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

“既然你们毫无诚意退让,那还来这儿做什么?回去等闯贼跟你们慢慢火并好了,吴三桂要是觉得自己能独自战退闯贼,尽管放手去打!我大清绝不会趁人之危!

他要是不怕背负上投降弑君之贼的骂名,尽管投闯便是,咱倒要看看李自成能不能容他!会不会拿他当枪可劲儿使、最后两头不得好死!”

面对童逵行最初表现出来的强硬,范文程当然也不会客气,直接狐假虎威帮多尔衮摆出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架势,先声夺人制造压价的声势。

倒是一直端坐在虎皮椅上好整以暇的多尔衮,蓦地挪了一下壮硕沉重的身体,摆出一副忠厚长者的表情,施施然说:

“诶,范学士说这些作甚,远来是客。吴将军能找到我大清,可见他骨子里还是忠义之士。我大清最欣赏忠义之士,你怎能污蔑他心中有投闯的念头?”

范文程立刻借势假装认错:“王爷说得是,是下官一时口不择言。我们可以不相信吴将军的诚意,但不该小看吴将军的人品。”

主奴二人一唱一和,红脸白脸相得益彰。

童逵行被这么一番挤兑后,花了好大工夫才找回些气势,艰难地把吴三桂的最新条件申诉了:

“王爷与范大人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家将军也不怕直言,他确实不会考虑投闯,毕竟君父大仇不共戴天!

但王爷若是咄咄逼人,我家将军自然也另有退路——本使再次重申吴将军的条件,一,贵国必须保证他在关宁的防区不受侵扰,辽地与永平府的军屯也依然归属吴将军的管辖,兵马也不得移镇。

作为交换,吴将军承诺策动蓟门长城守军,放贵军从蓟门入关,迂回侧击闯贼。事成之后,吴将军愿以山东、河北二省土地人口相酬。

另外,考虑到河北的永平府也是吴将军辖区,不能交割,可以在河南省多割让一些等价的土地,以为给贵国的补偿——

上次吴将军没有提到河南省在黄河故道以北的数府归属,这次,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他愿意把卫辉、怀庆、彰德三府,也都割让给贵国。从此明清两国沿黄河故道为界,成兄弟之国,效宋辽故事,不再相犯。”

童逵行洋洋洒洒,先把吴三桂微调后的新条件说了,倒是没急着说吴三桂有恃无恐的底牌。

多尔衮听得有点不耐烦,但他稍微辨别了一下,也是听出了吴三桂跟上一次的条件相比,确实有点让步——主要就是河南省位于黄河故道以北的三个府,确实是上次画饼谈未来国界时,没涉及到的。现在又一口气多承诺割三个府的土地。

但这种让步,也就是姿态意义比较大,实利并没有多少。

这些土地如今的实际掌控权还在李自成手上呢!多尔衮要割让这些土地,难道还能命令吴三桂先打回来、然后再拱手相送给大清?

…吴三桂肯出这个力么?出得起么?要是真出得起,吴三桂不会自己干?还用康他人之慨?所以,最后还不是得大清自己一刀一枪把地皮打下来!

多尔衮心中有气,却也不表露出来,只是澹澹说道:“相隔七八日,吴将军于别处倒是毫不松口,只是承诺多割三府?看来他这是有恃无恐了,本王倒想听听,他准备了什么后手。”

童逵行深呼吸了一口,内心也是有点激动,没想到这多尔衮倒是有气量的,能主动这么问,而且料得这么准。

幸好,吴三桂派他出使之前,也是准备充分。童逵行很快捋了一遍思路,随后勉强保持不卑不亢地说:

“吴将军派我出使之时,山海关依然无恙。但闯贼已经被吴将军扣押唐通、接纳高杰部转移的壮举,所彻底激怒,加速了对山海关进兵。

说不定此时此刻,李自成的人马已经在攻打山海关了!但吴将军凭借山海关天险,自然会力战死守!以求俯仰无愧于心!

只要贵军不从背后侵扰,便是守住山海关一月不破,吴将军也有信心!但贵军要是背信弃义,敢让兵马从辽西走廊迫近山海关,哪怕只是进入前屯、后屯防区,吴将军也只能当机立断,把人马从海上全军撤走,把山海关天险让给李自成了!

