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

朱树人对李定国鞭笞杖责,说白了也是在保护李定国。

毕竟一罪不再罚,眼下情况特殊,为了更好的安抚张献忠降军,对李定国加急审判过后,将来如果没有别的变故,旁人也不好再翻旧账。

杖责之后的李定国,名义上是先在牢里关一两个月,其实也是养伤,反正放出去也得养伤,暂时做不了什么事情。

关在牢里,生活上也没虐待他,也没缺医少药,李定国很快就情绪稳定下来,也真心开始悔过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农民军将领,对世界的认知是非常局限的,最容易出现的局限,就是因为地理上的差异——

很多陕、豫出身的将领,确实是一辈子没见过百姓不受苦的情况,就觉得大明实在是十恶不赦,人人民不聊生,最后甚至发展到“被官府都这样虐了,还不跟着咱一起反抗杀官,那就是助纣为虐该死!”的想法。

但实际上,明末南方确实有几个省份,百姓日子是勉强还过得下去的,这些人同样无法理解北方人为什么要这么仇恨朝廷。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清军入关后,南方有个别省份坚持抵抗了二十年。这些地方的人没怎么受过大明的苦,他们又凭什么要支持鞑子的统治?

在大明治下就已经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如久旱逢甘霖一样渴望砸烂一切重来。

只能说,华夏大地实在是太广大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能有天壤之别。

在信息交通闭塞的年代,指望不同地域的人之间自发地相互了解,实在是太难。

历史上,李定国孙可望等人,也是入川一两年后,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也渐渐发现,南方有很多百姓是真的心向大明,这才觉得“大明可能真的气数未尽”,渐渐跟朝廷和解。

如今,朱树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他,他就只能在牢里闭关一两个月,争取面壁反思的效率能比在外面高,一两个月就把外面一两年才想明白的问题就想通,那就最好了。

这一条不仅仅适用于李定国,也适用于冯双礼、白文选。

朱树人还特地把这几个被俘将领关押在一座监狱里,平时安置在不同的单人囚室,但每天放风的时候则允许他们聚在一处,一起接受思想改造。

朱树人还特地安排了自己身边政治哲学理论水平最高的幕僚,顾炎武,来亲自给这些高级降将讲解“有亡国者,有亡天下者。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道理。

顾炎武最擅长的就是这活儿,但自从去年写完《流贼论续》之后,已经一年多没机会施展这方面的才能了,此刻自然是如鱼得水,绝对卖力洗脑。

……

改造降将、重新恢复成都周边的统治秩序,怎么着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

历史上的成都城,前后被张献忠屠杀了三次之多,最后几乎彻底成了一座空城。

如今因为朱树人的蝴蝶效应,成都只被屠了一次,只是这一次的持续时间更久些,算下来,大约比历史同期减少了一半的杀戮,城里勉强还活下来二十多万人口。

张献忠只是把有钱人读书人基本上杀光了,留下了一群被他视为潜在兵源的赤贫穷人。

客观上来说,张献忠的这一次屠杀,倒也极大缓解了四川地区积累了二百多年的土地兼并矛盾——地主都杀光了,遍地都是无主之地,还兼并个毛线。

朱树人也就可以照搬去年在湘西的模式,如常德、长沙、衡州三府一般,由官府出面安民,重新登记造册,追认土地原本的佃租权。对不便确权的,那就先收为官屯,分配流民和从贼老弱屯垦。

这些农业生产恢复方面的细节,没什么好赘述的,朱树人只是大致过问了一下,视察了几天,后续具体工作自然要交给正牌的四川巡抚方孔炤料理。

如今四川可是有崇祯直接任命的四川巡抚在的,民政工作理论上就不该由朱树人插手。方孔炤听他的建议,那是情分,不听他的,才是本分。

朱树人最后跟方孔炤协商敲定的一点,就是因为四川今年的农业生产被破坏得太严重,而且很多地方春耕都耽误了一阵子,就算立刻全力重新投入生产,至少也要损失半季的粮食。

如今赶紧恢复生产,也只能确保夏粮准时种下去、秋粮能足额收获。还得抓紧安民确权,分发种子,适合推广新作物的地区也要尽快推广。

所以,今年一年全省彻底免税,是绝对必要的,崇祯那边在任命方孔炤时,其实也预料到过这种情况,为了平贼,也是口头同意过这样处理的。

至于明年,朱树人和方孔炤合计了一番之后,方孔炤划了一下范围,成都、重庆、泸州、潼川四府,被张献忠战祸波及比较严重的,再免除一年人头税和田赋,

考虑到四川除了成都府和重庆府,其他府相对都是穷地方,人口也不算多,这基本上已经把四川明年农业税的三分之二都给免了。

但商业税部分,除了运粮的以外,其他商业税都不予减免,朝廷在湖广、南直隶已经试点了两年多的厘金,四川地区从此也要全面征收。

总的算下来,今年四川地区的治理,朱树人绝对是往里倒贴的,明年能收支持平就不错了,至少要到后年,四川地区才能比较有余裕地往外输出钱粮,支援全国的抗战大业。

当然,即使是今明两年,如果不需要钱粮方面对外支援,只是要抽点兵役人口从军,出川抗鞑,那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儿只是缺钱粮,并不缺人口。

