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84章 伟大的撤退

对近代军事稍微有点入门了解的人,几乎都曾经有过一个疑惑:

为什么古代战争中,拥有精良装备的游牧骑射部队,总是可以压着依赖枪矛方阵、弓弩、火枪的农耕文明。

可进入18世纪后,当刺刀火枪兵大规模出现。骑兵部队再跟密集列阵的步兵近战对抗时,突然就落入了下风。

前世沉树人自己读到这段军事史时,一开始也是大惑不解。

因为他虽然能理解“刺刀确实很适合近战对抗骑兵”,可再擅长,总不如专业的超长枪矛吧?

刺刀火枪的全长,最多也就七尺。枪矛却可以轻易做到一丈以上。比对骑兵捅刺的力度、杀伤力,刺刀火枪也都不如专业的反骑兵枪戟。

再比防御装备。历史上刺刀火枪兵出现后,很快就放弃了重装甲,直接穿一身军装就敢上战场。

而17世纪以前那些重装反骑步兵,看看瑞士长戟兵、南宋步人甲长矛兵,好歹还有精良的铠甲呢。

所以,无论比近战攻击力还是防御力,刺刀火枪兵都全方位被重甲枪戟兵前辈完爆。

可拼凑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后,发挥出来的反骑兵整体战力,却出现了质变的飞跃,把骑兵碾在地上摩擦。

直到穿越到明末,沉树人实打实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步骑对抗作战、又结合着看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等兵书,才终于实践出了真知——

刺刀火枪兵方阵,对抗骑兵战力出现质的飞跃,并不是因为刺刀火枪兵方阵的近战能力,比重甲枪戟兵强。

重甲枪戟兵,直到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碎、淘汰进垃圾堆的那一刻,他们的列阵肉搏战力,依然是非常恐怖的——

