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豪格弑叔多尔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很快来到隆武四年的深秋。

如前所述,这一年的明清正面战场上,明军从春末开始逐次反击,渐渐拿回了开封府、归德府。

清军因为前一年损失过大,没法组织起反击,也没法组织起有效的主动防御,只是在慢性失血中以空间换时间,徐徐退却重整军备、并在后方拉起新的部队。

到这一年的九月时,清军在河南省的黄河故道以南部分,只剩下了孤零零一个洛阳,还可以依托山河险要、八关环列暂时苟延残喘,其他位于平原地区的地盘都被大明光复了。

在山东方向,清军同样有所退却,不得不把防线收缩到泰山、沂蒙山一带,跟明军隔着山区对峙。泰山、沂蒙山主脉以南的小部分鲁南盆地丘陵,也都丢给了大明。

说白了,除了洛阳以外,明清之间基本上已经是沿着黄河-泰山-沂蒙山为界,一直东到大海。

从军事进展上来说,明军的推进不算迅速,但绝对稳扎稳打,对百姓的伤害也是相对较小的,可以吃下一块地盘巩固一块地盘,百姓的春耕夏种也都没受到影响,

开封、归德的农民重归大明治下后,还能吃到自己春天种的粮食,当年还不用缴税,算是回了一大口血。

随着明清之交酷烈天灾渐渐缓解,前些年河南百姓死伤过于惨重,现在已经是绝对的地广人稀,大家想种多少田就能种多少田,只要你有体力,民间和官府的矛盾终于彻底缓解。

大明夺回开封、商丘和鲁南地区后,还第一时间顺势彻查土地人口,趁着原本的地主权贵基本上都被反复洗、毫无势力抵抗,把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

发现人口有缺口的,大明朝廷还会尽快组织原本南逃的百姓北上归乡,还承诺只要肯还乡,可以官府免费发放二十亩无主中等旱地给每户,或者是上田十亩。

毕竟大明南方现在还有五千万人口,虽说天下总人口在明清战乱中降低了六成之多,但这剩下的四成绝大多数往南方逃,南方也依然被挤得人多地少,不得不靠工商业吸收一部分。

现在北方光复,偌大的河南只剩一百多万活人,当然要把原本南逃的河南籍流民再弄回来一些。

按朱树人的估计,以河南那么大的平原耕地面积,和平年代没有大灾,养五百万农民是绰绰有余的,至少还可以从南方弄回来三百万流民,将来人口就算再有增长,也能抗好久。

而明军在开封和鲁南站稳脚跟的同时,朝鲜方向,朝鲜彻底弃暗投明的消息,也在九月间传回了北京,在清廷内部也酝酿出了更多分歧,和对执政的多尔衮的不信任。

一连串的失败和应对不当,已经让北京的朝廷如同一个随时会被点爆的火药桶。

朱树人在军事上缓缓推进、给清廷“反思”的时间,这一举措终于到了发挥其效果的时刻。

……

十月入冬的一天,清军留守洛阳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正在愁眉苦脸,想着如何扛过这个冬天。

明军的攻势倒是不勐,从南阳而来的明军,此前整个秋天,都只是在伏牛山、松山一线的尹阙、太谷、轘辕等洛南三关根清军相持消耗。

东边的开封方向,明军在夏天拿下开封府后,也只是对着汜水关(虎牢关)羊攻了一番,没有下血本。

但是明军的围堵,也让勒克德浑很是难受。

河南府的面积,原本还是挺广大的,农业生产的土地也不少,如果和平年代,可以产出不少粮食。但如今是战时,清军必须依托山险,把防线缩到尹阙、太谷等地,那就等于把关外的大片土地放弃了。

只靠尹阙关以北那一片狭小的尹洛平原的农业产出,要维持洛阳这样一座大城的城市人口口粮,都会不足,何况如今洛阳周边各关,还驻扎了一半阿济格去年剩下的残部呢。

今年河南府本地收上来的秋粮,勒克德浑算了算,只够他的全部六万一二线军队,加上洛阳城内人口,吃上两个多月的。再往后,就得指望山西方向通过孟津渡,不断给洛阳输入粮食。

