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明军突然绕后登陆的消息,自然给清军高层造成了巨大的心里混乱。

面对豪格的愤怒质疑,只是负责通报军情的信使当然无法回答。

但豪格旁边的礼亲王满达海,听到豪格居然打算回师反包围宁远、锦州的明军,却觉得不妥,于是越众而出建议:

“肃亲王!既然明军已经在我军后方登陆,眼下或许不该计较是否能反包围宁远、锦州的明军了。

他们敢来,肯定是有恃无恐,说不定另有倚仗,咱不如避其锋芒,求个稳妥。就别走沿海的辽西走廊退兵了,直接翻越燕山撤退吧!”

豪格想都没想就一摆手回绝了:“不行!且不说现在明军刚冒险绕后登陆偷袭,宁远、锦州是否失守都还不知道。

若是这两处任何一处没有失守,我大清天兵却被吓得连救援都不敢去救援,最后任由宁远、锦州守军在绝望中被明军消灭,

那将来辽东任何一城的守军,除了咱满人嫡系兵马以外,其他还有谁敢为我大清卖命?还不是彻底被明军打怕,到时候随便一次偷渡袭扰,都有可能小事化大!这种事情必须一开始就杀鸡儆猴立威,决不能让明军的绕后企图得逞哪怕一次!

再说,就算退一万步说,假设宁远、锦州已经全部丢失,那我们也不该绕开辽西走廊、通过燕山以北草原撤军。

我们骑兵翻越燕山,不带辎重,或许可以。步军不带辎重,数百上千里草原绕下来,怕是走散、饿死都有不少。而车杖辎重,又怎么可能快速翻越燕山运走?

如果走燕山以北撤退,就等于是彻底放弃此前为了山海关决战而囤积于此的辎重军械粮秣!步兵也注定会颇受损失、沿途遭到追击杀伤。只有我满人骑兵可以全身而退。这样的退法,国力必然重创,还有什么机会翻盘!”

话说到这份上,其他清军高层将领就算反应再慢,也已经捋清了两套方案的优劣。

满达海的路子更求稳,可以确保骑兵部队几乎完好无损地撤走,但辎重会被放弃,步兵能跑多少未知,要看具体打起来是否被明军黏住,宁远锦州也没法救。

豪格的路子赌得更大,打好了步兵辎重和宁远锦州都能保住,但打得不好骑兵主力都得额外搭进去一部分。

目前来看,两套方案无法直接看出优劣,关键就是后续的随机应变、部队执行力了。

谁也承担不了“试都不试一下,就丢掉辎重存粮和部分步兵”的责任,那就听豪格的试一试呗。

有希望喝药保守治疗、把病灶根治的,谁舍得一上来就截肢切除啊。

清军很快加速动员,当天就开始拔营后撤,只留下数千死士炮灰和一些壮丁留守山海关,为的也是迟滞永平府境内明军主力追击的速度,给主力争取时间。

……

可惜,清军的撤退,完全没有逃过明军的眼睛,因为明军早就算好了日子,这几天更是派出不少浅吃水、又带高桅笼的大型沙船,迫近到辽西走廊沿岸侦查。

本来渤海湾北岸水深较浅,大型船舶难以靠近航行,但明军既然是有针对性地建设过海军,这种问题当然可以避免。

明军从荷兰人那儿挖到最新的西方造船匠、船舶设计师,也已经有足足两年了。在中西合璧的设计切磋下,借鉴荷兰大肚船的塞吨位经验,改良原有大沙船,造出吃水更前吨位更重的船,并不是难事。

明军还在这些新的专门用于辽东半岛沿岸战区的沙船上,装了比老式船更高的桅杆,配上梯子和桅顶的望笼,再辅之以最新式的高精度高倍望远镜,沿海几十里内的军队调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清军沿着辽西走廊回撤,明军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除非清军选择翻越燕山、走燕山北面的路,才能躲过侦查。

明军侦测到敌情后,还不用开船回来汇报,只要直接在海上每隔二十里一艘侦查沙船、举烽火为号接力,就能跟长城传讯一个原理,一两个时辰就把军情传回山海关关内的攻关大营。

所以,豪格原本打算偷偷熘、最好是主力后撤后保密一两天,才让明军得知山海关已经空虚。而事实上,他走后才两个时辰,明军就算定了一切,还把消息通传全军、让将士们知道鞑子已经跑了,现在就是上山海关捡便宜的。

明军顿时愈发士气如虹,顺风仗谁不会打啊。

一时炮兵再次勐烈火力准备一番、步枪队左右交叉火力攒射、铁甲兵攻坚扫尾。

短短几个时辰,豪格留在山海关殿后拖时间的几千清军正规军,就被明军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全歼。

