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距离初次谈判四天之后,郑成功带着朱树人遥控微操的谈判方略,再次找到吴三桂,手把手教给吴三桂、如何向多尔衮开出新的条件。

但是,这四天的时间里,吴三桂也没闲着,其他各方势力也没闲着,

大规模的直接战斗虽然没有全面爆发,但小规模的试探、迫降尝试,却始终没停。

所以郑成功再次找到吴三桂时,局势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吴三桂那边也刚刚新收获了更多的筹码,坚定了他继续留在山海关、舍不得全部撤走的信心。

这个关键筹码,便是李自成派来威慑迫降吴三桂的一支原友军、原本驻扎在密云的明军唐通部。

郑成功上次劝说吴三桂南下,是正月十八,这次再来劝,是正月二十二。而唐通的部队,是在正月二十抵达的山海关,恰好卡在了这两个时间点之间。

稍微懂点明末历史的看官,其实都会注意到一个事实——历史上吴三桂后来和李自成打一片石大战时,吴三桂一方动用的兵力,大约有五万多人,主要是三部分构成的。

最主要的主力,当然是吴三桂嫡系的关宁军,大约两万多人。

其次第二部分的,便是密云总兵唐通的部队,有八千人左右。

最后则是两万左右的辽西本地新募民壮、乡勇。这部分战斗力要弱得多,跟前两部分的积年九边精锐不能比。

而唐通的部队,之所以会在大决战之前、便宜了吴三桂,也跟李自成的自大、过于高估自己的威慑力有关。

唐通当初也是洪承畴麾下八总兵之一,是在北京城被围时、在密云驻地投降的李自成,当时降贼也还不满一个月。

李自成劝降吴三桂时,就派出了唐通作为先头部队,想利用唐通原本跟吴三桂私交不错的这层关系,和平解决吴三桂。

就算劝降不成,李自成也打算让唐通旧部、在攻打吴三桂时打头阵,让两支原明军自相残杀,好少死一点大顺军的嫡系力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李自成的信心过于爆棚,他觉得吴三桂就算不愿立刻投降,最多也就是好酒好肉款待稳住唐通、拖延时间,断不敢直接撕破脸。

然而,吴三桂就是铁了心不降李自成,趁着唐通找上门,居然敢直接把唐通扣押了,然后搬出效忠先帝的大义名分、直接劝降唐通手下的部将、士卒,轻易就把八千密云总兵部的明军旧部,招揽到了吴三桂自己麾下。

(注:说吴三桂用大义名分感化唐通旧部,这是《明史》上的说法。但实际上,明史作者也就知道这个事情结果本身,过程和动机显然是猜的。

实际上么,我估计大义名分、忠于先帝这些说辞,对老兵油子应该没鸟用,实际上还是得靠先发钱发粮、再许诺大家荣华富贵、告诉他们跟着李自成没前途,迟早被夹击灭了……反正懂的都懂,没银子说个鸟。)

李自成等于是白白送给了吴三桂八千精兵,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进一步发生了倾斜,让吴三桂看起来更有一战之力了。

如果事情仅仅发展到这一步,那么也还算可控。毕竟历史上吴三桂原本就能做到这么好,不需要任何开挂。

但现在,显然是因为山海关明军有了海路后援、有了海上退路和粮道,一切的蝴蝶效应,导致李自成的情况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历史上,李自成派来跟吴三桂对耗的明军降军,可不止唐通这一支!在北直隶北部地区、迫不得已临时投降闯贼的明军,也不止唐通这一支!