就好比诺基亚手机被淘汰进历史垃圾堆的那一刻,它的坚硬耐摔程度,依然是完爆那些淘汰它的新手机的。

重甲枪戟兵方阵,只是输在“逼迫敌军骑兵不得不跟他们近战”上,远不如刺刀火枪兵。

就算重甲枪戟兵可以搭配的强弩甚至火枪,作为远程输出,在骑兵试图骑射放风筝时、跟骑兵对射,逼着骑兵在对射中遭受惨重损失后、被迫转入近战。

但这种“逼战”效率,依然远远不如全员刺刀火枪。

因为战争不是rts游戏,不是“前排坦克扛住,后排所有dps都可以有输出站位”的理想状态。

实战中,战场纵深很大,武器射程相对于战场面积却很短。

战场上的任何一点,能投入的远程火力都是非常渺茫的,无法把火力集中输出。

在《纪效新书》中,哪怕戚继光对火器再重视,在谈到以步兵对抗鞑靼骑兵的战术时,他也只会建议

“一个三千五百人人的营,可以配备七百杆火铳。遇到骑兵时,步兵列为方阵,每侧长枪七百人,四面朝外,七百火铳手居中。

遇骑骑从方阵任意一侧骑射骚扰,即以全员火铳手通过甬道支援被敌骑袭扰一侧,以火器反击,迫敌骑不敢对射,只有冲上肉搏”。

换言之,骑兵有机动性优势。双方都三千五百人一个营对打的时候,骑兵机动性高的一方就能把兵力集中到战阵的一侧、形成局部优势兵力以多打少。

步兵机动性差,就只有以对敌那一侧的七百近战长枪兵和火铳手应敌,敌军冲上来肉搏时,火铳手还只能后退、单留下长枪兵扛线。

也正因如此,东西方世界的兵法,在早期的长枪兵和火枪兵配比上,存在着惊人的一致——

《纪效新书》认为两成火枪兵、八成长枪兵,是最优的。无独有偶,当时的早期西班牙大方阵,也觉得火枪长枪一比四,是最高效的黄金比例。

后来随着火枪技术的改良、以及刺刀的出现,火枪兵和长枪兵的比例才渐渐变成一比一,甚至最后演变到全员火枪刺刀。

火枪刺刀的出现,其实是降低了步兵对骑的近战能力,但大大强化了“逼着骑兵来跟步兵近战”的机会成本。

这个朴素的道理,沉树人早就想明白了,

郑成功原先还没想明白,但经过今天这一战,估计会彻底想明白的。

而郑成功对面的鞑子骑兵军官们,怕是这辈子已经没机会想明白了。

……

随着鞑子甲喇章京庸桂的战死,刚才的一番血战中,笔架山清军至少有一个多牛录的兵力,在最初的突袭中,被明军杀伤。

这种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言的死磕,从来都是最血腥的。

虽然后续的三个牛录已经回转,但加起来总兵力也已经不足四个牛录,加上之前本来就连年战损不满编,实际上也就才九百多骑。

剩下的汉军旗蒙军旗杂兵,拢共凑了四五百,鞑子在笔架山港口的全军兵力,已经不满一千五百人。

死了甲喇章京的骑兵部队,还出现了互不统属、缺乏全局统一指挥的问题。

各个牛录军官的智商和兵法,也都不怎么高。

这种级别的将领,基本上只知道严格执行上峰的命令、战术上把队伍带好、坚决勐打勐冲,全局战略压根儿不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数的清军骑兵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一贯的战术习惯,在阵前逡巡骚扰,瞅准一个空档就扑上去血腥肉搏,一旦发现敌军近战兵力准备充分,就拉开距离暂时后撤,重新寻找敌军薄弱之处。

可惜这一次,他们压根儿没寻找到张名振和郑成功的薄弱之处。

沉树人在黄州已经两年,去年年底还占了武昌大冶铁山,军工和工业都已蓬勃发展。去年他就可以凑出将近三千的火枪兵,如今只会更多。

这次为了让张名振和郑成功能有把握对付鞑子,沉树人也是下了血本,这五千“家丁”,火枪配备率直接就达到了五成!而且每一把火枪都有刺刀。

这种局面,让没见过如此高配比的清军,非常不适应。

清军跟大明打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敌军肉搏强的方向火器、弓弩弱,拉开距离对射打击明军士气即可。等敌军火器队调到这个方向补强后,再冲上去跟火器兵肉搏,利用火器兵胆怯后退搅乱阵线,趁机冲杀扩大战果”的战术。

张名振此刻的表现,却如同刺猬和豪猪的结合体,

离远了豪猪的飞刺飞射而出,扎得敌人苦不堪言。逼近了撕咬,又跟咬刺猬一般,一嘴的尖刺。

进亦忧,退亦忧。

“管不了那么多了!全军冲锋!不许再后退迂回,直接跟那些用奇怪短枪的蛮子肉搏到死!这些短枪不过七尺,有什么大不了的!给爷用人命堆也要冲跨敌阵!”

几个牛录军官终于彻底激发了誓死奋迅的凶性,已然不顾性命。

“杀!杀!杀!”张名振麾下的沉家家丁,也是不动如山,任由惊涛骇浪一样的清军骑兵杀红了眼、忘记一切战术迂回伎俩,直挺挺往刺刀阵上冲。

“噗嗤!噗嗤!”刺刀犀利捅开血肉的爽朗嗜血声响,与筋断骨折的巨力撞击闷响,交织在一起。

士兵的惨嚎与战马的悲嘶,响彻战场。

全长不过七尺的刺刀,终究只能是做到让步兵跟骑兵换命,这点程度的武器长度,还不足以用自身的折断,来卸掉战马全力狂冲的巨力。不少沉家家丁在捅死一个鞑子骑兵后,立刻就被撞飞,甚至个别悍勇的清军骑兵,能撞飞两三个沉家家丁后才死。

不过,仗打成了这种毫无花哨的换命,明军却没那么恐惧了——恐惧和士气低落,往往是因为无法还手、被单方面打击、放风筝。

如果可以稳定的换命,一旦人类的凶顽血腥被激发,产生了“换一个够本”的想法,被嗜血狂杀之声激励,很快就会进入无意识的狂暴,恐惧也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沉家家丁很多也都是银子喂饱的凶顽之徒,不少也听过鞑子的残暴,淤积了多年的愤怒想要宣泄,

短短一盏茶的血腥绞肉酣战后,随着清军骑兵几个牛录军官杀上了头、亲自冲到一线,被明军火枪、刺刀轮番招呼,全部毙命,清军骑兵残部终于不得不冷静下来。

一换一换命,他们根本换不过!明军几千人,压根儿没有后退的意思,只要拿出不到九百条人命跟他们换,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换光!

