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

崇祯十二年五月十九,芒种。

苏州太仓刘家港,一座八进深的豪宅内。

月初才刚从京城因公返乡的户部承运司主事沈廷扬,神色凝重地把自己锁在书房里。

确认窗外没有人影,他才打开书桌暗格,拿出一封纸色尚新、但已被翻看得皱巴巴的密信,放在蜡烛上烧了。

直到火苗舐手,他才吃痛地甩了甩指头。

信是兵部尚书杨阁老写的,里面只交办了一件事:让他尽快做个表率,把他唯一成年的儿子送到南京国子监去。

本来么这也是好事,何况是为了大明江山,沈廷扬义不容辞。

但偏偏他那骄纵的儿子,前阵子因为跟家里闹别扭,瞎作践自己,中暑了。

沈廷扬怕路上有个闪失,就想等儿子病好再说。

谁知这一拖延,就生出了变故。

如今他也是悔不当初,只能硬着头皮见招拆招了。

……

与此同时,沈家大少爷房中。

朱树人静静躺在一张罩着天青色软烟罗蚊帐的紫檀拔步床上,唯恐漏出破绽。

其实,他一刻钟之前就醒了,典型的穿越。

但刚开始脑子有点乱,所以多躺会儿缓口气。

昨天,他还是一个职场中年,在一家国际关系智库混。工作这些年,他勤勤恳恳,写过不少实事求是的内部参考。

但所长是个谄谀之臣,嫌他的文章总是提醒风险、首长看了可能会心情不好,经常卡着不让发。

和平年代,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文科砖家很多,反正涨潮时看不出谁在果泳。但真到了多事之秋,铁定是要误大事的。

所以朱树人最终选择了辞职揭盖子。

不过,他心里也挺空落落的。

自己研究了十几年的历史军事、外交谋略、情报分析。到了社会上,没有民企老板会为这些屠龙之技买单的。

所以昨晚跟兄弟们吃散伙饭时,他难免长吁短叹多喝了几杯。

没想到醒来后就在明朝了、还夺舍了一个纨绔弟子。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还有点小兴奋——如今似乎已是崇祯年间,这等乱世,一身所学不就有用武之地了么。

前世那些烂在箱底的阴损毒招,正好翻出来晒一晒、往鞑子身上招呼,一点都不浪费。

回忆清楚前尘往事,朱树人又开始琢磨怎么适应新身份。

这肉身好像是叫沈林,虚岁十八,还没取字。

朱树人自然而然闪过一个念头:“林”和“树”也算勉强关联,自己可以设法取字“树人”,就能把前世的名字重新用上了。

至于姓,暂时没办法,暂时只好叫“沈树人”了。

好在朱是明朝国姓,历史上郑成功都能因功被朱聿键赐姓,自己将来肯定也有办法。

……

沈树人刚接受了姓名设定、正在盘算以后怎么改回姓朱。

忽然门口一阵喧闹,屋里涌进好几个人。侍女们避让不及,连连行礼。

沈树人见状,脑袋稍稍往内侧一歪,决定先继续装晕,静观其变。

一阵凉风拂过,软烟罗蚊帐被掀开,一只枯瘦的手精准搭住他的手腕,显然是医生在把脉。

“沈公勿忧,令郎的脉象已比昨日调匀了不少,老朽再敷些藿香冰片油,多半就能好转。”

把完脉后,那医生一边解说,一边拿出药膏,麻利地涂抹起来。

沈树人还没弄清情况,就感觉额头和太阳穴阵阵凉热交替,有股介于万金油和藿香正气水的刺激气味。

他没忍住稍稍动弹了一下,立刻被医生发现了。

沈树人心念电转,也就顺势慢慢睁眼,假装刚被药力治醒。

“少爷醒了!”侍女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随着视线渐渐清晰,沈树人注意到屋内有三个男人和一些侍女。

除了那医生,剩下的两个男人,一个四十来岁,美髯齐整,容貌庄严。

另一个面目粗豪,有着钢针状的络腮短须,一时难以判断年龄。

沈树人心中暗忖:那美髯中年男,应该就是这具肉身的父亲、沈廷扬了。

沈林留给他的记忆稍稍有些缺失,但主要是近期的事情忘了,问题不大,家里有哪些人他还是记得的。

这也很符合失忆的一般症状,失忆往往都是越近的事情容易忘,而深层记忆则牢固得多。

而他前世作为智库参谋人员,自然熟读二十四史,知道《明史》上的沈廷扬是个大明忠臣,坚持抗清,最后在永历二年殉国了。

想到这儿,沈树人内心对“便宜父亲”的疏离感也减弱了一些。

毕竟将来生活起居之间、免不了要向这个便宜父亲行礼。他作为现代人,对封建礼教当然会排斥。

但既然沈廷扬是个抗清义士,那就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敬他的民族气节好了。

另外,想清楚这些来龙去脉后,沈树人内心的抗清决心,也进一步坚定了——历史上,沈廷扬兵败殉国时,他全族连家丁在内七百余人,也都没有投降,全被鞑子杀了。

所以别看沈树人夺舍了一个有钱大少爷、貌似很赚。但他责任也大,必须玩命抗清,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就是全族七百口被杀光的下场。

……

另一边,沈廷扬在发现儿子终于醒来后,果然大喜过望,别的烦恼都暂时抛在脑后,连声对医生道谢:

“先生真乃杏林圣手,想必犬子很快便能彻底痊愈了吧。也多亏郑贤弟急公好义、寻医赠药,日后……”

