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

李自成自裁、左良玉在病榻上被弃暗投明的属下刺杀,襄阳南阳一带的流窜武装力量也大半被朱树人收入囊中。

这笔收获,看起来非常巨大,着实算是一份泼天大功,

不但为汉人文明挽救回了数万原本历史上会投鞑当汉奸的军队,此消彼长让明清军力对抗形势颇有好转。还为先帝崇祯报了弑君之仇,这是怎么嘉奖都不为过的。

可惜,说到底,天下还是一整盘无法割裂看待的棋局,朱树人为了实现这一切,前前后后至少耽误了二十天。等他完成到这一步时,早已是崇祯十七年的十月份。

早在二十天前,福王就带着凤阳府和归德府的地盘陆续投降了多铎,此后这段时间里,东线告急求援的朝廷公文也是雪片样飞来。

都是探讨要求朱树人停止在湖广与河南之间的军事行动,抽调更多主力去南京增援。从那些书函的内容来看,多铎接收、通过伪福王地盘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天左右,然后就开始进攻扬州府各县了。

史可法倒也有组织部队进行防御,但扬州府外围各县能拖住的时间分别不过数日。朱树人收到的最后一封告急催兵文书已经显示,扬州城的攻防战也即将展开了。

要不是看在朱树人是陛下的女婿,不可能背叛陛下,那么召朱树人军队的旨意,说不定都会跟赵构招岳飞班师的十二道金牌那么急切了。

朱树人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是赶不上扬州守城战的,因为就算他在李自成死前就班师顺江东下,大军一路毫无拖延抵达南京,至少也要十天以上。

而他对清军的理解,远比其他南明官员要深刻——其他大部分南明文官,始终把清人视为没什么军事科技的蛮夷,只是弓马娴熟。

甚至历史上,史可法本人死守扬州时,他其实都没料到,多铎能组织那么多红夷大炮轰塌城墙,所以扬州战役才打成了那个样子。

这一世,也算是有朱树人这个眼光犀利的同僚帮着提醒,一再警告史可法:面对多铎的清军,坚城厚墙不足为恃,在军队综合战力不济的情况下,指望城墙暂时御敌,还不如指望长江淮河汉水这些天然水系拖延御敌。

毕竟清军的水师是实在不行,有明军阻击就无法轻易渡过江河作战。

此外,因为朱树人带来的蝴蝶效应,这一世史可法坐镇中枢,也不可能亲自去扬州督师了,所以扬州的城防自然另有委派将领驻守。

史可法提前被这么反复警告,自然也做好了扬州可能暂时失守的心理准备,让部队组织钱粮物资和百姓转移,暂时移去江南。

最终,在朱树人没有及时得到消息的情况下,扬州就在多铎数日的攻击下,便告破城,好在城内能撤的、心向大明的军民物资损失都不大,能撤都提前靠渡江撤退了。

…这种暂时的退却忍让,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大明丢掉的土地已经很多了,暂时丢掉扬州几个月,朱树人自然誓要多铎将来加倍偿还。

这么大规模的撤退,肯定也免不了被清军在大军抵达前提前派出的伪装细作给混进去。不过隔着大江,这些细作也不可能立刻发挥效果。

史可法也知道这一点,他也是利弊权衡,知道暂时不得不忍受这一点不利,只能指望继续扎稳江防,隔绝消息,尽量四平八稳。

一时之间,南京城内被史可法下令全部戒严,城门关闭,除了朝廷军队押运的物资,以及调防的兵马、信使、斥候,其他普通人都不许进出城。

南京城内对此怨言者有之,心怀动摇者有之,但史可法执掌兵部,再加上沉廷扬协助,他们可以彻底掌握住长江以南的军队,反对者一时倒也掀不起浪来。

另外,在暂时沦陷的扬州城内,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撤走了,有些在当地田庄极多、盘根错节的巨富、盐商,唯恐自己跟着朝廷跑掉后,多铎的清军入城,会清算没收产业,将来不承认他们的田产,

所以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偷偷跟多铎联络,留在扬州,想当带路内应,换取清国承认他们的合法产业——

不过还别说,这些人有这种想法,倒也不奇怪。因为清军此前在黄台吉时期,虽然在北方烧杀掳掠,但这次多尔衮掌权后,最初几个月,为了摆出争天下的姿态,还一度让属下收敛。

这些扬州巨富、盐商、两淮大地主,被这种假象所骗,觉得投敌就能保住财产,也不奇怪。

当然,这种收敛绝不是狗鞑子转了性子,完全是暂时隐忍装出来的,为的就是削弱汉人的反抗斗志。

所以清军历史上在收取华北、中原的时候,百姓和地方军队的抵抗才非常薄弱。一直到多铎打过长江之后,觉得天下已定,南明不可能翻盘了,多尔衮和多铎的獠牙才彻底毫不掩饰地完全展露。

着名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命令,以及随后的清洗屠戮,就是历史上多铎在进入南京城之后,才开始在江南地区颁布的。这一方面是要彻底摧垮汉人士大夫阶级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也是纯粹需要找个由头来大规模屠杀劫掠。

否则百姓都直接成了大清子民,他们还有什么借口疯狂劫掠自己治下的顺民呢?

