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

话分两头,

朱树人坐镇重庆,由方孔炤、张煌言继续西进,在成都平原上与张献忠的最后决战,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是看不出多少决定性进展的。

既然要大迂回包抄,严密布局毕其功于一役,就不能嫌准备工作慢,耗时久。

就算最后打出一个初步结果,考虑到四川地区的地理闭塞,甚至还可能有朱树人的故意拖延汇报,再多花一个多月时间,消息才能汇报到北京,那也是不奇怪的。

所以这么粗略估算一下,可能到崇祯十六年五月份为止,身在京城的崇祯,都会对四川地区的近况知之甚少,如同打RTS游戏蒙上了一层战略迷雾,视野都没探开。

而这几个月的时间差,也足以让四川以外的世界,发生太多变故了。

负责回京汇报的王公公,二月十五左右从重庆出发,他还算勤勉,想把重庆和泸州等地光复的好消息尽快向陛下报喜,所以只走了半个月,就回到了京城。

这已经是非常勤勉了,得日行二三百里。跟换马不换人的六百里加急专业信使相比,都能达到后者四成的速度。

三月初二这天抵达京城后,他马不停蹄入宫,先跟义父王承恩汇报了一番。

这位王公公其实也不比王承恩年轻多少,他自己也三四十岁了。但作为宦官,认干爹根本不在乎年纪,别说王承恩好歹还比他大点,就算两人同龄,认干爹都是有的。

王承恩得知了四川的最新情况,知道重庆在朱树人出兵后短短半个月内已经拿回,后续则是因为要做个完善点的局、彻底灭了张献忠,这才拖沓,他心里也是安稳了不少。

义父子之间密谈了许久,把来龙去脉梳理清楚,王承恩也想好了该怎么向崇祯汇报、请示,这才前去面君。

与此同时,崇祯显然不止监军宦官这一条军情信息渠道,宦官回来的同时,兵部尚书陈新甲那边,差不多也是前后脚得到了正式的官方消息。

所以王承恩去禀报的时候,陈新甲也同一天向崇祯奏报了西南战事,

两人在面君之前,还自然而然交流了一下——毕竟陈新甲面君,还是需要王承恩通传的嘛。

只不过陈新甲那边事情更多,如今大明至少有另外两处战场,情况都比四川更棘手,所以收复重庆、试图包围成都,在陈新甲的奏报中,优先级只能排到第三。

这另外两场战斗,第一场自然是始终在山西河东盆地、以及对岸洛阳、陕州一带的李自成与孙传庭的厮杀。

第二场,则是崇祯十六年开春后,再次入寇的建奴鞑子及其科尔沁蒙古仆从军。

孙传庭与李自成的战斗,那肯定是不死不休的。目前看来,在有第三方抽出手来介入这一战场、打破僵局之前,孙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陈新甲的奏报,当然要尽量给孙传庭粉饰,只要没输就算赢,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崇祯估计也看不到孙传庭的噩耗。

建奴扣关的战斗,则相对胜负明朗一些——毫无疑问,如今崇祯控制的大明九边军队,铁定是干不过鞑子了。

毕竟一年半前、十三万九边精锐尚在的时候,洪承畴都干不过鞑子。如今这十三万精锐被洪承畴送掉至少八九万,只剩下四五万逃回来,对面还多得了洪承畴这个带路的,剩下的人怎么打得过?

要不是朱树人去年通过郑成功稍微开了点小挂,把本该覆灭的八总兵,捞了两个回来,也多救了小两万兵马回来,崇祯连这最后的四五万人都剩不下,

最多只能剩下吴三桂直属的两三万关宁军老兵,加上当时守关没有出战的二线部队。(历史上松锦大战打完后,崇祯在辽地基本上也就只剩这么点家底了)

建奴原本应该是崇祯十五年秋就扣关进犯、然后被焦头烂额的陈新甲秘密建议崇祯寻求议和才稳住。

如今也算是蝴蝶效应了,因为在崇祯十五年春夏之交、张名振郑成功那一波,干掉了鞑子一个汉军旗,还导致另外两个满人旗各自被歼灭了一两个甲喇,所以黄台吉在崇祯十五年秋才没聚集起力量扣关,选择了多休养生息一两个月回回状态。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只不过,秋冬之际,多休息一两个月后,往往就错过了季节窗口期,九月份之前没能扣关,随着后来隆冬降临,大雪纷飞,关外的严酷极寒环境实在是不宜用兵,八旗军队也得猫冬,于是就一二添作五,一直休整到了今年二月春耕自后,黄台吉才有所动作。

如今是三月上旬,关外黄台吉已经动兵一个月了,明军在这一个月里又打了两场败仗。

首先是吴三桂在山海关外的一切据点,至此终于全部失守。去年捡回一条命的李辅明,也在坚守不敌时再次身负重伤,被残部骑兵部曲护送着突围逃回山海关,

去年从塔山杏山突围出来的久战明军,也再次被歼灭了数千之多,击溃逃回更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并非远在四川的朱树人可以改变。

只能说,还是怪朱树人位卑无力来忧国,他倒是想忧,但国不给他这个通盘掌握全局的机会,他有什么办法?

