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

袁忠义死了!

这个大新闻,在本就闭塞穷僻的黄州地界上,很快激起了千层浪。余波在大别群山之间阵阵回荡,勾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反应最快的,是那些原本就没有通航于长江的商船队、已经选择与同知大人合作、换取新物种种子的乡绅们。

这些人也不多问,立刻进一步团结在同知大人周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连摊派纳捐都顺利了一些。

而那些原本选择唯袁忠义马首是瞻的乡绅,则产生了分裂。

一小部分选择了立刻见风使舵,不管袁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杀他的人是不是刘希尧的江贼,就当他是刘希尧干的,然后立刻对同知大人输诚纳款,表示合作。

另一部分则头稍微铁一点,想要刨根问底、试着寻求真相。

不过这也好办,因为他们来到黄颡口镇等河口码头时,都会被沈家家丁的巡逻船队拦下来。

而且沈树人还利用职权,给自己身边的心腹管事、船长,都安上了“团练千户”、“团练百户”的官职,这样他们执法起来就更有底气了。

按朝廷法度,这种层次的人事任命,也不会留下任何程序瑕疵的。因为团练卫所的编制官员,本就不值钱,也不像正规军官那样需要朝廷发饷银。

沈树人顶着黄州团练的名头,本来就有权在战时拼凑兵源、任命军官。他就是明着任人唯亲,也没人能说他。

何况沈家这些在黄海上刀头舐血混了多年的船长,也确实有本事管好家丁私兵。

那些想要水路离开黄州的乡绅,无不得到这样的答复:“不许出江!以后黄州地界民船只许在浠水、蕲水里航行,一律不得上长江!”

面对阻拦,个别不信邪的豪绅试图讲道理:“百户大人,我们跟袁公子的船队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有交过两次厘金,同知大人说过交了厘金的都会被保护的,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拦路的沈家百户立刻油盐不进地反驳:“晚了!那是袁公子出事儿之前的老黄历了!厘金本来就是一趟一收的,出了这事儿,同知大人下令,暂时也不再收你们厘金了。

只要求严锁江防,谁也不许出江贸易。本地短缺什么物资的,由团练水师负责武装押运。非要出江的,一律按图谋通贼资敌论处!”

面对明晃晃的刀子,这些豪绅唯有被吓住,却也不甘心地分辨:“这位百户大人请你冷静一点!我们不过是想去江西进点短缺,怎么就扯上通贼了呢?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啊。”

沈家百户一脸理所当然:“怎么没有通贼嫌疑?就说袁忠义,他死了不要紧,可他船队上的物资都被刘希尧的人劫了!

听说里面还有一些从福建弄回来的良种!这要是被刘希尧推广种植养殖,那可是大大的资敌!

如今刘希尧猖獗,就是因为黄冈百姓都被他抢穷了,他养不活那么多兵丁,只好继续侵扰我们蕲水等县。

现在最重要的是坚壁清野!你们死不要紧,随船财物资了敌,不是坏了同知大人的大局!再不退就别怪刀枪伺候了!”

话说到这份上,所有人都知道这道坎肯定是过不去了。袁氏余党纷纷回县,关起门来商议对策。

一位蕲县姓王的首富说道:“要不,还是彻底跟同知大人合作吧,就当忍两年,他要啥咱给就是了。”

旁边一位黄梅县姓许的首富担忧地反驳:“那以后怎么办?官府吃相从来都是越来越难看的,见我们好欺负,只会变本加厉啊。”

王首富摇摇头:“我没说彻底服软,只是忍两年。我看沈树人是摆明了要封锁长江,就差明着扯旗了。听说沈家可是黄海一霸,在水上势力远非我等小地方人可比,他要封锁肯定能封住。如今我们反抗,那就是找死。

不如等他击退了刘希尧,或者朝廷其他州府的官军把刘希尧、蔺养成一锅端了,打通陆路,我们再走英霍山区小道出去报官。在此之前,忍忍也就是了。

听说北边山对面驻扎在叶县的刘国能,就跟革左五营颇有旧仇。那刘国能虽是流贼反正,但自从被陛下信任重用,打了鸡血一样要为朝廷效命,说不定他真能打破刘希尧解救我们呢?

就算刘国能指望不上,还有东边山对面的安庐巡抚史可法,还有史抚台帐下的黄得功黄总镇,听说也都是忠义勇猛的忠臣,熬一两年,他们怎么也打穿英山灭掉蔺养成了。”

许首富听了,不屑地摇摇头,显然是他有比蕲县首富更灵通的消息,叹道:

“指望史可法倒还好说,你还敢指望刘国能?说你家朝中没人,消息不灵通呢。早就听说今年早些时候,就是会试那阵子,陛下对当初熊文灿招抚的反正诸将,多有疑虑。

那刘国能当时被猜忌得厉害,根本不得朝廷拨给军饷钱粮。后来就是那沈树人在殿试奏对时犯言直谏,劝皇帝只诛首恶,褒奖反正,皇帝才黜了他一个二甲末名吊车尾。

但后来听说陛下还是部分听取了,给刘国能部恢复了一部分供给,还让刘国能的独子去南京国子监读书。听说刘国能对那沈树人感恩得紧呢,你指望刘国能打通桐柏山道路、跟沈树人对着干,还是迟早收了这个心吧!”