逼得人民不愿意剃头,正好在最富庶的江南之地展开大屠杀。杀最少的人,就抢到最多的财富钱粮,效率极高。

所以,凭良心说,历史上清军入关后,北方汉人没怎么抵抗,而江南百姓抵抗极为激烈,后来搞出江阴、昆山、嘉定那么多地方的屠戮惨剧,倒也不能因此就说北方人丧了气节,乖乖就范。清人的隐忍狡诈,在其中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他们打北方时,没展露出逼人剃头和胡乱挑衅屠城的一面,北方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卑鄙无耻,以为多尔衮跟黄台吉不一样,有“明君潜质”,暂时被软化了抵抗斗志,只能算是上当受骗。

此时此刻,多铎也还没觉得大局已定。虽然进了扬州城,他好歹还知道面前这道长江防线是非常难逾越的。

需要江北富商、百姓、水手,各方汉人群策群力为他所用,补足他大清的水军短板劣势,他才有机会成不世之功,所以对于肯留在扬州城、提前暗中投效的巨富,他都选择了守约保全其家小产业,只要他们捐船助军、帮忙招募水手。

当然,杀人肯定也是要杀的,毕竟都到了富庶之地了,多铎军一路走来,除了军械以外,其他补给其实非常缺乏,如果不允许抢一把,部队也没士气进行后面的渡江作战。

所以,只要没有跟着史可法携民渡江、也没提前跟他大清打过招呼当带路的,剩下的百姓,依然被多铎疯狂杀戮,产业全部搜刮为军资。

史上据说死了八十万众的“扬州十日”,这一世只持续了三日,至少死几万人还是有的。对外宣称则是因为“这些军民在史可法的部署下,抵抗了大清军队,所以才屠戮。后续江南诸城,只要不战而降,无血开城,一律可以免屠”。

这说辞一时之间倒也颇有欺骗力,因为早在崇祯十六年初,李自成刚刚建号的时候,他就已经宣布过类似的政策了。多铎此番不过是拾人牙慧,依样画瓢。

……

多铎在淮扬进展顺利,孤军深入直抵扬州的瓜州渡,连扬州主城以东、扬州府下属的其他诸县(后世的泰州、南通等地,明末都属于扬州府),多铎都暂时没精力去彻底掌握。他只想快速凿穿南明防区,尽快渡江。

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多铎当然也会充分利用资源,所以他在筹备攻打扬州主城时,就派六百里加急的飞马信使,前去开封一带跟阿济格联络。

希望阿济格的西路军,别管关中地区了,从河洛、开封直接南下,帮他牵制住朱树人,别让朱树人的部队太快回防南京。这样才能为多铎创造出时间差,强攻渡江拿下南京。

阿济格收到多铎的求助信时,倒也没敢太过推诿。一方面,历史如今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原本的历史上,阿济格是要亲自以主力攻打西安,然后找到了机会一路突破秦岭进入汉中,最后还跟张献忠政权干上了。

以蜀道之艰难,秦岭防线原本是不可能轻易被突破的,之所以阿济格历史上能得手,关键在于当时的蜀地有张献忠和明朝四川守将互相厮杀、汉中还单独落在李自成手中,蜀地不是铁板一块,无人提防入川山路,才给了阿济格机会。

…而如今的四川,是朱树人在一年半前刚刚花了大力气平定的,从成都到汉中,都统一在一面军旗之下,铁板一块,阿济格自然知道不可能有机会入川。

而吴三桂地位的变化、他和清军达成的“放弃关宁,换取清军允许他自行追击李自成关中部曲”交易,种种因素,都让阿济格的西进任务已经算是基本完成了,后续暂时没什么别的方向可以忙活。

如此一来,往西的任务提前告一段落,腾出手来的阿济格本来就要再找点新麻烦挑衅,兵力驻扎在河洛、开封,顺势南下南阳、襄阳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既是为了阿济格自己,也是为了他大清,同时也是为了给多铎这个多尔衮的同母弟一点面子,缓和阿济格和他大清最高决策层的关系。

朱树人原本以为好不容易杀了李自成,刺杀了左良玉,收编其大部分部众后,就能彻底腾出手去对付多铎。

但这个猝不及防的连番蝴蝶效应,竟让他陷入了新的泥潭——他从左良玉手中拿回了南阳府的地盘,但这块地盘却变成了新的烫手山芋。

就在他刚刚占领南阳的同时,阿济格的满蒙骑兵就已经趁乱抢占了尹阙关、太谷关和方城谷口,把南阳盆地外围山险都控制了。

一时间,阿济格进可攻退可守。

而朱树人要守住已经穷困至极、被左良玉刮地三尺数年的南阳,却得投入巨量的兵力,甚至得准备跟西路清军主力打野战决战!

而且一旦朱树人投入的兵力过多,他还得从襄阳往南阳前线运送大量的粮食。因为南阳地区已经被左良玉搜刮到人烟一年比一年少,本来就没法养活更多的部队了。左良玉那几万人,此前几年就靠这一个府的钱粮养着,还不得把骨髓都榨出来。

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0章 鲜廉寡耻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9章 简在帝心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
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0章 鲜廉寡耻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9章 简在帝心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