除了唐通这个密云总兵,还有蓟门总兵马科,他在降闯的时候,驻地距离山海关也比较近,同样属于“防区在北京以北,原本负责长城九边防务,北京被围后才投降”那一类的。

而且历史上,李自成最后也是派了马科参加一片石大战的,只是马科本人没被派去劝降吴三桂,吴三桂也就没机会擒贼先擒王、然后招降其部众。

除了马科之外,刚刚投降李自成的原明军中,还有驻防张家口、宣府的白文选一部,如今也因为朱树人提供的海路撤退路线这一蝴蝶效应,而出现了异动:

白文选本人,是已经心灰意冷降贼了,但白文选麾下部将中的高杰,跟李自成有夺妻之恨,李自成的前期邢氏就是跟高杰通jian被高杰拐跑后,投降的明军。

所以天下人谁都敢投李自成,唯独高杰是绝对不敢的,他知道只要投了李自成,注定会因为夺妻之恨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上,高杰最后是趁着北京城破前后那段时间,孤军突围南下,抵达淮北,一路上用了“遇到支持明军的城池,就打出明军旗号。遇到支持闯军的城池,就打出闯军旗号”这种下三滥招数,才算蒙混过关

(因为高杰是从李自成手下投降到明军这边的,所以原先当过多年闯军,知道闯军的做派,也知道怎么置办衣甲旗帜伪装回闯军,非常拿手,这才一路没露出破绽,成功突围)

如今,张名振郑成功此前在大沽口、天津卫、香河县等地一闹一搅合。北直隶北部地区的部队,基本上都知道了他们的存在,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得知了“国姓爷有派出海路援军,接应北方官军”这个消息。

所以,高杰也好,或者别的什么潜在的、原本因为南下道路断绝而不得不降闯的河北长城沿线明军,多多少少会生出点异心。偏偏李自成也不好拿捏判断究竟谁有异心,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闯贼内部的不稳。

……

郑成功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跟吴三桂进行了新一轮的谈判。

双方都有了更多的筹码,但目前为止利益上还不存在冲突,双方的目标也可以算是一致的,只是对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有点分歧。

郑成功开门见山,先跟吴三桂摊牌了朱树人的提议:

“吴将军,你不愿意放弃山海关,我也无权逼你。不过这辽蓟之地,还是王总督说了算,王总督要走,要带走部分兵力南撤,这一点你也无权阻挠,希望你想清楚。

我们毕竟还是友军,国姓爷和张军门,还有我,都不希望走到不愉快的那一步。”

吴三桂也知道,这几天郑成功他们在协助王永吉挖墙脚,但王永吉是上官,或许挖不动关宁军,但挖外围明军肯定是挖得动一些的,吴三桂也确实没法撕破脸,于是他先顺水推舟作了个人情:

“郑贤弟所言,倒也不无道理,王总督想南撤,本镇当然不会拦着。”

双方达成了一个默契后,郑成功才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虽然吴将军您不打算放弃山海关,但国姓爷以为,你不该放弃这个选项,作为跟多尔衮谈判要价的筹码。多条退路就多点底气,多尔衮才不会有恃无恐肆意压价。

所谓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吴将军要得中,岂能一开始开价就要中?既然吴将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权宜之计,迫不得已,心中还是失志忠于大明的,就该力争最小限度出卖大明的利益!”

吴三桂想了想:“跟多尔衮谈判时,空口白话要高价,这种事情惠而不费,本镇当然会做。但多尔衮也不傻,能不能谈成,也要看我军后援支持是否坚定。

如果多尔衮能看到我关宁军军粮不缺,军饷充足,士气高涨。看到陛下殉国后,南方诸省依然肯供给我军,他才会真的坚信我能随时跟着贵军南下,坚持到闯军临城的最后一刻。那样,他才会真正担心山海关落入闯贼之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郑成功也基本上明白了,吴三桂就是在粮饷赏赐方面谈条件,只要南方的地方财政还支持他,那他就可以配合演演戏,同时也不向多尔衮出卖太多利益,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郑成功他们利用王永吉的名义拉走一些部队。

而吴三桂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变得这么贪财缺钱粮、甚至贪财到“只要给够钱,就能容忍一部分部曲被挖角”的程度,郑成功一开始没想明白,但很快也想明白了:

正是因为前天他刚刚迫降了唐通的部曲,这事儿让吴三桂意识到了眼下自己有多么缺钱!

