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

半个时辰后,一副灰头土脸丧气样的九江知府周璜,终于无奈地来到湖口镇码头,亲自登船拜见巡查至此的沈树人。

一路上,一想到这个过完年后才刚刚二十二岁的年轻人。两年半之前还是一介白身、只有一个秀才功名、还得花钱去买监生……

周璜就气不打一处来。

人比人,气死人呐,他已经做了六年知府了,到九江府也有三年整了。

而别人呢?他在九江没挪窝的这三年里,别人都从一个秀才蹭蹭蹭升到兵备道、佥都御史了。

如今居然要被一个年轻二十岁的暴发晚辈抓住把柄、捏扁搓圆,这口气当真难咽!

可惜,不管内心多么愤懑,当他看到沈树人坐船舷侧威风凛凛的红夷大炮,以及整齐划一站在接舷搭板两旁、扛着明晃晃刺刀的火枪兵,他也只能瞬间服软,酝酿了一个卖惨的状态。

“沈道台要见下官,何必闹到如此……本官也知道九江府如有奸商通匪,那就该当由道台处置,可沈道台您行事如此操切……”进入船舱后,周璜说话时已经没了底气,唯恐旁边的人不冷静。

沈树人此时此刻,倒是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样子了。他已经轻车熟路地换上唱红脸的角色,周璜一上船他就让上座、斟茶,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周府台赎罪,本官也是知道朝廷法度的,都怪本官昨晚饮了酒,今早起床吩咐完事儿,就又回去睡了。

结果手下人办事心急,加上他们之前有不少战友在缉私截杀蔺养成的商队时阵亡了,他们一时脑热,抓获了一户证据确凿的通匪奸商,就直接明正典刑了。本官也有失察之过,要不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他说的算了,当然不是指通匪的事情,而是指通匪的人没走完司法程序,就被直接杀了全家的事儿。

周璜当然也只能算了,因为他知道要是这事儿咬着郑家不放,难道还想逼反了郑芝龙不成?

这种程序瑕疵的事情,就算闹到京城,朝中大佬也是不敢的,到时候反而会恼怒于地方惹事、让朝廷下不来台阶丢脸。

这个栽只能认。

沈树人看他爽快,也就果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既如此,本官就直说了。本官也不是赶尽杀绝之人,这蔺养成其实也蹦q不了多久,本官是有信心迫降他的。

要是蔺养成真降了,有些事儿也只能揭过,将来就既往不咎了。所以,本官也不想查太久,弄得人心惶惶。目前已经逮到把柄的这几家,处断完了,这案子就可以算到此为止。

另外,周府台,你渎职是必然的,本官希望你上奏一封到南京吏部、兵部,先好好交代自史可法史抚台调任漕运总督后、九江府因为重新划归江西巡抚、以至在配合北方剿贼战区各府时,出现的政出数门、配合不便等问题,这才导致了偷渡通匪时有发生!

别的不用你多说,至于朝廷将来是否把九江府重新划归皖抚治下临时兼管,还是仍然坚持留在江西巡抚治下,这不是你要操心的。江西巡抚郭都贤那儿,也不用你担忧。”

沈树人这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他就是图穷匕见直说,要让朝廷为了更好地实现“剿贼大业一盘棋”,追认之前史可法的辖区,把九江府继续划归新上任的皖抚治下。

周璜听到这儿,也是愈发震惊。

他当然听得出沈树人这是在为下一任的“皖抚”扩权确权。

但他没想到的是,

沈树人居然那么笃定,下一任的“皖抚”就是他不成?难道朝廷就不会另外派个人把史可法原来的官职兼过去?

如果这里面有个闪失、下一任“皖抚”不是沈树人,那他今天的操作,不是在为别人做嫁衣吗?

天下竟有人对自己的前途能如此自行?这是何等的狂妄,还是真的在朝中上层手眼通天?

