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

崇祯的圣旨送到合肥,都要拖到七月初三。

那么送到重庆,可不得七月过半了——别看重庆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比合肥离北京远了一倍,但长江三峡拉纤逆流而上是很慢的。而且入川的路弯弯绕绕,绝对不能以直线距离来估算。

然而,即使那位宣旨宦官王公公,七月十五紧赶慢赶到了重庆,他也依然没法把旨意送到朱树人手上——因为王公公很悲催地听说,朱总督居然不在重庆,而是临时北上去了汉中!

简直坑爹呢!王公公这大半个月舟车劳顿,都觉得自己总算能歇歇了,居然整这一出!

不是说好了之所以滞留四川,是为了追剿张献忠余党孙可望么!不是说好了孙可望逃到了川西南的大凉山区么!怎么又会去汉中的!

他当然也把这个恼怒的疑问,毫无保留地抛了出来,质问留在重庆、代表朱树人处理川西南剿贼事务的四川兵备佥事张煌言。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张煌言一边请对方好吃好喝招待、接风解乏,一边陪着笑脸解释:

“公公您误会了,川西南追剿孙可望之事,确实很重要,总督大人离开前,也有关照下官好生督办,一切如今进展顺利呢。兵部要求三个月内解决孙可望,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总督大人为何去了汉中,其实是这样的:大半个月之前,总督大人从此前新到汉中不久的原太原总兵、现汉中总兵曹变蛟曹军门处得知,关中有变。

闯贼杀回关中,竟击溃了陕甘三边孙传庭孙总督,占了西安。还有传言说孙总督可能都已经殉国了,我军因为身在西川,消息闭塞,一时也难以求证。

朱总督唯恐闯贼真的坐大,甚至趁势杀入凤翔府宝鸡、大散关等地,这样未来四川便不得安宁了,汉中也会时时处于闯贼威胁之下。

他迫不得已,便北上视察防务,顺便与曹军门见一见,查漏补缺。另外,朱总督也是考虑到,虽然他如今还未得陛下明诏,要他彻底解决孙可望后,便立刻掉头对付闯贼。

但为国家计,他揣摩着这事儿想必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得提前安排一些措施,以免北线糜烂。公公可知,当初诸葛武侯从四川北伐关中,便是因为粮道难以为继,陈仓道口又被魏人占据,这才屡次受挫。

如今闯贼若真是全据关中,把大散关、宝鸡占了,未来要从四川北伐关中的桥头堡、秦岭以北的屯粮点,就全部丧失了。

但如果朝廷能占据大散关、宝鸡。则朱总督未来对关中、河洛地区的闯贼北伐,还能成诸葛武侯隆中对之势,以巴蜀之兵直入秦川,以荆楚之兵以向宛、洛,使闯贼首尾不能相顾——

此事朱总督问心无畏,唯一所虑,不过是军情如火,不及请旨,便自作主张部署了对闯贼的讨伐准备工作,这也是兵法将在外,事急从权之古义。还请公公将来回京时如实美言,澄清朱总督的为难之处。”

张煌言平时也不喜欢跟人长篇大论,但毕竟对面是代表皇帝来宣旨的,京城和四川往返一趟可能就是两三个月。

双方信息差太严重,简直就跟掉线差不多,每次重连时需要同步的数据量就比较大。

王公公耐着性子听完,全程一愣一愣的,好久才意识到,这事儿确实不怪朱总督,而且人家简直就是勤于王事的楷模。

崇祯还没下旨呢,朱总督就已经在提防李自成,并且为后续维持北伐路线而坐准备了。

这要是不做准备,以四川的地理闭塞,秦岭北侧如果全部落入李自成之手,一个桥头堡都没有,那将来妥妥的跟诸葛亮北伐一样,粮食都运不上去。

而这些年陕西有多穷苦,也是天下皆知的,耕地都被恶性循环破坏到没法种了,赤地千里,四川官军要北伐,军粮必须自己解决。

王公公也只好认了这个苦差事,表示稍微歇息几天,就再北上汉中传旨。

说来也是无奈,汉中距离北京,理论距离当然比重庆还近很多。到重庆转一遭,其实是走了冤枉路。

但偏偏哪怕崇祯派出传旨使者之前,就已经知道朱树人北上了汉中,那也是不可能直奔汉中传旨的。

谁让中间的关中被李自成占了呢,到汉中的路一共就三条,要么从关中走那些翻越秦岭的深谷南下,要么从巴蜀走金牛道等蜀中山道北上。

最后一条则是从襄阳经郧阳逆汉水而上,在秦岭的南北两条支脉之间穿梭——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季汉接任的蒋琬,就考虑过从汉中沿着汉水顺流而下,攻取上庸等东三郡,威胁襄阳。汉末三国时的上庸地,就是明末的郧阳府。