既然这些乌合之众内部还互相谈不拢、谁也不服谁,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们果断选择了各自为政,分别按自己觉得最靠谱的办法与沈树人周旋。

可惜,事实证明,选择对抗的那一伙不会有好下场。

黄梅县许首富因为觉得等其他朝廷大军打通道路不可行,选择了自己派人翻越大别山出去报信告官、至少是想先通知身在郧阳的袁继咸袁道台。

毕竟他们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袁忠义不是刘希尧江贼所杀”,直接告沈树人横行地方证据也不足,第一步还是得先找到有势力的苦主、澄清其中疑点让苦主出头调查。

可惜,许首富的打探尝试,最终以送信亲随全部被流贼或抓获、或截杀告终。

后来蕲县王首富听说许首富派出了信使、但是失败了,就果断选择了出卖同伙向沈树人纳投名状,把对方试图对外联络这事儿告诉了沈树人,以撇清自己。

沈树人也不含糊,立刻开设公堂行军法,把许首富抓来,责问他的通贼嫌疑,是不是想派人去英山深处勾结流贼、出卖黄州各县军情、勾引流贼前来攻打。

对方拼命抵赖,但人证具在,他家已死的心腹家人也不可能变活出来作证。

战时自然需要雷霆手腕,沈树人查明对方行为后,也没必要再细查具体动机、为什么派出使者翻山。

直接就把许首富以通贼之名当众行军法处斩,家产田地全部抄没充作军资。

袁忠义还只是可疑横死,这位许乡绅却是实打实被同知大人以军法杀了全家的。一暗一明两个血淋淋的案例摆在面前,剩下的人也彻底醒悟过来,知道这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

长江一封,黄州山区已经彻底进入了刀把子说话的逻辑,一切为剿贼服务!

想要重新回归太平盛世的逻辑,那也得先跟沈大人同仇敌忾,把盘踞周边山区要道的流贼全部歼灭,否则一切免谈!

这两年是无论如何都要忍过去的,千万不能当出头鸟。

……

连续拿了两波人头祭刀立威,前后也不过花了沈树人半个月时间而已。

算算日子,还没到中秋佳节呢。

今年的秋粮虽然还没到收获季节,但是各县该缴纳的军粮,却是预先统计得非常顺利,各县都心悦诚服表示绝不拖欠一丁点。

核算下来,沈树人很快能得到十五万石的摊派军粮——考虑到黄州如今被官府控制的耕地,不过三十五万亩,能拿十五万石军粮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按照往年的朝廷正税,全府也不过才六七万石,沈树人手头这点田地更是只有四万多正税。

哪怕把加派的三饷都算上,也就正税的四倍,沈树人手头的地盘,总征收也不会到二十万石的,何况这些山区穷府往往还收不齐。

沈树人能在年成不太好的时候,把粮食彻底收齐,也要拜今年各大豪绅束手束脚、暂时隐忍合作,很多豪绅都听了沈树人的勒令,把自家佃租降了一些,逃荒田地更是彻底免租,确保农民能活下来后,剩下的大头都给了官府。

有了足够的粮袋子,沈树人底气也足了,虽然眼下还没到秋收后农闲,但沈树人也已经开始筹备招兵买马,扩充团练军备。

最近蕲州知县赵云帆表现比较好,沈树人就逐步把钱粮军需后勤的活儿转给他帮着处置,并且让他核算一下,黄州全境可以扩军到什么规模比较合适。

赵云帆也是忧心忡忡,连夜帮同知核算了一番,愁眉苦脸地来汇报:

“大人,按照每个士卒每月耗粮一石半计算,十五万石军粮够十万人月耗费,也就是八千人吃一年。

但团练也不能完全不给养家糊口的口粮,若是再给家里一些补贴,您要全年无休的常备团练,最多不过维持五六千人。

下官已经反复探查了,刘希尧部在侵占黄冈之前,就已经有一万好几千人了。最近他四处劫掠、不事生产,还强拉沦陷区青壮入伍,怕是凑出两万人都轻轻松松。

之前黄梅县许乡绅被杀时,又有一些许乡绅的姻亲故旧亲随,畏罪逃跑了,说不定就是投了刘希尧报信。若是让刘希尧得知大人您在蕲县各处如此施为,怕是会抢在秋收之前入寇,把咱种了一季的粮食都抢收了。

如今团练正卒才那么点人,光靠大人带来的水手、家丁,怕是也不敢与刘希尧野战护粮吧。形势严峻不可不虑呐!如今兵源虽然好说,可军械武备严重不足,下官之前也曾数次提醒大人,大人却……”

沈树人很有把握地一摆手:“放心,这些我早有安排。”

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8章 慢性绞杀第239章 走到历史岔路口的吴三桂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25章 得国本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48章 实事求是第52章 奇葩说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2章 尘埃落定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4章 一石三鸟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
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4章 惹火烧身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5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第233章 进犯京城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8章 慢性绞杀第239章 走到历史岔路口的吴三桂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25章 得国本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48章 实事求是第52章 奇葩说第26章 前有刘国能,后有沈树人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2章 尘埃落定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4章 一石三鸟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