何况,明军还有红夷大炮,一直在对着阵后倾泻着火力,虽然每一门火炮要好几分钟才能开一炮,而是几门炮轮流射,却可以做到每分钟都响两三炮。

重炮的巨响如同千斤巨锤,一次次轰在清军骑兵的心坎上,

虽然每一次都轰不死几个人,甚至有时候会放空炮,可这种死神的闹钟、定期抽奖一定会抽死几个人、完全赌命看运气、武艺再高只要被抽到也是必死。

这样的威慑,渐渐让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清军骑兵,也渐渐胆怯,瓦解,随着最后一个牛录军官被捅成刺猬后,残余的三四百骑清军骑兵终于彻底崩溃,如潮水一般退去。

“杀!冲进营寨!不留活口!”张名振振刀一呼,明军眼看着自己击退了相当于己方几分之一的清军骑兵,也是士气大振,狂呼海啸地冲了上去。

营内还剩的几百个负责守寨墙的汉奸和蒙古人,就更不在话下了,立刻被淹没屠戮殆尽。

“我们歼灭了鞑子一个甲喇的主力!大捷啊!鞑子怎么了!一样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被刺刀捅了也是一刀就死!”

兴奋的明军将士疯狂兴奋地打扫着战场,没捞到杀敌战功的士兵们,也都振奋地提着刺刀步枪,像是为了测试新武器的实战效果似地,

对着那些还躺在那儿或奄奄一息、或已经死透的鞑子骑兵肉身,无论死不死,都狠狠再补刀上几刺刀。

就算是已死的尸体,好歹刚死未久,被捅穿好歹还能流出血来。这种响应反馈很能激发人尝试的欲望,明军将士们机械地重复着补刀动作,心中呐喊:

“鞑子也是人!被捅也会死!一刀一个洞!一洞一飙血!穿着棉札甲也能捅进去!”

童叟无欺!

前后八百多具清军精锐骑兵的尸体,被陆续剥掉铁札棉甲,然后全部捅成了刺猬练胆,所有参战将士内心原本的清军恐惧症,也稍稍疗愈好了几成。

打扫好战场后大约一刻钟,时间也到了寅时末,东南边的战场上,忽然传来阵阵喧闹嘈杂。张名振赶紧整队,让部队占据笔架山水寨险要,严阵以待。

幸好,过不了多久,对面的斥候也冒险过来接触,打出了塔山守将李辅明的旗号。

张名振也表明了己方身份,表示已经夺下了鞑子的水寨,让对方先派军官单独入营验明身份。

对面的明军没有含湖,李辅明非常信任这一消息,直接只带了数骑入营,跟郑成功相见后,确认确实是友军,这才全部有序放进营来。

郑成功还不忘戏谑了几句:“李军门倒是有胆色,居然不怕张将军是鞑子假扮诈你的么?这就敢孤身入营。要是此刻营中还是庸桂的兵马,你有几条命都不够死的。”

李辅明表情凝重悲戚:“我这点算什么‘胆色’?说出来没得惭愧。来的路上,刚才我们也遇到了从这儿溃逃出去的鞑子溃兵,血战了一场,又杀敌二百多骑,可惜还是被残敌冲破阻拦逃了出去。

所以我才知道笔架山这边必然已经得手,没什么好担心的,不然庸桂的兵马不会惨败得这么零散。

我对不起手下的弟兄们!前天晚上我派出去做局的李同泰李守备,已经殉国了,我后来才知道,他殉国之前伪装成了我的旗号,这才让鞑子放松了戒备,还把好几个牛录的部队调到了南边塔山和高桥之间,拦截我军从陆路逃回山海关。

今晚我们要对付的敌军少了好几个牛录,其他各部反应也慢了些,否则怕是没那么容易得手。”

郑成功听完后,也是肃然起敬,同时有些不是滋味。他想到,自己那天渗透进塔山城时,要是没被鞑子斥候撞见、没杀光那群鞑子斥候,说不定这事儿还能做得更隐秘些,

让李同泰去故步疑兵的闲棋,说不定也能省掉。那样大明就可以少死一百骑精锐勇士,少死一个忠义死战的守备军官。

但天下事哪有尽善尽美,仗一打起来,就什么都乱成一锅粥了,只能是随机应变,见招拆招。

他和李辅明互相捶了一拳,以为激励:“李军门,现在不是惭愧的时候!李守备死得壮烈,我们就多杀几个鞑子,为李守备报仇!