理论上关中道绝了之后,朝廷使者先到襄阳,然后走郧阳到汉中,算是最省时间的。可这条路如今也依然没彻底肃清。

郧阳也算是流贼肆虐多年之地,当初罗汝才的势力在那儿盘踞很多年。罗汝才被李自成杀了后,他带去河南的主力被兼并了,但留在郧阳当地的一些零散小贼,就群龙无首各自占山为王了。

好在这些贼寇也不打出旗号折腾反大明,大明有那么多更难搞的流贼都消灭不过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这些家伙是普通山贼先放一放。

这一举措,却是害了崇祯,让他和朱树人沟通的渠道又断了一条,以至于最后只能绕大圈子取得联络。

真有个紧急的三长两短,还真是两三个月都找不到人。

而朱树人显然也因为某些不宜描述的原因,最近这段时间并不打算打穿关中、让汉中通过关中重新和京城取得直接联络。他也没打算彻底扫清郧阳那些残余山贼,觉得这事儿优先级不高。

如果朝廷的使者敢铤而走险走郧阳道传旨,那多半也是有极大概率被山贼截杀的。

……

朝廷使者就这样又多拖延了半个多月,直到八月初才找到朱树人。

而他们找到朱树人之前,从五月到八月这段时间里,朱树人也没闲着。

六月份之前,朱树人会常德转了一圈之后,就先回重庆,然后试图想办法部署对孙可望的围堵。

他的做法也比较巧妙,属于那种“不拦头,不截腰,只追尾”的打法,最多偶尔“堵”一下腰,诱导孙可望的转向方向。

他可不想落下通贼的把柄,所以直接跟孙可望书信联络授人口实是不可能的。他最多只是大范围地宣传一下李定国、刘文秀如今都还在牢里好好改造,并没有受苦。

另外就是在孙可望迁徙、机动的过程中,针对性敲打一下。

比如整个五六月间,孙可望在通过川西大凉山区时,如果对那些早就忠于朝廷、此前就比较倾向于接受朝廷任务的熟蛮土司下手,那么秦良玉的部队就会追得比较紧,

一旦追上孙可望掉队的后军,立刻就扑上去歼灭,还能虏获一批孙可望刚抢劫到却还没来得及消化的脏物。

吃过一两次亏后,孙可望就不太敢逗留了,几乎穿越了整个大凉山区,五月底时,抵达会川卫附近时,因为物资实在缺乏,不再抢一把实在过不了金沙江,

于是孙可望试探性地屠掠了一家原本就比较凶蛮,从不听从朝廷调遣的蛮夷部落,据说当年还跟随过杨应龙的播州之乱,后来天启年间也参加过黔贵苗乱的。

这次,官军的反应忽然就迟缓了不少,当然朱树人也清楚,秦良玉老将军下手是很狠的,他也不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秦良玉,毕竟人家是铁杆的大明忠良,都忠义了一辈子和,何必去拉下水坏人家晚节呢。

所以,遇到这种需要相对出工不出力的追击环节,朱树人就会借口“秦老将军追了个把月了,已经太操劳,该让部队换防了”,然后让自己的表哥张煌言带着一部分湖广带来的外兵去追,

还尽量挑选了衡州、长沙等地乃至湘西兵源地的士兵,因为这些士兵比较适应南方亚热带气候,原本就生活在南方五岭之地,所以对川黔边界的夏季环境也相对适应。

这可是农历五六月份,最炎热的时候,当初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都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打到云贵边界时,军事行动的阻力自然会越来越大。