纵如此,吴将军也算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了!真发生这种情况,绝不是他不肯守土,而是被前后夹击,无力再战!他也没有投敌,只是力战弃守!

山海关若是落入李自成之手,待其站稳脚跟、肃清内部,贵国再想入主河北,就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童逵行这番话也算是很有诚意的大实话。

他模彷了多尔衮的直来直去,先把自己一方面临的险境、窘迫主动拿到台面上来说,承认李自成此刻说不定已经在打山海关了,以证明自己所言并不掩饰短板。如此,他剩下的话,便也显得可信度额外提升了不少。

而历史上,吴三桂在创军逼近时,没有选择固守雄关,而是出关在一片石野战决战,主要是他已经投降了鞑子,得听从多尔衮命令,显示自己的诚意,这才硬着头皮打硬仗。

现在他还没投,而且还有威胁的筹码,吴三桂当然不用出关野战,有关卡能用干嘛不用?

当然了,山海关只是一个关卡,不是一座城池,所以本身战略纵深是不足的。

过去数百年,山海关存在的目的都是抵御辽东和草原方向来的游牧鞑子,因此仓库军营和其他后方设施,大多留在了关内一侧,

一旦敌人改从关内攻来,这些实施都会面临被敌人暂时占领的问题,物资和人员也只能坚壁清野运到关卡的另一侧,或者至少是转移到狭窄的关墙要塞区内——这也是历史上吴三桂选择出击而非死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真到了死守关墙的那一步,关内设施肯定会被李自成严重破坏,吴三桂持久的本钱也就没了。

就算吴三桂花了大代价转移,把值钱细软战略物资都转移到关的另一侧,但如果被多尔衮偷袭了,那他也一样会血本无归,所以历史上这么操作就没意义了。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吴三桂的后勤补给可以指望外援,明军的海军依然有绝对优势,多尔衮也不可能掐断海路补给这条最后的生命线。所以多尔衮如果还背信弃义撕破脸,吴三桂就把雄关留给李自成!他依然有机会撤!

童逵行大大方方先说己方的弱点,再说己方的退路,摆明了说:谁对吴将军背信弃义,那他宁可把关留给另一方!哪怕这另一方也是凶恶的敌人!

吴三桂在选择把关留给谁的问题上,看的不是谁更凶恶,而是谁最后不讲信用!

……

范文程和多尔衮听了童逵行这番毫不掩饰的大实话,也是不得不陷入了沉默。

确实,吴三桂要是派人来说大话,吹大义,那他们是不怕的。但吴三桂都那么务实,把操作细节层面的问题都说得那么详细了,显然他是可以实操做到这一步的。

多尔衮也就不得不放弃“吴三桂真要是不投降,还为了守关抵抗李自成、而把老弱物资转移到关墙另一侧后、自己能偷袭拿捏对方软肋”的想法。

真作出这一步,把吴三桂激怒了,人家是真能献关给李自成的!

李自成得了雄关,清军再想进去,可就太难了!

山海关有多难攻打,多尔衮过去这十几年里,已经多次领教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多解释!

童逵行见对方终于有所松动,连忙趁热打铁说出朱树人暗中承诺吴三桂的最后一个条件:

“王爷,如果贵国愿意跟吴将军合作,只从蓟门入关夹击闯贼,那么吴将军可以一直在山海关坚守,消耗闯贼锐气,待其兵疲意沮,贵军再从侧翼杀出,何愁不能得全胜!

贵国也是有汉军八旗的,若能迫降闯贼精锐一部,编入贵国汉八旗,对贵国贵军国力,不也是一笔助益?

最后,吴将军还愿意担当干系,最后承诺贵军一桩好处:只要贵军与吴将军联手,吴将军可以承诺说服郑成功和朱树人,让他们将来不要破坏贵国在渤海湾上的补给航路,贵我两国海军就此停战!只要贵国不背盟偷袭,我大明水师便不会有敌对举动!

为了证明吴将军的诚意,这里还有一封我大明湖广总督、国姓爷朱树人的亲笔附函,还有他的印信,他愿意担此干系,配合吴将军的许诺!”

