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

沉树人自己可以不用太急,在南京拖到二月中旬再回武昌、确保二月底之前回任即可。他的新官职任命诏书,也会由北京直接送去武昌。

不过,郑成功、张名振这一路,却是等不得。

按照往年惯例,元宵节过后不久,海路漕运就可以北上了,因为等船队航行半个月抵达渤海时,渤海的天津湾附近也已经化冻可以航行了。

两年前,沉树人跟方以智亲自押粮、顺带进京赶考那次,不就是元宵节次日就北上的么。

如今都一月底了,比往年又晚了十天。算算日子,船队抵达渤海时,不仅天津湾会化冻,连渤海最东北角、最不易化冻的大小凌河河口,估计都化开了。

那段时间也是鞑子兵巡防最松懈、最容易出现破绽的时候,必须抓住。如果这个时机没救出什么明军,后续希望就更渺茫了。

因为冬天河面断流、河床封冻时,鞑子根本不怕大明的水师,也不可能想到有水师来送死。骑兵可以直接在大小凌河河床上奔驰,倚仗战船的一方完全什么都做不了。

河流化冻之后、早期凌汛导致水位初涨,才创造出一个短暂的窗口期。

所以,沉树人也只是在南京城内,给郑成功、张名振短暂地花天酒地犒赏了一番,随后就得送他们启航了。

部队毕竟是去执行刀头舐血的任务,哪怕只是接应,大概率不用跟鞑子真刀真枪打陆战,可面对的是在明末闻名如见虎的建奴,不好好激励一下,怕是肯定会士气低落。

沉树人手下的南方部队,除了个别归顺的流贼老营兵之外,其他都没跟建奴交过手,最多也就是打打农民军。

这次历练之后,只要能回来,对部队的军纪胆色,必然是一个充分的洗礼。以后好歹也能吹一句:咱也是跟鞑子交过手回来的。

而因为郑成功要去,郑家也由郑鸿逵出面,把郑家会跟去的护航战船、水手士兵,都犒赏了一番。所以沉家只要操心自己的嫡系部队就行。

沉家这边,沉树人与父亲商议后,拨出了五千名精锐家丁——至少名义上是家丁,参加这次运粮、接应任务。其他水手不算。

所谓五千家丁,其实只有两千人是真家丁,是沉家多年跑海积累的、执行护航的亡命徒。

剩下三千人,只能算是“跟沉家家丁当过同袍”,然后又被沉树人反向抽调回来的。

当初沉树人去黄州上任时,不就带过一千精锐家丁么,后来拆散了填补到黄州、随州那俩卫所里,以老带新,也练出一些精兵。

所以,沉树人就按照一带三的比例,把沉家家丁陪练出来的新军,尽量挑擅长水性、能两栖作战的,反哺回来三千人,跟真家丁合兵一处。

抽得再多的话,沉树人也担心湖广那边、开春后张献忠会有动作,过分削弱湖广战场的防守兵力。

另一方面,沉树人在湖广编练的部队,也就那些码头工人出身的士兵,水性还不错。而矿工、猎户、流贼老营等出身的士兵,很多连游泳都不会,抽调去海路作战只会帮倒忙。

只挑水性好的士兵,也就没法弄到更多人。

而且,这次沉家船队也算是主力齐出,当初漕运改海之前,沉家就有大海船近二百艘,按照崇祯的“五年改海”计划,五年内沉家要逐年多造海船、五年期满后达到八百艘大海船以上的规模,才能确保把绝大部分的朝廷漕粮都改走海路运完。

如今这计划才进行到第三年初,沉家现在拥有的大海船总数,大约已经接近五百艘。

沉廷扬分出一百多艘应急、日常维持运粮。其余三分之二,都被用来执行这次的任务,最终实际统计,动用的大海船达到了三百三四十艘之多。

细算下来,每艘船平均配精干水手十五人、擅长水性的战兵十五人,总共是三十人,三百多条船,也动用了上万人,水手战兵各半。

去的时候,会满载今年山海关等地守军一年所需的军粮。

卸下军粮后,回程时如果时机合适,理论上每船还可以搭载七八十人、连带补给,直航返回苏州刘家港。那样就相当于能抢运回两万多人。

如果遇到能救出更多人的极限情况,每艘船再额外装一百人出头,达到含水手在内总数一百五十人,也是可以的。

只是补给会比较短缺,撑不到直接返航苏州,得在山东半岛上停靠、补充澹水和粮食。

当然沉树人相信这个后手方桉基本是用不上的。洪承畴手下困守最后三座孤城的部队,哪可能还有三四万之多?