没办法,周璜当然理解不了。

杨嗣昌现在已经对沈树人倚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基本上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把沈树人视为他的救命恩人。

兵部陈新甲、户部蒋德z,也都是沈树人在背后结下的强援。

加上他父亲在南京这边运作,很快还会想办法跟周延儒改善一下关系。哪怕不求周延儒帮他,至少也能确保周延儒不给他找麻烦。

沈树人还有实打实立功劳的把握,升官当然是他应得的!那些剿贼无能的官员,怎么可能理解。

周璜觉得兹事体大,如果他敢上书自行揭短,为九江今日之乱象背锅,那他这个九江知府基本上也就做到头了。

就算沈树人跟他合作,不让他被贬官,至少也会平调到一个更穷困的远恶军州。

九江可是江西的湖口,商贸往来最繁盛的交通要道,他舍不得这块能巨贪的肥肉呐!知府跟知府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沈树人看他沉吟,就知道是驽马恋栈豆,舍不得富贵。

他也不吝进一步恶魔低语般催逼:“周府台,我没那么多时间跟你们耗,我也不怕告诉你,我已经联络了漕运史总督,通过他跟庐凤总兵黄得功也打过招呼了。

这些日子,黄州张煌言,庐州黄得功,会加紧绞杀蔺养成。另有安庆同知方以智,甘愿亲身涉险、劝降蔺养成。大功告成之前,这个案子必须结案,再晚就没必要办了。

你们要是非逼我一查到底,我什么都得不到,那么蔺养成正式归降之前,这些人我能依法依律弄死多少算多少!你虽然罪不至死,尽可以试试!”

周璜脸色大变,果然彻底被震慑住了。

沈树人现在的状态,已经不是“手里捏了一颗雷在那儿威慑”了,而是等于直接把雷的引线给拔了,直接说引线烧完之前他肯定会丢出去――

无非是你们自己选,丢哪个方向,是全炸死,还是炸人少的地方。

周璜瞬间脸上的汗都下来了,他心念电转之间,已经打定一个主意:立刻想办法让江西官场上的相关人等配合、服软,丢车保帅!

毕竟沈树人手上握着铁证,这事儿非得死一批人才能了了,不可能什么代价都不付出的。

另外,他得尽快想办法确认,沈树人是不是真有如他所说的那么大能量――所以,他要立刻派人去江对岸的安庆查证,看看黄得功、方以智的动向,是不是确实已经开始行动。

如果这些动作都属实,那该服软就要服软。

就算将来江西巡抚郭都贤为这事儿找他周璜的麻烦,他也好有个台阶下,向郭抚台解释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大家的全局利益最大化。

思前想后,周璜嘴唇发干,艰难求饶:“沈大人!能不能给下官……三五天时间。下官也需要协同查证,时间一到,下官必定给您一个答复,该如何上书送去南京的,下官也绝不含糊!”

沈树人:“五天太久了,我都已经大过年地陪你们在九江耗着,三天吧,大年初二,我就要带着人犯上路――这三天,会决定有多少人会上人犯名单,你动作越慢,被查出来的人就越多。”

周璜大骇,却也没有办法,屁滚尿流回去筹办。

……

此后几天,周璜过的是何等非人的日子,也不足为外人道了。

一开始,九江乃至南昌府的各路涉案豪绅,当然是群情汹汹,甚至想要在江西也掀起民变跟沈树人鱼死网破。

江西派在朝中也是有阁老有尚书的,哪能由着他这样欺负?

但是,周璜把沈树人第一批给他的名单,向那些还不在名单上的豪绅望族出示后,告诉他们

“沈树人的首批打击范围,仅限于那些同时在与湖广和南直隶交界的商路上走私、通匪的元凶首恶。

而对那些只有一省通匪商路的次要罪犯,暂时还没有抓到证据。等蔺养成投降后,这个案子也不会再查下去。”

这个消息一传达,那些不在名单上的豪绅,立刻个个脸色煞白,稍作权衡后,就做出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决策。

甚至还帮着周璜安抚地方,调转刀口把那些闹事搞乱子的同僚统统拿下,配合官府抓人。

崇祯十四年的大年三十,和崇祯十五年的大年初一,就这样在九江府的一场腥风血雨中渡过了。

沈树人成功控制了四个罪恶最大的通匪家族,全部押解去南京,走司法程序――其中还包括一个已经被他让郑成功杀了全家的湖口费家,那就不用走程序了,补个备案即可。

身在南昌的江西巡抚郭都贤,知道这事儿时已经是大年初二早上,谁让他过年休假了呢。

知情之后,听说郭都贤直接就气晕过去了一会儿,醒来后痛骂周璜吃里扒外。但等他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后,也是完全没办法。

