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棋逢对手

沉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地处置了巴陵救援战的战后赏罚工作。

这些赏赐,原本也没必要那么快、那么高额地给,并不在一贯的战后赏赐体例内。

实在是沉树人还有用到他们的地方,需要这些将士们再接再厉、强行军南下长沙,这才给了这么多——

如前所述,直到沉树人和李定国决战的时候,他依然是不知道长沙已经陷落了。

两地直线距离就相距三百里,如果绕路沿着洞庭湖岸和湘江河谷行军,实际距离能接近四百里。战场信息的不同步,是非常严重的。

左子雄和朱文祯也只能忍着疲劳,让部队略作休息,当天午后就重新开拔,尤其是让体力保存得比较好的部队负责划船。

好在沉家军控制了洞庭湖的制湖权,大船数量也够,主力部队能全军坐船,行军的体力损耗也就还能接受。

部队往南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一直到傍晚时分,走出了几十里地后。

随着两个变故先后发生,才打断了部队继续行军的节奏,让沉树人改为允许士兵们就地上岸歇息。

第一个变故,就是今日凌晨的攻营决战中、重伤后被官军俘虏的流贼都尉潘世荣,在官军医生的简单治疗后,居然从昏迷状态苏醒过来。

对于潘世荣这种史书上都没什么名气的贼将,沉树人当然没打算费心思收降。而且这家伙的伤势也确实比较重,军医评估后觉得很难活下来。

所以给他治疗、留在军中,无非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想看看能不能掏出点有价值的情报。这次苏醒,估计也是回光返照。

对于这种濒死重伤之人,拷打威胁也是没用的,说不定直接就打死了。所以沉树人选择了和颜悦色地问几句,不去涉及对方的核心机密,就当是有枣没枣打一杆了。

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是看到官军居然还给他治伤,更有可能是因为被李定国当成弃子而心灰意冷,潘世荣最后吐露了一些他觉得已经不重要的贼军军情。

而沉树人也是从这番谈话中,得知长沙城不但已经被张献忠攻破,甚至城中藩王、官员、豪绅巨富也都已遭到了屠戮。

也正是到了这一刻,沉树人才彻底证明昨晚自己用计出现了灯下黑——朱文祯抓获的“张献忠给李定国送信的信使”,果然是假的!因为那些伪造的信上,并没有提“长沙已经被张献忠攻陷”。

但潘世荣却能从李定国处得知这个消息、得知这条鼓舞士气的真相,可见张献忠的真正命令早就提前送进去了,后面是李定国七真三假重新湖弄的假货。

(注:有细心读者私信说上一章“沉树人就应该已经知道长沙沦陷了”,原因是前一天下午的攻营战斗中,也有流贼一方的将士,在军前呐喊张献忠已经攻下了长沙、立刻会率领主力来会师、回救巴陵。

但稍微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沉家军的前线将领们不太会相信这一点,回报给沉树人后,沉树人以正常人的智商揣度,一般也会倾向于不信,觉得这只是李定国为了鼓舞士气吹的牛。毕竟这番喊话的语境,是双方正在铆足了劲厮杀的时候,肯定要不择手段给自己人信心。

心理战的解读,是不能以读者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看的,要代入每一方的信息差。如果还看不懂这个逻辑……我以后只能少写点鼓舞士气和打击士气的心理战吧。否则一方说了、另一方信不信,还得解释半天。)

从濒死的潘世荣处得到这条重要情报后,沉树人也就没必要再冒着“日行百里趋利者、可撅上将军”的风险疾进了。

当然考虑到潘世荣有可能说谎,他也只是让部队先歇息半夜,如果后续打探到新的变故,还可以随时早起继续行军。

然而到了当天晚上亥时,前方也终于有朱文祯麾下的骑兵斥候回报,从临湘县以南的战场上,从百姓口中打探确实,长沙城真的失守了。

有一些从长沙逃出来的富户百姓,一路四散奔逃,有隐姓埋名往北走的,遇到官军就立刻来投奔。这些逃亡的百姓和士兵,还带来了更多的有用情报,说张献忠部最近两天似乎还在往南打,不知是不是打算逃离官军。

