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拥立抉择

对张名振、郑成功拉回来的那些河北边军和关宁军的安置,绝对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

考虑到南京还有正儿八经的新六部内阁,大明朝廷的律法、制度还在,朱树人当然不能公然显露出当军阀的野心、随便把河北边军收为己有,那样太违背大义名分了。

他现在毕竟还只是大明的封疆大吏,而非中枢重臣。但凡露出点非常野心,哪怕此前的忠诚姿态做得再好,也都会前功尽弃,反而惹来不必要的围攻。

反贼有反贼的套路,窃国有窃国的套路,脑子里这根筋是时时刻刻松懈不得的。

正牌兵部尚书、大概率会成为新内阁首辅的史可法,也不可能容忍朱树人随便拉拢原本属于朝廷的武装。

史可法是有骨气的忠臣,算是东林当中比较有节操的存在了,朱树人也不可能跟史可法闹别扭。

所以,朱树人有两个选择,可以安置这些人马:

首先第一个理由,便是这些部队,是通过海道总兵张名振的护航、由户部的海路漕粮船队接应回去的。可以暂时编入户部的护漕部队,驻扎在舟山群岛(张名振此前的海道总兵驻地也在舟山群岛)

对外么,就可以说这些部队的后续整编、归属可以由兵部另行调拨,由护漕和海道管,只是一个临时行为。

至于这个临时要临多久,就不好说了,完全可以看户部尚书沉廷扬的心情。

第二个借口么,便是等这些部队抵达舟山后,如果时间久了,被人说闲话,或者需要调防使用,那就可以去浙江巡抚张国维,和浙江总兵蒋若来那儿借壳一点编制。

反正大明护漕海军的驻地就在宁波和舟山,地理上算是浙江巡抚的地盘。

而张国维跟沉廷扬朱树人也是老交情了。他跟沉廷扬的交情从朱树人穿越前、吴中治水时就结下了,跟朱树人则是在厘金变法上多有配合,后来还有多次互相帮衬利益输送的交情。

加上张国维还是崇祯朝倒数第二任兵部尚书、战事不利被贬来当浙江巡抚的,他这个老资格往那一放,史可法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让张国维当这个“临时代持河北三边官军股权”的白手套,简直再合适不过。

……

朱树人就趁着二月上旬这段时间,抓紧把他跟张国维之间的最新结盟拉拢事宜处置了,

还从海道总兵张名振麾下,拨了几个水师将领,比如沉家家丁出身的参将沉练等人,名义上暂时划归张国维麾下的浙江总兵蒋若来管理,由他们直接指挥协调从北方撤回来的三万河北边军和关宁军。

张国维和蒋若来也心知肚明,不会乱伸手干涉这些部队的具体指挥。对他而言,值此乱世,作为新到任根基不稳的浙江巡抚,一上来就有三万友军帮他撑门面镇场子,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这些事情,前后也不过十天之内,就料理妥当。如此一来,在南方朝廷讨论拥立新君问题之前,朱树人其实已经在多个省拥有了强力的支持。

湖广全省,那不用说,那是朱树人本人出镇了三四年之久的核心地盘,还都被他反复犁地一般诛除异己、打击豪强劣绅,种田经营得铁桶相似。

四川那边,有他的世叔盟友方孔炤当总督,朱树人还跟方孔炤的儿子方以智有同年之谊,方以智还跟着他鞍前马后配合了多年,一起升官上进。

四川的将领们,也都被朱树人诛杀张献忠、平定流贼的功劳和能力所折服。不服朱树人的顽固势力,也都此前借着张献忠的手杀得差不多了。

南直隶这边,朱树人倒是不怎么插得上手,这里也算是东林和其他守旧势力最顽强的地区,主要是南直隶的江南部分至今没有遭遇战乱,也就没有洗牌。

但他父亲沉廷扬已经是正牌户部尚书,也算内阁重臣,能在南京说上点话。

福建那边,朱树人从来没有发展过势力,也太遥远,不过福建本来就是“兵家不争之地”,凭朱树人跟郑成功这份近乎结拜的交情,也已经够用了。

自古福建地区只要在南方朝廷立国本的时候不插手,不捣乱,就足够了。也不指望当地势力能帮上什么忙。

如今,又加上一个老盟友张国维,被恩威并施结为外援,控制浙江。浙江虽然地域狭小,但毕竟跟南京近在肘腋,对于南京朝廷的平稳过渡,也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南方七省,只剩下两广和江西、云贵,朱树人算是没怎么控制。

