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内部清算

李定国还不知道张献忠对他的猜忌,见父王召他议重要军机,立刻就火急火燎赶去了。

到了吉王府,被侍卫领进八进深的巨大园子里,一路上李定国看到各种各样的断壁残垣。

那些他叫不出名字来的奇花异草,凡是木本的,都挑枝干结实干燥的部位随手砍掉,应该是拿去当柴烧了。

还有些他不认识的珍禽异兽,也留下一地羽毛绒毛,显然是拿去吃了。

至于各种凋梁画栋上装饰的金银珠玉值钱东西,也都抠了下来,留下各种坑坑洼洼,甚至就在李定国路过的时候,还有侍卫在那儿继续抠——

2k

之前应该已经把大块值钱的材料都抠光了,还剩些零碎边角,第一次动手的时候看不上,这时才来割二茬韭菜。

李定国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擅长观察。

看到这些景象,他已经猜到:父王一开始就根本没打算在长沙久守,也没指望能站稳脚跟以此为根据地。

否则,要是打算长期以这座吉王府为自己的行宫,哪里会破坏成这种样子?

李定国恍忽思索之间,已经被领到吉王府的大堂,随着侍卫的通传声,他也收回神思,连忙入内对张献忠见礼。

“免了,老二,你来得正好,咱正在讨论下一步何去何从,眼下咱的兵力分为三股,怕是不好和沉树人正面硬战,要打也得集结兵力之后才好。”

李定国应诺,也觉得氛围有点不对,因为他进来的时候,就看到父王已经在和好几个心腹将领聊得很热烈了,并没有等他到了之后才开始话题。

这些部将之中,有跟着他一起突围出来的白文选,还有这几年原本一直跟着大哥身边的冯双礼。

这两个人的地位,原本在张献忠麾下都是略低于四大义子一些的,现在却能比李定国先得到召见,这摆明了有点儿将李定国边缘化的意思。

同时,李定国心细,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张献忠麾下直属的部将中,原本还有一个王尚礼,地位跟冯双礼、白文选级别差不多,但这次开会,却没看到王尚礼。

难道王尚礼也得罪了大王、被冷处理了?还是另有任务派出去了?

李定国不敢造次,便先摆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样子:“父王有疑,孩儿不敢不殚精竭虑。只是孩儿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不知各位将军是何看法?”

张献忠也不客气,使了个眼色,让冯双礼代表他陈述。

冯双礼也不便对李定国示好,便直截了当开口:“大王与我等商议,认为眼下不过两条路,如果沉树人继续紧逼,咱要么南下,经衡州翻越衡山,一路裹挟扩军,然后看官军是否追击紧迫。

如果沉树人不畏衡山艰险,敢放弃水师之利、离开湘江追击进山,咱能战就回身一战。否则,要么继续深入南岭,逃往两广。

要么,翻越衡山后西行,往湘西经黔中道入川——而被滞留在常德府的三将军,和滞留在归州的孙将军,也能一起由施州卫会合后,南下走黔中道与我军会师,一并入川。

不知二将军以为,这两组方略,哪一组更稳妥,或者有更好的谋划。”

冯双礼转述的这两条路线,对于先南下衡州(今湖南衡阳)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无论去两广还是去四川,或者只是先在入川、入粤的半途山区蛰伏一阵子,都得先拿下衡州。

因为在长沙、湘潭一带,水路交通太发达了,湘江水深宽阔、流速缓慢,很适合有水军优势的一方机动、穿插。

张献忠此次洞庭湖周边的几个战役里,最吃亏的就是翻山而出,毫无大型战船,所以怎么着都得先把战场退缩到一个废掉战船和水师的地区,才能考虑一战。

往南穿过衡山山谷后,水运就彻底完了,张献忠的优势也就来了。而且到时候再想跑,官军也没船可用,“义军”行军速度肯定会比官军快。

李定国听后,总觉得有些别扭,但又说不上来。

他沉默着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才发现问题在哪儿:张献忠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试图和刘文秀会师、或者是散尽长沙城里截获的巨额财富全部用于募兵,然后与官军一战么?从头到尾想的都是各自逃跑?