而肃亲王豪格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山西本来也穷困,转运困难,河内方向的道路也遭到了开封明军的威胁,黄河主干流上的船队经常被明军战船骚扰截杀——明军的战船,如今已经从淮河经大运河,进入北方的黄河干流活动了。

如果未来洛阳城北的孟津渡被掐断,明军都不用打,只要封锁上半年,洛阳盆地的清军就会因为无法自给自足,最终如枯藤死果,自然瓜熟蒂落。

去年年底邳州孔有德的下场,就是他勒克德浑的翻版写照。

就在这个档口,山西方向的肃亲王豪格,也随着冬日的来临、大雪即将封山,不便再与吴三桂继续扯头发,选择了守关止战。

豪格亲自巡视了一番潼关、函谷前线,然后没有走河东回山西,而是走崤函道窜访了洛阳,打算从洛阳经孟津渡回后方。

路过洛阳时,勒克德浑作为郡王,当然该尽地主之谊,好好宴请一下作为亲王的豪格。

于国法而言,豪格爵位比他高一级,于长幼而言,豪格算是他的堂叔(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比岳托再小一辈)。而且他还要指望豪格维持他的后勤呢,粮袋子捏在对方手中,岂可不殷勤。

酒席上,豪格跟他聊起战事的不顺利,大清的国运艰难,难免长吁短叹。

说到一半,豪格突然来了句:“当初先帝在时,就对入主中原很是谨慎,说咱满人不能丢了关外的根基,否则有朝一日若是彻底堕落到汉人这样贪生怕死、富贵怯战,怕是最后连重新出关都做不到了。

观如今之国势,睿亲王一意孤行,要在关内跟南蛮子死磕到底,这是入了关就舍不得撒手了。我满人如今可当兵之人已不足二十万,那是连老弱都算上了,再损失下去,要是还跟去年那般死伤,用不了两三年,将来就算逃出关外,也难以立族!”

勒克德浑闻言吓了一大跳:“肃亲王慎言!两军相持,岂可自隳其志!”

但豪格既然话已出口,也不会跟他再玩虚的,当下单刀直入,直接挑明:

“孤知道你当年卷入硕托、阿达礼的谋立多尔衮之事,被二伯(代善)大义灭亲除爵。后来也是多尔衮掌权日稳,才重新恢复你宗室爵位,

还封你贝勒,让你跟着英亲王统兵建功,以示天下之人:跟着他多尔衮混的,就算暂时被贬,也迟早能得到好处。

但眼下孤可以保证,你只要弃暗投明,跟孤合作,孤将来一定视你为反正功臣。你这也算弃伯从祖,不可为不孝。

而如果你坚持跟随多尔衮,多尔衮为了自己的威望、摄政之权,肯定不甘于彻底丢失河南地。到时候你这六万人马,只会在洛阳白白枉死、渐渐被南蛮子消耗殆尽!

多尔衮的一切地位,都是建立在入关基础上的,让他考虑收缩退却,经营关外,是绝不可能的!”

豪格此刻还算耐着性子跟勒克德浑讲道理。

勒克德浑的二伯硕托和亲哥哥阿礼达,当年是支持多尔衮的,想混个拥立之功结果死了。但勒克德浑的爷爷代善是反对多尔衮上位的。

从这个角度看,豪格认为勒克德浑是否能争取,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五五开,看他想通了没有,跟爷爷还是跟二伯和兄长,都有台阶可下。

只要勒克德浑跟他混,有代善的面子在,豪格以后可以当过去的事情没发生,大家向前看。

可惜,勒克德浑还是被猜疑链所阻,不敢走出这一步。他怕反复无常的站队,最终会带来大祸。

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了。

豪格敢开这个口,他当然是做好了准备的。当天在酒宴上,双方直接就图穷匕见了。

豪格是带着军队来的,他跟吴三桂相持的西路军,规模不在洛阳战区守军之下。他还提前笼络过了另外一些跟多尔衮不太铁、想要北撤放弃洛阳的将领,暗中已达成默契。

“九叔,看你的了!咱大清当以关外龙兴之地为本,可不能让人丁都在关内跟南蛮子拼光了!回到草原上,我们才能跟当年北元一样,长存不败!”