童逵行最后开出的条件,再次让多尔衮为之一震。

原本的历史上,清军不可能答应不亲自控制山海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走蓟门长城补给,实在是太绕远路了,不如辽西走廊。

…但是,辽西走廊再容易走,也肯定不如贴着渤海湾北岸的海路运输方便、成本低,运量还大。

历史上,清军的渤海湾海路补给线,倒也不至于被明军骚扰,只不过清军自己的水师也不强,全靠孔有德之类当年吴桥兵变的登来降将、带来的明军登来水师旧部为主。

但现在,清军如果还想利用海上补给线,难度就大得多了。因为郑家已经被朱树人勾引着北上。

而三代“黄海王”的沉家,更是直接秣马厉兵,还靠着崇祯此前的“五年实现漕运改海”,新造了八百艘高性能海运大沙船,随时可以掐断孔友德的脖子。

这就给明军一方提供了新的筹码,多尔衮对渤海湾安全航路的需求,不亚于对山海关的需求。

虽然这种“航运和睦”的条件,是附带在“明清互不背盟”的前提下的,哪天要是多尔衮真彻底占了河北山西之地后,再想撕毁盟约,朱树人当然也会再次调整战略。

“不过,真要是我大清彻底占了河北、山西,就能靠河北山西的钱粮财货以战养战了,汉地富庶,两省的供养,还不及辽东么?

到时候也就不用指望辽地转运粮饷物资助军了,就算要撕破脸继续南下,大不了让孔友德水师提前收敛,不给郑成功朱树人机会便是……”

多尔衮反复想了一下,心中如是暗忖,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没办法,主要是吴三桂有退路,有补给,这已经是立于不死之地了,就算败了至少能走,他真的有能力选择把山海关的要塞献给谁。

“也罢,那就依吴将军之议,本王也担些干系,就从蓟门长城入关,侧击李自成。事成之后,河北山西二省归我大清,不得争竞!吴三桂只要努力杀贼,自然许他不用移镇。”

多尔衮痛苦地答应了,但内心其实也没打算彻底执行自己的承诺。他许吴三桂不用移镇,实际上也是暗藏了一个保质期的,那就是在他大清拿下河北、山西二省之前,不用吴三桂移镇。

真要是入关站稳脚跟,两省土地掌握住了,北京城里也住稳了,到时候再来撕破脸皮,问吴三桂要更多,也不迟嘛!

清国从来都没打算长期信守承诺,都只是先虚与委蛇一年半载罢了。

而多尔衮说他也要担些干系,倒也不算虚言。因为黄台吉才刚死四个月,他也还没建立起足够决定性的功劳,来确立其在满清内部的绝对领导权。

眼下济尔哈朗和豪哥,还是有点能力对他的决策指手画脚的,多尔衮要是出卖本该拿到手的利益,也会对他威望有损(在清国人眼里,少赚就是亏,原本可以吃干抹净的条件没吃干抹净,给对手剩了一口肉,那也算亏,是可以追究领导决策者的不力的)

这一切,都需要多尔衮暂时忍辱负重去摆平,直到他真进了北京城,那番泼天之功,才能彻底确立他绝对不容置疑的统治威望——毕竟,先帝黄台吉也没能进北京。

一番艰难的补充谈判后,双方又确认敲定了一些细节,当然这些细节主要是在童逵行和范文程之间谈了,多尔衮不会亲自管那么细。最终,清国和吴三桂终于达成了“结盟而不称臣、愿意作为清国客将助战、并许割二省、许不侵犯清国渤海湾补给航路”的盟约。

多尔衮的部队,也立刻开拔,从塔山由燕山以北草原路线,直扑蓟门长城,从那儿迂回入关。

山海关正面,吴三桂的守城战,也已经惨烈地展开了。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兵马,杀得难解难分,只是靠着天下雄关,吴三桂兵力虽少,却也坚如磐石。

浙东匹夫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80章 塔山血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3章 左金王之死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80章 塔山血第150章 纲举目张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
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80章 塔山血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3章 左金王之死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80章 塔山血第150章 纲举目张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