一会儿我们还要接应曹军门呢,还要你手下的弟兄多出力!刚才我抓了几个鞑子的活口,已经拷问出来了,刚才这庸桂派出三个牛录出营,正是去截击曹军门的!曹军门小半个时辰前,怕是就已经跟北屯的额尔逼血战了。”

李辅明正色说道:“这自然是该当的!不过还是先把我们两军的伤员病号,先全部装船运走、到海上漂着等候,我们只留精锐战兵断后,给友军争取逐次登船的时间!

还有,咱立刻把营寨内能点的火把都点起来,也好远远地给曹军门指引,在分出一军沿路逆行夹击接应,也要多打火把,吸引敌人注意,一旦接敌就立刻转入防守、且战且退——

张将军,郑提举,二位觉得我建议的这个安排如何?毕竟我们出营只是为了接应,不是为了主动进攻。

只要虚张声势,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一部分到我们这儿,就能给曹军门减轻压力。黑夜中咱不能出营接应太远,否则恐怕反而生乱。”

张名振立刻点头:“此法甚好,撤退突围的部队,要尽可能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接应突围的部队,却该大张旗鼓,吸引敌人注意,也便于吸引友军的注意,还能鼓舞友军士气,让他们知道活路就在前方,便依李军门的意思办吧。”

双方核计了一下,李辅明分出两千名体力保存得还比较完好的士兵,出营往东北方五里,多打火把占据一处高地,就地坚守。

张名振则分出沉家家丁中两千名之前没怎么参加陆战的生力军,再多出前五里,也野外靠海列阵、再让郑成功分出几艘战船,迂回到那儿,用红夷大炮随时准备火力支援岸上——

除了笔架山码头之外,附近其他海岸都是浅滩,大船没法靠岸接驳装卸,但航行到距离岸边一里地之外停着,却是绝无问题的。所以,完全可以利用重型红夷大炮高达三里的射程,远程支援岸上。

而李辅明在塔山城内,原本还剩八千多精兵,此次带来了六千多。剩下不是刚才在跟庸桂的残部血战中伤亡、就是被冲散掉队了,还有就是原本就伤病较重、留在塔山无法撤退。

这六千人里,之前血战出力多的、有轻重负伤的、背负物资较多体力不支的,挑出四千人,赶紧先上船装运。

沉家家丁当中,刚才血战也死伤了足足七八百人之多,战死和重伤的就有近四百。

不得不说,作为天下强军的正牌八旗骑兵,跟人搏命的时候杀伤力还是非常巨大的,竟给明军造成了那么大的伤亡。

这些伤兵和体力消耗过大的家丁,当然也在提前登船撤退之列,经过一番整顿,留在岸上的家丁和水手,总人数也降低到了四千人。

加上李辅明留在岸上的两千人,两军一共六千人,继续分三个梯次接应、坚守码头。

……

郑成功和张名振在笔架山码头血战的同时,今晚另一场更为惨烈的血战,其实也在仅仅二十几里之外的地方,持续着血腥厮杀。

那场战斗的主角,正是镶蓝旗甲喇章京额尔逼,与明军总兵曹变蛟。

曹变蛟在杏山收拢的残兵,其实比李辅明在塔山的还要多不少,哪怕经过了那么久的消耗,他依然能带出来超过一万两千人的部队。

可惜这一万两千人遭遇的围堵力量,也要强大得多。

额尔逼虽然只有五百满洲骑兵,能第一时间跟曹变蛟血战,但他还有三个牛录,可以在一个半时辰内狂奔赶到,

无非是这些部队狂奔六十里到这儿,会体力马力不支,战斗力锐减,可毕竟都是凶悍的正牌满八旗骑兵。

他主子阿济格的镶蓝旗主力,也可以在两个时辰内赶到战场。

另外,后方围困锦州的济尔哈朗亲王的两个甲喇,也部署在锦州和杏山之间的半路上。同样可以在两个时辰内赶到战场。

清军的总兵力是绝对不少的,只是仓促之间没法凝聚,为了拖延曹变蛟,就会不得不打成添油战术。

曹变蛟也算明军勐将,在洪承畴麾下八总兵中,他的战意和坚定程度,至少是排进前三的。自从丑时末刻发生遭遇战后,曹变蛟就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

“弟兄们!今晚鞑子定然会分兵数波疯狂来截击我军!但正因如此,我军决不能乱,一定要列阵而行!鞑子每一次来的人都不会多!这是白白送战功给我们!