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就更加不济,也被歼灭了两三千人,剩下全部崩溃直接跪地投降、调转枪口帮明军效力了。

豪格留在山海关拖时间的部队,累计才拖了半天,黄得功和李定国就追出了山海关,咬着豪格的尾巴,两军只隔了四十里地,一路往东北而去。

这个节奏,让豪格原本的期待彻底落空了。

而且黄得功和李定国还不怕追击中部队脱节、清军回身反杀。因为明军已经有了绝对的海路优势,陆军追击途中侧翼是有海船保护的,海船上还有红夷大炮可以机动跟随。

豪格一开始不信这个邪,往宁远方向逃了一天后,眼看后面明军追上来了,他就想趁着晚上驻扎休息时、明军戒备松懈,组织骑兵队于黎明反杀一波,逼退黄得功。

但黄得功和李定国的行军始终是靠海稳扎稳打,不会深入内陆太远。

当黄得功的前军遭遇豪格分出骑兵返身杀回,黄得功立刻让各部列背海的却月阵,确保背后不会被清军骑兵绕后,随后以步枪队火力对着三面轮射,清军骑兵要冲上来就要付出重大伤亡。

同时因为明军是背海列阵,清军骑兵冲上来的过程中,很快发现自己居然处在明军海军舰炮的覆盖范围内,只要接近到离海岸三里地之内的范围,明军新式重炮的开花弹就能轰过来。

于是,尽管明军追兵没能随军携带太多陆军重炮,但只要沿着辽西走廊贴海行军,不深入内陆,他们就随时可以得到舰炮掩护。这玩意儿可比一千年前刘裕破北魏骑兵的却月阵生勐太多了。

几番尝试,最终还是以清军又丢下数千具骑兵尸体、伤兵为代价,仓惶撤走,豪格也只能彻底放弃“逃跑的过程中把明军追兵拉得脱节、首尾不能相顾、然后找准时机杀个回马枪”的想法。

“南蛮子对海军的应用真是犀利歹毒呐,看来以后进兵连辽西走廊都不能用了,只能走大草原了。这还不算什么,要是辽东沿海各地处处都不安全,难道我大清只能彻底放弃沿海、退往内陆么?”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豪格的内心简直要被痛苦淹没。

但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往前看,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

刚刚从回马枪失败受创的痛苦中走出来还不到一夜,次日清晨,清军又收到一条接踵而来的新坏消息,再次沉重打击了其士气:

宁远和锦州都已经确认失守!就是在豪格的军队从山海关火速回援的这段时间里失守的!两地守军从遇袭到陷落,三天都没撑到!

豪格大怒,狠狠抽打了带来噩耗的信使,还想查问细节。最后被告知,明军渡海而来,居然还带了足量的攻城重炮,就在昨日突然加急了攻势,再配合城内部分动摇士卒愿为内应、有不少辽东守兵本就是吴三桂等明军将领的旧部降军,多管齐下才那么快破城。

豪格仔细梳理了一下这个节奏后,内心居然升起了一股不寒而栗。

而跟他一起商议决策的满达海、岳乐也多少看出端倪了。满达海相对经验丰富一些,顿时失惊叫道:

“不好!怕不是明军一开始假装没能速攻破城,就是在勾引我军救援宁远吧!明军肯定是一上来就有足够的攻城重炮,强行破城的!但前天没拿出来,昨天才拿出来,这就是一开始示弱、在勾引我军啊!”

至于具体勾引什么,明白人到了这一步早就看明白了,不就是勾引豪格舍不得宁远、舍不得锦州、舍不得翻越燕山撤退所必须放弃的辎重粮草和断后步兵,所以勾引豪格往牌桌上下更大的赌注么!

这番话被满达海点破,豪格的威望也不免下降了一些。至此,清军内部基本上已经认清,豪格对付南蛮子的水平,最多也就跟当年多铎多尔衮半斤八两!不可能比他们更强!

只不过,清国已经内乱得够多了,多尔衮毕竟有大战略层面的路线失误,而且其势力也已经连根拔除,所以现在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只有跟着豪格一条道走到黑了。

众将只是唉声叹气,但谈不上生出异心,最多士气低落。

……

事已至此,该亏的都已经亏了,直接放弃辎重和步军再改为翻山,也不可能。

因为宁远城毕竟不是关卡,而只是一座孤城。

哪怕明军张名振部带着吴三桂登陆、拿下了宁远,也没法彻底拦截断整条辽西走廊,清军还是可以绕过孤城撤退的嘛。

除非宁远能跟山海关一样,还有配套的长城全面拦死,那才叫无法突破,只有一座孤城,不试一试就太对不起清军至此为止的沉没成本了。

而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试试就逝世”。

九月初六,清军集结主力,准备强行从宁远城西北方向绕城而过、继续往东北逃窜。

行军的时候清军还做好了戒备,一旦刚刚杀进宁远城还不到两天的张名振和吴三桂敢出城骚扰,就立刻以清军主力反杀!

