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千里救驾

朱树人的部队从汉中正式启程后,沿着汉水顺流而下的那段航程,倒是挺快的,

六天后的十一月二十二,先头部队就抵达襄阳了,

然后,朱树人也立刻派出了六百里加急的信使,在十一月二十八这天,把自己的奏折送到北京。

在这封朱树人最后给崇祯的奏折里,写明了他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襄阳,救援之路已经走了一小半了。

他会在襄阳等待后军、以及从武昌运来的军械(朱树人说汉中的部队装备损失比较大,需要从后方大本营重新补充才能投入战斗),最多不超过十天。

顺带等待陛下的正式明诏,追认一切诏安事宜。还请罪说他已经事急从权,自作主张赦免了孙可望,并且得到了孙可望的回信,不出意外一定可以彻底诏安灭掉孙可望。

最后,当然也免不了要写些洗脱自己责任的话语,比如解释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久才抵达襄阳、此前在汉中因为鼠疫遭受了多大的困难、部队损耗有多大,沿途还不是安安稳稳行军,而是跟散贼一路交涉一路交战、半剿半抚恩威并施才过来的。

这封奏折送达的时间,距离李自成杀进顺天府境内,还有十二天。

距离李自成抵达北京城郊,还有十六天。

当时,李自成应该还在真定府和保定府的边界,跟白广恩、高杰作最后的纠缠呢。

哪怕距离张国维被正式降职为浙江巡抚、责令出京,也还有九天。

崇祯在这种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接到朱树人的最后一封奏报,见对方态度诚恳,还说已经从汉中马不停蹄赶到襄阳了,确实走了很多路,还能有什么说的?

至少朱树人的态度,没有半分可以指责的。

崇祯找来当时已经处于被审查状态的张国维,简单讨论了一下之后,也只能病笃乱投医,下了他生前最后一道给朱树人的旨意:

补充好武器集结好人员后立刻北上!其他一切奏请全部批准!自作主张赦免孙可望和其他余贼散贼统统没错!而且有功!

另外,诏安孙可望也能算是“实现了此前太庙盟誓中说的彻底消灭张献忠”,

所以崇祯也遵守太庙盟誓,把他朱树人的爵位从克虏侯进一步升为鄂公!希望他好好模彷鄂王岳飞精忠报国!赶紧来救北京城!

……

崇祯这番旨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之康慨,原本崇祯这人给封赏绝对没这么干脆利落的。

只能说,到了生死关头,开出的价码都会比较高,

再过七天之后,首辅周延儒都被逼自缢了、崇祯直接拿着内阁首辅的头衔给魏藻德这种当官不过三四年的菜鸟。

朱树人好歹跟魏藻德同届,官场资历还比魏藻德多小半年,无非魏藻德当初考的是状元而朱树人是吊车尾,而且朱树人年纪太轻。但凭着这几年朱树人立的那么多保扶大明的汗马功劳,封个公爵不过分吧?这都是他应得的!

另外,或许有人会觉得,崇祯都到这节骨眼了,还允许朱树人在襄阳驻留十日等待补充装备和会合后军集结部队,是不是太迟钝了?

但这事儿还真就是合理的,因为历史上,崇祯在北京城被围前不到十天,才给吴三桂发去旨意,当时说的也是“让吴三桂放弃关宁,全军移师西归,拱卫京畿”,而不是让吴三桂带着一支精锐、快速反应的部队火速赶来。

这说明一方面崇祯确实不太知兵,不太懂得精锐部队不带辎重回援和全军拖家带口回防的速度差距。吴三桂也正是因为有了借口,要带着百姓一起撤退,才能拖慢到最初回防阶段只日行四十里。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崇祯其实直到最后一刻,都还对北京城的城防过于自信。

毕竟鞑子此前也多次破关而入在北直隶境内劫掠,也兵临过北京城下,但从没攻破过北京城。

北京城被大范围持续强攻的记录,还得追朔到一百多年前、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太师也先带着鞑靼骑兵来犯,而那次于谦也坚定守住了北京城。

这让崇祯觉得,靠着城池坚固,撑上几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也正因如此,他才把张国维放了出去当浙江巡抚,并不是崇祯好心放张国维先逃命,他内心还是真心觉得张国维有可能带来江南兵救驾的,也觉得自己能撑到张国维回来。