倒不是说逃跑不对,而是如今己方已经有了那么多新招募的人马,如果千里转战,肯定会把新附军彻底丢光,陕豫老营也未必都能保全,最后就是人越打越少,士气威名也都丢光了。

李定国想了想,便劝道:“父王如果是想跟大哥三弟他们会师,孩儿无话可说,孩儿只是想提醒:我军已经有五六万众,如果翻山越岭千里转战,怕是至少三分之二的人马都会走散,最后能剩下两万老营就不错了。

长沙之地确实无险可守,沉树人也来得汹涌,可如果我们暂退到衡山以南的山区,有险可守,托住时间,然后广散钱财募兵练兵、徐徐图之,未必不能击退沉树人。

至于三弟那边的兵马,父王其实可以让三弟暂时退兵,与大哥回合,到时候我军分为两部,大哥在西,父王您带着我等在南,都有山险可守,

沉树人也不可能带着武昌兵常年攻打衡山,如若他后方空虚,到时候大哥三弟自然能四处出击,令其首尾不能相顾。

如此则我军之困自解,又能回到去年据险而守、在山区蛰伏的状态,还比去年多出一块地盘,可以在川东、湘南遥相呼应。”

张献忠闻言,一开始还不动声色,只是诱敌深入般鼓励李定国再说详细些:

“哦?是么,那你倒是说说,这衡山以南,有何险可守?难道就让我军直接守衡州城?衡山诸谷,就能拦住沉树人?难道要一路退到两广的五岭一带?”

李定国被问得有些不自在,但依然没有往最坏的方向想,他还以为张献忠只是嫌跑得太远、以后难以跟孙可望、刘文秀联络呼应。

于是他仔细动脑子思索了很久,想出一个比直接南遁湘粤边界五岭地区更好的选项:

“父王所虑甚是,五岭烟瘴之地确实不适合我等北人,而且如今正值六月末盛夏时节,若是去两广交界山林之中,怕是军中水土不服多生疫病。

既如此,咱过了衡山之后,可以略向东转,进入罗霄山南段。那里位于湖广、江西与两广交界,也有数府易守难攻之地可以腾挪。

孩儿虽不读书,却也听过《三国演义》,汉末长沙区星为孙坚驱逐后,其余部便进入罗霄山,孙坚也不能制约。沉树人再擅追击,难道还能强过孙坚这样的豪杰?

而且去罗霄山,好处在于地接三省,到时候沉树人就算被任命为湖广巡抚、甚至湖广总督,也难以越权追杀。这不比入川后缺乏腾挪要好得多?

杨嗣昌虽能总督六省、统筹围剿,但两广、江西原本并无兵灾,他在当地也缺乏统筹,仓促间难以阻止起围堵。

加之杨嗣昌病笃衰老,父王派出的细作此前不是回报,说他只剩一口气了么?去年咱杀襄王贵王时没能弄死杨嗣昌。这次又杀了荣王吉王,而且还是陷城而杀,并非偷袭刺杀。

就算崇祯还想遮掩,怕是脸面上也过不去!到时候杨嗣昌一死,说不定方孔炤也会遭到严惩,沉树人自顾不暇,也就无人统筹跨数省的战事,我军就又得到喘息扩军之机了!”

李定国提到的这个“罗霄山南段”,其实就是后世的井岗山了,只不过明末还没有专属地名,这个地名是后来清朝才有的。

罗霄山南部最早的原住民记录,就是东汉末年,区星被长沙太守孙坚杀了之后,其余部逃进山去的,再往前那儿只是无人区,或者说只有化外野人。

不得不说,李定国在军事地理上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张献忠要是真听他的话上了罗霄山,沉树人还真不一定追杀得上。

然而,张献忠终于彻底摊牌了,只听他认真听完李定国的陈述,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呵,古人说知子莫若父,咱却是看不懂你了——你也知道如今是盛夏、北人钻南方酷暑之地的山林,会多生瘟疫!居然还撺掇我军非要去湖广、两广边界而非入川!

是不是巴不得老子重病不起,你大哥三弟又不在身边,这大军就能归你统帅了!到时候咱的基业,就被你一分为二,留在川东的归望儿,其余都归了你吧!

你还好意思口口声声为三军将士着想!你这么舍不得丢弃新附军,巴陵撤军时怎么把潘世荣一万多人马都丢给了沉树人!全军谁都有脸说这话,唯独你没脸!卖新附军的时候你卖得最狠!”