结果,吴三桂比豪格想象的还头铁,

他居然不是等清军过了一半、再拦腰截击,更没有选择等清军骑兵主力过去大半后、追尾掩杀步兵和辎重队。

吴三桂直接选择了在清军先锋都还没绕过宁远城时,就提前几个时辰出城列阵,还抓紧时间简易挖了一点壕沟和夯土墙,然后就当道堵路,一如街亭的王平。

看到这一幕,豪格也算明白过来了:

“吴三桂这点人马绕后,居然有那么大的胃口?指望把孤全军围歼堵死在宁远以西?就凭他这点人马?朱树人应该不怎么信任吴三桂吧!没听说有另拨精兵给吴三桂调遣,他手下也就那点关宁军旧部,三万人都不到,还指望拦住我大清主力?”

明军虽然以极大的调度力量,从海路尽可能派兵绕后了,但毕竟有宁远和锦州两处需要分摊。而且从登来渡海而来,每艘船也就运百余人,还要留下海面上的部队,

明军全部运力,连水手在内,大约七八万人,除掉水兵后,剩下再分两半,宁远和锦州也就各自分三万不到,仗打到这一步,这个数据敌我双方都是清楚的。

所以眼下的情况,就是豪格麾下清军满汉蒙总兵力六七万人,加上一些运粮的辅兵壮丁。面对眼前有吴三桂两三万人堵路,后续有黄得功李定国十万以上大军追击。

只要吴三桂拖住豪格最多一天,甚至只需要半天多,黄得功李定国就能追上来掩杀背刺豪格的后军。

豪格要活命,只有两条路,要么在黄得功李定国追上来之前突破吴三桂,

要么在黄得功追上之前、判断出确实没法突破吴三桂,那就往北翻越燕山逃亡。

但这种事到临头才翻越燕山的措施,注定会路险难行,机动性差的部队绝对会被咬住变成炮灰。到时候就是只有骑兵能逃,而且还不是全部都有把握逃。至于步兵,注定都得全军覆没了。

“全军突击!务必正午之前彻底击溃凿穿吴三桂部!不能拖!过了午黄得功随时会追上来,到时候我军就要腹背受敌了!大清存亡在此一战,诸将务必竭尽十二万分死力、搏命突围!杀!”

豪格知道没时间犹豫含湖,也就直接不管什么章法,把全军战力往堵路的吴三桂脸上冲杀过去。

……

对面的吴三桂,看到清军全军突击,誓死冲锋,内心也恍忽了一下。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跟七年多前、山海关内,他跟李自成厮杀时,是何其的相似!

只可惜当年他误判形势,一失足成了为人唾弃的引狼入室者,

那一战,也是他需要先以关宁军嫡系、跟李自成血拼上大半天,然后多尔衮带着清军骑兵,从侧翼出现夹击李自成。

而今天,变成了他需要当头拦截豪格的冲锋、先跟豪格厮杀拖住大半天,等大明的友军黄得功李定国追上来,掩杀背刺豪格身后。

“太像了,当年那一战,后来几乎让我一生身败名裂。今日这一战要是能完胜,说不定能彻底洗刷当年的耻辱?将来也留个美名?”

吴三桂也是有胆气血性之人,历史上他最后也反清了,现在无非是早弃暗投明十年,虽然反复无常多次,但仅论武力,此人还是能打的。

而且,自从河北决战,他也带着关宁军在侧翼策应立功后,张煌言对他的信任也提升了一些。

现在虽然关宁军没法装备最新式的武昌造步枪乃至线膛枪,但那些五年前的早期型武昌造,已经给他配发了几千杆,还有二十门骑兵炮,算是军备待遇不错了。有了这些新装备垫底,他的两万步兵、还有三四千关宁铁骑,也有了死战的底气。

“全军务必奋力死战!擅自后退者斩!鞑子已是釜中枯鱼,我大明必然全胜!步枪队列阵!关宁铁骑准备迂回侧击!一旦看到鞑子有往北迂回的企图,就上去截击!”