只能说一切都是过于自信的锅。

……

崇祯的自信,让他恩准了朱树人的一切请求,回复的旨意,也在十二月初四这天,送回襄阳的朱树人手上。

这最后一道回旨,依然是兵部的蒋若来带到的,而蒋若来此番出京时,也已经得了另一个差事,所以旨意送到后,他本人不用回京,只要让从人复命即可。

蒋若来出京前,他的老上司张国维,也已经知道了崇祯对他的处理意见,知道自己会被贬为浙江巡抚,所以趁着自己还是兵部尚书,用最后一点权力和说话的机会,向崇祯力荐调蒋若来为浙江总兵。

崇祯虽然对这个姓蒋的武将不熟,但对方毕竟刚刚顺利完成了两件危险差事,帮着崇祯送旨意去朱树人那,还顺利请到了朱树人的援军、都已经走到半道上了。

所以崇祯也就坚信,这个蒋若来忠诚度肯定是没问题的,做事勤恳不拖沓。既然他去四川能拉到朱树人及时出兵,那送这个姓蒋的去当浙江总兵,一定也能有助于张国维尽快拉起江南地区的援军,以备不虞吧。

基于这种考虑,蒋若来的新任命没有任何人阻挠,直接就通过了。他给朱树人送完崇祯最后的旨意后,就要去杭州上任。

朱树人虽是十二月初四才刚得到最后的旨意,不过他等待这道旨意本来就需要往返十天,所以旨意送达的那一刻,崇祯承诺的允许他集结部队、等待装备补充的时间,也都已经过了。

因此,朱树人仅仅在一天多之后,十二月初六这天一早,就从襄阳再次开拔,带领超过十万人的湖广军主力北上。

这里必须提一句:十万人的主力部队调动,并不会影响到如今的湖广和四川防务。因为朱树人的军力,跟一年多前没有入川时,早已今非昔比。

他入川之前,就有十四万湖广军,包括一些防守部队,后来消化了一部分陈县大战中的俘虏,和此前湖广地区张献忠军俘虏慢慢改造,又加了一万多战兵,补充完战损后,约有十五六万人。

入川之后,虽然征战也有折损,但补充更多,本部人马始终能保持在十五万左右,但秦良玉的两三万人、方国安的一万多人,还有王光昌兄弟、谭文兄弟等后世“夔东十三家”里的四川本地武装近两万人。

四川战役结束后,朱树人等于是直接把大明的相当一部分家底逐渐邀买人心变成自己的了,

他还很仗义地逐步给秦良玉方国安谭文他们升级一定数量的装备,把二线淘汰下来的东西递补收买人心,顺便也提升这些部队的战斗力。

改造完之后,等于是六万大明川军也成了半嫡系,这些人都加上,朱树人的主力已经膨胀到了二十一二万人。

调到汉中的曹变蛟部,有一万多人,加上汉中本地原有驻防官军,加起来也有两万,算上这些后,朱树人的作战部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四万。这还是刨除了那些只能守本地城池的临时武装、民壮,二十四万人都是能机动作战往外调动的部队。

而他最后一块兵力补充,则来自于彻底剿灭张献忠后,李定国、刘文秀的投降,这些人被改造数月后,拢共也有三四万人可以充军,大约一小半是从军很多年的老营,剩下三分之二至少也是从军两三年以上,有战斗力的。

至于张献忠入川后新抓的炮灰,朱树人几乎没用,八成都放归务农了,这些人被抓时只当了几个月兵,临时守卫地方还行,拉出去远征完全是浪费粮食浪费人命。

另外,孙可望那边也还有两万人,此番朱树人开出优厚条件后,孙可望已经抓紧时机,书面回复愿意归顺接受改编。但实际上还没来得及实施,只是要求孙可望不许再流窜、就地坚守等待朝廷腾出手来接收。

所以,不算孙可望,朱树人都能拉起二十八万人了,算上孙可望,可以整整拉起三十万大军。

全据四川和汉中后,朱树人的兵力,比他当初只有湖广一省时,直接又翻了一倍。从十四万涨到三十万,朱树人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有如此庞大的势力,短时间内立刻纠集起十几万人救援崇祯,也就不足为奇了。

