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

豪格惨败而归,不得不选择直接撤往北京。

但明军此前已经迟滞拖延了他那么久,吴三桂、姜瓖和李辅明三路偏师差不多都机动到位了,当然不会放他全身而退。

于是,腊月十一这天,豪格刚刚从邯郸撤兵北归,刚攻克沙河县不久的吴三桂,就前来截击。

豪格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说老子干不过张煌言还干不过你吴三桂么?吴三桂手下虽然也是百战精锐老兵,但关宁军的规模摆在那儿,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像样的补充。

在豪格眼里,前几年他跟吴三桂对峙,吴三桂完全是仗着关中地理的闭塞,才勉强守住的。要是吴三桂敢跟他明车明马正面野战,早就被他揍趴下了。

而当时豪格手中也就一两个旗的战力,现在虽然遭遇了明军重创,但他手头掌握的好歹是大清的倾国之兵,还能拿不下吴三桂?

于是出于不信邪的心态,豪格跟吴三桂还是在邯郸以北、沙河县以南的洺水滏水流域,爆发了一场突围野战。

当时吴三桂的关宁军在洺水以南、滏水以北设防拦截。

由于沙河、邢台等地已经被明军占领,所以豪格的撤军路线必须从巨鹿泽以东绕行,经巨鹿县、冀县北撤,没法走巨鹿泽以西、贴着太行山那条路。

面对吴三桂的拦截,豪格只能选择要么直接突破吴三桂,要么就得多渡两次滏水。

考虑到他手头还有十几万大军,反复渡河会非常耽误时间,可能会给后面的张煌言追击的机会,于是豪格就选择了正面突破。

两军从曲周县一路厮杀到鸡泽县,吴三桂也是且战且退,但始终没有崩溃。

这一带的地形被洺水和滏水夹束,比较逼仄,东西战场宽度还不到二十里,不便于大军展开迂回,所以豪格兵马虽多,却也没有快速绕后的机会,这才让吴三桂可以节节抵抗。

双方厮杀拖延约两日,各自伤亡数千至万余人,可谓是两败俱伤。但战争持续到这一刻,天下汉人都知道大明肯定翻盘了,援军随时会来,所以士气旺盛。吴三桂的部队,顶着伤亡也能保持不溃。

另一方面,吴三桂如今的兵力,也不再是豪格当初以为的那点实力了,自从吴三桂正式重归大明,南京朝廷也是把原本割据过关中、后来去汉中投奔方孔炤的原李自成旧部郝摇旗部,也陆续拨给了吴三桂让其补充兵力。

之所以只给吴三桂补李自成农民军的旧部,也是朱树人考虑到吴三桂这人历史上毕竟反复无常,如果真给他一线明军的优良装备,也担心他将来尾大不掉,再次图谋为辽西将门重建势力。

相比之下,把李自成旧部拨给吴三桂,就没那么心疼了,反正是让他们打消耗。如果确实能立功证明自己,再给更好的嫡系待遇也不迟。

所以,豪格就是跟吴三桂的人还有郝摇旗的原闯军旧部互相消耗了一波,最终被张煌言派出的黄得功、李定国追上。

各方从鸡泽到巨鹿,连战数场,最后豪格不得不再次选择放弃重伤员和一部分机动较慢的部队殿后,自己率领主力高速突围。

其间具体战况,倒是没什么可多赘述的——无非是此前内黄之战后,豪格虽损兵十万,但他在邯郸、大名等处还有十万驻军并未参加内黄决战,这些部队是填线的,机动性也不太行。

但豪格要放弃邯郸、大名北归,这些二线部队缺乏马匹,行军肯定比较慢,才拖累了全军一起行动的速度。

现在被张煌言、吴三桂夹击,他只好本着“这些走得慢的部队与其白送,让他们以汉人身份投敌,还不如在巨鹿这片野战战场上消耗掉,让张煌言汉人杀汉人多杀一点,满人就能多赚一点,将来减轻压力”。