沉树人一一细问确认,这才让部队好好一觉睡到黎明天色微亮时分,没再折腾大家。

……

士兵们可以睡觉,将领们却必须早起,毕竟前方形势非常危急。

夏天卯时初刻天亮,士兵就该起床、部队就该开拔。

沉树人却寅时正就提前起床了,比普通士兵还早了半个时辰,顶着早起的低血压郁闷,跟将领们商讨最新的规划。

毕竟下一步何去何从,战略方向如何,都需要他拍板。

下面的武将,最多只能决定仗怎么打。但具体打谁、先打哪个后打哪个,那还是巡抚级别的文官定策的,沉树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到中军大帐后,足足喝掉了一壶浓茶,沉树人才开口:“眼下敌情依然不是很明朗,只知道长沙已经沦陷,李定国会溃逃到临湘县,也有可能进一步南退到长沙会合。

刘文秀目前还没新的动静,按沉练李愉的回报,应该就是继续在常德保持戒备,既不敢抛弃他义父提前撤退,也不敢主动迂回来救援——否则,倒是能给我军以逸待劳的机会。

我昨晚睡梦中琢磨了一下,眼下我军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条就是转头勐攻刘文秀,这条路子不怕慢,我相信只要我军肯去,就肯定能找到仗打。因为刘文秀是断然不敢未经一战、就抛弃义父单独撤回去的。

而且以刘文秀这点兵力、我军却是挟击溃李定国主力的余威,只要打起来,我军必然能胜,可以各个击破敌军一部,收复常德府也是轻而易举。

不过,考虑到刘文秀后路稳当,只要他沿着沅、澧河谷撤回湘西山区,我们要全歼他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这个选项,算是无风险稳赚,付出的代价极小,但赚头也不算太大。只是击溃敌军其中一部,再收复一个府,没法全歼。

第二条路子,相比之下就算‘富贵险中求’了,咱可以无视刘文秀,直接南下,追着张献忠打。

但这个选项风险也大,一来张献忠逃跑起来不像刘文秀那么有顾忌,如果他不愿意跟我们打,完全可以没接敌之前就立刻远遁,我们很可能追不上——此前战场在洞庭湖周边,我军有轻快坚利的战船优势,行军也比张献忠快,这才能轻易追击敌人。

而一旦张献忠往南逃,长沙附近的湘江江面还能支持大规模水军船队展开,一旦再往南一点,到长沙府的湘潭县,靠近山区,湘江就会急剧收窄、水流也会变得湍急。

到时候,我军的水运优势就彻底不存在了,大家都靠两条腿行军,我们还要保持官军的军纪、不能随便杀戮百姓抢粮,那肯定是跑不过久窜四方的流贼的。

至不济,张献忠也能跟李定国一样,丢下几万刚抓丁的新附军拖住我们,他带着全部陕、豫老营先逃。万一一路进入南岭,甚至想逃去两广,就更麻烦了。

我们受制于朝廷法度,也不可能一直追下去。两广的巡抚,远不如湖广方巡抚那么好说话,到时候肯定要先补些手续、陛下也有可能怀疑我是纵贼扩大地盘。”

沉树人一口气说到这里,也是思路有些乱了,只好先喝口茶歇歇气。

左子雄、朱文祯和金声桓看着地图,复盘着抚台大人刚才的话,对于这几点风险,也是深以为然。

刘文秀必须跟官军接触、确认官军势大难敌之后,才会决定逃跑,这是因为他无法舍弃义父。如果官军的面都没见到就闻风而逃,那他以后在张献忠军中也别混了,一个卖父的恶名肯定是跑不掉的。