沈廷扬后半句话是转向那个络腮胡男人说的,但他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

“沈兄何必急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世侄就算醒了,不得好好调养上几个月?王先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那医生犹豫了几秒,附和道:“沈公子身高体胖,邪火郁滞。用药后,虽然表面上发散了些,但酷暑将至,还是要小心。”

这话符合医理,让人没法质疑。

络腮胡男听了,摸着胡渣子哈哈大笑,对沈廷扬一拱手:

“沈兄,你看王先生也这般说,你还是考虑考虑。礼物我就留下了,就当是给世侄的药资。天色已晚,我就告辞了,不耽误世侄调养。”

沈廷扬表情尴尬,但也不敢反对:“实在是有劳贤弟了,犬子哪受得起这等礼遇。今日他刚醒,难免礼数不全,来日定让他登门回拜。”

说着,沈廷扬只好先把客人和医生送出去。

沈廷扬一离开,房中的侍女连忙凑过来,给沈树人揉胸擦汗,心疼地嘘寒问暖:“少爷您可醒了,这几日可吓死我们了。”

¸ttκǎ n¸¢ ○

沈树人无心美色,只想多了解情况,就顺势问道:“头还有点晕,昏迷前的情形都记不清了,我如何得的病?刚才的客人是谁?”

为首的侍女名叫青芷,闻言不由一愣,随后叹道:

“还不是您想要一万两银子,买那个梨香院唱曲的姐儿做妾。老爷不肯,你就闹别扭,不知怎么就中暑了。

外头的事情,我们也不清楚。您病倒后,刚巧南京国子监来信,说是朝廷优恤承运士绅、官员子弟,请你去南京,那客人或许跟这事有关。”

一万两买个唱曲的?!他闻言不由暗暗咋舌,这舌头是金子做的还是嘴唇是金子做的。

不过这都是沈林犯下的荒唐,不关他沈树人事儿,大概知道就行了,他也不想多聊。

青芷便乖巧地打住这话题,又问少爷饿不饿,去厨房弄了一碗虾子阳春面。

沈树人喝了几口清汤,觉得舒服了些。

另一边,沈廷扬也送完了客人,回屋查看儿子情况。见儿子能吃东西了,他也安心了些,挥手把侍女们都赶走。

沈树人放下碗,琢磨着该说些什么:“孩儿之前确实奢靡……好在如今已想通了。”

沈廷扬苦笑着摆摆手:“以后不许再作践自己!银子算什么,关键是你还没娶妻,不能太招摇纳妾。

罢了,这些都是小事。唉,原本收到国子监邀请,要送你去南京。如今只好先慢慢养病,真是耽误大事!”

这已是沈树人第二次听人提到国子监。

他心中暗忖:既然如今是崇祯年间,时间已然不多了,要拯救汉人文明,他肯定得尽快往上爬。

去国子监读书纯属浪费时间,但如果作为一个买官布局的跳板,占着茅坑不读书,倒是可以考虑。

沈树人便试探着表明心迹:“孩儿这病好得快,耽误不了。”

沈廷扬倒没拿儿子当外人,毫无防备地长叹:“晚了!”

沈树人不由暗暗警觉。

刚才他便觉得沈廷扬行事透着一股怪异,比如他和那访客看似称兄道弟,但仔细揣摩两人的潜台词,不难听出其中暗藏的交锋。

他眼珠子一转,问道:“父亲,不知刚才的贵客是何人?”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隐瞒的,沈廷扬就直说了:“那是福建来的郑鸿逵郑都司。知道福建海防总兵郑芝龙吧?郑都司就是他四弟。”

沈树人沉吟道:“父亲刚才说‘晚了’,莫非是那位郑都司阻挠、不希望父亲送我去南京么?还是说,是郑芝龙在背后阻挠?”

“你听出来了?”沈廷扬略感意外,不过也没多想。

沈树人见猜中了,连忙追问:“我们沈家的事,与他郑芝龙何干?父亲为何要怕他?”

沈廷扬下意识自辩:“我怎会怕他!我是担心一时不慎误了大事!算了,国家大事和你说了也不懂,你先好好养病吧。”

沈树人知道信任不是一下子建立的,便暂且退让一步:“既如此,那封国子监的书信,我想亲自看看,这总可以吧?这关系到我将来的学业。”

沈廷扬转念一想,这倒是无妨。

送儿子去南京这件事,他前后收到了一暗一明两封信。

暗的那封是杨阁老送的,已经被他烧了。

明的那封是南京国子监司业寄的,纯粹公事公办,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阴谋。

于是他随口答应:“既然你想上进,一会儿我让沈福送到你书房来,你先歇着吧。”

说罢,他就要转身离开。

“父亲,孩儿还有一事相求。”沈树人连忙喊住他,趁机提最后一个要求。

沈廷扬回头:“又怎么了?”

沈树人:“我虽尚未及冠,但既然要入国子监,还当有个表字。刚才思量了一番,以为‘树人’不错,还请父亲赐予此字。”

沈廷扬想了想,点点头:“你既名林,取这字倒也贴切。管子曰‘十年树木,终生树人’,望你好自为之,对得起这个字。”

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20章 屡败屡战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24章 一石三鸟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33章 孙武再世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80章 塔山血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98章 虚实相济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20章 鲜廉寡耻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
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20章 屡败屡战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24章 一石三鸟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17章 入国子监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33章 孙武再世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80章 塔山血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98章 虚实相济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164章 你以为自己是布吕歇尔,其实你是曼努埃尔格鲁希第20章 鲜廉寡耻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