所以,这场巨鹿之战中,豪格一改此前内黄之战让满八旗主力孤注一掷硬拼的姿态,几乎没有再动用满人骑兵,都是催逼着绿营跟明军耗命,包括之前跟吴三桂、郝摇旗消耗时也是如此。

可惜,仗打到了这一步,那些没参加内黄战役的二线填防线绿营,也不会真的等死,故而士气极为低落。

一开始跟吴三桂打那几天,仗着我众敌寡,还能死命消耗,到了张煌言派的明军主力抵达后,仅仅两天,断后部队就陆续崩溃了。

七八万二线绿营为主的清军炮灰部队,只有两三万人为他大清死伤,剩下不是逃散就是投降。

此轮战役开始前,豪格带了二十七八万人的清军,到内黄决战前只剩二十六万,

内黄决战打完后大约只剩十七万。跟吴三桂消耗那几日,还剩十五六万。

最后张煌言派明军主力又追上来,打完这场巨鹿围歼战,豪格的总兵力终于锐减至八万多。

也就是说,从十月份开始的三个月时间里,豪格丢掉了二十万人马,其中三万满人,两万蒙古人,还有十五万汉人武装。

一个军事政权到了最后临近崩盘的时候,削弱起来就是那么迅捷,如同雪崩。

……

汉人绿营虽然最终被豪格全部送掉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绿营还是很好地完成了拖延时间的任务。

毕竟就算是十万头猪让明军抓,也要抓很久。这些绿营也是人心参差不齐,无法做到几万人整齐划一成建制投降,都是被打崩后零零散散各自投降,加起来可不得拖住明军十天半个月的。

再加上明军要逐次进攻、收复河北各县,每一处统治重建时,都会乱一把,有无数土匪山贼流寇冒出来,很多就是溃散后各自求生的原绿营旧部。

部分城池也还有清军死硬固守,需要花点时间攻克。

所以明军的推进会非常慢,需要稳扎稳打肃清后方和侧翼,注定无法在隆武五年年底前赶到北京了。

腊月十七,明军克巨鹿,腊月二十五,克冀县,腊月二十九,克衡水。

就在这种纷乱的局面下,历史的车轮终于悄然转入了隆武六年正月。

正月上旬,明军分进合击,开始蚕食保定、河间二府,这已经是跟北京所在的顺天府接壤的两座州府了。

按照明军的推进速度,最快可以在保定城内过隆武六年的元宵节,最晚也可以确保在正月下旬克服这两座府城。

与此同时,海路的镇海侯张名振,也多路开花,又开辟了一处战场。在元宵节前几天,在天津卫武装登录,先攻下大沽口,随后直扑天津三卫。

看到各路明军形势都一片大好,在后方统筹全局的朱树人,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树立威望的机会。此前内黄县、巨鹿县的两场决战,他没有亲自参与指挥。

但最后北京的攻城战,以及入城式,他肯定是要亲自参加的,以免属下将领功高震主。

这也是为了保护手下人,得一份君臣相得的长远富贵。

所以从隆武六年的正月初三,在大名县过完新年后,朱树人就再次亲自带领亲卫北上巡视督师。于元宵节抵达了保定府,并赶上了亲自督战保定城的攻城战。

明军士气如虹,重炮猬集,百炮齐鸣之下,估计保定城也撑不了几天。

……

明军迅勐推进的同时,于前一年年底匆匆赶回北京城的豪格,这个新年却是过得无比煎熬。

偏偏他还得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一些注定会“丧权辱国”的决定。

比如,放弃北京。

仗打到了这一步,不光豪格心里清楚,其实其他满清高层也都清楚,北京肯定是没法守的,守了也没意义,只会让数万满人精锐被明军瓮中捉鳖全部杀光,还不如逃到大草原或者白山黑水密林中,以图存续。

但放弃北京的决策让谁来做呢?