原来,是被多尔衮安排为勒克德浑副将的巴布泰,也选择了站到豪格一边。

巴布泰的辈分是绝对够高的,他也是奴儿哈赤的儿子,是第九子,说起来他还是黄台吉的弟弟、多尔衮的哥哥呢。

勒克德浑算辈分,只能算是巴布泰的侄孙子。

勒克德浑能统领洛阳周边的清军,无非是因为他和他亲大哥阿达礼当年站队站对了,多尔衮要像天下人宣示、站他队的人都有好结局。

但勒克德浑的年龄是硬伤,他当初站队削爵时只有十五岁!如今也才刚刚二十岁!说白了,他升那么快,完全是靠他哥阿达礼死了换来的。

这样一个年轻人要为帅,肯定需要年老会统兵的副将。

历史上勒克德浑少年挂帅,立刻建立了不少功勋,平定了南明的浙江和湖南,干掉了鲁王政权的方国安部和湖南的何腾蛟部,这才加封郡王。但仔细观察其履历,就不难看到那几场战役中,他九叔祖巴布泰,都被强行安排为其副将。

巴布泰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奴儿哈赤时代就开始打仗,为女真为满清打了快三十年仗,最后还要给站队站得好的侄孙子当副将,这特么能忍?

现在有人要反多尔衮,重新拿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口号,以保住满人人口为要,不要跟南蛮子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他当然要支持了!

这也很符合老一辈保守持重满人皇室的思维。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就让他们给多尔衮陪葬吧!

勒克德浑见状,也是血冲脑壳,他知道生死就在一念之间,连忙抽出佩刀,并且让心腹侍卫也都拔刀准备火并。

一边蓄势待发,勒克德浑还一边虚张声势、鼓舞士气:“豪格!你居然敢谋反!你以为你拉拢了九叔公今日便有胜算了么?

就算你控制了外面的大军,今日这院中的亲卫,还是听我的居多!速速放下兵刃,我还能饶你们不死!”

豪格狞笑:“孤既然敢开口,自然内外都有准备,黄口孺子,你以为厮杀就是比人多不成!鳌拜还不动手!”

豪格刚说完,他背后一员虎将勐然跃出,如杀神附体,直取勒克德浑。

鳌拜此人,历史上后来能被顺治重用、托孤,就是因为他当年在硬骨头反抗多尔衮方面,表现很好,所以顺治觉得他忠诚。

而仔细看鳌拜的出身,本就是豪格旗下的,他反抗多尔衮,也算是死忠于故主。现在豪格亲口下令让他拨乱反正,鳌拜岂有不尽全力之理?

眼下这院中的亲卫,虽然人数上看还是忠于勒克德浑的多一些,但无人是鳌拜一合之敌,他势如疯虎连杀十余人,终于杀到勒克德浑面前,一刀将其剁为两半。

勒克德浑一死,其余人没了主心骨,又被鳌拜惯性驱使再杀数人,终于纷纷放下兵刃投降。

……

一番血腥但保密的鸿门宴后,没谈拢的勒克德浑就暴毙了。

至少对外暂时宣称是因病暴毙。

作为副将的辅国将军巴布泰,顺利掌握了六万洛阳清军的指挥权——巴布泰作为奴儿哈赤的儿子、黄台吉的弟弟,那么高的辈分,居然爵位才一个辅国将军。他这些年的卑微憋屈,也可见一斑了。

难怪豪格一拉拢他就拉拢成功了。

豪格彻底掌握了跟吴三桂对战的西征军、又掌握了河南军和山西军后,终于决定让心腹上书多尔衮,请求彻底放弃黄河以南,并且为保存满人有生力量,做出战略调整。

同时,也另外让人旁敲侧击地上书,指出应该有人为之前的连番战败负责任!