历史上,李辅明在山海关外彻底失守的过程中,可是直接战死了,只不过死前倒也奋力一击,带走了清军一两个甲喇章京。如今只是重伤被部下带着撤退,已经算命好了。

而且别说还真是挺巧,在这个过程中,今年负责给山海关运粮的海道总兵张名振部下,又帮着李辅明搭了把手,在辽西走廊的明军溃败时,明军在海上始终保持了优势,所以只要想撤退,至少多了条退路。

李辅明昏迷的时候,他手下那些副将部将一个个也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才把死心塌地给崇祯卖命的李辅明又救了一次。

这其中跟去年唯一的区别,只是张名振本人没有带队,而郑成功也因为职务调动高升,没有亲自再跟随军粮海运船队,只是一些去年还级别比较低的将领,顺手就把这事儿办了。

李辅明醒来后,也算是彻底心灰意冷了,崇祯这样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他还能怎么给崇祯卖命?

倒是已经荣升伯爵的国姓爷,严格算来算是救了他们弟兄两次了,还年年给辽东部队运军粮运军饷,口粮都没克扣过——

尤其是那些当了十几年兵的老人,军官,他们可都是明明白白知道,崇祯十四年之前,辽东边军都要靠自己屯垦才能吃饱,关内运来的军粮,从来就没足额过。户部兵部那群层层盘剥的牲口,哪个不喝兵血?

只有从崇祯十四年开始!辽地的军粮外运,全部承包给南京户部的沉侍郎后(后来是沉尚书),辽地的明军才彻底吃上了朝廷供应的饱饭!

说句良心话:沉家人供他们吃了三年饱饭,还救了他们两次命,以后该怎么报答,李辅明心里应该清楚。

李辅明重伤的消息传回京城时,大约是二月下旬,崇祯也很重视,第一时间派了宦官去山海关前线慰问。

那宦官也是亲眼目睹,看到李辅明确实伤势严重,而且是力战不敌,回去如实禀报,崇祯也只能恩准许给李辅明部几个月的休整时间,不再去差遣他们,让他们可以好好养伤。李辅明也就此得到了一个“伤重未愈”的拖延借口。

也正是到了这一刻为止,崇祯在辽地,从此就只能仰仗吴三桂这一位总兵了。

而鞑子扣关的战场,还远不止辽地一地,黄台吉显然是把八旗兵马沿着长城一路播撒,哪里有漏洞就往哪儿钻。

李辅明吴三桂血战只是阻止了鞑子入山海关,却不能阻止鞑子从蓟门、张家口再次破关。

于是崇祯十六年春,北直隶外围又有数座府县被屠略一空,死者累计数十万,被掠去牲口数十万,银数百万两。

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就在前几天,陈新甲终于如历史惯性那般,对崇祯提出了与黄台吉议和的建议。

崇祯乍一听这个建议时,还是有些不甘心的,但陈新甲却拿出了远比历史同期更充分的理由:

“陛下,如今不比往年,我大明虽危如累卵,却有一支死忠于陛下的可靠力量,正在积蓄崛起——湖广克虏伯,自崇祯十三年掌兵以来,未尝败绩!假以时日,朱树人定能成为比孙传庭更可靠的我大明擎天巨擘!

去年他原本就已经把张献忠逼上了绝路,只是当时杨阁老孙传庭左良玉冒进,把中原局势弄糜烂了,不得不打断了朱树人斩尽杀绝张献忠的部署,害得他如今得费二茬功夫、百姓也遭了二茬罪。

但以他过往的履历,只要我们这次用人不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给足他半年,他一定能拿回张献忠的首级!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两年,就能把闯贼也彻底尽灭!

到时候,大明内部休养生息,再与鞑子一决雌雄,岂不美哉?我们如今议和,并不是丧权辱国,只是为朱树人争取这个时间!两年戡乱,一年休养,陛下暂且隐忍三年,三年后再让鞑子老奴知道我大明天威!”

还别说,陈新甲当时这番话,着实打动了崇祯,然后他就秘密准许陈新甲先跟黄台吉谈起来,哪怕给点银子岁币,其实也不是不能忍,

崇祯甚至还在心里暗示自己就跟刘邦刘恒一样,对冒顿单于暂时忍让,等大明有钱了,百姓不造反了,迟早要黄台吉及其子孙如匈奴狗贼一样被干掉!