豪格原本是打算回北京后,就把一直拖而未决的奸后布木布泰处置掉的,但如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果处置了奸后布木布泰,却不废掉小皇帝福临、由他登基,那么他肯定要担心皇帝是否会随时引爆,为了杀母之仇找他麻烦。

但是,要是弄掉了小皇帝,他豪格登基之后,第一个命令就是放弃北京,出关逃亡,那他的统治威望也就彻底沦丧了。

思前想后,豪格只能再次找来汉官代表洪承畴,让他想个办法——说来这洪承畴也是命大,在内黄之战前夕,他给张煌言通风报信,居然时隔一个月后,还没穿帮,豪格也不知道是他和祖大寿泄露的军机,现在还在找洪承畴问计。

洪承畴也是度日如年,这种随时有可能穿帮被杀的日子,他是一点都不想过了,被豪格问到,他就随便破罐子破摔地筹划:

不如且留小皇帝,下达放弃北京的旨意,等到了关外,再徐徐图之。

豪格想来想去,也没更好的办法,就逮着洪承畴问了最后一个重点:“多尔衮在世时,没能帮着大清固守疆土,孤摄政以来,一样没能做到。如今还凭什么让大军在撤出关外的时候,依然对孤的号令唯命是从?”

洪承畴沉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豪格便自说自话:“既然北京城都要放弃了,孤下令允许满人纵兵大掠,人人得一注富贵,八旗子弟能不能对孤死心塌地?至少死心塌地一年半载也好。”

洪承畴大惊:“王爷……这北京城内,还有数十万生灵,都是衣冠人士,而且当初我大清王师抵达时,北京士庶皆未抵抗,乃是心悦诚服归顺的,岂能……这是要彻底失尽天下民心的啊!”

豪格:“汝莫非也有二心了?失天下汉人民心又如何,孤本来就要彻底放弃了!”

……

在豪格的一意孤行之下,隆武六年的正月上旬,北京城内就发生了接连数次变故。

首先是正月初五这天,豪格终于以翻旧账的形式,宣称找到了证据,说去年病故的先帝正室哲哲,也是正牌太后,是被其侄女、伪后布木布泰所毒害杀死。

北京宫廷一时大乱,各旗也被迫再次面临站队内讧。但豪格通过暗示各旗实权将领,说是奸后布木布泰把持幼主、舍不得姘夫多尔衮当年入关决策的果实,所以要让大家都跟北京城陪葬。

只有奸后死了,幼主才会下旨放弃北京,回归关外。

为了大伙儿的活命,几个主要旗的实权将领,全部选择了站在豪格这边。而郑亲王济尔哈朗,到了这一刻,也被豪格栽赃,说他也是当初立主入关、党附多尔衮以图富贵,如今鼓励奸后布木布泰坚守的,他也有份——

否则布木布泰一介女流,没有外朝的信息来源,不可能自己做出决策,就算决策的本心是自发的,也得找外朝辅政重臣商议,得到首肯,才会坚定她这么做的信心。

北京城内,终于发生了最后一次内讧。

正月初八这天,皇宫再次爆发了血战,布木布泰和济尔哈朗被处决,八旗兵丁又死伤了数千之多,豪格才算是彻底诛绝了全部实权政敌。

正月十一,豪格以小皇帝福临的名义,下令京城各军北撤退往关外,府库钱粮即日起运,同时让外围炮灰各军顶住明军拖延时间。毕竟明军还隔着两个府呢,也不可能飞过来。

府库金银绸缎这些贵重品运出京城后,剩下的粗重钱粮运起来比较慢,豪格估计也没法全部运光。就打算把有限的运力全用在刀刃上,多运金银珠宝绸缎,少运铜钱粮食。

既然府库金银珠宝运完了,那就开始找民间金银珠宝下手。

正月十三,豪格下令剩余满人纵兵大掠,北京城内三日不封刀,同时天津、保定河间等地也可以随意纵兵大掠打草谷。

同样还在清军控制之下的宣府、延庆、怀来等地,也是一样处理,尤其是要爆抢张家口的富商——

在满清入关后,张家口和大同等地的“八大蝗商”,也就是当年明朝统治时期,就帮着满人私贩违禁物资、帮满人搞到钢铁火药等物的汉奸商人,就已经洗白公开了身份了。比如着名晋商范永斗家族。