最后,朱树人在俘虏李定国的时候,还缴获了张献忠洗劫四川和湘西所得的大部分金银锦缎,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全加起来超过了两千万两之巨。

这笔钱不比在四川正经收税好几年的所得还狠了,崇祯十二年以来,全国每年的三饷总和,也不到两千万两,

张献忠抢劫后被朱树人追赃的这笔钱,大约相当于全国三饷一年零两三个月的收入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www.yeguoyuedu.com 安装最新版。】

趁着这次四川本地的官僚豪绅都被杀得七零八落,藩王也全部毙命,而且都是灭门式的毙命,连个能接世子身份继承爵位的漏网之鱼都找不到,

朱树人和方孔炤要在四川推行改革,阻力也是小得多了,根本没有人可以反抗,基本上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

数钱缴获、收编战俘、安民确权土地恢复生产的同时,朱树人在军事上也没放松,对张献忠本人的最后追击,当然是重中之重。

所以从四月半过后,朱树人很快就继续进兵绵竹、江油等地。

一路上张献忠的残部已经群龙无首,因为张献忠本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知所踪,这些残兵败将只能听刘文秀的号令,兵无战心。

朱树人也尝试让李定国写了一封劝降信,让人送去刘文秀那儿,要求他直接投降。但刘文秀显然因为还不知道义父死活而有所犹豫,但他也知道张献忠军大势已去,没敢对使者无礼,只是恭恭敬敬送回来了。

既然不肯直接投降,朱树人也不会客气,继续犀利进攻。四月十五,官军就收复了绵竹,几乎兵不血刃。十六光复德阳,十九日光复绵州(今绵阳。绵竹和绵阳是两个地方别搞混了)

收复绵州后,下一步就会出现分叉,要么继续往正北插向江油,要么往东北方先打梓潼,再由梓潼进逼剑门关。

麾下众将对于先打哪儿,还是有点分歧的,很多人都觉得应该直扑梓潼,甚至绕过梓潼先去堵口剑门关。

但朱树人却有别的想法,他知道,就算张献忠逃到了剑门关,最后也还是个死,因为汉中那边已经把金牛道的北端出口堵住了,所以这条路其实不用太急着堵死。

相比之下,倒是另一些有可能直接逃出四川地区的险要道路,更值得去堵。

于是朱树人明攻梓潼、摆出要拿下剑门关的样子,实际上暗暗分兵往江油方向而去,但又不强攻江油,而是昼伏夜出,以少量兵力迂回绕过城池,在江油以北山险要道之处设伏。

这种埋伏固然是有点风险的,很可能白蹲很久什么收获都没有。

而且既然要骗过驻扎在江油城内的刘文秀军,派出去的部队人不能多,甲胃也不能太鲜明,甚至要外面套上流亡百姓的衣服以为伪装。

部队的粮道后勤也没法保证,只能是靠随身的携行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携行食吃完还没蹲到人,可能就要回来轮流换防。

好在粮草便携性的问题上,朱树人部队倒是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朱树人早在湖广时,就已经在“食品保质期”问题上做过一些研究,开发出包括蜂蜜炼乳、烘干青豆罐头、熟的腌肉糜罐头(类似于午餐肉)这样的高能量密度食物。

哪怕是四月底、介于初夏和仲夏的湿热气候下,这些食物的保质期也能至少吃几个月,扛起来还比背炒熟的米面更轻便一些。

所以跟干燥炒熟的米面一起携带,再配上一点沉家军借鉴福建郑家航海驱虫药配方、所自制的风油精,就可以在山林湿热环境下长时间埋伏。

这些东西,都是张献忠军将士们无法想象,也无法预料的。

……

张献忠在青城山里昼伏夜出,往北逃亡,走得自然不快,最初的十天半个月里,也没人知道他具体会往哪里逃。

但朱树人愿意相信,张献忠肯定会如李定国所供述,最终以跟刘文秀会合为目的,所以往江油、梓潼、剑门关这个大方向撤,肯定是不会错的。

真要是赌错了,张献忠从青城山一路往西,去了大凉山甚至青藏高原,那只能说朱树人运气不好,跟加官进爵擦肩而过。但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就算这波赌错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张献忠要是上了青藏高原,也没能耐再祸害中原汉人统治区域了,无非是多苟延残喘几年。只要他将来露头,迟早会被朱树人杀掉的。

