法污蔑朝廷,好骗得那些已经剃了头的百姓跟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朱树人经过刚才的排查,也有点冷静下来了,意识到这种可能性的概率确实相当大。

他摸着胡渣子自忖:“按照郑贤弟从金山寺前线拷问回来的口供看,倒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鞑子肯定也是抓到了一些证据,然后添油加醋移花接木,把前线将士的个别行为,解释成我大明朝廷的铁律,逼着剃头者狗急跳墙。

不过,虽然我们没有下过这样的政令,但军中的军纪、做派,以及礼部的对外宣传,也要与时俱进,改良一下,不能再那么简单粗暴了。

我记得钱谦益那两个党羽郎中被我拿掉之前,就试图为了迎合上意、示好我等,以跟钱谦益划清界限,写下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文字吧。

我记得他们就把剃头者抨击为数典忘祖、舔颜事敌,是汉奸民族败类。这话虽然原则上不错,但有些一刀切了。不少百姓是被屠刀裹挟的,不剃头当场就要被杀,事急从权怎么能不给人自新的机会呢?

吴部堂,这事儿你抓紧一下,一定要肃清那些非黑即白的官方措辞的流毒,但又不能给人留下软弱投敌的借口,具体尺度修辞你自己想,我只要结果。”

朱树人最后半句话,是吩咐吴梅村的,吴梅村曾是他师长,他当国子监监生时的司业。不过现在把对方提拔到礼部尚书高位,朱树人也是够投桃报李了,具体交代工作时,就没必要再纠结师生礼仪了。

吴梅村也有分寸,很珍惜这种执掌宣传战的机会,对朱树人直截了当吩咐并不反感,立刻表示会全力做好。

朱树人又想了想,觉得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还是适合给皇帝一个表现机会,于是建议就这事儿举行一次额外的朝会,让满朝文武在君前辩论,最后让皇帝表态,给忠奸评定下个标准。

朱常淓本性软弱仁懦,只是不接地气,但朱树人相信,只要他教岳父几句台词,岳父肯定能领会的,让他当众说出来,还能提升朝廷的威望和凝聚力。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卯时。

刚草草修复不久的紫禁城奉天殿内,就召集了一场额外的朝会——这天本非五日一朝的正常朝会日期,完全是临时附加的。

今天的议题也只有一个,如何定性那些剃了头的原大明子民。当然,皇帝肯定是希望大家分情况讨论的,把主动剃头和被迫剃头区分开来。

每种情况如何处置,将来的俘虏政策如何,又如何鉴定区分被剃头的汉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详细商定。

别小看这种统战工作,这才是涉及国本的问题,因为如果处置不好,极有可能把大量汉人逼到清国一边。

如今江南还算好的,只有五县之地被鞑子侵扰了,可江北两淮,已经沦陷数月,要是鞑子也在那儿推广剃发令,把无数汉人逼到对面,处理不好形势就严峻了。

众多文官一番乱糟糟的商议,自然有些公允,有些腐儒。

个别腐儒依然没看到局势风向的变化,在那儿揪着君臣大义不放,依然宣扬“剃了头的就是附逆”——

还真别说,历史上这样宣扬的死硬文官,还是非常不少的。比如原本时空那个隆武帝、唐王朱聿键的内阁首辅黄道周,就是一直坚持这样毫不通融,最后连朱聿键都看不下去了,知道这么硬刚不变通要坏了大事。

而如今朱树人把持了朝政,当然会把这种始终架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文官都记上小本本了。

汉奸要彻底打击,而破坏团结的不能直接打击,但可以调到不重要的岗位上,还可以给钱养起来,让他们当一个人畜无害的道德楷模,但别给他们绑架朝政的机会就好了。

等这些人说完,朱树人给父皇使了个眼色,朱常淓也知道轻重,知道这是一个博取强化仁君美名的机会,于是表示要圣裁定论。

朱常淓一开口,满朝文武终于安静了,恭聆圣裁。

朱常淓便说出了那句朱树人抄来的台词:“值此国难之秋,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众卿何必拘泥成法定例、有悖仁道?

依朕之见,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使百姓沦为难民,是朕之失德,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又何忍苛责?义民自当褒奖弘扬,难民自当甄别解救,唯独对于真心舔颜事敌的汉奸,加以严惩即可!”

朱常淓这番话一说出来,自然是除了黄道周这种道德变态之外,其他文官都真心叹服了。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陛下真是千古仁君,总结得太恰当了,实在是高屋建瓴,明鉴万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朱树人在旁边,也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内心只是稍微闪过一丝愧疚:不好意思,把另一个时空那位隆武帝朱聿键最有名的一段台词给抄了。

不过,朱聿键这一世也没机会表现了,这种话,也只有南明的皇帝有资格说,有资格定调子。为了不埋没,就让朱常淓说出来吧。

要是大明能一直坚持这样灵活的统战策略,何愁不能拉回骑墙派的人心。

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8章 慢性绞杀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3章 孙武再世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52章 奇葩说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57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7章 困兽之斗第28章 慢性绞杀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52章 奇葩说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90章 全胜而归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82章 新年计划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
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8章 慢性绞杀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3章 孙武再世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52章 奇葩说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57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7章 困兽之斗第28章 慢性绞杀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52章 奇葩说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90章 全胜而归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82章 新年计划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