当时清廷也是觉得已经坐稳了江山,所以对于资助他们的汉奸身份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就该给他们赐匾赐名、光宗耀祖。

谁知如今明军反推回来了,这些汉奸的身份已经曝光,如果留在明地肯定也会被明廷清算、抄没其家产,清廷也不可能再利用这些已经暴露的汉奸将来再私贩盐铁火药。

既然这些人已彻底失去利用价值和利用可能性,那留给明军抄家还不如清军自己抢。

至于因此彻底失去汉人人心、让汉人知道满人连自己养的走狗都会肥了杀来吃肉、导致将来没人再敢为鞑子卖命,这已经不是豪格需要考虑的了。

他现在要的,是在最后一锤子买卖中把利益最大化!以后不做生意了!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讲,这就是一次性博弈,不是重复博弈。

于是乎,范永斗等八大晋商家族,也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好不容易暗中当汉奸谋利赚起千万家财、刚刚洗白身份光宗耀祖了六年,结果遇上主子要撤退回关外,直接把八大晋商家族统统抓了,家产全部洗劫,敢有反抗就直接格杀。

豪格唯一保留的人性,倒是并未直接下令把八大晋商家族肉体消灭,他要的只是抢走金银珠宝绸缎茶叶,没想要他们的性命。

这八大家族的狗命,就留给吴三桂姜瓖的山西明军、将来收复大同张家口等地时,再来查捕斩杀好了。

……

豪格不管不顾放弃北京城、胡乱烧杀抢掠临走捞一票的消息,当然也很快被明军得知了。

消息传到保定,是元宵节后两天。

朱树人得知后,也顾不上稳扎稳打先攻破保定和天津了,直接要求黄得功和朱文祯以明军大部分骑兵主力,北上追赶,以尽快驱逐清军、减少损失。

虽然黄得功和朱文祯的骑兵兵力,还不足以跟满人剩下的全部主力抗衡,但朱树人很清楚,豪格已经开始分批撤退,不会把全部战兵都留在后面等着运输财物的。

黄得功和朱文祯的追击,也不可能撞到甚至咬住豪格的绝对主力。

在明军不顾后勤的快速推进下,又过了三天,正月二十日,明军骑兵先锋终于抵达了北京城下。二十二日,总算完成了对北京各门的彻底合围。

清军有数千满人骑兵和一些二线满人壮丁,因为明军推进太快,没有来得及从北京城撤走,也就被围在了城内——其实也要怪这些人太贪,他们被豪格分派了抢劫的任务后,总想多拿一点,多抢几天,觉得明军攻破保定之前,不会绕过保定北上,也就没算好撤退时间。

总会有人死于贪婪的,这很正常。

他们在北京实施了对无辜汉人的屠戮劫掠,此刻自然也会遭到报应。明军虽然只有骑兵,无法攻城,但城内已经被杀戮了七八天之久的残存汉人,直接起来反抗,抢夺城门迎接王师,给王师带路去杀城内劫掠的满人。

最终北京之战还是以一种“逃跑不及”的姿态,意外爆发了,明军在合围次日便打破了城池,先后诛杀了上万满人士兵、壮丁、参与劫掠的平民,还有数倍的家属。算是为北京城内被无辜杀害的几十万汉人勉强报了一点仇。

破城后三天,正月二十六,南边的保定、天津战场也已经结束了战斗。朱树人得知情况后,带了数千骑兵护卫,又带着张煌言等人,亲自赶到北京,准备阅兵入城。

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25章 奋勇争先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8章 慢性绞杀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5章 双线操作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18章 乡试揭晓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
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25章 奋勇争先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8章 慢性绞杀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5章 双线操作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18章 乡试揭晓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