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简在帝心

时间线回溯半个月。

崇祯十二年腊月末,京城。

例行的吏部京察工作已临近尾声,各衙门上上下下送钱走门路的人络绎不绝,谁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数以百万两计的白银,在各方势力之间涌动流转,化作一纸纸升迁调令,或是遮掩无能、文过饰非用的赦书。

该升的升,该保的保,该逃离战区火坑的赶紧逃,皆大欢喜。

大明已糜烂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这一切,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心里多多少少也清楚,要不然也不会两度下罪己诏了。

他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

这天,又已是深夜时分,朱由检照例在乾清宫内批阅奏折。年仅二十九岁的他,鬓角已经有些白发。

不得不承认,不管政治手腕如何,朱由检的工作态度还是很好的,非常勤政。

这一年里,他最关心的政事,当然是对张献忠的围剿军情。

崇祯十二年,算是李自成和清军比较消停的一年,全国上下的主要矛盾,恰恰是张献忠——

李自成自崇祯十一年兵败后,就在河南、陕西一带转入防守,化整为零退守各处山区,虽然在积极招兵买马扩大势力,但暂时还没敢转入强势进攻。

关外的鞑子军队,去年破关杀进河北平原、在河间杀死了卢象升,导致明军损失惨重。

但卢象升死后,洪承畴、孙传庭都被从剿李自成的战场上撤走,调往蓟门、宣大、辽西堵口,清军暂时也讨不到好处。

所以北方地区在整个崇祯十二年里、反而处在一个短暂的微妙平衡中。李自成和清军都不想啃硬骨头,都希望明廷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另一方。

但谁都能预料到,一旦洪承畴或孙传庭中任何一部出了问题,那清兵和李自成绝对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抢人头。

相比于北方的微妙平衡,南方地区从五月张献忠复反以来,已经有两三个省被打烂了。

杨嗣昌殚精竭虑,也只是稳住局面、不让更多百姓和地方被裹挟,要说反攻进剿,目前还力有未逮。

“张逆狗贼,朕誓要将你碎尸万段、挫骨扬灰,报凤阳祖陵之仇!”

朱由检看着一条条战报,暗暗咒骂,却又不敢高声。

唯恐被旁边的宫女宦官听见,失了皇帝威仪,让人看穿他内心的无助。

张献忠四年前打到凤阳府时,曾把老朱家的祖坟毁了,朱由检不得不下了人生中第一道罪己诏,向祖宗忏悔,还杀了很多围剿张献忠不利的大臣武将泄愤。

他本以为,去年自己宽宏大量,熊文灿招降张献忠时,他承诺赦免了其毁祖陵之罪,张献忠总该感恩戴德了,谁知这厮竟还要再反!

看了一大堆破坏心情的奏折后,朱由检只觉胸口憋闷,如同离水的鱼,想要找点能顺顺气的好消息。

翻来翻去,最后才翻到安庐巡抚史可法的一份奏折,乍一看似乎还不错。

史可法虽不用直接面对张献忠,但好歹也面对了被张献忠裹挟复反的革左五营。奏折上禀报了最近的几场小胜仗,是跟蔺养成、刘希尧打的,消灭数千贼军,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奏章最后还感激了一番同僚,说是给安庐前线提供军需后勤的部门,工作做得不错,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听说还节省了不少开支。

难得一条好消息,朱由检立刻专心地往下读,随后就注意到了几个名字,还有一串数据。

“朝廷军粮转运、漕粮漕运,往年靡费竟如此巨大?每石米过江、过湖便要数钱装卸银?今年实施新法,却能降到九分一石?这史可法的数字,不会有错吧?”

朱由检生性多疑,看到这儿还不敢信,就咳嗽了一声。

旁边立刻有一个眼色很好的宦官王承恩过来听用:“陛下有何吩咐?”

“去户部找个人来,朕有事要问——让他们准备一下,是关于漕运的。”崇祯本不想说得太清楚,还想突击检查一下。

但一想到户部那群人的惫赖无能,他就有些泄气,还是挑明了算了。

户部尚书程国祥,是个能躲就躲的和事佬,也不揽权,也不想做事,崇祯去年任命他以来,稍微用了一阵子,就觉得这人不行。

历史上,程国祥也确实没干多久,明年就要成功告老还乡、逃离京城了。估计也是一个看到大明大厦将倾、伴君如伴虎,想早点跑路的。

过了好一会儿,略显老态龙钟的程国祥,果然从当值的阁房慢吞吞赶来了,表情还有些不情愿,似乎在怨念皇帝为什么不白天办公。

为了怕回答不清楚,他还特地带了几个助理,不过都没资格进殿,只是在廊外候着。

朱由检开门见山:“程卿,往年漕运军粮,在正数之外,各地还要加征过江银、过湖银的么?朕在户部账目上怎么没见过?”

程国祥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连忙抖擞精神:

“陛下,漕粮在淮北运河各段的运费,是朝廷明列开支、提前加征,最后也由漕运总督统一使用。

但南方各地,抵达淮安的远近不同、道路难易不同,需要自行筹措,朝廷只要确保漕粮是在淮安与漕运衙门交割就行,其他并不查账。”

朱由检听了,稍稍回忆了一下,这番说辞好像之前也听过类似的解读。

想了许久,他才想起是年中时被他外放到南方去试点漕运改海的沈廷扬,说过这个弊端。

朱由检立刻追问:“想起来了,这事儿是不是你们户部一个叫沈廷扬的也跟朕抱怨过?说是如今各地管束过于粗放,靡费民脂民膏?”