江西只有一个九江府是被朱树人整顿渗透过的,郑成功也在那儿当过一阵子九江知府,其余所有府都不听朱树人的。两广则是完全一点交情都没有。

至于云贵,此前明朝对其通知也已经近乎名存实亡,所以暂时不用考虑,那都是未来需要改土归流的地方。

倒是朱树人迫降孙可望之前,孙可望帮着干脏活,在贵州杀了一些不服王化的土司部落,后来投降朱树人,也就减轻了一些贵州的反抗力量。

如今执掌江西的,还是跟朱树人原本有过小摩擦的袁继咸。不过袁继咸这人还有点公心,也算大明忠臣,分得清是非轻重。

而两广那边,也没怎么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依然是历史上在北方抗击流贼数次失败、但却得以免罪、刚刚被调去当两广总督的丁魁楚统治。

这个丁魁楚原本历史上也没什么建树,在两广混日子混了数年,最后清军打过来就直接投了。

另外,在南直隶内部,凤阳总督马士英,乃至他的至交好友阮大铖,那是一直跟朱树人有仇的,阮大铖的仇尤其深,马士英倒还只是跟朱树人有点挡路争官的小矛盾而已。

江北两淮的明军将领中,跟马士英过从甚密的刘良左,跟朱树人也有点小过节。加上他们之前已经被福王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前笼络过了。

山东淮北的刘泽清,则是因为此前朱树人救驾不及背负上了一个“纵贼过境”、外加“筹备渡船不及时,导致朱树人没能及时北渡黄河故道、救下先帝”。

这也是一桩了不得的大罪,刘泽清出于对被清算的恐惧,也自然而然选择了向马士英靠拢。

但朱树人也没办法,他救驾不及的事儿,肯定要找个甩锅的,他也不可能拉拢到所有人。

刘泽清历史上就是个保存实力一心割据的左右逢源软骨头,朱树人既然知道历史,非得找个背锅的,当然优先甩给刘泽清了,否则还甩给那些忠义之士不成?

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南方朝廷终于迎来了大是大非的抉择。

……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四,崇祯驾崩后大约四十天,也是李自成兵败回北京登基并逃跑后的第五天。

北方的最新变故军情,终于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南京,也在此前一天先送到了中都凤阳。

也正是到了这一刻,南京和凤阳的大明文武们,才板上钉钉确认了先帝三子几乎都不可能逃出来了——

李自成撤出北京城之前,绝望中挥起屠刀,滥杀先帝子嗣的行径,在北京城里有不少人都听闻了,并且向外传播,自然也会被南方朝廷派去打探军情的有关人员搜集到,并且以最高优先级回报。

在得到这条消息之前,南京六部构成的新内阁,其实也已经私下里偷偷讨论立新君的问题,讨论了七八天了,只是没敢过明路,也没敢让任何外镇地方督抚知道。

到了这一刻,一切终于可以摊到台面上来说了。

这天一早,南京紫禁城文华殿内,兵部尚书史可法,终于借着内阁当值的机会,默契地召见了其他五位尚书,一起讨论大事。

在大明一朝,南京也是一直有皇宫或者说紫禁城存在的,便是后世的“南京故宫”,只不过到崇祯末时,大多数殿宇因为年久失修,都已倾毁,

仅存文华殿、武英殿、奉先殿、慈禧殿等少数几座主要殿宇还维持着。另外作为门面的奉天门、东华门、西华门都也还算完好。

但是这几座殿宇,也都是办公和举行典礼、祭祀的地方,才有人保持修缮,用来居住的内宫基本没剩什么。

所以历史上朱由崧即位为弘光帝后,长期也是居住在“南京内守备府”,以此作为临时行在,只有办公和举办朝会、典礼才入宫。朱由崧也拨出钱款重修居住性的内宫,但因为他总共也才当了八个月皇帝,就被多铎干掉了,直到南京沦陷,故宫内宫也没修好。

如今,史可法等人,也就仅仅依靠南京紫禁城有限的几座宫殿,撑起内阁办公的架子,让朝廷威仪看起来勉强跟北京一样体面。

“诸位,如今听说太子与诸王都极有可能已遭不幸,这国本大事,可再也容不得迁延了。距陛下大行的噩耗传来,已经整整一月。再虚悬下去,怕是各省也难以跟南京内阁步调一致。诸位有何看法,且畅所欲言。”