追了几次后,朱树人这边意识到夏季作战损耗太大,也恰到好处放缓了追击,正好有个借口把最热的时候拖过去。

而孙可望那边,总结出规律后,也都知道以后不能再随便对那些支持改土归流的部族下手,只能专挑反抗改土归流的来杀来抢,这样才不会被朱树人报复。

两个月的摩擦下来,双方就这样没有直接通行,却也通过实战经验建立起了默契,还丝毫没留把柄和破绽。

另外,孙可望虽然可以一直杀刺头抢劫,但他的日子是着实不好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部队中残余的、死硬仇恨大明朝廷的刺头,也越来越少。

原因也很简单:朱树人派来的湖广部队,都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应云贵川边界的夏季炎热气候了,甚至会生出热带疾病。孙可望带来的部队里,还有很多骨干是北方陕西兵,那些陕西人自然更不适应酷暑热带雨林了。

都不用官军动手,孙可望的部队就在以盛夏时每月一成左右的比例,折损换血,北方陕西老贼一批批病死,云贵被强行拉的壮丁重新补充进部队。过了夏天之后,陕西人死亡率可能会下降一些,但到时候流贼兵力的籍贯构成早已换血了一小半了。

随着孙可望残部对朝廷的仇恨越来越不坚定,死硬者越来越少,他们最终不得不投降,已经是个必然的趋势了,差别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如果朱树人什么都不干,相信到明年夏天来的时候,孙可望也一定会投降——可以保证,在这种艰苦环境中,明年再到最酷暑时,估计没剩几个陕西人能在云贵热带雨林里活下去,如果陕西人死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投了。

而如果朱树人做点什么,还可以大家加快这个进程,那就不用等再次酷暑了。

……

五六月份,朱树人亲自在重庆部署四川的战后秩序恢复、生产恢复、孙可望追击。到六月中旬时,他其实就已经北上汉中了,

因为他在六月初十前后,就已经得到了“孙传庭兵败,西安沦陷”的噩耗,当时只是还没有官方消息,没确认孙传庭本人死没死。

得知这一点后,朱树人当然要为确保四川的北方门户而做点部署,并且保住一个将来随时可以北伐关中的桥头堡。

于是就有了张煌言后来跟王公公转述的哪些事儿。

六月初十得到消息后,他马不停蹄,只带了几千部队,前去汉中找曹变蛟。

因为是在安定的己方防区内巡视,部队倒也不用太多,几千人绝对够了。

说起来,曹变蛟在一年半之前,还是靠着朱树人安排的辽东军粮漕船队的救援,才从杏山捞回一条命来,否则他历史上就被洪承畴直接送掉白给了。

曹变蛟心里也知道这点情况,一直念着朱树人的好呢。

不过相比于李辅明,曹变蛟受恩倒是没那么深重——李辅明第一次被救回来之后,依然放在山海关附近,驻守永平府抚宁卫。今年又跟鞑子打了一场,重伤后再次被张名振的船队从关外接回。

曹变蛟只被救了一次,然后回到山西,后来就调来汉中了。不过,在听说孙传庭兵败身亡后,曹变蛟也是有一点点后怕,更有几分痛惜。

后怕的是,如果朱树人没请皇帝调他来汉中,那么他留在临汾附近,迟早也是要被孙传庭征调去参加对闯贼决战的。

那样的话,要是孙传庭还是败了,他也未必能逃得性命。曹变蛟跟他叔叔曹文昭,可是跟两代闯贼厮杀了十几年了,仇恨深得很。

而他觉得惋惜痛惜的便是,要是自己当时能跟孙传庭并肩作战,孙传庭就未必会败了。但以闯贼的韧性和擅长逃跑,哪怕击败了李自成,他也会暂退,然后再设法东山再起,指望一战定乾坤杀了李自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曹变蛟得知自己曾经的幕后救命恩人朱总督要来汉中视察,也就非常重视,把治下防务整顿得非常严密。

他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朱树人,此前只能算是闻名已久。

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8章 慢性绞杀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61章 先生缪矣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66章 无能狂怒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章 奋勇争先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48章 实事求是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84章 惹火烧身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61章 初战告捷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46章 忽略不计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
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8章 慢性绞杀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61章 先生缪矣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66章 无能狂怒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章 奋勇争先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48章 实事求是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84章 惹火烧身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61章 初战告捷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46章 忽略不计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