朱树人还能多获得一年半载的借口窗口期,可以更理直气壮地对崇祯听调不听宣呢,所以朱树人心态非常好。

或许天意也比较卷顾心态好的人吧,整个四月后半段,官军确实没有逮住张献忠的踪迹。

一直到了五月初九这天,江油城内的刘文秀部守军,忽然打开了江油城北门,悄咪咪跑了千余骑轻装北上,沿着险峻的涪江河谷北上。

直到那一天为之,官军都还没有彻底合围江油城,只是从城南建立了攻城营地,准备攻打这处刘文秀驻扎的据点。所以贼军从城北出击,完全是可以躲开官军耳目的。

连城内的流贼守军将士们,都不知道刘文秀已经亲自带着一千骑弃城突围了,把城内剩余的将士抛弃了。

而刘文秀之所以选这个点走,正是因为两天之前,张献忠非常艰险地翻山越岭专走小路,从青城山迂回,绕过了汶川、茂县二县,抵达了江油,跟刘文秀接上了头。

刘文秀见义父居然还活着,他也没有直接背父的勇气,就最后听命了一把,让他撤他就带上一些心腹护卫一起撤。

流贼高层其实已经很清楚,陷入四川盆地的这支人马,哪怕是其中的老营弟兄,多半也是不可能逃出四川盆地了,要突围,只能是数百上千的小股人马,学习邓艾、傅友德那样翻山越岭。

然而,张献忠显然低估了朱树人的水平。

当年刘禅中招,那是前无古人,没有提防。元末明初时,明夏政权的少主明升中招,那也是年轻识浅。

朱树人可是熟读《三国演义》,也熟读了《明史》上明初大将傅友德的立功生平的。

剑阁、金牛道通往的是汉中,在汉中被堵的情况下,走那条路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张献忠当然很有可能直接从江油逆向偷渡阴平、试图从这儿直接往陇南、临桃、狄道抵达陇西,再绕回关中。

用后世看官也能看懂的地理常识来说,那就是四川直接去陕西的路被汉中堵死了,那就稍微绕点圈子,先从四川由陇南进入甘肃,再从甘肃去陕西——而张献忠这么计划,赌的就是李自成有可能击败孙传庭,重新进入关中。

五月初九这天傍晚,张献忠和刘文秀在江油以北的群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天,快马加鞭不辞辛劳,足足逃出了百余里,已经接近了青川所。

青川所就是后世的青川县,如今当地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卫所,没有负责民政的官府。即使是卫所,也早就名存实亡,只剩下百十户庄户,理论上从大明初年时就是军户。过了青川县往北,就是阴平古道上最险峻的摩天岭了。

张献忠走得人困马乏,眼看左手边的摩天岭险峻异常,实在难渡,也只好先歇马休息。

但便在张献忠停下后不久,摩天岭上忽然鼓噪大作,火枪齐鸣,一伙官军居高临下,据险而守,对张献忠的卫队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张献忠狗贼受死!我家总督派咱在摩天岭下等候多日了!”

“特奶奶的,要不是有罐头和驱虫油,这些天都快被蚊子叮死了!弟兄们,这些日子吃的苦,全要在张狗贼身上找补回来!”

张献忠大惊,没想到自己都跋山涉水逃到摩天岭了,还会被早已提前来埋伏的官军截住。

他旁边的骑兵,彻底没了精气神,再也无力抵抗。而刘文秀也是满脸绝望,回想起二哥李定国的劝降信,说张逆气数已尽,大明天命尚在,也是心如死灰。

没办法,刘文秀虽然很想坚持不卖父的节操,但到了这一步,仅存的节操也不多了。

张献忠下令冲锋突围,他冷不丁在背后用刀背勐力一砸义父的头盔,让手下将士把张献忠绑了,交给来此设伏的秦良玉部兵马——朱树人倒是很想用自己的嫡系部队来设防,但他的部队实在不适应四川崇山峻岭密林的环境,于是只好给了秦良玉部一些风油精、罐头食品等好东西,外加也分了一点功劳给秦良玉部。

秦良玉也知道这是总督大人在提携他们老马家,所以让她儿子马祥麟亲自带人来堵张献忠,在这摩天岭下蹲了好多天。

马祥麟都没冲杀多久,对面就全投了,搞得他颇是意犹未尽。

刘文秀既然拍晕了张献忠还绑缚献出,他也不好再杀刘文秀,就让人一起绑了送回成都。

……

从江油到成都,不过三百里。再算上从青川所回江油的一百多里,三夜两天之后,五月十二上午,张献忠刘文秀一行终于被押解到成都。

刘文秀很快被投进监狱,先跟李定国冯双礼白文选等一起关押,等待确定他的功过,再做处理。

考虑到他最后关头绑了张献忠,活命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这种属于“势穷而投”,想要直接拿官职封赏是不可能了。

马祥麟精神抖擞向朱树人献俘,看到张献忠终于就缚,朱树人也是大喜过望。

总算了却了一块心病。

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计划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46章 忽略不计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计划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46章 忽略不计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95章 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