九江府原本被划归史可法管理,已经有五年了,他去年秋天才刚刚收回来,还没焐热呢,也没来得及从九江贪多少孝敬,这就又要被划出去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从未拥有,那也不存在再次失去时的痛苦了。

人类的大脑海马体,都是会催生损失厌恶的,捡了一百块钱后又丢了,这痛苦程度绝对比从未捡到要难受得多。

没办法,郭巡抚倒是没有多大劣迹,只能说时势如此,他挡了位面之子的道了,只能是哪个部位挡住就把哪个部位踹开。

……

搞定之后,沈树人也终于可以从九江启程,再次顺流而下回南京。

在九江这三天,他也没白等,还派人给对岸安庆府的方以智送信,请同年好友过江一叙,顺便充分了解情况、并且面授机宜,把最终迫降的临门一脚该怎么表现,稍微交代了一下。

另外,沈树人还跟郑成功谈了分赃的事儿。

抄没的江西通匪家族的逆产,这肯定是要上缴的。而且严格来说这是朝廷的执法,不是军功收益,跟郑成功也应该没关系。

先由南京户部登记,再考虑该地方截留的地方截留,该上缴北京的上缴北京,沈树人也不好上下其手。

他最多跟韦小宝抄鳌拜一样,稍微看错一下账本。

或者跟余某抄逆产时那样、不小心遗漏斯蒂庞克轿车、玉座金佛。

除了逆产之外,那些蔺养成部被截杀的进货船队运载的金银,就不属于“办案抄没”,而是“战场缴获”了。

按照明末的规矩,战场缴获被私分不要太常见。但沈树人还是语重心长地跟郑成功谈了,让他拿个明确的账目出来,然后三七分账,给郑成功留了三成。

剩下那七成,也不都是沈树人的,还要上缴一部分,或者作为正经地方财政。

毕竟让郑成功查税、给他谋这个官职差事,一开始就是沈树人运作的。另一方面,沈树人也不希望把郑成功养成那种杀良冒功的人――

之所以近代军队缴获和赏赐要收支两条线,就是因为收支如果一条线和稀泥, 下面的军队拿得手滑之后,渐渐就会军纪崩溃,以后就会演变成杀良冒功。

尤其郑成功是缉查厘金的,要是缴获全归他,那郑家人很快就会回归当初海盗的状态,说不定将来就栽赃合法富商船队是走私偷税通匪、直接杀了把银子货抢了。

所以,沈树人最后的底线,是一定要账目明确,重新分配。可以给一定的激励,但不能是大头,不能让抢钱成为缉查的主要动力。

郑成功一开始本能直觉,还觉得三成挺少的。但后来一想,朝廷当年派出的矿监、税监,拿到银子之后,也未必都有三成都归自己。

既然是代替朝廷行使征税权利,所得大头归上面,那不是应该的么。

这么一想,他也就顺畅了,还帮着沈树人开导自己手下的人,让他们知道代朝廷查税是多么不容易的肥缺美差。

……

沈树人重新启程后,一路上倒是再没发生意外。

又经过四五天的航行,直到崇祯十五年的大年初八,他总算是顺利泊靠了南京城外、秦淮河口的码头。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在杀人灭门,这日子也是过得有够血腥,注定他这辈子不会平凡。

他上报的案情,南京这边的六部显然已经知道了,而且,方以智那边的劝降,似乎也已经有所实质性的松动。

知道他抵达南京、全盘统筹斡旋蔺养成的事儿,南京城内不少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已经开始正视这个崛起飞快的后起之秀。

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7章 入国子监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325章 得国本第180章 不得消停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83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章 大局为重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7章 困兽之斗第36章 天下泰斗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94章 一波又起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16章 忠奸难辨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29章 简在帝心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
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7章 入国子监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325章 得国本第180章 不得消停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83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章 大局为重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7章 困兽之斗第36章 天下泰斗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94章 一波又起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16章 忠奸难辨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29章 简在帝心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