但张献忠自己可就没有任何值得牵挂的东西、或者说心理负担了。

在张献忠眼里,天下一切都没自己的命值钱,所以他完全可以想跑就跑。

这个差别,就注定了张献忠更油滑。

毕竟人家是从崇祯二年转战天下、逃了十四年的流窜专业户了,多少次他都是除了最心腹的老营弟兄之外,其他一切都舍得果断抛弃的。

这种老油条,哪那么容易被沉树人一战击败就直接灭掉?太滑不留手了。

所以,追张献忠,追到了收益固然大,可追不到的概率也大。

众人略一沉吟,纷纷表示兹事体大,还是请抚台大人直接明示定夺,他们实在不敢承担这个决策责任。只要抚台大人开口,无论是哪个选项,他们都坚决执行。

沉树人见状,这才开口拍板:

“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本官,本官就担当一次责任。将来无论结果如何,定策的功过本官一力承担。

我以为,如今还没到最终箭在弦上的时候,咱还有一步可以观望。最后究竟是直接追张献忠、还是先灭刘文秀,要看我们这一步之后,敌人的对应反应。

我军这两日的第一要务,就是先南下临湘县,将其光复。临湘小县,拿下城池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堵死湘江河口。

这样,无论后续张献忠是否打算撤退,他至少不可能再走湘江水路顺流而回这条路线。无论是回常德、施州卫,还是南下两广,他只有走陆路。

而走陆路就不能携带太多财物粮草辎重,必须轻装上阵。如此一来,我们后续追击,就算无法全歼张献忠,至少能有大量缴获。

拿下临湘之后,我们不必急于立刻攻打长沙,长沙反正已经沦陷了,沦陷十天和一个月也没什么分别,城内张献忠想杀的藩王官员富户,早就杀光了,多给他几十天,他也未必会多屠戮。

到时候,我们可以设法迂回,看看张献忠对于水路被断后的反应如何,再作出针对性驱赶——诸位以为如何?”

“抚台大人之见,持重稳妥,末将等立刻执行!”左子雄朱文祯金声桓齐声应诺。

沉树人:“那就这么说定了,各部今日也要加急行军!”

全军合计好战略后,后续的执行当然也是水到渠成。

又经过一天半的行军和半天的休息,部队在六月二十这天,终于抵达了临湘县。

而且此前几天一直在洞庭湖湖面上逡巡截杀流贼船只的沉练、李愉两营水师,也及时赶到和主力会师。

沉家军集结了一共三万人的兵力,短短三天就攻破了临湘县——这个过程中,还不得不说一句,张献忠的部队好歹还有点亡命徒的骨气,

明明知道临湘县这边兵力不足,绝对不可能守住,但被抛弃的部队依然仗着有城池,愿意一战。结果耗费了沉家军一些时间破坏城墙、整备攻城器械,这才拿下。

不像之前的明军地方卫所部队,知道流贼来攻城,这些小县连一两天都撑不到——

当然了,这里面也跟李自成张献忠可以以屠城相威胁有关。沉树人毕竟是官军,他还是要脸的,没法说出“胆敢抵抗一天,城破后就杀掉城内三成的人数,抵抗两天杀六成,抵抗三天屠尽全城”的狠话。