程国祥应声回答:“陛下博闻强识,令臣汗颜。沈廷扬确是我户部承运司的一名主事,如今在苏州公干。”

朱由检:“那你再说说,往年名义上,各地收的过江银、过湖银有多少?”

程国祥有些答不上来,只好请求让候在殿外的助手拿来账目,然后一五一十说了。

朱由检听说还真需要多征每石好几钱银子,也是颇为心疼:

“朝廷今年加派练饷,也不过得七百余万两收入。而京城每年需要南方运入漕粮四百余万石,现在看来,光是过江银、过湖银等运费,就有数百万两了,要是地方上能把这些钱省掉一半,那也相当于练饷总额的两三成了!

这些钱要是拿来给朝廷当练饷多好!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户部与漕运总督衙门,就从没想过革除这方面的弊政么?想想办法省着点银子!”

“陛下,《孙子兵法》曰,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运粮的耗费,自古便极为巨大。运河行船虽然俭省,可运河各段水位高低不一,需要逐段换船,这钱实在是省不下来。”

程国祥被骂得一脸懵逼,也只好这样应对,心中还暗忖皇帝今天是吃错药了?

而且漕运损耗虽然巨大,可也养活了那么多人呢。

京杭大运河各段的枢纽装卸节点,哪个不是百万人口的大城?

就说山东临清,一个县城,只因为在大运河穿黄河的枢纽上,有人口两百万。或许其中一百万是老弱妇孺、配套家属,可码头工人漕丁至少也有五六十万。

另外三大运河节点通州、淮安、扬州,也一个个不遑多让,只是不像临清那么产业结构单一罢了。

然而,朱由检并不会放任程国祥的慢性子,他见这个老朽的户部尚书毫无觉悟,直接把史可法的奏章丢到他面前:

“别说什么可不可能,安庐巡抚史可法的折子都写得清清楚楚,苏松河道给庐州军前运粮,过江银耗费才九分银子!你们户部回去好好查查,如果属实,能学则学!”

程国祥一惊,连忙捡起来仔细看,心中暗暗有点懊悔自己最近的怠政。

临近年关,他确实不太想干活,很多事情都交给下面随便处置。皇帝任命他当户部尚书以来,也不太重视他,最多的时候连续四五个月不召对,他也就麻痹大意了。

谁能想到皇帝今天忽然就心血来潮,找他问得这么细。

程国祥只好免冠请罪,表示立刻去查清楚。

……

程国祥这一查不要紧,立刻给了户部一名副职的侍郎蒋德璟捞到了表现机会。

那蒋德璟平时比养老尚书勤勉些,当晚得了消息,也不管自己并不当值,眼巴巴快马加鞭赶到宫里求见,帮皇帝解惑,还递交了另一份留档备案的地方上报文书。

朱由检看蒋德璟勤快,总算心情好了一些,温言问道:“蒋卿所呈的这份文书,所言何事?”

蒋德璟:“回陛下,这是苏州知府张学曾上报的今年开支节要,原本是给户部备案,强调苏州府今年财政方面的建树。

其中便提到,苏州府实施了新规管理漕运、还改良工法,让漕运装卸转载花费大大降低,希望能推广到南直隶各府。

张学曾所述,比史可法奏折详细得多,臣仔细核验,还请托工部按照所述之法实验,发现确实可行。只是此奏来得仓促,臣也刚刚核验完效果,故而未曾上报。”

史可法的奏章,是给皇帝禀报军情、顺带提了一嘴后勤的事儿,自然不可能在正文中说技术和管理细节,那样读者绝对会不耐烦的。

张学曾上报的文书,却不是给皇帝的,而是专门给有关主管部门,内容也就详细得多。

朱由检听了,立刻精神一振,对蒋德璟也高看了一眼,觉得这个侍郎似乎比老尚书还勤勉一些。

他连忙接过张学曾的文书,仔细通读。

最后看到张学曾表功的“苏松河道衙门沈林”这个名字时,忍不住问了一声:

“朕记得你们承运司的沈廷扬便是苏州人吧?这又来一个姓沈的苏州人,也是管水运粮草。二沈之间,莫非有些关联?”

蒋德璟对本部的同事还比较熟,立刻应声回答:“回陛下,据臣所知,承运司沈廷扬有一子,似乎就叫沈林。不过那沈林尚且年少,或许是今年才刚刚得以为朝廷效力。”

朱由检叹了口气:“你们再去好好核验一下这个新法,如果确实能省下大笔银子,这样的少年英才就该重用。”

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50章 大言不惭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20章 屡败屡战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8章 慢性绞杀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84章 惹火烧身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56章 风水宝地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70章 转移计划
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50章 大言不惭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16章 馒头吃到豆沙边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20章 屡败屡战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77章 南阳炮战第28章 慢性绞杀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章 简在帝心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84章 惹火烧身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144章 留待圣裁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56章 风水宝地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70章 转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