这番话,总算是彻底把张献忠这几个月来,连续积攒的对李定国的三重不满和不信任,以及最近几天发生的近况、加上今天这番话的试探,彻底爆发了出来。

李定国去年跟艾能奇一起出击、艾能奇死了。今年又劝他尽快出击湖广南部空虚地区,结果中了招损兵折将。

最后还在巴陵丢下那么多新附军、此刻却来劝张献忠别放弃新附军。

最后还劝张献忠一个陕西人,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去钻华南山区热带丛林!这不是摆明了嫌父王太健康,死得不够快么!

几重怀疑不满叠加到一起,让张献忠彻底撕破脸了。

这番顾虑,现代人或许很难理解,那是因为现代医疗条件好,陕西人去广东打工,也不会觉得是鬼门关上走一遭。

但对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北方人去两广,那真是非常凶险的,尤其是夏天去——

朱棣几次远征越南地区,就是因为夏天酷暑加热带雨林,士卒病死了多少。元朝初年,蒙古人也征服不了越南,也是天气加热带病的问题,中原人只有冬天那几个月,才能在南方热带雨林活下来。

张献忠虽然还不算老,大约在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但他也怕自己一病不起。李定国二十几岁,年轻力壮肯定更能扛疾病。

既然已经把话挑明,张献忠肯定也不能继续对李定国委以重任。虽然还不至于问罪,可明着褫夺权力是必须的,否则就是养虎遗患了。

只听张献忠冷着脸吩咐:“冯双礼!”

冯双礼:“末将在!”

张献忠:“把李定国调到你营中听用!给他个都尉就行了,让他戴罪立功!”

冯双礼:“大王,二将军他……”

张献忠:“你敢抗命?!”

冯双礼立刻咽了口唾沫,收了声:“末将遵命!”

张献忠这才吩咐:“全军南下衡州,然后伺机转向西行,另外,派信使通知老三,让他择机退兵,跟望儿会合,到时候自行随机应变,争取与咱配合,由黔中道秘密入川——

让他们口风严一点,千万别提前跟将士们说明最终目的。只说咱是躲回施州卫、永顺宣慰司,跟那些部落土司厮杀,寻地躲避沉树人。

还有,从荣王府、吉王府得到的财物,也把细软全部挑出来,在湖广不要再募集新兵了,反正走黔中道带不了太多人,招来也是白费,没必要在湖广邀买人心了。”

张献忠这人对于治下百姓,那也是典型的两张脸,非常实用主义。历史上他在崇祯十六年打下武昌后,一度据说对百姓非常好,在湖北争取不杀一人,还开科取士、设置六部官员,一副要改朝换代的样子了。

但是这种“不嗜杀戮”,摆出“仁政”的姿态,也仅限于他想在这块地方长期发展下去时。

如果注定知道自己拿不住了,张献忠是一点仁慈都不会浪费在那些已经无利用价值的人身上的,该杀就杀,该抢劫就抢劫。

李定国再一旁听了,终于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父王这样边缘化。

他想的,还是有朝一日要杀回湖广,而张献忠心中,湖广的一切都已经是一颗弃子了。

刚才自己还劝父王把荣王府吉王府抢来的金银珠宝都拿去扩军练兵,光这一条,在路线错误的情况下,就已经注定让他失去信任了。

在湖广发的每一块金银,在张献忠眼里,都已经是浪费了。一个劝他浪费的人,怎么可能依然被重用?肯定会被认为,这是在邀买人心,而且是为李定国自己邀买人心。

李定国心灰意冷,但他最后还是要解释两句:“父王!您对孩儿的一切兵权调整,孩儿绝无怨言!战败于沉树人之手,损兵两万,便是被降为士卒,也是该的。

但孩儿必须说清楚,四弟之死跟孩儿毫无关系!当初劝父王进军湖广,也绝无其他目的!只是真心觉得沉树人兵力北调、有可乘之机!此番劝父王滞留罗霄山以观时变,更是毫无异心!天日可鉴!”

张献忠冷哼一声,表示他又没拿李定国怎么样,他至少还能在冯双礼麾下继续打仗呢!有什么好解释的!

至于对外的说法,当然是说李定国因为兵败、抛弃队友,所以被降职。

这些龌龊事儿,没必要让外人知道。

李定国如果守口如瓶,不提内幕,那就还能混下去。要是敢在外面乱嚼舌头,那张献忠就真得对他下重手了。

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25章 得国本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20章 屡败屡战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6章 忠奸难辨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98章 虚实相济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24章 一石三鸟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
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9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罗马便化龙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25章 得国本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20章 屡败屡战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6章 忠奸难辨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98章 虚实相济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24章 一石三鸟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