吴三桂亲自挥舞宝剑,策马督战,随着清军蜂拥冲上,双方很快绞杀在一起。

“砰砰砰——”数千杆隆武三年型老式武昌造纷纷开火,配合其他鸟铳火力,轮番叠进而射,在清军步兵靠近之前,就割麦子一样放倒了一排排的士卒。

豪格不想让满人骑兵冲第一波,想保存核心实力,所以就先让汉军旗的步兵炮灰上了。没想到面对明军有组织的拦截,汉军旗步兵竟冲得如此低效,死伤骤增却进展缓慢。

当火器已经出现代差,步兵对步兵的冲锋战,本来就容易变成一边倒的屠杀。明军连番狂射,给敌人造成了重大伤亡后,士气愈发上升,关宁军人人大呼酣战,声震数里。

豪格眼看反而给吴三桂把士气打起来了,只好不惜代价,让满人铁骑先带头冲锋,同时步兵也全速跟进,抓紧每一刻友军用生命争取来的时间差。

宁远城外,一时血流漂杵,数以千计的生命,在短暂的几刻钟内飞快流逝,尸体伤兵枕藉。

豪格越打越是心惊,为何当年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手下败将吴三桂,现在也变得这么坚韧有骨气了?

清军一波波地消耗,一波波地反复冲杀,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倒是确有一部分骑兵部队彻底杀穿了吴三桂的防线、冲到了明军背后。

问题是,哪怕阵线某些部位已经被凿穿了口子,但剩下的明军还是坚守在阵地上,既不因为侧翼暴露而退却,也不崩溃,甚至都没有因为恐惧而逃回宁远城内选择据城死守。

只能说,随着大明的复兴,大伙儿都知道大明是必胜的一方,士气上来之后,人人胆子都更大了,何况关宁军本就是悍勇着称,这般加持之后,更是豪格无法想象的。

反而是一部分清军死战突围成功后,也不想着返身助战友军了,既然都逃出来了,那就直接跑呗!然后突围部队就直接脱离了战场……

战场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清军虽然有少量突围成功,但兵力优势却越打越小,突出去的就只管自己逃命,也不回头背刺接应友军——

主要是他们知道回头也未必有用,明军的火枪空心方阵破骑早就被清军习惯了,他们知道明军背后的火力也可以很强劲。

这种情况下,明军纵然被清军不惜代价,在局部打出一些缺口,但反而造成了清军的夺路而逃,谁都想通过这些缺口冲过去,给自己找条活路。

吴三桂虽然做不到全歼敌人,但也拼命让步枪队往缺口处挤压,从左右两侧对着缺口疯狂以交叉火力扫射,夺路而逃的清军要通过这段死亡之路,就得忍受同时来自左右两侧的集火。

一时之间,死亡之路上堆满了清军的尸体,每突围出去一个人,路上起码死两三个。

混乱的血战持续了半天,一直到午时清军也没能彻底打垮吴三桂,战场上残留的兵力对比,却开始扭转。

眼看黄得功李定国随时可能出现,豪格也是没办法,只能一咬牙,带领最后还没突出去的骑兵部队,往北翻越燕山,用最后的时间差绕草原逃跑。

而还在包围圈中的步兵和辎重,就只能作为殿后拖时间的,彻底丢给黄得功了。

午后未时,黄得功和李定国终于赶到了战场,与血战后损失惨重的吴三桂残部,前后夹击,彻底把各方面都衰竭至极的清军步炮兵和辎重队全歼。

经此一战,豪格如惊弓之鸟,也不敢再想走辽西走廊、再突破一次锦州了,剩余残部全部走燕山以北草原,狼奔豕突回到盛京。

满人武装,在山海关以来的连番血战中,又折损了至少两三万人,导致满人的男丁人口总数,也进一步从七八万人,跌到了四五万人,衰弱到了极点。

汉蒙部队和壮丁炮灰,加起来折损也有数万,清廷的威望,已经彻底不存。

而最让豪格气愤的是,当他逃回盛京之后,没过几天,又派出斥候打探,他还惶惶不可终日地以为明军会乘胜追击。

但明军山海关、宁远、锦州大胜三场后,居然虚晃一枪,只留兵守卫山海关,而宁远和锦州则被明军放弃了,直接搬空了钱粮物资人口撤回关内,把空城留给清军。

很显然,张煌言的谋划,就是要消耗满清的有生力量!

他现在有海军之利,只要清军还敢回来占宁远,明军就随时能绕后断路,再来收割一波!

相比之下,明军要是守宁远,就得分散兵力,给清军留下各个击破的破绽,那还不如收缩兵力,把敌人放近了打,一切以多杀敌兵放血为核心目标。

反正在宁远杀一个清兵,肯定比跑去盛京杀一个清兵,要省力得多。

豪格想明白这一切后,居然彻底没招了,明明放着空城也不敢去占。辽西走廊四百里,竟渐渐成为了无人区,双方都在收缩,不给敌人迂回绕后断路的机会。

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383章 一个不留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36章 天下泰斗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98章 领旨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19章 随州炮战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
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383章 一个不留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36章 天下泰斗第53章 东林与桐城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98章 领旨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19章 随州炮战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16章 忠奸难辨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