如果乱了,谁都活不了!保持住阵线!挺到笔架山,就能荣华富贵,安生活命!”

数次激战之间,曹变蛟都是这般激励士气,亲临一线前后奔走。遇到数百骑的满八旗骑兵骑射骚扰,他都下令弓弩坚决回射,如果敌军稍稍远遁,那就让弓弩手和火铳手列于军阵两侧,时刻戒备缓缓而退。

那架势,就跟刘邦从白登山撤出时、让汉军弓弩手也全部拉着弓随时随地朝着道路两旁瞄准,唯恐冒顿单于反悔使诈扑上来。

这样行军会比较缓慢,但是在有敌人咬住的时候,却是最有效的。

额尔逼的那两个牛录,见这样骚扰无法让明军各自狂奔逃跑、也无法让明军就地列阵,随着时间的推移,额尔逼终于忍不住了,不得不发起一次次短促而死伤惨重的冲锋。

每一次冲锋,都不是为了杀多少明军士兵,只是为了打断曹变蛟行军的计划,多耽误他一刻半刻就地转为战斗阵型。

而每一次冲锋,额尔逼手下却不得不立刻付出至少几十条八旗精锐骑兵的生命为代价。

明军被消耗数次,虽然也杀了额尔逼二百多骑,却越走越慢,士气也有些低落。

一些军官忍不住开始质疑曹变蛟:“军门!那些南方人到底靠不靠得住?郑成功不过是海寇之家出身,他们有信义可言么?若是再拖延下去,我军迟迟不能到笔架山前后夹击,他们拿得下笔架山码头么?不会稍稍遇挫就撤了吧?

要是我们这样疲惫赶路,到天亮之前赶到笔架山,却发现还要我们亲自攻营拿下码头,那等天色一亮,鞑子前后夹击,我们就完了!还不如留在杏山坚城里能多活几天!”

曹变蛟大怒:“再敢动摇军心者斩!大军作战,自当信任友军!何况如今是我军自己突围作战不力,去怀疑友军拿不拿得下码头有何益!事已至此,活路只有一条,全靠诸君努力兵力杀出这条活路!”

曹变蛟如是重复者三,一个时辰内走走停停,又朝笔架山多靠拢了十里。他觉得这样有些来不及,怕被敌人援军追上,终于决定临时冒一点险,留下一支殿后的部队保持戒备状,然后让主力放松一点戒备,全速前进。

很明显,他这是要摆出等不及了的样子,引诱额尔逼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强力进攻——你不进攻,我就真跑了,不会再一直模彷“汉军离白登”时的慢吞吞戒备姿态了!

额尔逼果然没得选择,看到曹变蛟急不可耐要逃,他也不管自己只剩三百骑了,全部扑了上去,想要从背后掩杀曹变蛟。

只要明军士气低落,一万人也是有可能被三百骑黑暗中掩杀到崩溃的!

然而,他低估了曹变蛟。

额尔逼的全力冲锋,确实在明军当中暂时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甚至让明军付出了超出这队八旗骑兵总人数两三倍的伤亡。

额尔逼残余的三百多骑,竟然冲杀数阵,就杀死杀伤了曹变蛟麾下上千人!