崇祯答应之后,陈新甲就开始忙活了,就在前两天,陈新甲的第一份议和条件,也已经秘密派人送去关外,找黄台吉谈判,但目前暂时还没有回音。

但陈新甲很清楚,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找崇祯汇报一切情况,都必然会被崇祯问及秘密和谈的进展,所以他也不得不多做一些准备,皇帝问起的时候,才好给一点好消息,拖住节奏。

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老板交给你一个项目,周期比较长,暂时还没出成绩。这时候如果中途老板要你汇报进度,你哪怕胡编乱造,也得编一点阶段性成果给老板看,好让他知道事情一直有在推进。

……

王承恩和陈新甲就这般提前互通声气、形成意见默契后,来到文华殿面君。

崇祯听说了重庆光复、张献忠剿灭工作按部就班进展有序,也是颇为振奋。

趁着皇帝心情好,陈新甲连忙把王承恩卖给他的人情做了,只当是他想到的这个主意,提醒道:

“陛下,张献忠屡战屡败,失地无数,如今既然连他的义子孙可望,都露出了弃父自逃的倾向,想必张献忠不日必将授首!

但孙可望的异动,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臣以为,朝廷应该见微知着,提前提防堵死张献忠残部将来往我大明其余府县逃窜的道路。如今张献忠控制府县周边,唯有通往汉中之路还有风险。

汉中虽天狱之地,但有闯贼时时想回师关中,便不得不防二贼试图合流!臣建议从陕、晋之地就近敦促一支兵马,南下散关、阳平关一线以为策应!”

崇祯听了,也是频频点头。陈新甲这番说辞,算是比朱树人当初跟王公公说的话,又委婉了不少,这是让崇祯来做最后的决策拍板、预设给了好几个选项。

朱树人是直接暗示王公公,山西曹变蛟可用。陈新甲则是从陕甘和山西的部队里,让崇祯亲自选一支。

可实际上,崇祯哪有选择余地?陕甘的人马,都被孙传庭竭泽而渔用得精疲力竭了,最近的只能从山西找。

最后崇祯自以为是他殚精竭虑,想到了这个妙计,殊不知早就是下面的人提前左右卡位哄着他往这个选项里钻。

最后,仅仅经过数日的决策讨论,崇祯拍板让曹变蛟换防。

与此同时,既然都处理到了四川和湖广的喜讯,崇祯当然也不能完全刻薄寡恩,赶早不如赶巧,他趁着这个机会,就又讨论了一番对朱树人的封赏。

去年朱树人原本就该升官了,只是太年轻,而且一年之内不宜连升巡抚、总督,所以最后才给了伯爵作为补偿。

现在收复重庆,歼灭了张献忠麾下的白文选部,差不多也可以给个湖广总督了。

崇祯倒是考虑过,杀了张献忠之后再给总督,但他随后也想起,自己当初可是在太庙盟誓,谁杀了张献忠,就要直接封公爵的。

到时候又升总督又给公爵,难免太促,还不如分开给,也好以恩诱之,让他加速彻底搞定张献忠,然后就北上去别的战场为皇帝分忧。

这样的考量之下,崇祯最终在三月十八日这天,给朱树人下达了一道新的旨意:因光复重庆以及歼灭张献忠军一部的功劳为由,升克虏伯、湖广巡抚朱树人,为湖广总督。

同时,崇祯还让传旨的宦官,私下里向朱树人许诺:只要杀了张献忠,封公爵的太庙盟誓不变,绝对保证兑现,而且张献忠首级拿到之日,就会允许朱树人兼督四川!

明末的总督,可是能同时督师数省的,杨嗣昌,洪承畴,当年最多时都曾同时总督六个省。

所以兼督湖广和四川两省,也没什么逆天。

搞定了对朱树人的封赏和鞭策后,崇祯难免又跟陈新甲催促起和黄台吉议和的事儿来,但谁能想到,偏偏是这个事儿,必然不会让崇祯和陈新甲安生。

——

PS:这种非主角视角的外部剧情,就快速流水账过一遍,大家别嫌啰嗦琐碎。

主要我的书都会大改历史进程,这些推演的东西不过一遍,也没法写下去。花一章篇幅把四川以外的世界,崇祯十六年春夏发生了什么,都过掉,也不算慢了。

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7章 困兽之斗第198章 领旨第25章 奋勇争先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49章 豪格弑叔多尔衮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8章 慢性绞杀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18章 乡试揭晓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20章 专治多疑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98章 虚实相济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80章 塔山血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
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7章 困兽之斗第198章 领旨第25章 奋勇争先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49章 豪格弑叔多尔衮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28章 慢性绞杀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18章 乡试揭晓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20章 专治多疑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98章 虚实相济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80章 塔山血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