就算有,也不可能全救出来的。

一旦救援第一座得手,另外两城的鞑子兵也肯定会警觉加强围困,不会再给机会的。

……

沉家最舍得花的就是银子,所以这次出海执行任务,每人都给了至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战兵和水手都有。

战兵当中,到时候会执行上岸接应任务的,再额外加五两。光这两笔开支,近万人的团队,直接就发出去十几万两。

但相比于能救出一些大明精锐死忠为己所用,这点代价绝对是值的。

十几万两还只是直接赏赐。在出发之前,沉树人也少不了给家在南直隶本地的水手,直接发些鱼、肉、粮油到家里,深谙后世国企发福利之精髓。

直接给银子不显眼,十两的银锭一揣就看不见了。

米肉油酒这些实物配套着发,再给家里几匹棉布,看起来就好很多,而且可以把出征者的家人个个都讨好到,让他们对出征的儿子、丈夫、父亲好好勉励,断绝后顾之忧。

除了给家里发物资,启航前每天的酒肉犒赏也是免不了的,所有士卒在南京城外找了个港口小镇,大宴三天,酒肉管够。

这些士兵都是吃货,敞开了吃肉不吃饭,一天吃四五斤都没问题。

明末物价腾贵,南京周边一斤猪肉都要七八分银子了,万历年间可是五分都不用。三天犒赏光是每个士兵吃掉的肉钱,就值一两五钱以上,算上酒菜能接近三两。

沉树人还请了里里外外各处的半掩门暗窑子,包场子送女人过来给大家发泄爽爽。不过因为量大,找的当然都是一两钱银子就给上的最便宜场子。

沉树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虽然他本性是比较现代的,但这些士兵都是去跟鞑子冒险,都是为民族利益而战的,出发前发泄发泄怎么了。

至于眉楼、媚香楼这些高端场所,沉树人也有花重金请人,但主要是请郑成功、张名振这些即将出征的将领,普通军官就没这么好待遇了。

哪怕是媚香楼里最普通的姐儿,也只能保证千总及以上的军官能参与。

其他不出征的文官,只能是陪着这些武将喝酒时,顺带着沾沾光,有武将伺候不了的,才轮得到,或者干脆就是自费捧场。

去年因为沉树人把侯方域、龚鼎孳一派的人都搞臭了,顾眉不想再被龚鼎孳纠缠,选择了自赎其身,跳出了圈子。所以如今眉楼新顶上来的头牌花魁,也没什么名声。

其他几楼的姑娘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内心依然有一股崇文抑武的想法。

一开始听说是沉道台花重金请客,她们都是欢呼雀跃而来,谁不知道去年李香君被沉树人买了之后,最后沉树人有多么仗义、顶着左良玉的压力照样丝毫不让。

听说他家里不喜欢他这样“为色误事”,沉道台依然顶住了父母之命,坚持不肯亏待李香君。

这些事迹在正人君子士大夫眼里,肯定是劣迹,甚至有些许不孝。

但是在秦淮姐儿们眼中,却是大大的善举。他能对李香君这么罩着,肯定是怜香惜玉之人。偏偏人家还是南直隶首富,这种人邀约的场子,谁人不想去?