因为吴三桂要迫降其他九边明军重新反正,最直接的筹码,就是立刻大笔撒钱,足额发饷,发额外的加赏,快速拉拢人心!

在大明九边的河北三边部分,还有数万明军边军,处在此前不得已降闯、而现在又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节骨眼上。

这时候,谁能笼络人心,谁就能快速扩大势力。就算郑成功拉走一些山海关附近的二线部队,只要给足吴三桂钱,吴三桂还能快速从其他方向找补回来更多!

甚至说句难听的,吴三桂就拿刚劝降来的唐通部曲,滥竽充数塞给王永吉带着南下,把头顶上那个名义上的总督打发了,法理上来说也是不违朝廷法度的!

他就算给王永吉一万兵,只要朱树人给他的银子,能让他从动摇的马科、白文选、高杰那儿拉拢来两万兵,那他吴三桂还能赚一万的差价!东边赔钱西边赚,赚回来的还比赔的多!

他吴三桂只要握住山海关,握住辽蓟地区最后一个海路南撤的出海港口,就会有源源不断想南逃的河北明军来跟他接触!

有了这么一个局面,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个人势力的膨胀,吴三桂更舍不得放弃山海关南逃了!只要留着这颗钉子,他不但可以保住家族几代人经营的地盘,还可以持续吸血,把自己吸成真正的辽冀第一军阀。

富贵险中求!

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之后,郑成功也彻底知道,眼下这节骨眼,吴三桂本人是注定不会走的了。

他开出的条件,如果换个人来执行,那也确实是苛刻——吴三桂为了这事儿,要的收买友军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但幸好,国姓爷似乎早有准备,他刚刚通过沉练给郑成功的信里,就提了,如果吴三桂的要求可以通过银子搞定,那就一律答应。

对沉家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其实哪怕沉家不立刻拿出钱来,作为经办人的郑成功,也是能提供这个融资周转的,只要沉家答应事后结算即可。郑成功同样是不逊于朱树人的富可敌国存在。

吴三桂的勾当,偏偏勾结到了如今地球上最有钱的两个人,只能说是一拍即合。

郑成功也很有担当,大包大揽就帮国姓爷大哥,把具体侃价的谈判环节完成了。若是换个人,还真没这样的底气——

毕竟要是普通打工仔,得了老板的吩咐,在没有良好通信请示条件的环境,全权谈价,最后谈高了几十上百万两,回去还不担心被老板大卸八块?

澶渊之盟的时候,曹利用把宋朝岁币从宋真宗心理价位的一百万两砍到三十万两(“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才躲过了寇准的严惩,普通人哪担当得起每年多赔款或者少赔款七十万两的外交责任呢。

也就郑成功自己不差钱,放得开,谈多谈少都能举重若轻,换个别人真完不成这事儿。

一番博弈后,吴三桂也没阻挠郑成功挖人,只是对挖走的每个人都开了价,

郑成功和张名振,就挖到了吴三桂麾下嫡系部队中的参将张国柱一部,外加关宁军中其他非吴三桂嫡系的数千人南下。然后给足了吴三桂这部分人的银子、军粮,暂时交不足的也许诺半月内从南方再紧急筹调。

反正沉家垄断了黄海海贸三代,沉廷扬在登来等地也都有屯银,可以快速调来。而吴三桂也知道对方这种“贩卖军队人口”的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自然也不怕对方赖账,最多就只是赊欠一笔交割而已。

等到下一笔交割时,如果对方不把上次的货款补齐,吴三桂就扣着下一批货不发好了,这样他最多也就亏一笔货的货款。

考虑到沉家人过去四年的运粮良好信用,吴三桂这点风险当然是愿意担的。

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85章 见招拆招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90章 全胜而归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7章 入国子监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50章 大言不惭
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85章 见招拆招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90章 全胜而归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7章 入国子监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50章 大言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