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忠奸难辨

襄阳在崇祯末年历史上前后沦陷过两次,第一次是被张献忠偷,但张献忠也就杀点人抢一把就跑了,没本事长期守住的。

第二次,历史上应该是发生在李自成在朱仙镇大破左良玉后、顺着一路追击破南阳破襄阳,把左良玉逼到武昌。而马祥麟原本就该在李自成的这次南下中战死。

李自成在朱仙镇大破左良玉后,因为朱树人的横插一杠,把李自成南下的尝试遏制住了,左良玉至今还在南阳,襄阳就更不可能丢了。

而马祥麟也从头到尾没有因为襄阳危急被调去增援湖广,原本该被他带去的白杆兵主力一部,也才能继续完好地保存战力,留下有用之身为大明效力,未来也是为朱树人效力。

至于马祥麟的老婆张凤仪,倒是早在崇祯六年的时候,就战死在河北了。

那一年清兵入关,四川的白杆兵都被崇祯千里迢迢调去拱卫京师。最后在河北平原上,白杆兵被清军重创,张凤仪殉国于清军之手。

由此可见,四川这地方,在明末时,妇风彪悍,连女人打仗也是比较勇敢的。不仅秦良玉能一介女子领兵血战数十年,她儿媳妇都能临阵死节,跟鞑子死战不退。

……

朱树人褒奖过马祥麟几句后,秦良玉便继续给他介绍其他本地守将:

“这位是方国安方参将,原从左良玉剿贼,国姓爷在湖广时,应该也有打过交道吧。朱仙镇之战前,左良玉随杨阁老镇南阳,以方参将驻郧阳以策应侧翼。

后来左良玉兵败,南阳周遭各府均遭李自成侵袭,郧阳也被攻破,方参将逆汉水退入汉中,嫡系人马损失大半。后被邵巡抚请示朝廷南调,统领编练夔州本地乡勇及降军。”

朱树人点点头,对方国安这人,他倒是没什么恶感,而且对方也算有点名气,是明史上有点笔墨的。

此人是浙江诸暨人,好勇斗狠的无赖氓流之辈出身,为图功名投军左良玉麾下,跟流贼也打了好几年仗,积功至参将,算是不容易了。

历史上方国安在崇祯十五年、十六年一直在湖广坚持战斗,李自成张献忠攻破襄阳、武昌后,左良玉都东逃到九江了,方国安才被朝廷调回浙江。

后来南明时,潞王在杭州监国,懦弱无能,还是这个方国安坚持跟清军打了一仗,可惜被潞王的软弱气得走了,转而跟随鲁王朱以海。

鲁王政权存续时,这方国安还算忠义,坚持跟清军作战,但朱以海都投降后,方国安也没办法,就跟着投了。

清军征浙闽主帅博洛,就带着方国安一起,想让他带路攻打福建。走到半路方国安得知唐王在福州已经称帝,年号隆武,他觉得大明可能还有戏,就又想跟郑芝龙联络,答应做内应跟郑芝龙一起在仙霞岭破清军。

结果郑芝龙不但没选择抗清,反而先投了当汉奸,还把方国安愿当内应的密信直接卖给了清军主帅博洛,害得方国安全家被杀。

所以,可以说这人不算很铁杆的抗清派,但能比潞王有骨气,鲁王政权存在时他也愿意死战,最后好歹也比郑芝龙有骨气,已经算是可用的了。

但是方国安的部队历史上多次被打散,重建,兵源素质很差,补充给他的都是农民军里反正过来的人,军纪败坏。

明史上写他经常劫掠百姓获取给养,军纪比一般的左良玉麾下部队还恶劣一点,这也是事实。

朱树人心中暗忖,这种人,用得好的话,民族大义民族气节还是能指望一下,但是一定要给够钱。属于那种只要吃饱喝足钱拿够,也是可以很爱国的。如果欠饷,那就敌我不分乱抢了。

好在,别人会觉得“收买一支部队要始终足额发钱”,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对朱树人这种富可敌国的存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相对容易多了。

方国安一开始还有点惴惴不安,怕朱树人看不起他的出身,更看不起他收编来的部队。结果朱树人就很和善地跟他说:

“幼?原来方参将还是绍兴府诸暨县人士呢?本官虽不是浙江人,但祖籍南直隶苏州府崇明县,咱也算半个老乡了。你原本跟随左良玉,那真是明珠暗投了,以后跟着本官好好干,定能破贼立功,搏个封妻荫子。”

(注:沉廷扬及其子生于苏州府太仓县,但沉家祖籍是苏州府崇明县的,嘉靖年间崇明县的县城还设在崇明沙上,到万历年间东移到长洲沙、三沙。

懂点地理的都知道,历史上崇明岛是随着长江水流、上游的岛屿不断被江水冲垮侵蚀坍塌、在下游重新沉积成新的岛屿。所以到万历后期沉家祖籍的那几个岛已经不存在了,被江水冲没了,他家就上岸变成了太仓县人。

崇明县新冲出来的那些岛,也渐渐转移到了更下游的松江府境内。几百年里崇明县往东移动了上百里,所以后来的崇明就属于上海不属于苏州了。)

方国安听朱树人这样笼络他,还跟他攀交情认老乡,也是难得受宠若惊,连忙表示当年跟随左良玉也是没办法,如今有机会跟随国姓爷,一定好好干。

方国安之后,秦良玉就顺着又给朱树人介绍了一些更低级的将领,有些是秦良玉直属的,都是夔州府本地的地方武装、团练:

“这三位壮士谭文、谭弘、谭诣,都是夔州本地义士,多有势力,也愿意为朝廷出力,老妇人如今将他们收编在麾下,朝廷也给谭文实授了团练都司之职,谭弘、谭诣俱授守备。

这两位是游击王光昌、王光兴,俱是被故六省总督熊文灿,四年前招抚弃暗投明的,也曾随我川中老将张令张总镇四处征战平贼。后来张总镇被邵抚台受朝廷之令,调去汉中,又北上出川增援陕甘三边的孙总督,留下二人本部人马在此……”

朱树人大致听了一下,这些人要么是早年熊文灿招抚时诏安的前农民军,一些不起眼的小部队,如今被朝廷划给方国安编练调教——

这也是没办法,方国安原本的嫡系人马,在左良玉跟李自成的朱仙镇大战、以及李自成后续的追击中,折损掉了绝大部分。方国安入川时,基本也算半个光杆司令,只能用王光昌、王光兴这些朝廷原本看不上的三线流贼部队慢慢重新训练。

而谭文、谭弘、谭诣,应该就是本地武装,大概率是后世组成川东抗清力量的“夔东十三家”的一部分了。

历史上“夔东十三家”在清军入川后,在川东抗击了数年。这里面有一部分,固然是后来李自成、张献忠的民军幡然悔悟,觉醒了民族大义。但也有更多,就是本地的官兵和地方武装。

只是这些人历史上都没什么名气,至少比方国安知名度还低一两个数量级。朱树人前世就算再熟读明史,也不可能把这些小人物都记住。

朱树人听了秦良玉的描述后,只是隐约意识到,这些人里估计有一部分属于后来的“夔东十三家”抗清义士,但肯定也不乏有后来投张献忠又投清的汉奸。

至于哪些人是义士哪些人是墙头草,朱树人的《明史》功底还不足以让他听名字就分辨出来。

但他也不怕,毕竟他还可以深入观察了解这些人,靠自己的识人之能,辨别忠奸再加以利用,应该也是不难的。

如果有忠义潜质的,那就好好用。

有汉奸潜质或者投张献忠潜质的,那也正好催化一下,让他们去用苦肉计勾引张献忠,反正朱树人是怎么都不亏的。

朱树人便斟酌着先鼓舞一下士气:“诸位都是忠义之士,朝廷值此国难之秋,本官也是用人不疑,大家不必有顾虑,也不用担心本官带兵会偏袒嫡系——在本官眼中,只要肯努力奋战,为国尽忠,都是一视同仁的!”

——

ps:看球去了……这几天熬夜看球,计策都想不出来了,摊子铺得有点乱。

大家也看球去吧,养肥一下也行。

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82章 新年计划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0章 屡败屡战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2章 尘埃落定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5章 双线操作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7章 先给我憋着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5章 双线操作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33章 孙武再世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章 实事求是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
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82章 新年计划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0章 屡败屡战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2章 尘埃落定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5章 双线操作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7章 先给我憋着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5章 双线操作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33章 孙武再世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章 实事求是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