拿下临湘县后,沉家军士气进一步高涨,略作修整,这就准备对张献忠给出决定性的一击。

……

话分两头,时间线回朔到几天前、沉家军刚刚击溃李定国后军,还在南下途中的时候。

李定国这一次的卖队友,卖得非常彻底、果断,至少有一万一两千人的后军新附军,就这么被李定国卖了。

突围成功救出来的老营弟兄,从人数上看却只有七千人,比被卖掉的还少得多。如果数人头,那肯定是巨亏的。

不过这些老营弟兄,不愧是已经跟随张献忠军转战多年的。其中资历最老的,已经跟随流窜了十三年,资历浅的,至少也是崇祯九年后开始跟着,也跑了五六年了。

所以他们强行军逃命的技巧非常纯熟,把沉重的盔甲一丢,不值钱的长矛长枪也丢掉,只拿短兵器和火器、不背粮草的情况下,日行两百里都做得到。

所以官军还在半路扎营休息的那个晚上,李定国居然就已经赶到临湘县,向张献忠留在此地的将领交差了。

而张献忠显然根本没打算固守多久临湘,留下的都是些鱼腩,李定国一抵达,就被转达立刻带着撤下来的部队去长沙。

李定国部已经走了两百里,过于疲劳,只能先在临湘县城里睡了一夜,起床后继续赶路,一个白天走到长沙,进城时大约是傍晚时分。

李定国本以为自己回来,肯定会得到父王的安抚,然而情况却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进城后他们就被吩咐先歇息一会儿,但歇息的时候,却把他和其他将领分开了驻地。

然后,白文选就被张献忠先单独召去问对了一番,主要是了解撤回来的军队情况。

白文选还算仁义,这当口并没有立刻说李定国的坏话,但他也不会欺瞒张献忠,就把军队的实际情况如实供述了。

得知只逃回来七千老营弟兄,其他这两年攒的新附军都丢了,张献忠也是心中一阵痛惜——倒不是痛惜生命,而是痛惜自己的战力受损了。

这些新附军,也不都是最近才抓的壮丁,还包括了崇祯十二年后、张献忠降而复反这三年里,在湖广本地招的兵。所以相当一部分也是有两三年作战经验了,丢掉确实有点可惜。

如果是平时,这点损失还不至于让张献忠对自己的义子大加苛责。但这次李定国已经犯了不少事儿,三次让张献忠不爽了,所以叠加到了一起,反应就完全不同了。

“白文选,老二带回来的部队,这几个月就暂时交给你带了,直到我们撤退成功,跟望儿和老三会师,再另行分派!”张献忠急怒之下,下达了这么一条人事任命。

白文选大惊,同时内心也有点窃喜,不敢置信。他还口不对心地劝了一句:

“大王……当时的情形,换了别人,也未必能打得比二将军更好了。官军实在是人多势众、器械精良、士气高涨、车船也比我军便捷。比战力,比人数,比行军速度,我军都比不上啊!”

张献忠法令纹微微抽搐,不容置疑地一抬手:“孤不是为了这个事儿!让你去你就去!”

“末将遵命!”白文选也不是很想抛弃到手的兵权,该说的话都说过了,也就乐得捡到一支部队。

……

直到此刻,还驻在长沙驿馆内的李定国,随着张献忠的亲卫给他送来晚饭,他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一把拉住送饭之人,僭越问道:“父王为何还不召见我?我不饿,可以奏对完军情再吃!麻烦小哥通传一下。”

送饭之人根本没有权限,只是无奈推搪:“二将军别为难小人了,小人只是个送饭的,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李定国无奈,只能忐忑地吃下了这几碗用吉王府里养的动物做的肉菜。一直挨到戌时初刻,才等到张献忠的召见命令。

张献忠是找他还有其他几个将领,一起商讨下一步的逃跑方向、是战是守。

李定国得知后,总算松了口气:父王还需要他的军情建议,看来并没有什么事,或许只是父王体恤自己辛苦,所以才让自己先吃一顿肉,然后才召见吧

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18章 乡试揭晓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4章 初到黄州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种税产生的第一天,就会被人贪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93章 疯狂升官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71章 坚壁清野,东攻西守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7章 入国子监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42章 尘埃落定第94章 一波又起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56章 风水宝地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
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18章 乡试揭晓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4章 初到黄州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种税产生的第一天,就会被人贪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93章 疯狂升官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71章 坚壁清野,东攻西守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7章 入国子监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17章 入国子监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42章 尘埃落定第94章 一波又起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56章 风水宝地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