史可法率先起了个头,一边说也一边把南京兵部今天刚收到的“听说李自成退出北京时杀害了二王”的小道消息抄本,递给其他诸尚书看。

与会的还有吏部尚书王铎、户部尚书沉廷扬、拟任刑部尚书的徐石麒、礼部尚书姜日广、工部尚书高弘图。这些人里,凡是居于要害部门的,未来基本上也都能列入东阁大学士。

这些人里,其中高弘图在崇祯死时,刚好遇上南京工部尚书出缺,而高弘图原为南京兵部侍郎,如今因为蝴蝶效应,史可法需要提前凑齐六部组阁,前几天刚跟同僚们集议,让高弘图改任了工部尚书——高弘图前些年在北京时,就当过工部侍郎,业务也算熟悉。

而徐石麒也算是老熟人了,他几个月前还在北京当刑部尚书呢,陈新甲被议罪处死时,就是徐石麒办的桉。后来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被崇祯问罪处死,徐石麒在办这一系列的桉子中,不太合崇祯的意,就把他贬职闲住。

徐石麒的籍贯是浙江嘉兴人,被崇祯罢免后就南下回老家了,也就比张国维早了一点点闪人。刚到嘉兴老家就传来皇帝死讯了,而南京刑部也缺口比较大,史可法就把徐石麒拉来。但他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只能先挂副职,等将来有了皇帝或者监国,才能正式走完任命流程。

此时此刻,史可法说完后,徐石麒和高弘图根基都不深,名不正言不顺,也就不太愿意就实质性问题开口,核心议题也就是剩下四个人讨论为主。

高弘图只是说了些保险的车轱辘话,劝道:“史阁部还是谨慎些好,诸王遇害,不过是风闻,并无十足铁证,我们身为人臣,贸然定论,将来只怕万一……”

高弘图这话四平八稳,在场其他五大尚书都是名教中人,最讲究“必也正名乎”,当然不会在这上面反驳。

唯有户部尚书沉廷扬,文化水平最低,理论上其文化水平也最不配进内阁,他对名分大义也就没那么敏感,比较实用主义。(大学士毕竟是有学术地位的,所以原本一定要科举出身。花钱捐官出身的人,可以做到户部尚书已经是特事特办了,要做大学士阻力实在太大)

沉廷扬便有些焦急地说:“国本大事如何等得许久?就算消息不确凿,也只能先听史阁部的,议个章程备着!”

高弘图微微白了他一眼,也不反驳,心说你丫的跟潞王是儿女亲家,你沉廷扬的态度能骗得了鬼!

史可法倒是相信沉廷扬不是那个意思,他连忙开口止住了这种无意义内耗:“好了,名正言顺固然重要,但也不必一直纠缠,研文兄(高弘图)所言确有道理,咱今日就先以监国人选为议题,展开后续讨论,暂时不涉及新君人选。”

皇帝位置虚悬时,先立一个宗室为监国,也是有先例的。

当初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于谦等人一开始也是先立其弟为监国,后来英宗一直没回来,还被也先拿来要挟叫门,于谦等人才把监国正位为君。

如今先立个监国过渡一段时间,等等崇祯的儿子们万一能逃出来,也算有个缓冲,也等于是“公示期”。

要是监国都公示了几个月了,崇祯的儿子也不出现,那就等于“注销之前已经登报请债权人确权了,是债权人自己不来的,等同放弃债权”。

这话很公允,自然没人质疑,六部尚书全部答应,史可法也算先推进了一个小目标,把信心建立起来了。

很快,史可法就把问题推进到了戏肉上:“那诸位以为,如今何人适合监国?”

史可法一边说,一边不由自主看向礼部尚书姜日广。姜日广也知道,礼部管伦常,所以基本讨论范围必须由他来给定。

姜日广便当仁不让地说:“依照伦常礼法,自然是福王殿下与大行皇帝血缘最近。

另有惠王,亲疏远近一般,只是长了辈分。且惠王殿下公然礼佛多年,遣散妃嫔,恐无心于此国难之秋监国。

最后,潞藩较福、惠二藩稍远一辈,但去年陛下曾命其代天祀祖,似有以其执掌宗室诸务之心,只是此后未有明诏。且素闻潞藩有贤名,故而大行皇帝才会在告慰凤阳祖陵祖庙时舍近而求远。也不妨将其列入讨论,以告慰大行皇帝。”

姜日广这番话,也不完全代表他本人的意思,其实背后自然有东林档和一众南京主流文官的压力——

历史上,东林文官也害怕福王为了当年老福王的事情清算他们,重新重用阉档来反攻倒算,所以找各种借口扯福王后腿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很多理由实在不像话,最后也没有得逞。

谁让史可法这人还是比较正直,讲原则呢。

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20章 屡败屡战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56章 风水宝地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48章 实事求是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计划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
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20章 屡败屡战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56章 风水宝地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48章 实事求是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计划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