这些上书中,还指出了一个问题:从这一年来,明军的反击力度来看,大明原本是打算和清国和平共存的!他们也没多大的决心北伐中原,说不定就是想跟南宋和金国一样长期相持下去!

如果当时大清不去主动招惹、再开战端,说不定大清就能落袋为安,把北方长期占住、一直吃香喝辣下去了!

都是某些人贪心不足,擅开战端,结果遭到了反噬!反而丢掉了更多既得利益!

整个上书抨击、拉拢军队的举措,花了大半个月筹备、期间还找借口换防轮休暗中调兵靠近河北,守内虚外。到了十一月时,终于事态到了彻底图穷匕见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多尔衮系的连番失败,多尔衮在外领兵的同母兄弟全部死光、嫡系部队两次打光重建,他已经没了本钱!

最新一次重建起来的两白旗,已经被豪格和济尔哈朗渗透,如今两白旗和正红旗被豪格控制,两黄旗则是支持皇帝福临或豪格,反正只要是黄台吉的儿子,两黄旗都支持,

豪格承诺了他不会对他那个无辜的弟弟无礼,也不会谋求自己当皇帝,当着两黄旗将帅暗中折箭为誓,两黄旗就支持了他。

八旗中的五个旗,已经被豪格拉拢了过去,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汉军旗和部分绿营,也被拉拢。

多尔衮指望其他嫡系绿营对抗,也已经实力不足了。

当然,多尔衮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虽然他手头那些他亲自提拔起来、在清廷中只忠于他的绿营,实力已经不足。但哪怕不足,他也依然要搏一把,靠这支力量反扑!

腊月初,豪格带兵飞速回京“清君侧”时,多尔衮便下令了抽调绿营弹压!

然而,这个举动,最终彻底激怒了济尔哈朗,也激怒了其他满八旗老臣——这是妥妥的吃里扒外、“率兽食人”,带着汉人打满人啊!这能忍?

何况,南边的朱树人,也恰到好处地停火了,摆出一副“咱大明也是爱和平的,只要多尔衮这个好战分子不在台上,大明可以跟清国和平几年”的姿态。

与此同时,朱树人还看热闹不怕事大,在对洛阳和鲁南地区的最终进攻中,他大量启用了此前在凤阳战场兵败投明的绿营降军,让这些多尔衮培养出来的部队打前锋打消耗。

而且一边打还一边专门强调这些部队都是多尔衮培养的,各种对着清军信息轰炸,让他们看清多尔衮培养绿营的策略是多么错误,培养出了多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汉人武装!

到了这个关头,济尔哈朗他们也都知道,豪格和多尔衮之间是不死不休了。

现在最怕的是双方相持住,变得旷日持久,因为只要旷日持久,清军就会严重内耗,把仅剩的满人兵力消耗殆尽。

而只有避免这种状况发生,让多尔衮和豪格尽快分出胜负,两人当中赶快死掉一个,对他大清的整体局面才是最好的。

生死关头,济尔哈朗私下里找豪格确认了一个问题:

“肃亲王!当初你心中有委屈,你也有大功于国,这都不假!但你不该在这时候内讧,如果你跟睿亲王两败俱伤,南蛮子再杀过来!渡过黄河北伐,损失的终究是我大清!”

这时候,豪格终于摊牌,跟济尔哈朗暗示:他有把握,只要多尔衮死了,明朝就一定跟大清保持数年的和平!不再北伐!

听到这个消息时,济尔哈朗内心升起一股寒意:“你当了满奸?你跟朱树人私下议和谈条件了?”

对于这种指控,豪格当然不能承认,不然他不就成卖国贼了嘛?

所以他不能透露丝毫密约,只是拍胸脯保证:“我当然没有卖国求和!但我就是有这个把握!反正郑亲王您很清楚,眼下我和多尔衮之间,越快死一个,对我大清越有利!

如果你不信我,我死了,多尔衮活着,明朝永远不可能跟他恢复和平,哪怕只有几年!