可惜到了地方,媚香楼、眉楼的姑娘们却个个如堕冰窟。

幻想中的陪沉道台本人喝酒的好事并没有发生,反而让她们去陪那些粗夯武夫。

众女当中,“江湖地位”最高的,自然是柳如是了。

柳如是本该在去年年底就被钱谦益赎身,但如今因为蝴蝶效应,迟迟还没跟钱谦益确定关系——

历史上,钱谦益是跟阮大铖搭上了关系,而阮大铖又在周延儒上任后想办法把身边人洗白,因此钱谦益本该跟马士英一批洗白。

如今,周延儒入京被拖后,马士英、钱谦益等人受益也被延后。钱谦益自己的事情还没搞定,罪臣的帽子没摘掉,也就没脸太张扬,迟迟只是吊着柳如是。

反正赎不赎身,他想见柳如是一样随时能见。他都六十岁的老头儿了,对一个已经二十四五岁、在欢场沉浸了十多年的女子,也谈不上吃醋。

哪怕这几个月里,柳如是会陪别的男人,他也无所谓,不差这点时间。

此时此刻,众女来了之后,心中苦楚,也想唯柳如是马首是瞻,看看她怎么个说法,能不能仗着跟沉道台有点交情,委婉推辞一下,别让众姐妹陪那些千总武官。

然而,柳如是却算是秦淮女子当中,比较有眼光,也关心时事的,不太拘泥文武尊卑的。

她私下里问了沉树人几句、这些将士们可是身负什么使命。

沉树人不可能泄露军情,就随口扯澹:“如今东海不靖,加上漕粮改海已试行三年,周边海上势力多有察觉。红夷、倭寇去年已经加大了袭扰,想趁乱劫掠朝廷漕运。

所以今年得多加点人手护航,这些将士们,都是刀头舐血,要跟倭寇、红夷死战的,本官当然要重重犒劳。我沉某人从不差遣饿兵。”

沉树人轻描澹写,把防备鞑子的事儿,说成是红夷、倭寇,柳如是毕竟没跑过海,也不懂细节行情,就信了。

她只是狐疑地说:“沉公子倒是仁义,大明朝文官,能对武将士卒如此体恤的,小女子十几年来,还没见过第二个。既是真心保家卫国,陪着饮酒歌舞,倒也没什么。”

柳如是应下,也就没有再当出头鸟。而且她毕竟是这些女子中的翘楚,有自己挑选酒侣的资格,

看来看去,一众出征文武中,只有六品的郑成功是文官,而且看起来年少不太好色,柳如是就落落大方坐到郑成功桌边,帮着斟酒,还和颜悦色问郑成功想听什么曲子。

其他地位低一些的名女支,只好依次去找张名振等人,能陪一个副将、参将、游击,那也不错了,好歹是大官。

沉树人看着这一幕,内心也是颇为感慨。历史上郑成功应该是今年才刚来的南京,如今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提前了整整三年。

原本的郑成功,应该是拜钱谦益为师,他拜师的时候,柳如是也刚刚进门,算是他的小师娘。如今,却要前世的师娘来陪晚生喝酒、被占些手足便宜,实在是讽刺得很。

不过,这也没什么可喷的。

沉树人并非占有欲很强的人,也没说秦淮八艳凡是被他认识的他都想上。

柳如是毕竟年纪大了,比沉树人还老三岁,十二岁就做了当时阁老周道登的妾,十四岁就被卖到秦淮,这是风月场中的老手。

沉树人从没想过占有,也谈不上嫌弃,但就是觉得让柳如是这种有点骨气的女子,最后落入钱谦益那种软骨头汉奸手上,有点不爽。

所以,只要能让钱谦益多绿一点,多和抗清义士来往,别跟汉奸来往,沉树人都可以推波助澜。

郑成功还年轻,也不是很好色,他去年就成了亲,眼下对这种老他六七岁的女人,更谈不上感觉,纯粹就是好奇。

沉树人环视全场,对于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也不勉强,只是康慨激昂地说了几句,激励一下士气:

“我沉某从不会看不起操持各业之人,不过纵然是秦淮女子,也可以自选成为什么样的人,若是成梁红玉,一样青史留名。

如今多难之秋,若是还尊文贬武,便难免商女不知亡国恨了。无论是眉楼还是媚香楼,凡是不给我面子的,我们沉家以后也再不会捧场。”

张名振等武将听了,内心颇为感动。这是第一次有文官在这种事情上,真心展现出文武平等,要是大明朝的官员都能这样,军队也不至于士气颓丧至此。

数日犒赏很快过去了,二月初四,沉树人亲自去了句容码头,送郑成功、张名振带领五千战兵、五千水手启航。

船队有相当一部分滞留在苏州太仓,并没有全部来南京,南京这边只聚集了百余艘船,足够把所有的人和武器全部运走即可。

为了此行顺利,沉树人甚至给郑成功和张名振配备了一批刺刀鲁密铳,还有几门最新从武昌府大冶县锻造出来的红夷大炮,作为主要战船上的舰炮。

沉树人亲自骑着高头大马,佩剑持扇,酾酒临江,反复叮嘱,目送众将远去。

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25章 得国本第48章 实事求是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29章 简在帝心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61章 初战告捷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0章 整军备战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5章 奋勇争先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
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25章 得国本第48章 实事求是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29章 简在帝心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61章 初战告捷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0章 整军备战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5章 奋勇争先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