……

第一批援军就有十几万人,这真要是赶到了北京,那崇祯还真就活了。

但朱树人自有办法,让自己光伟正的形象保持到最后一刻。

十二月初六从襄阳开拔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和拖延,就是行军路线和粮道——朱树人一开始故意假装没有提前做安排,默认“南阳的左良玉会维护道路、提供行粮”。

结果部队从襄阳过了汉水,经过樊城、新野之后,去找左良玉要粮的使者,才带回了左良玉扯皮的搪塞。

左良玉当然是拼命叫苦,说自己实在筹不出粮食供应国姓爷的大军,但他有心忠于大明、只要陛下需要,他也愿意勤王,各种扯皮。

而左良玉之所以这么干,一方面是这一年半多以来,他割据自立惯了。二来他当然比朱树人更怕崇祯活着、甚至将来群贼被平定后,会找他算账。

崇祯的脾气刚愎自用,眼里揉不得沙子,那是天下共知的。对崇祯忠诚不绝对的人,就会被视为绝对不忠诚。

左良玉此前的割据自雄,听调不听宣,崇祯之所以忍着,那是暂时没腾出手来对付他,有更可怕的敌人要解决。这要是李自成张献忠都死完了,你看崇祯会不会算旧账?

贺人龙被杀,就是铁证!

所以,左良玉如今虽不至于彻底背叛大明,但不想崇祯活,那是必然的。他幻想的最优解,是崇祯死后,能换个软弱好湖弄、不翻旧账的君主,那说不定他还可以和稀泥昏过去,那样继续当大明忠臣也不是不可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huanyuanapp.com 】

天下到了这一步,已经有多少文武,是出于害怕清算,愿意忠于大明,但不愿意忠于崇祯。

或许还有人会觉得:朱树人你不能提前跟左良玉打好招呼么?为什么要临启程了才去给人下任务?

但这还真怪不了朱树人,因为他此前得到的诏书只是让他勤王啊,又没说给他升官,最多只是加了爵位,可爵位是不带来权力和差遣的。

南阳属于河南省了,左良玉现在理论上是大明河南地区的守将之一,他朱树人只是湖广总督、兼督四川军务,又不是当年杨嗣昌那样的“总督六省军务”,所以他不到事到临头,就管不到左良玉,也很合理。

大明对地方官的制约、祖宗之法摆在那儿,能怪朱树人?

当然,河南境内的所有府,也不是都不归朱树人管,毕竟当初他当湖广总督前,朝廷就专门特别划过他的辖区,还包括了大别山区的信阳府,外加南直隶的安庐地区,江西的九江府。

南阳府不肯提供军粮,道路情况也不好,白河等地缺乏行军所需的船只,那朱树人只好换条路,从另外的方向穿越桐柏山。

他从樊城迂回到随州府境内,然后从信阳道翻越桐柏山,进入自己管辖的信阳府,再用囤积在信阳的军粮供应大军,继续北上。

这一切倒是没有再生周折,但都要时间啊,从襄阳到随州再到信阳,足足花了九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在穿越桐柏山谷道上。

考虑到山区行军的困难,这速度真对得起崇祯了。

十二月十四,朱树人全军抵达信阳府,随后又了解了一下河南境内的敌军情况。

得知闯贼有在开封府、归德府等地都留下一定的驻军,朱树人跟部下们商议后,觉得一路打过去太慢了,就再顺着淮河往下游走一点,然后由凤阳府的亳州一带北上穿过归德府东部、绕开坚固的商丘城。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他是那么以大局为重,一心救驾。而这时候,其实已经是李自成围困北京的前夜了。

崇祯没机会再给朱树人发来任何指令,内外消息被彻底断绝之前,崇祯收到的最后一条关于湖广救兵的消息,就是朱树人抵达了信阳府而已(从信阳消息传到北京还要三天路程),再往后,北京城就是彻底被围状态。

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74章 给我往死里激励士气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25章 得国本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61章 初战告捷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82章 新年计划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90章 喘息之机
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74章 给我往死里激励士气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25章 得国本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61章 初战告捷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82章 新年计划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90章 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