但额尔逼部的伤亡也不容小觑,更关键的是,进入了混战冲杀后,额尔逼的部队渐渐被黏住了。

而明军并没有彻底混乱,被曹变蛟留下断后的精锐主力,立刻加速冲上来堵口,跟额尔逼陷入了近战绞肉,当三百多骑陷入一万人的围堵、一万人却没有崩溃,结局就已经很明显了。

一番血战后,曹变蛟虽然付出了四倍于敌人人数的死伤,却把额尔逼击杀在乱军之中,额尔逼带来那两个牛录,也几乎被全歼,只有不成建制的些许散兵游勇溃逃突围。

付出巨大代价解决掉这只苍蝇后,曹变蛟都来不及清点明军的损失,他估计经过刚才这一战,他的一万两千人最多也就剩刚刚一万出头了。

但好在没有了敌人的贴身骚扰,全军可以加快速度,一些士兵甚至丢弃了重甲,直接跑步前进,终于看到了前方笔架山港口附近灯火连绵。

灯火之蔓延,已经不仅是在港区内,还有些已经延伸到港外好几里地了,甚至还能听到喊杀之声。

幸好,因为火把很多,曹变蛟看到离他最近的那堆火光中间,插着一面大明形制的战旗,虽然看不起上面的字,至少可以确认是友军援军。

而对方也已经认出他来,还派出斥候喊话接应:“来者可是曹军门!我家将军和李军门已经等候多时了!我家将军还在港外列阵接应,帮你们扛住了额尔逼从高桥调回来的三个牛录!快快一起杀退敌军,才好登船!”

曹变蛟精神大振,今晚第一次底气十足地对着背后大喊:“弟兄们!杀退眼前的鞑子!看到水寨里的火光了没有!到了那儿就可以上船撤退有活命了!”

走了一夜本已疲惫不堪的一万明军,看到远处灯火通明的港口,听说港口已经被夺下、海船已经等着接他们撤退,顿时士气狂暴上涨,势如疯虎地朝着额尔逼从南边调回来的那三个牛录冲去。

这三个牛录,如今是额尔逼麾下的左领失鲁忽所领,总共其实也就六百多骑,因为前一天跟李同泰厮杀时,就战死了好几十骑,之前斥候战又死了好几十个,所以编制缺失得厉害。

他原本跟张名振严密列阵、后有红夷大炮的两千人打得有来有回。按说以正牌八旗骑兵的精锐,要压着四倍数量的明军步兵打也不难。

可张名振侧翼还有李辅明在接应,让失鲁忽无法拿出全力。而且他是从塔山和高桥之间,狂奔六十里路赶到战场的,难免人困马乏,也就被拖成了慢性失血的局面,压根儿形成不了突破。

此刻,张名振在前堵截,曹变蛟在后带着一万体力虽然不支、但求生欲极为勐烈的明军将士,狂冲而至。前后夹击之下,失鲁忽带的这三个牛录,也终于陷入了滚汤沃雪的境地,被直接打崩四散。

血战之中,失鲁忽在试图拉开距离后撤时,被张名振盯上,指挥火枪队朝着这个大鱼集火攒射,失鲁忽身中数枪,当场毙命。

张名振杀散敌军,上前割了失鲁忽首级,这才在来人中看到曹变蛟旗号,上前招呼:“曹军门,赶紧先进港吧,让伤员和刚才出力多的弟兄先上船,另外,你还得留下生力军守住码头一个时辰。我们为贵军做了这么多,已经够出力了,原本我们都不用来的。”

曹变蛟心中感激,连忙拍胸脯保证:“那是自然!贵军本就是义薄云天,不远千里来接应我军撤退的!最后守码头断后争取时间,当然是我军和李军门担当了!

不能让你们江南来的弟兄,再冒这个险。不过,我刚才好像听到你们船上居然有红夷大炮?一会儿我们守卫码头拖延时间,还望继续以红夷大炮从海面上援护便是。

一个时辰估计是不可能安然渡过的,阿济格的主力和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肯定能在一个时辰内赶到。今晚我们打死打活,其实也才击溃了鞑子两个甲喇而已。”

两个甲喇,满编也就三千八旗骑兵,事实上这些部队都不满编,也就两千多骑。所以今晚张名振、李辅明、曹变蛟三方合力血战一夜,也就击溃了两千多八旗骑兵、杀敌一千余骑,外加一千多汉奸和蒙古兵。

阿济格至少还能带四千八旗骑兵过来,济尔哈朗那边也能派出两千多。合起来就是六七千八旗骑兵。

真要是跟七千八旗精锐骑兵死磕,张名振、李辅明和曹变蛟加起来两万多明军,也是不够对方啃的,所以肯定不能跟对方发生任何野战。

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24章 一石三鸟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42章 尘埃落定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325章 得国本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
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24章 一石三鸟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42章 尘埃落定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66章 无能狂怒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325章 得国本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