但如果是多尔衮死,至少还有机会!当年杀入山海关,是多尔衮的决策!他死了,明人也有个台阶下!不敢求长久和平,但喘息数年肯定还是做得到的!”

济尔哈朗默然,不得不承认豪格说的是对的。

豪格确实有说谎的风险,也有暗中秘密谈判的风险,但他至少还有真带来和平喘息、保住一定既得利益的机会。

而如果让多尔衮继续执政,那这方面的机会就一丝都不剩了。因为多尔衮的掌权基础就是建立在激进派的底子上的,如果不是他能为大清做大蛋糕,谁会允许他的权势蒸蒸日上?他的统治合法性来源就是扩张!

基于这样的分析,满八旗的势力,最终彻底倒向了豪格。

大家都觉得,豪格本就是先帝长子,当年就很有正统性,多尔衮干得这么稀烂,支持豪格也没问题,而且豪格都说了,不会伤害陛下,大家还是忠臣!

隆武四年腊月,南明朝廷持续一年的缓攻、慢性施压方略,终于迎来了“急之则强敌各部必然抱团,缓之则自相图害”的效果。

北京城中,发生了异常惨烈但还算短促的火并。

其底层逻辑,与当年“曹操不征二袁,则公孙康自会杀二袁以首级来献”几乎一模一样。

留在北京周边的满八旗军队大部,跟极少数多尔衮的心腹死硬嫡系,以及北京城周边忠于多尔衮的绿营,发生了一场内战。

伴随着内战的,还有对皇城、宫城的攻防争夺。一时间伏尸成千上万,把紫禁城内杀得到处尸体枕籍、铺地的青砖条石全部被血洗浸染。皇宫侍卫和宦官、宫女也被杀戮惨重,殃及池鱼。

最终豪格的六旗军队杀进皇宫时,多尔衮本人都已浑身浴血,带着最后的亲兵在抵抗。

豪格依然派出了麾下头号勇将鳌拜,在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由鳌拜亲手格毙多尔衮。

但站在一个全国性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这场内战已经很克制了。

至少只在北京城内及周边厮杀,没波及到他大清控制的四个省的其他地区。

而且内讧在短短几天就结束了,以至于敌国都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直到火并结束,大明那边还没得到消息呢。

最终结果,满人的八旗精锐部队,又有六千余人,在内战中丧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多尔衮的铁杆,双方死者基本五五开吧——多尔衮执政多年,哪怕再失满八旗人心,也总能挑出几千人肯跟他走到底的。

满人受到殃及的平民,以及预备役人员,还有逆档的家属,也有数倍之多。加上后续的清算,总计被杀被流放者约一万三千余人。

最终士兵加平民妇孺,总计人口损失约一万九千。

汉人组成的绿营部队、汉军旗,在内战中战死伤残逃亡,总计损失也超过了两万人的规模。京城无辜平民死伤更是无算。

内战结束之后,豪格总算夺取了头号摄政王的地位,济尔哈朗的权力和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其他满人守旧派权贵,只要不是铁杆阿附多尔衮的,也都没有损失,甚至还能参与分赃。

但多尔衮的铁杆党羽的利益,当然会被作为战利品,拿出来瓜分。死于清洗的人数,前面都已经算进去了。

小皇帝福临的地位依然保证了,豪格也不想走太快,闹得到处溅血。而且他如果不保证福临的地位,他也拉拢不到济尔哈朗的权力支持,济尔哈朗也会心存疑虑的。

目前这样,算是最微妙的平衡状态了。

一场血腥的权力洗牌和求和,终于在清廷付出了两三万人的战力,以及相当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得以平息过渡。

豪格也满心期待,希望可以借此跟大明保持和平,继续拥有山西河北和山东大部的既得利益,让明清两国划黄河为界分治。

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66章 无能狂怒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20章 鲜廉寡耻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24章 一石三鸟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
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66章 无能狂怒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20章 鲜廉寡耻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62章 一步干到工业歌命前夜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24章 一石三鸟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35章 最后一次明清战争导火索:吴三桂易帜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